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寻高中物理观念形成与发展的方法

2020-03-15王文斌

高中数理化 2020年16期
关键词:欧姆定律观念公式

◇ 王文斌

高中阶段,学生已经具备了基本的理解能力和学习能力,但他们对问题的探究能力和对知识的迁移能力还有待提高.高中物理学科中有大量的物理概念、对物体变化规律的总结和分析,对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都具有一定的难度.物理观念的形成是对物理概念和规律进行建构的过程,是对物理知识进行学习探究的过程,它既能体现学生对物理知识的迁移能力,也是物理学科核心素养提升的重要支点.因此,在教学过程中,物理教师要关注学生物理观念的形成,促进其发展,使学生更好地学习物理知识.本文将探寻促进学生物理观念形成与发展的教学方法.

1 建立物理观念培养意识

高中阶段是学生学习的重要阶段,学生普遍面临升学考试的压力.因此,教师将大部分精力都集中在提高学生物理成绩上,重视学生解题能力和解题技巧的培养,忽略了学生物理观念的形成,学生物理观念的形成与发展受到了限制.因此,要促进学生物理观念的形成与发展,教师首先要建立起物理观念培养意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关注学生物理观念的形成.

2 善于发现物理观念培养契机

教师仅有培养学生物理观念的意识是不够的,还要善于发现物理观念培养的契机,润物细无声地对学生进行物理观念的培养,这样的方法学生更容易接受.学生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不自觉地受到物理观念培养的熏陶,从而形成良好的物理观念.教师可以对相关理论的历史进行介绍,引导学生了解物理观念的形成:人们对物理现象进行不断的探索,得出了研究结论和规律,经后人的进一步求证和实验,才得到现在众人所接受的物理理论知识.所以我们所学习的物理知识都是前辈智慧的结晶,是人们通过不断探索和求证才形成的.

3 深入学习基础物理知识

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这说明物理观念是经过深入认识和学习之后产生的,所以要让学生形成物理观念,需要学生对物理概念及相关规律知识进行深入学习.学生深入了解物理基本理论和规律之后,才会深刻理解物理知识的内涵,才能实现对物理知识的灵活运用和迁移,才能在遇到问题时应用所学物理知识和理论进行分析和解答.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加强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引导学生适当进行知识迁移.

例如在教学“弹力”内容时,教师可以设计实验教学,让学生通过实验深刻理解物理知识.首先教师为学生设置学习的目标:1)弹力产生的条件;2)弹性形变大小和弹力的关系.然后安排学生进行实验探究,通过实验得出结论,并解决实际问题.在学生充分理解弹性产生的条件是要直接接触并发生弹性形变之后,教师可以通过列举跳蹦床,讨论蹦床把人弹上去的过程涉及的物理规律,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迁移.这样,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分析生活现象,形成物理观念,帮助学生充分理解物理基础知识,加强学生对物理问题的关注和思考,帮助学生对知识进行迁移,提升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 延伸物理知识内涵,强化物理观念

物理知识的内涵不仅仅是指对物理公式概念的理解,还包括对某一事物的本质现象和规律的全面把握.例如在进行“欧姆定律”的教学时,教师不能只对概念和公式进行讲解,还要深化学生对欧姆定律性质的理解,如果没有对定律进行深入了解,学生只会从表面上理解电流、电阻、电压三者的关系.已知可通过公式的变形得到,通过对欧姆定律公式的分析,误认为导体电阻R和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和导体中的电流成反比,但实际上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属性,和电压、电流没有关系.对定律没有进行深入的分析理解,就无法在实际中灵活运用.因此,在教学时,教师要加强对物理公式意义的重点讲解,帮助学生厘清物理公式的适用条件.如欧姆定律的适用条件是纯电阻电路.让学生明确物理公式和数学公式的差异,有助于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物理知识和物理观念,学会挖掘物理量的本质、关系和意义,从而提升物理学科核心素养.

总之,物理观念的培养与发展,是落实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关键,也是教师教学的主要目标,它不仅能够让学生真正理解物理知识,学会对知识进行迁移,也是学生学习过程中形成的品质和能力,有助于促进学生更好地发展.

猜你喜欢

欧姆定律观念公式
维生素的新观念
组合数与组合数公式
排列数与排列数公式
解读欧姆定律
细说欧姆定律
解读欧姆定律易错点
别让老观念害你中暑
等差数列前2n-1及2n项和公式与应用
例说:二倍角公式的巧用
健康观念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