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冠肺炎疫情期民众心理与行为分析及对策建议

2020-03-16成兆文张亚来高学德莫兴邦张晓蓉

社科纵横 2020年2期
关键词:被调查者甘肃省民众

范 鹏 成兆文 张亚来 高学德 莫兴邦 张晓蓉 路 华 崔 珑 何 毅

一、前言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特别要求加强人文关怀、心理危机干预和心理疏导,按照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的总要求,全面开展疫情防控工作。甘肃省委、省政府根据党中央决策,全面部署和动员,启动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机制,采取了有力措施。

党旗所指,就是团旗所向。面对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共青团甘肃省委积极响应团中央、甘肃省委省政府号召,总体筹划、全面部署相关工作,全团上下坚定不移把中央决策部署落到实处。在动员和号召下,甘肃省青年志愿者协会充分发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积极参与志愿服务,成立了甘肃省青年防疫志愿者服务总队和五支直属应急服务队,根据防疫工作要求适时从秩序维护、专业医护、物资协调、社区防控及心理援助五个方面投入工作。

面临疫情的严重形势和纷繁复杂的疫情信息,一般民众会产生诸如焦虑、担忧、恐惧、悲观等一系列不良心理应激反应,不同程度地影响着人们的身心健康和工作生活。为切实了解2020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时期甘肃民众的心理与行为,有效开展针对性的科学研究和调查分析,更好地支持当前和今后的疫情防控及心理疏导援助工作,甘肃省科学技术协会、甘肃省心理咨询师学会、甘肃省青年防疫志愿者总队心理援助志愿者大队积极发挥成员的学科优势,从民众疫情期间心理特点、行为方式及心理建设与防治的角度出发,编制《甘肃省青年防疫志愿者总队心理建设问卷》,于2020年2月8日至2月15日公开发布调查,后组织专业从事心理学研究和心理健康教育的专家学者进行研究分析,提出甘肃省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等相关建议。

二、调查目的

本次调查重点针对甘肃省民众在新型肺炎疫情期间的心理与行为进行调查分析,旨在了解疫情时期民众的心理特征与行为方式,更好地支持当前和今后的疫情防控及心理援助工作,对常见的心理应激反应进行科学分析,并给出各种应急状态下心理应对的方法及心理危机干预措施,针对不同人群提供具体可行的心理调适方法,以减轻疫情对大众心理的干扰和可能造成的心理影响,从而帮助和指导大众消除不稳定情绪,从身体和心理两个层面给予关怀关爱,为相关政府部门培养民众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心理状态,营造和谐社会提供政策建议。

三、调查内容

本次调查主要采用的调查工具为课题组根据调查目的编制的《甘肃省青年防疫志愿者总队心理建设调查问卷》,主要包括三部分内容:基本信息(调查者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职业及所在地等)、心理与行为特征(认知、情绪、行为方面的感受及预期)和心理援助需求。

四、调查对象

在共青团甘肃省委、甘肃省科协及相关单位的大力支持和号召下,通过个人、团体和社会各界组织的大力宣传,以微信问卷形式向广大人民群众发出邀请并开展调查。截至2月15日12时,累计参与调查人数1426人,回收有效答卷数量1426份,回收比率100%。

本次调查群体就性别分布而言,男性占44.39%,女性占55.61%;就年龄分布而言,18-25岁、26-35岁、36-45岁、46-55岁、56岁及以上人数的占比分布为56.87%、12.9%、18.3%、10.52%和1.4%;就学历分布而言,初中及以下的人占1.89%,初中学历的人占2.31%,高中学历的人占19%,大学专科学历的人占38.01%,大学本科学历的人占34.5%,研究生学历的占3.51%,博士学历的占0.77%;就职业分布而言,学生占51.61%,教师占12.69%,私企/民企员工占5.19%,医护人员占5.12%,事业单位公务人员占4.98%,国企员工占4.42%,公务人员占2.45%,警察占1.61%。

五、调查结果分析

(一)疫情期间民众心理行为特征的总体状况

1.疫情认知和信息获取

(1)民众对疫情的关注度较高

调查发现,44.67%的被调查者会频繁地观看疫情相关的视频,46.35%的被调查者选择刷各种新闻资讯,近40.81%的被调查者会选择不同次数的转发疫情相关新闻,52.66%的被调查者会将自己看到的信息转发给亲友。

(2)主流媒体和自媒体成为信息获取的主要来源

调查发现,在关于获取疫情相关信息主要来源的选项中,93.97%的被调查者选择“中央媒体(人民日报、新华社、央视新闻等)”,59.96%的被调查者选择“地方媒体”,调查还发现,50.7%的被调查者选择自己的微信/QQ群或朋友圈。

图1 疫情信息的获取渠道

2.疫情影响下的民众情绪

(1)民众的整体情绪状况良好,少部分民众出现愤慨、情绪低落等负面情绪

调查发现,大多数被调查者整体情绪状况良好,积极情绪占主导地位。但同时我们也发现,少部分调查对象出现了愤慨、紧张、低沉、不安、崩溃、悲观等负面情绪。43.76%的被调查者因为疫病传播期间负面新闻感到极为愤慨,有30.23%的被调查者控制不住翻来覆去地想和疫情有关的事,12.07%的被调查者会无缘无故感到疲乏,10.44%的被调查者觉得闷闷不乐、情绪低沉,甚至有3.08%的被调查者有过殴打和伤害别人的冲动。可以看出,疫情的发展、确诊病例人数的增加以及网络媒体、电视新闻对疫情的报道消息对民众的情绪有一定的影响,甚至影响了个人的身心健康,值得重视。

(2)政府效能和专家意见是民众积极情绪获得的重要来源

图2 一周以来调查对象的主要不良情绪状况(平均数)

我们调查了与疫情有关的让受访者获得积极情绪的来源,结果发现,在“如何带来积极情绪(愉悦、欣慰、有希望感等)”的选项中,64.03%的被调查者选择“医护人员、军队进驻武汉抗击疫情”;57.71%选择“专家表示疫情拐点即将出现”;56.17%选择“疫情期间出现治愈案例”;47.9%选择“政府相关部门尽职尽责”。

图3 民众获得积极情绪的重要事件

3.疫情防控行为和应对方式

(1)疫情期间健康防护行为保持较好

95.44%的被调查者能够基本做到在公共场合戴口罩;93.97%的被调查者能够基本做到勤洗手、勤消毒;95.02%的被调查者能够基本做到减少外出、不聚会。在身边人的健康防护行为方面,90.81%的被调查者认为身边的人能够基本做到在公共场合戴口罩;87.66%的被调查者认为身边的人能够基本做到勤洗手、勤消毒;88.85%的被调查者认为身边的人能够基本做到减少外出、不聚会。从中可以看出,民众对于防疫新冠病毒肺炎的日常行为比较重视,对于今后民众关注健康、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有积极的作用。

(2)疫情应对方式多样,缺乏积极指导

调查对受访者的不同疫情应对行为进行了因素分析,37.8%的受访者采用囤积口罩、消毒液等防护用品、不停拿新冠肺炎症状对照自己和家人的反应、频繁地看疫情相关的视频等过度消极方式应对疫情;13.3%的人采用专心于感兴趣的事、找人聊天、编发娱乐段子等转移注意力的中性应对方式来缓解冲突减轻对疫情的恐慌等;48.9%的受访者愿意投入帮助他人的积极应对。

(3)心理援助意识薄弱,方式隐蔽单一

从调查中可以看出,只有107人选择了需要心理援助,其中,选择网络咨询的有76.64%;选择电话咨询的有15.89%;选择面谈的有7.48%。从中可以看出,大多数被调查者选择网络咨询,不愿意透漏个人信息,体现出对于突发疫情带来的消极情绪以及正确应对方式较匮乏,同时也体现出民众对于专业的心理学科知识缺乏,心理防疫的任务任重而道远。还可以认识到,虽然很多人没有选择心理援助,并不代表这些被调查者真的不需要,或者说心理状况良好,这点也是心理工作者需要引起重视的。

(二)民众心理建设的群体差异

1.民众获得疫情信息的渠道表现出一定的群体差异

调查发现,不同年龄群体获得疫情的信息渠道有较大的差异,年轻人获得有关疫情信息的渠道更为多元,除了中央和地方媒体等官方媒体外,他们更愿意通过网络大V的微博等网络媒体获得信息,而年龄越大者则更愿意通过自己的微信/QQ群等方式获得信息。我们还发现,相对于年轻人,老年人更愿意分享有关疫情的信息给其他人。

图4 疫情信息来源的年龄比较

对样本量最大的四类职业群体进行了统计,结果发现,他们在信息渠道的获得上也表现出了一定的差异性,学生比其他职业群体更可能通过网络大V的微博等网络媒体获得信息,而教师则比其他职业群体更可能通过自己的微信/QQ群获得信息,医护人员和学生从世界卫生组织获得疫情信息的人数比例远高于其他职业群体。

图5 疫情信息来源的职业比较

2.整体而言,不同群体的社会情绪表现出较高程度的一致性,不具有特异性

我们的调查发现,不同职业群体在六种主要的社会情绪上表现出了较为一致的特点,无论是医护人员、教师、学生还是企业员工,他们都对疫情期间出现的负面信息极度愤慨,也较平时更为紧张、不安和情绪低落。

图6 一周以来民众基本情绪的职业比较

在其他人口学变量上,我们也未发现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婚姻状况、是否参与疫情防治以及是否有湖北亲朋好友等不同群体的受访者在以上社会情绪方面表现出显著差异性。这说明,当前甘肃省民众表现出的社会情绪不具有特异性。

3.不同群体在疫情应对方式上表现出较大的差异性

调查发现,不同年龄段的调查对象在应对方式上有较大的差异性。年龄越小,越倾向于采取更为消极的应对方式。相对于年长者,年轻人更可能对疫情过度关注,如频繁地看疫情相关的视频,不停地刷各种新闻资讯,经常转发疫情相关信息。

从不同职业群体的应对方式来看,医护人员和私营/民营企业员工更倾向于采取帮助他人等积极的应对方式,这可能与他们本身的职业特点有关,而学生群体的消极应对方式更常见,教师群体则更多采用专心于感兴趣的事等转移注意力的方法来应对疫情。

图7 疫情应对方式的年龄比较

4.心理援助需求与疫情应对方式上的关系

结果发现,一方面那些更需要心理援助的调查者其疫情应对方式更为消极,他们会更多地寻求与疫情有关的各种信息以获得社会支持,也更多采用找人聊天或专心于感兴趣的事情以减轻对疫情的恐慌;另一方面,助人者也显示需要获得更多的心理援助和支持。

图8 疫情应对方式的职业比较

图9 是否需要心理援助群体应对方式的比较

六、建议与对策

(一)加大甘肃省内官方信息发布平台建设和宣传力度,加强舆情信息发布的及时性、公开性与透明度,让广大民众可及时获取疫情病例发展情况、救治出院情况、确诊病例活动轨迹、科学有效的预防措施及交通、民生方面的管治办法等信息,打造全省权威官方信息发布平台,积极提升政府公信力。

(二)建立心理援助应急服务队,提供心理危机干预服务。成立甘肃省疫情心理危机干预中心,组建在甘院士牵头的疫情防控高级别专家组,为疫情防控提供心理支援及危机干预,从社会群体心理、个体心理行为及应急管理等角度制定相应的支持性策略,避免防控措施引发社会情绪失稳、群体心态失衡、个体行为失控,导致引发更多继发性社会问题。

(三)加快社区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建设。在疫情防控要求下,社区心理健康服务体系显得尤为重要。通过专业的心理学知识以及科学的心理学设备对社区居民的心理问题进一步诊断及治疗,一方面可及时到位地缓解居民疫情心理压力、释放消极情绪、调整身心状态,另一方面社区居民可以通过咨询服务了解自身心理健康状况,有效预防及干预心理问题发生。

(四)加强青少年群体心理健康指导。开展青少年群体疫情影响下的认知、情绪和应对方式的研究和分析,特别面向大学生群体,制定有针对性的线上线下分类指导方案,如心理服务援助热线、一对一提供心理关怀和危机干预等合理有效方式,引导他们理性看待疫情和正确表达情绪,指导他们运用建设性的应对方式和行为,构建青少年积极有效的心理建设社会网络和社会支持系统。通过科普讲座、教师心理基础培训及辅导热线等方式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提升教师心理资本。建议非心理学专业的教师均应参加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的《心理咨询师基础培训》认证,加强教师自我关爱,掌握学生应激反应情绪认知及调节技巧,发挥教师在社会疫情防控及青少年积极引导方面的支撑力量。

(五)建立心理服务转化机制,引导消极心理向积极心理转化。疫情期间许多人呈现出消极情绪具有一定的必然性,民众的情绪随疫情发展呈现出一定波动,辩证认识消极情绪非常必要。长时间的负面情绪对身心健康和事业发展都有消极影响,但短期的挫折感可促使人们反思与冷静,变得深沉与稳重。建议以社会心理服务建设为目的,通过对教师、干部、社区人员和企业职工的线上线下心理专业培训,帮助人们克服消极情绪。创造消极情绪转化的条件,帮助人们认清负面情绪的真相。

(六)以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目标,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增强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这次疫情对人们的思想认识有很大冲击,除意识到中国医疗体系和公共卫生管理体系方面的不足之外,更多的是激发了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建议进一步引导理性的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广义的健康观,把个人与他人健康与国家健康结合起来,弘扬传统文化中家国一体、爱己及人的美德,在心理健康教育中加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提升个人、社会、国家和人类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认识。

(七)建设社会心理服务的基础性工程,适度营造复工的舆论氛围。中小企业人员在疫情期间情绪波动较大,心理总体上还是受到经济物质条件发展的影响,如果疫情短时期内无法结束,一部分收入严重受到威胁的人群心理将受到重大影响。建议在积极抗疫的同时,根据全国和甘肃省具体形势,营造好复工复产的舆论氛围,早日消除疫情对民众心理健康的消极影响。

(八)创新甘肃省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助推甘肃省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水平,形成社会共治共享格局。创新甘肃省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初步形成自上而下、明确、专责的行政体系和责任主体。整合甘肃省各高校、科研院所和实践领域专家队伍,提高社会心理服务专业化水平。成立由省科协牵头,相关社会组织参与的“甘肃省社会心理服务学会(协会)联合体”,在发生重大公共事件时,具有一定应急响应能力,配合甘肃省委省政府统筹对重大公共事件中心理健康问题的干预。继续做好“阳光甘肃—全民健心”系统工程,建立民众人文关怀、心理危机干预的长效机制。培育社会心理服务企业,协调发挥政府、社会组织和企业在甘肃省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中的协同作用。

猜你喜欢

被调查者甘肃省民众
致敬甘肃省腹腔镜开展30年
甘肃省机械工程学会
兑现“将青瓦台还给民众”的承诺
乌克兰当地民众撤离
甘肃省发布第1号总林长令
一个可供选择的全随机化模型
甘肃省天水市泰安县桥南初级中学
高职学生社会责任意识调查报告
十八届三中全会民众怎么看?
余姚市民幸福感民意调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