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高等教育境外消费问题与发展路径

2020-03-14田爱国

关键词:奖学金留学生消费

田爱国,李 俪

(齐齐哈尔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黑龙江齐齐哈尔市161006)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深化,教育服务出口市场逐渐成为世界各国争相竞争的重要市场,高等教育境外消费作为教育贸易服务出口的主要形式,更是被各国政府和教育机构所重视。对此发达国家已经在很早之前就制定出台了很多开放政策和优惠条件,为吸引大量留学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中国目前的高等教育境外消费水平还比较低,与其它国家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面对日益激烈的竞争环境,我国教育服务贸易即将面临不断地挑战和机遇。

随着出口贸易从原始的货物出口逐渐向服务出口发展,高等教育的开放发展要求逐步提高,高等教育国际贸易的目标不仅仅局限于交流和政治需求,而是趋向于利益化。这一转变使得高等教育服务贸易问题受到国际的广泛关注,高等教育已经成为各国之间竞争的重要领域之一。

一、引 言

(一)研究背景。事实上,我国高等教育的国际交流在很久以前就已经开始了。进入80年代以来,改革开放成为我国社会发展的主流,开放的政治和经济环境为我国高等教育的开放提供了必要的条件。一方面没有开放的经济就不可能有开放的教育,另一方面,开放的教育又推动经济的持续发展。从1978 年开始,我国高等教育国际交流进入了一段空前活跃的时期。我国出国留学以及接纳的留学生人数迅速增加,正是这一时期的飞速发展,为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开放带来了巨大的能量。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持续发展,国际化的概念已经体现在了我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我们能够轻易的接触到国际化的商品,也能够体验到国际化的服务。在这样开放式经济发展的大环境下,文化和知识的交流合作开始列入国际化的进程,高等教育也面临着新的目标和挑战[1]。

(二)研究意义。高等教育服务贸易作为国家经济增长的重要内容,它不仅能够影响国际的重要投资和消费,还能够通过经营而形成较大的经济利益。它带动的经济效益不仅是通过学费形式,更重要的是它带来的巨大的潜在的附加利益。比如旅游、住房、餐饮等关联产业的效益。

在教育服务贸易中,境外消费是主要的服务贸易形式。在所有教育境外消费中,高等教育的境外消费占主要部分,也是相对来说最复杂、带动产业最多的,所以对高等教育境外消费的研究,对促进我国教育服务贸易国际化发展,增加我国综合国力,加快我国经济有效的增长等方面有重要意义。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目前,学术界对境外消费教育服务贸易的关注有限,国内外研究成果不多。China’s Foreign Trade 中从中国经济对外开放的不同时期研究了中国境外消费在政治上受到的影响。Donald Lien(2010)研究了奖学金以退还的两种不同方式分别分析了留学生的奖学金政策。中国学者顾志敏对东盟教育服务贸易进行了实证分析,总结分析了广东境外消费出口的潜力[2]。学者张国军从生产、需求、相关产业和政策机遇等方面分析了北京的教育出口存在的问题[3]。陈晓佳、姬晏敏、于思洋等学者分别通过对美国、澳大利亚和法国的教育出口与我国教育服务出口方式的对比分析,研究了各国的优势和竞争力[4]。还有的学者对国内的不同省市对外教育贸易出口进行具体的分析。

二、我国高等教育境外消费出口现状

自从我国开放高等教育以来,政府对来华留学生的关注度逐年增强,再加上我国政治地位,经济发展水平的逐步提高,来华留学生的人数持续增长。随着越来越多的留学生选择来到中国,中国的高等教育境外消费出口规模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5]。

表1 2010—2017年来华留学人数统计

根据数据显示,2011 年在华学习的留学生人数第一次突破29 万,达到292 611 人,分别来自194个国家和地区,分布在全国不同省市的660所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其它机构中。2012 年在华留学生同比增长12.21%,再创新高,达到356 499人。由于来华留学生的增长比例不断增加,部分国家来华留学生开始呈现出饱和状态,2013 年至2015 年间来华留学生人数虽然不断增加,但增长速度不断减慢。2014年共有来自203个国家和地区的377 054名外国留学人员在各省市地区的775所高等学校和其他教学机构中学习,和2013 年相比增加了20 555人,增长比例达到5.8%(以上数据均不含港、澳、台地区)。

2015年,中国企业与“一带一路”沿线的49个国家达成了直接投资项目,投资额同比增长18.2%。由于“一带一路”政策的顺利实施,2016年来华留学生同比增长11.35%,一共有442 773 人。根据最新的调查统计结果,2017 年来华留学人数已经有48.92 万。主要分布在我国的九百余所高等院校学习,比2016年多出46 481人,增长比例达到10.50%(以上数据均不含港、澳、台地区),整体增速连续两年突破10%。

三、我国高等教育境外消费出口结构分析

(一)我国高等教育境外消费出口地区结构

1.洲际结构

表2 2011—2016年(2013年除外)来华留学生洲际来源

表3 2011—2016年(2013年除外)来华留学生各洲占总人数比例统计

根据教育部官网发布的各年的《中国教育年鉴》数据显示,2011年来华留学生中亚洲留学生有187 871 人,占到在华学习的留学生的64.21%。2012年,除大洋洲留学生减少之外,其他各洲的留学生人数都呈现增加趋势,其中欧洲和非洲的同比增长速度较快。2014 年至2016 年亚洲留学生的依然是来华留学生的主要部分,其占总人数的比例基本稳定在60%左右,美洲和大洋洲留学生所占比例逐年增加。

根据2018年最新的数据统计显示:2017年亚洲留学生人数依然最多,总人数为292 770 人,占总人数的59.84%,同比增长10.34%。同比增长速度最慢的为欧洲,留学生共有78 818人,占总人数的16.11%,比上一年增加7 499人。同比增长速度最快的为非洲,留学生共有68 055人,占总人数的13.91%,比上一年增加了6 461人。美洲留学生和大洋洲留学生分别占总人数的8.60%和1.54%,同比增长速度为9.00%、13.28%。

2.国别结构

表4 2011—2016年(2013年除外)来华留学生国别来源

根据最新的数据统计,2017 年我国留学生生源国前10 位和2016 年统计的结果相同。排名第一位的依然是韩国,其次为美国、泰国。

最近七年,韩国和美国的留学生人数排名一直领先,韩国留学生总人数从2011 年的62 442 人增长到2016年的70 540人,中间经历了一次波动,但一直高居排名第一位。虽然与韩国相差很大,但美国留学生总数一直位居第二,且增长相对平稳。

从整体波动趋势来看,不同国家增长或者下降的水平不同。日本来华留学生人数从2012年至2017 年正在不断减少,2012 年日本在华学习的留学生共有21 126 人,在我国留学生所有生源国中排列第三位。2014 年下降至15 057 人,2015 年比上一年减少近一万人,下降比例达到6.46%,2016年同比减少3.48%。来华留学总人数按国别排名从2012 年的第三位将至2017 年的第九位。自2013 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一带一路”以来,我国对印度尼西亚、印度、巴基斯坦、哈萨克斯坦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交流合作和教育投资不断增加[6]。从表4中可以看出,2011年印度尼西亚来华留学人数10 957 人,2016 年总人数上升至14 714人。印度2016 年来华留学生总人数达到18 717人,比2011 年增加了9 347 人,翻了几乎一倍。巴基斯坦2011 年位列留学生来源国排名第九位,2016 年总人数增加至18 626,比2011 年增长了118.71%,位列第四位。哈萨克斯坦在华学习的留学生人数也从2011年的8 287人上升至了2016年的13 996人,增长速度惊人。

从排名前十的国家名次变动的大小来看,2014 年至2015 年各个国家来华留学生数量波动最大。日本从第五名下降至第七名,印度尼西亚从第六名下降到了第九名。印度排名上升两名,巴基斯坦排名上升两名。

(二)我国高等教育境外消费出口学生类别结构

1.接受学历和非学历教育人数分析

表5 2011—2016年来华接受学历教育人数统计

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作为我国留学生学习的两种教育类型[7]。非学历教育入学条件简单但结束后只有结业证明,没有学位证明。在就业方面,学历教育获得的证书认可度比非学历教育结业证书认可度高。

根据宁夏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公布的《2017最新出国留学和来华留学大数据来了》中的调查显示:2017 年来华留学生中接受学历教育的人数为24.15 万人,占总数的49.38%,同比增幅15.04%。

分析以上数据可知,2011 年至2017 年在华学习的留学生中接受学历教育的人数逐年增加,七年间人数增长接近一倍,其占留学生总人数的比例也在逐年上升,但至今没有突破50%。2013 年比上一年学历生人数增长14 381 人,同比增长速度为10.77%,增长速度有所减慢,之后几年又恢复增长,增长速度不断加快。

2.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人数分析

表6 2011—2017年来华留学生中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生研究生统计

根据表6中的数据可以看出,从2011年到2017年硕士和博士留学生总数人数在不断的增加,但是结合表1的来华留学生总数计算可得,硕博研究生总数占所有留学生总数的比例2012年只有12.32%,即使占比逐年有所增加,截至2017 年也只达到15.48%。而且其中硕士研究生的比例都在70%以上,博士研究生占比最大的一年也只占到了28%。

3.自费生和政府奖学金生人数分析

表7 2011—2017年来华留学生中自费生和政府奖学金生统计

留学生中取得中国政府奖学金的是根据中外两国或者其他有关机构达成的协议或计划,经由教育部承担对外提供的责任,并托付予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负责详细的政府奖学金资助的落实细节。而除了接受中国政府奖学金的留学生之外,其他在华留学生都为自费留学生[8]。一般来说出国留学的自费费用比较昂贵,所以开设政府奖学金是吸引来华留学生的重要途径。

根据表7统计结果可以看出:2011年至2017年随着来华留学生总人数的不断增加,在华学习的留学生中自费生和政府奖学金生人数都在不断增加。2011年全年统计接受中国政府奖学金的国外留学生有25 687人,占其总人数的8.78%,到了2015年,人数突破4 万人,占到了留学生总人数的10%以上。截至2017 年政府奖学金留学生达到58 654人,占总人数的比例为11.97%,虽然人数在逐年上升,但与同年自费生人数相比依然占比极少。

(三)我国高等教育境外消费出口学科类别结构

根据网易教育频道公布的调查数据显示:2010年来华留学人员中,文科专业占69%,医学专业占13%,理工科专业占8%。汉语言专业的留学生占来华留学生总数的比例最大,其次是西医、文学、经济、工科、管理等专业,中医专业的留学生人数排名第七位。2011 年开始,中医专业逐渐受到外国留学生的青睐[9]。在关于教育全球化的学术论坛上,教育部国际合作与交流司副司长陈盈晖透漏:2011 年有近4 万名留学生在华学医,其中1.18万人学习中医学。

2017年3月,教育部召开教育新春发布会,会议中公布了2016年来华留学生官方数据统计。根据统计数据显示:2016 年来中国学习汉语及其文化的人数占留学生的38.2%,比上一年下降了15.3%,另外大部分留学生来华学习的专业为汉语以外专业。攻读其他学科的学生总人数和比例明显的增长:相比2012年,教育类、理科类、工科类的学生人数增加明显,每个学科增幅均超过百分之百;学生数量增幅超过50%的有西医、经济管理、法学等;增长最快的为工科,比四年前增长了五个百分点以上。在学历生中,西医、工科、经济和管理成为就读人数最多的学科。汉语专业自2012年到2016年,学科排名从第2位下降到了第5位[10]。

根据最新的教育部官方网站数据,2017 年来华留学生学习文科专业的学生数量仍然排名首位,占到总数的48.45%,另外,学习工科、经济管理、理学学科、艺术、农业学科的留学生数量增长显著,同比增幅达到20%。其中中文和中医等富有中国传统文化的学科的留学生人数占总人数的比例为最高。

分析以上数据可以看出:来华留学生专业类别中,学习文科的留学生人数一直占据来华留学生的主要部分,汉语言文学和中医等有中国传统文化特点的专业留学生人数逐渐增加,成为支撑来华留学生人数不断增加的主要动力。

四、我国高等教育境外消费出口存在的问题

根据上述分析我们可以发现,我国高等教育服务贸易境外消费存在着来华留学生来源单一、来华留学生境外消费带动产业少、留学生结构不合理、国际化学科较少、容易受到外界不稳定因素的影响等问题。

(一)来华留学生来源单一

近几年来华留学生的人数有了明显增加,但相对于我国庞大的高等教育体系,现在高等教育出口的规模还是远远不相称的。与其他发达国家,甚至个别发展中国家相比,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而且增长比例极为不稳定[11]。

根据国际教育协会发布的报告中的数据分析显示,在2016年至2017年之间,美国各州市高等学校接受的外国留学生人数达到107万人,相比上一年度的美国留学生总人数增长了3.4%,占美国高校学生总人数的5.3%。留学生人数位居第二位的英国,平均每年申请的留学生中单单中国留学生就有22 000人,留学生人数占在校本国学生的18%以上。而我国留学生占高等教育在校生的比例甚至还不足1%。虽然我国接受留学生人数增加迅速,但其占本国学生的比例小,整体高等教育境外消费服务出口规模偏小,整体教育发展不均衡[12]。

从对出口对象研究数据分析,大部分国家都是亚洲国家[13],之所以出现这样的分布情况,是因为,中国在亚洲国家中历史较为悠久,与亚洲国家文化差异较小,有着较长时间的文化交流基础。近几年,我国经济飞速发展,与美洲欧洲国家的文化交流日益密切,越来越多的欧美留学生也选择到中国来留学[14]。但总体来说,韩国、日本等亚洲国家留学生人数仍然是我国留学生主要的组成部分,从整体增长趋势上来看,其他区域的留学生增长比例也远远不及亚洲国家增长比例,尤其是西方发达国家。这种留学生来源格局非常不利于我国在高等教育境外消费方面的发展[15]。

(二)对教育服务贸易利益关注度低

一个国家或者区域出口贸易的发展,能够直接带动该国家或者地区的经济发展。特别是高等教育服务贸易出口关联的产业非常多,例如商业饮食服务业、交通运输业、艺术创意型产业等。在过去的教育发展中,我们一直将教育服务看做一项福利事业,没有将教育服务当作是一种商品,更没有意识到,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方面,在境外消费出口方式上,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有着巨大的产业关联利益。

高等学校留学生学费、住房个人开支等方面会给留学国家或地区带来可观的经济收入[16],但在我国的绝大多数地区,留学生带来的经济收益仍然很小,甚至在日常生活中很难感受得到。例如在旅游业方面,目前我国各大旅游景点的日营业额不断攀升,但国外留学生所占的比例少之又少。2017 年全年,国内旅游人数50.01 亿人次,外国人2 917万人次,其中留学生人数只占到外国游客的20%。全年旅游总收入5.40 万亿美元,国外游客(包括留学生在内)总消费只有695亿美元。

近年来,高等教育境外消费出口的高额利益越来越受到欧洲美洲等发达国家关注[17],一度将高等教育境外消费出口市场作为教育发展的主要发展对象。在全球经济一体化以及教育服务逐步开放的大环境下,在我国高等教育境外消费面临各方面限制以及服务贸易出口逆差日渐严重的状况下,我国对来华留学生教育带来的产业贸易利益的重视还远远不够。

(三)结构不合理

自我国高等教育服务贸易开放以来,来华留学生的总体数量占我国高等教育学生的比例就一直处在较低的水平,今年的来华留学生的总人数虽然在稳定的增加,但学历留学生数量增长不明显,而且分散在本科、硕士、博士等不同层次。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学历留学生一直占留学生的主要部分,与这些国家的留学生状况相比,我们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而且在来我国的留学生中从事博士后研究的少之又少[18]。

与一般的无形产品相同,高等教育服务出口的优势主要体现在其内在竞争力[19]。在高等院校的教师发表论文数量、教师在国际上的影响力、教师荣誉和认可度、教育环境、教育结构等方面,目前我国还没有明显的优势可言,目前我国的教育服务贸易出口优势仍然要依靠历史沉淀的汉语文化、中医药、东方哲学文化、东方美术文化等学科。理工类学科的留学生占总人数的比例远远小于文科留学生比例,这与教育服务出口市场发达的国家留学生结构状况正好相反。优势学科专业的门类有限,即使部分学科开设延伸专业也很难达到高等教育服务境外消费的总体要求。

高等教育境外消费服务的发展应该与我国经济战略结构调整、人才市场需求、国际竞争力的提高等方面相适应,那么按照我国目前的发展情况,高等技术类学科和应用技术型学科应该是高等教育境外消费服务出口的重点发展方向。可是目前来华留学生人数大多集中在文学学科,即使是工科专业中,也是计算机专业占主要部分,高等技术类比如网络工程、数控技术等专业点几乎没有。

(四)留学人数波动大

教育作为一个国家的发展大计,与国家的经济发展状况和政治变动情况是密不可分的。来华留学生的人数明显受到世界各个国家之间的政治变动的影响,来华留学生人数也能够敏感的反映出社会政治经济的变迁,并会持久影响社会的发展。

2013 年“中日钓鱼岛争端”事件持续发酵,直到第二年的11月07日,中日双方才就处理和改善中日关系达成四项共识。在此期间,中日政治关系一直处于紧张状态,中日间高等教育交流合作逐渐减少,导致日本来华留学生急剧减少。在本文之前的数据分析中可以看到:日本来华留学生人数在2012 年之前的两年内都成增加的趋势,在留学生来源国排名中一直稳居第三位。2013年留学生人数突然急剧下降,到了2014年,日本来华留学人数下降到15 057人,截至2016年,日本来华留学生仍然处于不断减少的状态,排名急剧下滑到了第九名。

2013 年起印度尼西亚的经济增速逐渐放缓,政府税收急剧减少,对教育领域的投资减少。根据上述对来华留学生国别来源的统计分析可以看出,印度尼西亚在2011—2014 年的来华留学生人数一直呈上涨的趋势,但2014年至2015年人数急剧下降,来华留学生总人数为12 694人,同上一年相比减少近千人。越是经济发达的国家,越能吸引更多的留学生,越是高的招生率越是对未来教育服务贸易发展起到积极作用[20]。同时经济的发展状况也决定着本国留学生的留学国家选择,高额的留学成本往往会成为留学生的阻碍。

五、促进我国高等教育境外消费出口的建议

我国高等教育服务贸易境外消费面临的问题,其形成的原因有。第一,我国的教育环境形成于传统的教育观念,对外来留学生的限制过多,形成了阻碍高等教育境外消费不断扩大的壁垒。其次,境外消费最大的要素就是服务消费者必须进入服务提供的国家,这也就是说,地理位置是影响服务提供国贸易对象的重要因素。我国在亚洲的地理位置再加上文化交流的历史几乎决定了,我国高等教育境外服务更方便提供给周边的亚洲国家。最后就是,我国的高等教育发展在经历了一段时期战争、内忧外患的停滞后,整体的教育水平开始落后于欧洲、美洲等发达国家,没有了国际化教育优势,就很难吸引到留学生。

通过对我国高等教育境外消费出口贸易问题形成的原因的分析。我们发现有些问题我们是不能从根本上消除的,或者说很多问题都不可能在短时间得到改变[21]。但在机遇和挑战并存的教育贸易开放的世界形势下,我们仍然要采取积极的态度面对我们高等教育境外消费出口贸易的每个问题,参与到国际化的竞争中。

(一)改善留学环境和质量

我国高等院校的发展重点应该在于提高教育质量,优化教育资源,提高自身竞争力。我国一定要意识到随着各个国家对高等教育境外贸易的逐渐注重,各项优惠政策的不断出台,我国高校正面临着与国外其他院校的激烈的竞争。我国高等院校应该在公共环境和师资力量上有所提高,才能吸引到更多的外国留学生[22]。

1.公共环境

我国教育机构应该多多的组织中外的留学交流展览,让更多外国学生有机会近距离了解中国的教育环境,扩大高等教育服务贸易的宣传力度。应该致力于营造一个相对轻松的学习和生活的环境,不断完善留学生医疗保险制度。

为适应来华留学事业快速发展的需要,优化留学环境,保障来华留学生的合法权益,教育部国际司于2007 年制定并下发了《高等学校要求来华留学生购买保险暂行规定》(教外司来〔2007〕1078号)。很多高校根据这项规定,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先后制定了关于来华留学生医疗保险的相关规定。

我国普通高等院校有关医疗保险的规定内容,都是根据来华留学生在校学习时间的不同制定不同的医疗保险标准,在实施上更人性化,也方便管理监督。但更重要的是:我国高校规定购买医疗保险能否适应实际的医疗情况,能否让来华留学生真正体会到医疗保险的意义。这些方面就需要教育部门与相关保险公司达成协议,共同努力,在加快我国医疗保险飞速发展的同时,保证来华留学生,尤其是确保自费留学生享受良好的保障条件。

2.师资力量

语言问题是高等教育境外消费服务出口的重要障碍,在来华留学生还不熟练掌握学习专业知识所需的英语水平的情况下,开设全英文或双语教学课程是吸引来华留学生、保证留学生留学质量、促进中外大学学术交流的有效方法。而承担这一措施实施重要环节的就是高校的教师,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师资力量。

双语教学是指在非语言类课程上使用一种国外语言进行教学,是语言和学术知识一同发展的教学形式,韩国、日本等国家都已经全面推行了高等教育双语教学,中国台湾也开设了很多双语课程和全英语课程。目前我国内地双语教学的师资力量还很紧缺,教师培训的侧重点在于怎样使学生掌握用英文学习知识的方法,具备用英文沟通的能力,以及国外思维方式、经济理论的引入[23]。由于高校成绩学分制考核制度、教师授课方式差异等方面的影响,双语教学的效果和普及情况受到了严重的制约。我们应该从教师抓起,将双语课程和全英语课程的教学水平提高到国际水平,并积极要求教师、学校设置跨文化交流的课程和教学方案,这样既有助于吸引更多的来华留学生,又能体现出更加国际化的高等教育整体氛围。

(二)提高留学生奖助学金金额

数据显示,2017年共有生源地分布在180个国家的5.86万名接受中国政府奖学金的留学生在华学习,其中本科学生5.16 万人,占奖学金生总数的88.02%,硕博研究生合计4.08 万入,占奖学金生总数的69.57%,比2016年増加了20.06%。

目前,国家级的政府留学生奖学金主要是由政府出资[24]。随着留学生快速增加,应倡导企业和社会团体力量积极参与我国留学生高等教育的奖学金的建设,可以从榜样效应、社会影响力等方面出发,积极鼓励和大力吸引企业和社会团体对高等教育奖学金的投资,政府奖学金在吸引留学生方面始终起到主导作用,要增强我国高校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可充分利用国家设立的外国学生与学者奖学金,按照留学生质量区分奖学金类别,这样可以促进国内高校主动对留学生的教育层次进行调节,鼓励招收、接受更多的学历留学生和高层次的留学生。

(三)实现学科国际化

目前我国还处于经济不断发展的阶段,对高等教育的重视虽然日渐提高,但投入在教育各个方面的资金仍然有限,与高等教育境外消费服务发达的国家相比还是有很大差距的,还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不断地积蓄实力、逐步加大教育投入。

1.保持传统比较优势

目前,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外国资本大量涌入,中国的大门不断对世界敞开[25]。中国历史悠久、博大精深的文化,吸引了世界各国的留学生不远万里来学习。这成为了我国的比较优势,我们应该保持这种优势并充分利用。汉语、中医等学科是我国特色学科,那么我们就可以运用这一特色不断扩充设立一些与传统专业相关的名牌专业及其有关学科,使自己的比较优势得到充分的发挥。同时,衍生出与其相关的交叉学科、边缘学科、过渡学科等等,带动其他专业的发展。我们还可以在高等院校对汉语言教育有效的输出的基础上,积极鼓励除高等教育以外的其他权威机构,也开设汉语言培训课程服务,这样可以有效的吸引大量来华留学生的进入。

2.发展新进优势

在同等经济水平的发展中国家之中,我国在农业研究、微生物研究、机电等领域都处于领先水平,不仅如此,近年来,我国在机器人等尖端技术行业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按照我国的丰富资源和经济发展水平预测,我国在各个领域的发展潜力是巨大的。我们完全可以以这些技术层面发展为核心,不断地发展领先产业,增强各个产业与其他国家间的技术交流。只有有效的技术交流才能够更好的推动高等教育的服务贸易出口,也能够引进更先进的科研成果和人才器材,从而实现来华留学生学科的多样化和国际化。

(四)减少来华留学的限制

我们一直以来都把教育看成一项公益事业在做,要想从根本上实现高等教育的开放,必须转换这种观念认识,解放思想,加强国际间交流,借鉴他国的经验。一方面,我们可以组织中国著名的各大高等院校走出国门,让世界各国了解我国高等院校的发展现状,而且可以通过参加国际教育组织的大型交流活动扩大我国名牌大学的国际影响力和知名度。另一方面,我们可以与其他国家协商合作,在其他国家或者我国互相建立留学生咨询交流机构,这样可以向有留学意向的外国留学生提供有关我国高等教育院校的相关信息,提高我国高等教育的的宣传力度,扩大来华留学生的规模。与此同时,减少对来华留学生的限制也是提高我国高等教育境外消费服务出口发展水平的有效方案。

1.年龄限制

政府应该尽可能减少对来华留学生年龄上的限制政策。目前,国际的留学生年龄标准是18 周岁以上,而来华留学生的年龄限制为:本科大学生年龄应在25岁以下,硕士研究生年龄应在35岁以下,博士研究生年龄应在40岁以下,普通进修生年龄应在35 岁以下,进修年限一至两年。关于来华留学生年龄的规定,限制了部分有来华留学意向的外国大龄留学生,也就造成了来华留学生年龄结构的不合理和规模的减小。

2.勤工助学限制

对留学生勤工助学的限制政府应该采取逐渐放宽的政策。高等教育境外消费出口贸易发达的国家对留学生勤工助学的工作内容和工作时间都有不同的限制,比如,在日本留学的大学生或高等专业学校的学生,政府规定,每周的打工时间在28小时之内(该教育机关长时间休假期间,一天8小时以内)。而我国政策对来华留学生的兼职限制非常严格,在校外勤工俭学或实习的来华留学生,必须如实向出入境管理机构提交申请,“打工”时间和地址在居留证件上要详细注明。而且只允许从事与其留学期间所学的专业相关的兼职活动,这也限制了一些自费留学生来华留学的意愿。

(五)实现境外学位互认

学位互认是实现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基础条件。只有签署了学历互认协议,我国的高等教育水平才能算是被世界各国认可[26]。高等教育质量的认可能够提高来华留学生的整体质量,促进来华留学生与国内外的学术交流,对来华留学生结束留学后的发展提供保障,因此能够促进来华留学生人数的不断增多。

截至2017 年4 月,我国已经先后与全世界46个国家和地区签订了关于学历学位互认的协议,其中“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就有24个。虽然我们在不断努力,但仍然有很多国家至今还未和我国签署相关学位互认协议,而且,在46个签署互认协议的国家中,亚洲国家占主要部分,这种情况对来华留学的竞争力起到了严重的限制作用。

促进境外学历互认进程快速推进,既能够减少留学生在学历、学分认可上的顾虑,也能够大大提高来华留学生毕业之后在国际上的竞争力,有利于扩大我国一流大学的影响力,加快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进程。

相对于美国等经济大国而言,我国目前的教育服务贸易出口还存在许多问题,教育服务贸易发展的速度还很缓慢。作为国际上最大的高等教育服务贸易境外消费进口国家,中国每年都会有大量的学生在海外留学,然而我国在教育服务贸易出口的方面和其他国家还有很大的差距。但是我们也不能消极的对待现在的发展状况,面对的挑战越多,机遇就越多。想要快速发展我国的教育服务境外消费水平,必需从转变传统观念出发,发挥我国的比较优势,从根本上提高我国高等教育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

猜你喜欢

奖学金留学生消费
学成必有为 不忘桑梓情——写在“谈智隽奖学金”第二十七次颁奖大会后
缘何“问道扶桑”?——留学生如是说
国内消费
新的一年,准备消费!
打电子游戏是浪费时间?对那些获得电竞奖学金的人来说并不是
留学生的“捡”生活
第一章 天上掉下个留学生
40年消费流变
新消费ABC
中国人民大学吴玉章奖学金图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