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广东省第四次森林资源二类调查主要结果分析*

2020-03-14王湘龙

林业与环境科学 2020年1期
关键词:蓄积量覆盖率林地

王湘龙

(广东省森林资源保育中心,广东 广州 510173)

森林资源二类调查即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 是以国有林场、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等森林经营单位或县级行政区域为调查单位,以满足森林经营方案编制、总体设计、林业区划与规划设计需要而进行的森林资源调查[1]。

开展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有助于全面准确掌握了森林资源各项重要指标数据。按照《森林法》及其实施条例和森林资源调查技术规程要求,森林资源二类调查工作每隔10 年进行1 次,以掌握森林资源的种类、数量、质量和分布,也是建立森林资源和森林生态环境监测体系,完善森林分类经营管理,做好林木权属确权登记,编制林业发展规划、森林采伐限额,制定林业方针政策,考核各项林业管理目标责任制等的重要依据。广东省于2005 年完成第三次全省森林资源二类调查,2013 年,广州市、深圳市、珠海市、佛山市、东莞市、中山市等6 市开展广东省第新一轮森林资源二类调查试点工作,2016 年完成了试点;2017—2018 年在总结试点的基础上,广东省全面完成了第四次森林资源二类调查工作。

文章通过分析广东省第四次森林资源二类调查主要数据,分析广东省森林资源现状及动态变化情况,旨在为广东省森林资源培育、保护与利用提供参考。

1 调查方法

广东省第四次森林资源二类调查依据《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技术规程》(GB/T26424-2010)开展实施,此次森林资源二类调查以“3S”技术为平台支撑,该技术能较大提升调查工作效率,是替代传统森林资源二类调查的理想方法[2],经过了2005 年广东省第三次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检验,“3s”技术在提升调查精度和效率方面已得到验证[3],本次调查采用省民政部门提供的最新行政界线和国家林业局、省自然资源部门提供的高清遥感影像,综合运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以行政区域为单位组织开展调查,全面提升了调查的技术水平和科技含量,在减小误差的同时提高了调查精度,同时调查结果中剔除往年调查中错划、误划入林地的农田、房舍、道路、旱地、水域等历史遗留非林地块,使调查结果更加真实可靠。

2 调查结果

2.1 森林面积

广东省全省森林面积为1 053.54 万hm2,全省森林覆盖率为58.59%,其中全省林业用地中林地上的森林面积980.71 万hm2,非林地上的森林面积为72.83 万hm2。

2.2 森林蓄积量

结果显示广东省全省森林蓄积量为5.52 亿m3。其中:林地上的森林蓄积量为5.28 亿m3,平均60.57 m3/hm2;非林地上的森林蓄积量为0.24 亿m3。

2.3 地类结构

广东省土地总面积1 798.28 万hm2,其中全省林业用地1 065.15 万hm2,占59.23%。在林业用地中,有林地面积共计9 156 101 hm2,占85.96% ; 疏林地20 879.65 hm2,占0.20% ; 灌木林地面积724 598.8 hm2,占6.80%; 未成林地305 652.98 hm2,占2.87% ; 无林地面积388 901.45 hm2,占3.65% ; 其他林地面积55 388.58 hm2,占 0.52%(表1)。

表1 广东省林业用地地类构成Tab.1 Composition of woodland in Guangdong Province

在有林地中,乔木林8 708 117.2 hm2,占95.11%;竹林433 993.91 hm2,占4.74%,红树林13 989.89 hm2,占0.15%(表2)。

在无林地中,采伐迹地84 856.43 hm2,占21.82%;火烧迹地11 462.37 hm2,占2.95%;宜林荒山荒地63 330.65 hm2,占16.28%;宜林沙荒地3 960.78 hm2,占1.02%;其他宜林地53 623.92 hm2,占13.79%;红树林宜林滩涂地3 315.35 hm2,占0.85%;其他无立木林地161 009.63 hm2,占41.40%;临时占用3 043.06 hm2,占0.78%;毁林开垦948.79 hm2,占0.24%;地震、塌方、泥石流3 350.47 hm2,占0.86%(表3)。

表2 广东省有林地地类构成Tab.2 Composition of forest in Guangdong Province

表3 广东省无林地地类构成Tab.3 Composition of nonforested land in Guangdong Province

2.4 森林类别结构

2.4.1 生态公益林结构 广东省全省生态公益林总面积4 737 617.62 hm2,其中特种用途林786 104.29 hm2,占生态公益林面积16.59%;防护林3 951 513.33 hm2,占83.41%。

2.4.2 商品林结构 广东省全省商品林面积5 873 693.71 hm2,其中用材林5 224 051.77 hm2经济林568 568.13 hm2,薪炭林81 073.81 hm2,分别占商品林面积的88.94%,1.38%和9.68%。

按照亚林种划分,用材林面积5 224 051.77 hm2,其中短轮伐期用材林面积528 103.03 hm2,速生丰产用材林面积884 634.10 hm2,一般用材林3 811 314.64 hm2,分别占用材林总面积的10.11%,16.93%和72.96%。经济林面积568 568.13 hm2,其中果树林372 054.03 hm2,食用原料林55 799.76 hm2,林化工业原料林30 356.55 hm2,药用林71 538.94 hm2,其它经济林38 818.85 hm2,分别占经济林面积65.44%,9.81%,5.34%,12.58%和6.83%。

3 广东省森林资源动态变化分析

3.1 森林覆盖率及蓄积量变化分析

广东省森林面积由2005 年980.05 万hm2增长到2018 年1 053.54 万hm2,森林覆盖率由2005 年的55.5%,增长到2018 年的58.59%,森林覆盖率增长5.57%,全省活立木总蓄积量从2005 年3.64 亿 m3增长到2018 年5.52 亿 m3,增长51.65%(表4)。

广东省森林覆盖率和森林蓄积量长期保持增长趋势,反映出新一轮绿化广东大行动和生态修复工程成效显著。但与2017 年森林资源档案数据相比,本次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数据中森林覆盖率和森林蓄积量均有所下降。主要原因如下:一是广东省2017 年的森林资源档案数据以2005 年第三次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数据为基础,部分数据更新不及时、不到位,与实际情况存在较大误差;二是气候因素影响,两次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期间,广东省在2008 年全省遭受到百年难遇的雨雪冰冻灾害,之后陆续遭遇洛克、天鸽、帕卡、玛娃、卡努、山竹等多次超大台风侵袭,造成了部分沿海地区的山林受损,其中有韶关市、梅州市、河源市、惠州市、江门市、阳江市、茂名市、湛江市、肇庆市、清远市等影响最大,也导致了森林覆盖率和森林蓄积减少,据统计主要影响蓄积量达1 800 多万m3;三是广东省近年来大力开展森林碳汇工程建设及荒山改造,改造后的地块一般都种植生态效益更突出的乡土阔叶树种,这些树种生长比较慢,虽已造林但部分还尚未郁闭成林,这也在短期内导致了森林面积的减少。综上原因,、全省森林覆盖率理论应该下降1.27 个百分点,相当于减少森林面积22.84 万hm2,森林蓄积减少3 232.5 万m3。由于广东省开展新一轮绿化广东大行动及森林进城围城等生态修复工程取得初步成效,本次调查显示下降数量略低于理论值,森林覆盖率只减少了0.49 个百分点,相当于减少森林面积8.81 万hm2,森林蓄积量减少3 100 万m3。

表4 2005—2018 年广东省森林面积、覆盖率及蓄积量动态变化Tab.4 Changes in forest area, coverage and stock in Guangdong Province during 2005—2018

3.2 地类面积变化

本次森林资源二类调查(2018 年)与上一次森林资源二类调查(2005 年)相比,林地面积减少370 859.14 hm2,减少3.48%,有林地面积减少55 819.6 hm2,减少0.61%,疏林地面积减少31 112.15,减少59.84 hm2,减少59.84%;灌木林地增加18 603.90 hm2,增加2.64%;未成林面积减少220 247.82 hm2,减少41.88%;无林地面积减少132 148.85 hm2,减少25.36%,详见表5。

林地面积减少主要由3 个原因造成,包括:①建设项目占用林地。近年来,广东省陆续启动一系列重大建设项目,导致一部分林地变为非林地,据统计2006~2018 年,广东省全省依法批准使用林业用地面积12.17 万hm2。②调查精度提升。上一次森林资源二类调查开展调查时,技术手段有限,采用1981 年的地形图在野外进行对坡勾绘,一些林地边缘的农田、房舍、道路等不属于林业用地的地块也无法准确剔除出去,受限于调查精度,林业用地中的部分面积较小的水域、山农田等未单独区划出来,并划入林业用地管理。这次森林资源二类调查采用了高清卫星遥感影像,以及北斗和GPS 定位技术辅助调查,小班区划是在前期森林资源二类调查的基础上,先在室内利用高清影像区划,再到实地核实,图片清晰,技术方法先进,小班区划精准(上一次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最小斑块为0.5 hm2,本次区划最小斑块为0.067 hm2),调查精度显著提升。本次森林资源二类调查将前期错划、误划入林业用地的农田、房舍、道路、旱地、水域等历史遗留问题进行了处理。因精度提升原因造成林业用地面积减少11.74 万hm2,相应也造成了森林覆盖率和森林蓄积量下降。③上一次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时,由各个县(市、区、林场)自行确定调查界线,不同单位的界线之间存在部分交叉重叠,存在重复调查统计地块。旧的森林资源档案数据一直在这套数据上进行更新地类、蓄积量等,但各调查单位的界线和范围一直未变动,地块重叠、重复统计问题一直没有从根本上解决。本次森林资源二类调查启用了省民政部门提供的2012 年度最新行政界线,并以县级行政区域下发数据开展调查,核对清理了原来重复地块,移除重复林地面积造成林业用地面积减少了11.9 万hm2。

表5 广东省林业用地变化Tab.5 Forestry land change in Guangdong Province

4 结论与讨论

两次森林资源二类调查的主要结果数据对比,本次与上一次相比全省森林覆盖率增加了3.09 个百分点,森林蓄积量增加了18 727.49 万m3,林业用地面积减少了37.09 万hm2,森林面积增加了73.49 万hm2。广东省森林资源实现了森林覆盖率、森林面积和森林蓄积量均实现明显增长,仅林业用地面积减少,林业用地减少主要原因是建设项目使用林地、行政界线不重不漏开展调查以及剔除前期错划、误划入林地的农田、房舍、道路、旱地、水域等历史遗留非林地块,总体而言广东省森林资源总体上呈稳步健康增长的势头。

通过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数据也发现了广东省林业发展存在的一些问题,近几年广东省实施封山育林、碳汇造林、森林抚育等工程开展消灭荒山、造林绿化行动,目前全省林业用地中,已经很难再找出大面积更多适宜造林的地块。除了在林业用地上造林,多年来实施生态景观林带、乡村绿化美化、森林进城围城等工程,广东省想方设法组织非林业用地上的造林绿化工作,提高森林面积,增加森林覆盖率,珠三角8 个城市过去5 年内全部建成“国家森林城市”,城市中适宜造林的地块非常稀缺、面积小,今后这方面可以提高的空间有限。据本次森林资源二类调查统计,目前全省只有30.5 万hm2未成林地,即使全部成林,对广东省森林覆盖率贡献也有限,可见广东省森林面积增长即将遇到瓶颈,难以实现森林面积和森林覆盖率的大规模增长。

此外在过去一段时期,广东省大力发展速生丰产林,桉树(Eucalyptus robusta)、马占相思(Acacia mangium)、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等经济效益显著的速生树种发展迅速,森林资源数据统计中所占比例较大,对广东省森林蓄积量增长做出较大贡献。而近年来,为了发挥森林的生态作用,广东省多地大力开展桉树改造工作,改种为生长较慢、生态效益好的乡土树种或珍贵树种,短期内这些新造林地块无法增加森林蓄积。

在广东省森林面积、蓄积量增长面临瓶颈的情况下,林业发展应及时转变思路,由本次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数据可知,广东省面积森林生产力较低,森林平均蓄积量仅为60.6 m3/hm2,只有世界平均水平131 m3/hm2的46.26%,反映出广东省在森林质量提提升方面仍有巨大潜力,未来广东省林业发展应落在森林质量提升上面,通过加强森林抚育,培养大径材林基地,提高林地生产力,增加森林蓄积量,进一步增强广东省森林生态服务功能。

猜你喜欢

蓄积量覆盖率林地
民政部等16部门:到2025年村级综合服务设施覆盖率超80%
我国全面实施种业振兴行动 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超过96%
图片新闻
明水县林地资源现状及动态变化浅析
浅谈明水县林地资源动态变化状况
当阳市森林植被碳储量及其价值评价
祁连山青海云杉林生物量与碳储量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基于喷丸随机模型的表面覆盖率计算方法
2015年湖南省活立木蓄积量、森林覆盖率排名前10位的县市区
林地流转模式的选择机理及其政策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