APP下载

主导范式的建构:央视生态纪录片分析

2020-03-17李宝仪陈岳芬

今传媒 2020年2期
关键词:红线

李宝仪 陈岳芬

摘 要:自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广播电视台产制了一系列生态纪录片,以配合中央高层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推进。本文以《红线》为例,意欲探求中央广播电视台生态纪录片的结构方式和呈现手法是如何推进主导范式的建构,将生态安全可视化和具象化,为民众敲响生态安全的警钟。

关键词: 生态纪录片;结构方式;主导范式;《红线》

中图分类号:J9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20)02-0113-03

《红线》是中央广播电视台拍摄的8集生态安全纪录片,于2014年6月5日在全国环境日播出,该片对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因子的安全问题进行了理性反思。生态安全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石,而生态文明的核心理念,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与共同发展,其“持续发展的动力源于积极成熟的公民意识”[1]。党的十八大以来,生态文明继写入党章之后又被写入宪法,成为执政之依据。纪录片作为一种重要的影视艺术表现形式,在建构生态文明、警示生态安全等方面发挥着重大作用。《红线》以全景式的方式关注生产和发展与自然和环境之间的关系,对生态安全进行了透彻的思考,并在结构方式及强化警示效果上自成特色。

一、建构:主导范式及其话语力量

《红线》共8集,每集时长约25分钟,第1、2集的主题是水,第3集的主题是雾霾,第4集的主题是碳排放,第5、6集的主题是耕地,第7集的主题是关注湿地,第8集的主题是聚焦森林。通常,多集生态纪录片因涉及话题较为多样及拍摄对象较为丰富,结构方式通常比较繁复,难以把握。但《红线》的结构特点清晰且前后统一,并将结构方式与影片主题及其推崇的主流意识形态结合起来,形成了独特的风格。其结构方式有以下几点。

1.采用相同的结构方式以推动主导范式的建构

《红线》每一集的片头,先以30秒左右的特效画面向观众揭示土地干旱、草场沙化、植被破坏和大气污染等环境问题,这些特效画面由一根蜿蜒的红线串联,最后浮现出立体的红色大字“红线”;接着以20秒左右的单帧画面,展示习近平总书记头像及与本集主题相关的重要讲话内容,奠定全片基调;再以充满视觉冲击力的红色箭头警示生态安全红线,彰显与本集主题相关的国家生态保护的纲领性文件,涉及耕地、森林、湿地保护、大气污染等领域。

该片每集开头均采用相同的结构方式,既奠定了本集内容之基调,又从结构上形成了统一之风格。符号学家苏珊·朗格认为:“任何事物最基本的特征都存在于它的形式之中,它的形式就是它的结构,也就是构造成分组成的一个模式”[2]。换言之,结构也是其表现形式。

2.常在片中或片尾展示大幅字幕,充满警示意味

如第7集《湿地》最后一个画面,在天地之间谱写着几行大字:湖泊湿地是“地球之肾”,针对我国湖泊湿地大量减少的状况,我们已经到了必须“补肾”的阶段……

很明显,这并非声画结合作用于观感,而是旗帜鲜明地昭示该片的价值取向及行动方向,本文称之为“霸屏字幕”,它们比解说词更具主导意味。纪录片的价值,在于把书面语言以概念表达的主题改成以视听觉的方式表现出来。由于影像不能直接表现概念,纪录片不得不依靠解说词去阐释影像的含义,以指导观众“正确”理解那些用来证明话语内容的画面。然而,由于口语(解说词、旁白、同期声)无法规避转瞬即逝的弱点,字幕的使用也就顺理成章。这里所说的字幕,并非指口语的字面显示,而是除此之外的其他内容,常见的有电影片尾以字幕的形式交代事件结局或主人公未来走向,如《月亮河》片尾以字幕交代印度寡妇数量及现状,《模仿游戏》以字幕简介主人公图灵的人生结局。相较而言,本文所说的“霸屏字幕”在此基础上更进一步,常在背景画面上铺陈大幅字幕以彰显主流意识形态及核心价值观,此时画面转化为字幕的底衬,图像退居为第二位,文字居上。十八大以来央视产制的纪录片已多次使用这种方式,突出的有《辉煌中国》1~5集片尾。

在这个图像时代,解说词尚不足以完全占据受众的感觉器官,视觉无疑更为重要,将解说词化成图像铺陈于画面之上以强化观众的感觉和记忆。比尔·盖茨说:“谁控制了图像,谁就控制了人心”[3]。借助图像的力量推动主流意识形态的传播,成为图像时代纪录片的不二选择,由此可见,艺术手法的选择不仅与内容及主题密切相关,与受众的欣赏习惯和审美需求也密切相关。

3.以多种形式融入主导话语以推动主导范式的建构

《红线》的主导性话语主要有三类:一是环境的法律法规及现行国策,如《土地管理法》《清洁水行动计划》等;二是各级领导人如习近平、李克强的指示、讲话;三是众多专家、学者解读政策或解释现象的同期声,以增强科学性及说服力。

所有这些,它们揭示现状、提出问题、指明行动方向,充满警示意味,共同建构了生态文明的主导性话语。诚如尼科尔斯所言:“这些由政府支持拍摄的影片,目的就是要进入社会决策领域,引导公众去选择(政府认可的)最佳解决方案”[4]。

二、叙事:先破后立,强化主题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2005年8月,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在安吉考察时提出这一科学论断。“记录片作为一种以图像为基础的媒介,它以事实提出某种主张,通过感动或者说服观众,改变我们对世界的看法,从而拥有干预世界的能力”[4]。十八大以来,央视推出了一系列生态纪录片,如《美丽克什克腾》《红线》《第三极》《自然的力量》等。2015年3月出品的生态记录片《第三极》,通过赛马节、萨噶达瓦节、鹰笛、说唱艺人等30多个小故事,共同构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主题,向观众展示了西藏特有的文化传统和藏民对自然的崇高信仰。

不同于《第三极》的和谐共生,《红线》作为一部生态安全纪录片,其突出的是在发展过程中人与自然的矛盾冲突,借助叙事方式先破后立。破,表现原有生产方式(以GDP为导向)對自然和环境造成的破坏;立,颁布新政策、实施新措施以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拉响生态安全的警钟。以第8集《森林》为例,该集由13个段落构成的4大板块组成。

1.片头及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

2.古今对比,森林覆盖率锐减,国家林业局颁布森林保护红线。

3.现状及其危害:舟曲特大泥石流爆发、人工种植橡胶林导致温度升高、追寻东北虎、大量采集松塔导致动物饿死。

4.国务院启动六大林业重点工程,大兴安岭林区停止商业性采伐,上万林业工人转岗就业,森林保护现阶段成就。

每个段落都自成一个完整的故事,叙事成为重要的表达方式,即使看起来仅仅是知识的传递,影片也使用叙事的方式呈现。如古今森林覆盖率的变化,呈现在镜头前的是:当代学者依据《山海经》复原了《帝禹山河图》,可知其时森林覆盖率是64%,郁郁葱葱铺满屏幕。然而,经过数千年的人为砍伐与破坏,1949年全国森林覆盖率仅为8.6%,曾经分布均匀的森林集中到了东北大小兴安岭、西南以及东南丘陵三个区域。观众看到的并非是几组数字几个镜头,而是整个演变过程。为说明新中国成立后东北地区和长江中上游地区肆意砍伐森林的严重后果,影片以林业局退休工人田焕亮和野生动物摄影家奚志农的故事展开,总体后果经由个体故事演绎,形象生动,知微见著。解释舟曲泥石流特大灾害时,影片以动画模拟再现,将科学问题转换成故事的形式,降低理解难度且形象生动,令人记忆深刻。《红线》每一集均借助叙事方式来建构其内容板块,纪录片研究者何苏六指出:“在纪录片的创作过程中,需要通过强调叙事技巧来提高纪录片的可看性,这是不言而喻的”[5]。所有的叙事被覆盖于一个前述的主导式结构之中且与其相辅相成,从形式到内容,一步步揭示生态安全问题,拉响生态安全的警钟。

三、手法:生活化、具象化、形象化的表现主题  《红线》采用多种艺术手法,从日常生活的角度切入,将生态安全生活化,拉近民众与生态安全之间的距离,以具体可感、形象生动的方式表现生态安全的主题。

一是采用打比方、对比等方式将生态安全生活化。第1集《水(上)》一开始就说,“如果把地球上的全部水资源比作一口缸,那么淡水则只有一瓢,除去冰川以及难以开采的地下水,人类可以利用的淡水资源只有“一勺”“一缸”“一瓢”,让观众瞬间感受到淡水资源的匮乏。在讲述西北贫困地区1 300万人严重缺水时打了一个比方:“他们一周的生活用水,只相当于城里人一天冲马桶的水量”。从生活场景切入进行对比,凸显了该地区水资源匮乏的严峻形势,观众在观看时会不自觉地浮现出相关画面,使解说词具有视觉化的效果。

二是运用动画和图表将生态安全具象化。第3集《雾霾》解释Pm2.5数值越高空气污染越重时,以三维转动的正方体表示一立方米的空间,以上下浮动的黑点表示Pm2.5,随着Pm2.5数值柱状图不断升高,正方体中的黑点越来越密集,使原本看不见摸不着的Pm2.5污染具象体。第6集《耕地(下)》借助两幅饼状图展示受污染土地和耕地面积的比率,污染程度一目了然。动画和图表的运用使得原本抽象难懂的专业知识直观可感,有助于观众的理解接受。

三是通过多种镜头语言的运用将生态安全形象化,满足观众在微观、中观和宏观三个层面的观看体验和认知。第4集《碳排放》中,科学家杨勇解释气候变暖引起冰川消融时,利用不同景别和镜头展示冰川消融的过程:先以特写定格冰柱融化,再以中景展示滴水成流,接着以远景呈现奔腾不息的浩瀚场面;同时以快镜头强化冰柱融化的过程,以慢镜头凸显滴水成流后的奔腾咆哮。从小景别到大景别的切换,兼顾快慢镜头的运用,向观众传达这样一个事实:气候变暖形势严峻。第6集《耕地(下)》谈及耕地污染与粮食安全时,先以远景展示田间耕作场面,然后以全景和中景呈现丰收的喜悦,接着镜头切到室内,以快镜头和近景、特写展现小麦被磨成面、包成饺子,最后热气腾腾的饺子被端上餐桌的过程。其植入的观念是:耕地污染与我们的日常生活甚至生命安全息息相关。

四、结 语

《红线》关注中国发展过程中的生态问题,与众多宣传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态纪录片不同,《红线》作为一部生态安全纪录片,通过主导范式的建构彰显主流意识形态及其话语力量,结构与内容风格统一,自成一派。采用多样视听方式将生态问题具象化,帮助观影者加深对生态安全的认知与理解,强化警示效果。《红线》不仅为中国的生态安全敲响了警钟,从纪录片创作的角度来看,也为主流媒体产制生态纪录片提供了新的思路与借鉴模式。

参考文献:

[1] 卓越,赵蕾.加强公民生态文明意识建设的思考[J].马克思主义与实,2007(3):106-111.

[2] 林文刚,何道宽.媒介环境学:思想沿革与多维视野[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7.243.

[3] 视频:A short overview of the history of communications.

[4] (美)比尔·尼科尔斯著.陈犀禾,刘宇清译.纪录片导论(第2版)[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16:37+224.

[5] 何蘇六.纪录片的责任与影响力[J].现代传播,2005(1):83-86.

[责任编辑:张楠]

猜你喜欢

红线
左脑风暴
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四年内全面完成
生态红线能否保护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