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生态研究的现状与前瞻*

2020-03-13孙旭红刘心怡

高校社科动态 2020年3期
关键词:理论课政治环境

孙旭红 刘心怡

(江苏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苏 镇江212013)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要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1]这一理念使得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观念得到更新,也增强了新时代办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信心。当前,在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推动改革创新的过程中,为适应社会大生态的转变,推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改革,部分思想政治教育者利用教育生态学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在理论与方法上的契合进行研究,初步搭建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生态研究的理论框架。学界就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生态进行了较为充分的研究并取得了成果,对相关研究成果进行充分且必要的研究,有助于提升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实现立德树人的总目标。

一、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生态研究概述

“生态”是近年来我国各学科研究中使用较为普遍的概念,20世纪60年代,台湾学者方炳林的《生态环境与教育》试图从联系的视角出发去研究影响教育的各生态因子与教育本身之间的关系,以此来强调环境对教育的重要性。[2]随后,台湾学者李聪主张把生态学原理与各个阶段的教育相结合并发表了《教育生态学导论》,正式揭开了教育生态学这门交叉学科的序幕。[3]大陆学界从生态学角度结合教育研究始于吴鼎福与诸文蔚于1990年主编的《教育生态学》,该书借助不少生态学原理与方法论研究国内教育问题,开辟了跨学科研究的新领域,此后关于教育生态学的研究陆续展开并有相关成果问世。[4]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态研究现状

从生态角度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成果可以概括为五个方面:一是思想政治教育生态内涵的定义,如戴锐把思想政治教育生态定义为由意识圈层、制度圈层和物质圈层三大部分构成的宏观与微观两个方面,以生态学方法来分析和审视整个教育生态的系统[5]。二是思想政治教学生态位的研究,如杨世英、李素芳分析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各因子生态位的现状及问题,明确了教学生态中思想政治工作者与教育者的生态位以及教育目的、教育内容、教学环境各个生态位之间的关系,以避免思想政治教育各因子生态位的重叠[6]。三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要素的整合,如刘建军指出要实现思想政治教育高、精、尖的突破目标,就要把教学内容、教学对象、教学过程各要素整合起来精准发力,具体来说就是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要做到精简得当;在教学对象的教育上要做到精准把握;在教学过程的设计上要做到精心细致,如此才能够使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得以有效提升[7]。四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环境的分析,如邱柏生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环境定义为影响思想政治理论课开展且彼此间相互作用的课堂内部环境以及校内中观环境和社会大环境[8]。五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生态研究,如卢岚着重从外部考察和分析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生态的特征和结构,进一步考察了影响思想政治教育生态的社会因素[9]。这些研究使学术界在思想政治教育生态上的成果逐渐丰富起来,为解决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提供了一种新的思维模式。

(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生态的内涵界定

当前,关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生态概念的内涵尚未形成较为一致的看法,总结有以下几种:一是从广义、狭义方面进行定义,前者是指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相关的整体性环境和环节共同所组成的教学系统,包括社会环境、教育制度、校园环境、主体生活和学习状态等;后者则是在更小的范围内,围绕开展及组织课程教学所涉及到的相关因素组成的系统,包括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学习方式、考核方式、教师与学生的主体特征等,这一分法较为细致地从微观、宏观两方面定义了教学生态。[10]二是从主体与环境的二元关系出发,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生态主要是由教育生态环境(系统外环境和系统内环境)和教育生态主体(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两个主要部分,以及与这两部分互相牵制、相互制约的多种子要素共同构成。[11]三是从宏观、中观、微观环境角度进行定义,即由社会大生态环境、教育系统构成的生态环境及以学生为主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教职工思想政治教育三部分构成,这一划分更加系统动态地拓展了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领域。[12]四是从整体关联的角度定义,即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生态是以良好的内在环境与外在承载作为基础,通过内在要素与外在环境之间的整体关联、动态平衡、和谐共生的联系,提升生态群体间的互动性、优化整体教学结构,最终实现师生双方持续发展的一种教学形态。[13]该定义结合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生态的内部与外部,侧重系统内部要素与外部表征之间的联系,从教学主体与教学环境两方面的角度进行定义。总体来说,已有研究都是从教学环境、教学主体等因子及其之间的相互关系方面展开具体论述,在研究层次上呈现出较强的一致性。

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生态的研究进展

(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生态位的研究

生态位是指一个特定物种在特定时空所占据的位置及其与其他种群之间的关系与作用,在将思想政治理论课与教育生态学结合的过程中,已有研究主要从四个角度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各主体以及学科生态位进行分析:一是着眼于生态整体性的角度,指出在思想政治教育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生态系统中,具有不同功能、作用的教学因子都有着自己的生态位,教育生态位理论的出发点是推动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态主体在生态系统中的发展,思想政治教育生态系统的循环正是通过处于不同生态位的生态主体循环链的有效运行实现的,因而,生态位在整个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生态系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14]二是从主体生态位视角出发,在思想政治教学生态系统中,教师和学生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生态中的生态主体,与其它各角色生态位之间也并非平衡分布,而是有着主次之分,存在着此消彼长的关系,要顺应历史与时代潮流的变化及时地调整与重构。[15]三是从基础、实际及潜在生态位的角度分析,构建良好有序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生态系统,既要看到学生在年龄、性别等基础生态位上存在的差别,又要看到他们在思维方式、认知水平等实际和潜在生态位上存在的差别,教育者在教学过程中要考虑到学生在基础生态位、实际生态位以及潜在生态位上存在的差别,根据其变化性进行扬长避短的个性化教育,以实现每个学生生态位能力的提升。[16]四是从多重生态位相互作用出发,“思政课教学生态系统的整体规划和发展,应该依据自身发展所需来设计整个系统的生态位,学生生态位、教师生态位、教学环境生态位、社会环境生态位等各种生态位都应该形成相互协调、相互辅助、相互促进的形式。”[17]综合来说,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生态位就是各个教学要素根据自身特质,在自己适合的位置上各尽其责,主动调整自己适应社会大环境的变化,从而使生态系统保持和谐的、动态的、可持续的发展。

(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生态环境研究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生态环境是影响教学生态的重要因子,邱柏生将生态环境定义为“一切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开展及其效果产生各种影响的内外部因素之间关系结构的总和。”[18]并认为要把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放到社会大环境、系统内中观环境以及课堂微观环境三个层次中进行分析,这也表明了教学生态环境的广泛性与多样性。同时,已有研究对教学生态环境的定义与划分有所差别:一是从系统内外环境来进行细致划分,如把教育生态环境分为教育系统外环境和教育系统内环境,其中教育系统外环境是指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经济环境、政治环境、社会成员心理和文化环境,主要是高校外的宏观环境;而系统内环境则是指高校内的组织体制、教育机制、物质和精神环境等,侧重于高校内的微观环境。[19]二是从物质与精神两方面来划分,认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生态环境主要是由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构成,是由教学主体与教学环境共同组成的统一体,他们作为一个整体而存在。[20]三是从课堂、课外、校内、校外等多方面进行划分,把思政课教学生态环境分为课堂环境、课外环境、校内环境、校外环境等多方面,而要建立良好的课堂就必须要创造动态的环境。[21]此外还有学者将教学环境划分为社会生态环境、家庭教育生态环境、学校教育生态环境、虚拟社会生态环境四个子环境,也有人划分为微观、中观、宏观三种生态环境。但不管以哪种形式划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环境,在研究的过程中,总要把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放到特定的生态环境中去考察,而不是形式上的划分、实质上的脱离。

(三)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生态要素研究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生态系统作为一个由各种教学要素组成的统一体,要达到课程生态系统内部的动态平衡与和谐共生,就必须要保证教学要素在结构上和系统内得到有效的整合和科学的运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生态要素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手段、课程设置等影响教学活动开展的因子。目前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生态要素的研究可以概括为四个方面:一是在教学目标的转变上,要着重解决好“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的问题。”[22]王越芬等人提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忽视了生命教育本真的目标,应转变长久以来重视工具理性与社会价值的培养,重视教育主体主体意识和生命活力的培养,从而实现社会性与人性、社会意义与个体意义的价值统一。[23]二是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思想政治理论课要想打开课堂通往社会的通道,生态化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就要适应时代发展要求,及时反映人类文化、科学技术等方面的最新成果,及时根据新形势选择客观合理的教学内容,才能避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的迟滞性。[24]三是在教学手段的创新上,顾海良指出只有始终保持和坚持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才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创新的根本。[25]因此要想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深刻且不枯燥,在教学手段上就要扬长避短地借助网络信息资源,使课本紧扣社会热点;借助媒体社交平台引导学生思想导向,开辟师生交流互动空间,以及利用网络资源打造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新阵地。[26]四是在课程的设置上,在增强核心课程间的有机性的同时,不能忽视人与课程之间共生共长关系的构建,要不断增强课程体系中课程间相互关联的紧密程度和课程对于培养目标的支持程度。[27]教学要素是教学生态的介体,因此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要素的研究不应该是孤立的,而应从整体性角度出发,协调好各因子之间的生态位与关系,达到相辅相成、和谐统一,从而构成完整的生态教学系统。

三、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生态所存在的问题研究

(一)主观方面存在的问题:教学主体之间缺乏协同性、整体性

从主观方面看,近年来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生态主观问题的研究包括以下方面。一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师生主体关系不和谐。由于传统教学观的惯性影响,教育背景、价值观的不同导致师生观念不同,致使部分思政课教师缺乏与学生的对话意识,师生关系处于非平行状态,过量的单方面信息传输,使得学生无所适从。[28]还有,当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生态位并没有达到协同进化的理想状态,在教学组织形式上仍然是以教师为中心、讲授为主的形式,这种情况下必然导致教师生态位覆盖或挤占学生生态位,学生只能被动适应地作出反应,学习的积极性与动力不高。[29]另外,在网络等新兴媒体普及的当代,可获得知识的渠道越来越广,教师对知识的垄断以及传统权威都在下降,学生对教师的信任水平不高,部分学生不相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所传递的内容,不认同教师所讲的观点,对教师的教导难以入耳、入心。[30]可见在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生态中,学生的主体性生态位长期处于缺位状态,教师主导性生态位覆盖了学生主体性生态位,造成师生生态位的重叠与失衡,从而影响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生态系统的有序、平稳运行。二是教学因子运行缺乏整体性,这也是制约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难以提高的一个重要原因,这一问题典型表现为“教学目标设计时代性、针对性不够,教学内容动态性、启发性不够,实践教学模式持续性、规范性不够,信息化教学推进手段科学性、实效性不够。”[31]徐礼红等认为当前影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的负面因子主要包括教学内容枯燥、教学方法单调、课程间交叉重复、教学脱离实践等,这些负面因子必然导致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差强人意。[32]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生态由教学主体、因子等部分构成,若不加以有效的整合,必然降低教学的实效性。

(二)客观方面的问题:教学环境的多样化、功利化、去主流化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生态客观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是针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环境。一是媒体舆论环境,当前新媒体环境对各种舆论的催化起到很大的推波助澜作用,亚文化借助新媒体与主流文化争夺舆论生态位,通过舆权博弈的形式,弱化主流舆论生态位,强化“非主流的中心化倾向”,使得喜欢刺激和新鲜感的大学生因难以辨识信息的真伪、价值观的对错而盲目追随,游离在主流文化之外。[33]二是高校文化环境也受到新媒体舆论环境的影响,大学生更加趋向于功利化的价值选择与物质利益的刺激享受,部分高校校园文化活动形式缺少创新,宣传内容枯燥,难以及时调适大学生的政治信仰问题与道德滑坡现象。[34]三是课堂环境,由于空间与时间条件的限制,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堂生态空间环境通常是超耐度的,学生的数量远远超过了课堂的最佳容纳量,造成师生在时空位置上的生态失衡,师生间缺少对话与经验共享,降低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35]四是家庭环境,在现代社会中,由于家庭结构的变化,家庭教育的功能与内容也发生着流变,核心家庭的教育功能中智能化倾向日趋突出,家庭的道德教育功能开始式微,关于意识形态方面的教育内容基本淡化,家庭对个体政治社会化功能出现明显衰退。[36]此外还包括包含着功利主义倾向的社会文化环境、社区环境等,如不加以正视且保持开放的视野,导致信息、能量在内外环境间无法顺畅地输入与输出,必将造成“花盆效应”,致使学生毕业走向社会后难以适应复杂多变的社会大环境。

四、促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生态协调与平衡的对策研究

在分析当前思政课实践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后,学界进一步提出了针对性的解决方案。总结下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对策:

(一)推进互动协作型思想政治理论课师生关系构建

从师生二元关系的构建来看,教学主体间要构建以尊重学生差异性为基础的互利性、共生性师生关系,首先要以动态开放的思维去改变传统思想政治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之间二元对立的状态,推进双方平等互利的主体—主体生态关系的构建,突破知识单向传授与被动接受的思想政治教育传播模式,做到教师引导点拨与学生能动探究的互利共赢[37]。这样才能实现教师和学生在相互尊重、开放交流的基础上的和谐统一,完成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任务。其次,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要运用好“教为主导、学为主体、以思维训练为主线”的模式,加强师生之间的生态互动和协作,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有效性,以此推动整个思想政治教育生态系统的发展。[38]最后,从生态理论的运用来看,刘树良认为要将生态系统的均衡原理与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规律相结合,思想政治教师和学生作为共同的主体,要以统一的情感认同作为基础来实现师生间人性化、多元化的双向发展,如此才能推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生态化实践。[39]可以看到,以上成果都主张调整教师与学生在教学中的地位,通过加强互动、增进信任来构建和谐共生的师生关系。

(二)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因子的整体性联动作用

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因子的整合问题上,大部分学者都主张从系统的、整体的视野来研究:一是着眼于推动各教学要素优化,强调在教学内容上应立足于生活、要具有选择性;在教学方法上要灵活变通,要具有开放性;在学习方法上要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增强所掌握理论的实践性;在评价目标上主张培养目标的多元化,注重社会价值与人自身的发展。[40]只有各要素各自得到提升,才能进一步发挥协同配合的联动作用,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改革的合力。二是运用共生思维加强要素联系,进入新时代,在推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教学媒介、教学环境等各生态因子创新的基础上,可以运用教育生态学的系统性理论与共生性思维整合、协调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因子,使其发挥最大的合力,实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整体教学效果的提升。[41]三是从教学要素形式与实质的关系出发,把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因子放在整体性视域下进行改革,把握好形式与实质的联动关系,综合运用适合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本身、内容本身的教学方法,从而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改革的成功。[42]通过协调各教学生态因子的联动作用,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活水”效应。

(三)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内外部教学环境优化

良好的教学环境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顺利开展的外部条件,现有研究从外部环境、内部环境以及内外环境结合的角度上进行分析。首先,在外部环境的优化上,陈万柏、张耀灿认为大众传媒要加强自身建设以及加强对舆论的监督,从源头上优化舆论环境,解决好社会上的道德缺失问题。[43]面对当前互联网背景下的思想政治教育新生态,在加强教学环境建设过程中要营造理性规范的制度环境来保证教学的顺利开展,营造风清气朗的舆论环境来占领思想政治教育的网络制高点,营造高尚健康的校园文化环境来保证高校内人文环境的安全。[44]通过对舆论、网络及校园环境的调控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生态的重构,发挥外部环境的系统性作用。于淑秀和杨茜提出要发挥家庭、学校、社会三结合的联动教育效应,重视课堂外的教育环境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的影响,促使思想政治教育效果良性发挥。[45]其次,在内部环境即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堂环境的塑造上,构建和谐的课堂生态环境,要推动传统教学模式改变,建立多元化的课堂沟通模式并利用好物化环境来构建和谐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文化。[46]学生的学习兴趣、注意力只有在宽松自然的课堂氛围中才能得到解放,因此还要创设轻松、融洽的课堂人文氛围,让课堂生态主体在奋发进取的氛围中展现活力,通过打造和谐课堂文化与课堂人文氛围来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小气候”的优化。[47]最后,在内外部环境的结合上,沈国权指出要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实施所处的社会大环境与教育对象所处的微观小环境之间的双向调节,把握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内外部环境之间受动又能动的关系,充分发挥好内外部环境的积极效应,抑制和改造不利于思想政治教育的消极的负环境,从社会需要出发实现内外环境的优势互补。[48]总体来说,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环境优化,就是通过各种有效途径,整合相关教学资源,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创造积极向上的宏观与微观、外部与内部环境,从而为实现教学目标打好物质环境与精神环境的基础。

五、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生态研究的评估及展望

(一)当前研究中的不足

1.研究成果碎片化明显。目前对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生态定义和范围划分尚未达成普遍的共识,慕课、翻转课堂、体验式教学等新方式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生态的关系未能得到充分关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生态难以与其他相近概念进行明确的区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生态的内涵、特征、结构、功能及地位等方面的研究缺乏坚实的理论支撑。另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生态的研究内容缺乏针对性,对其内涵的界定、体系的构建、结构的创新等方面把握不够。

2.缺乏多学科研究视野。虽然对思想政治教育生态的内核还未能获得一致的界定,但对其由众多要素综合而成则已经形成共识。既然如此,单一的、片面的方法对思想政治教育生态进行的理论研究和考察就难以取信于人。因此,现有研究在借鉴吸收管理学、社会学、教育学、生态学、新闻传播学等多学科视野方面有必要加强。

3.研究视野有待开阔,部分理论研究与实践工作需要弥合缝隙。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生态的研究成果多是经验性的描述,往往是高校思政课教师从实际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出发,根据日常教学经验对教学生态的现状、问题进行分析得出的结论,缺乏历史维度和社会基础。一方面,虽对教育生态学相关理论与方法沿用较多,但在两者结合的内容与方式上直接移植痕迹较重且缺乏创新,对于教育生态学中的适应性原则、拓展性原则等很少涉及到;另一方面,现有成果在实践应用方面还存在理论指导的实效性并未发挥出来,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生态的优化模式并没有真正建构起来。

(二)未来研究展望

1.推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生态研究的科学化。一是规范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生态的概念及其基本范畴。要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出发,规范“生态”这一概念。虽然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系统与生态联系密切,但他们之间有着本质区别。二是规范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态研究方法。研究方法随着研究对象的改变而与时俱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态研究方法主要依托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方法,同时借鉴相邻学科的方法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生态的研究。关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生态的研究对象,以思想政治教育为中心,一般而言包括两个指向,一是包括社会环境、教学环境等因子在内的外部条件,二是包括各种教学主体、教学因素在内的内部因子。前者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生态的外部环体,随着时代的发展,复杂多变的教学环境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渗透力不断增强,不断影响着教学主体的思想行为与教学因素的平衡协作,因此,在研究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生态的对象时,必须将社会环境、教学环境等外部条件纳入其中,保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科学的前提下进行。后者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生态的主体和介体,在受到环境影响的同时,主体不断改变自己的认知、情感、意志来反馈环体,介体则随着环体的变化参与着思想政治教育情境的创设,因此,分析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生态必须要明确研究对象,将环体、主体、介体放在整个教学系统中来分析。

2.在社会大生态基础上丰富研究内容。在当前复杂多变的社会大生态背景下,对教学内容的研究主要在两方面,一是在研究深度上,要进一步厘清并科学界定教学生态的概念,深入分析教学生态与生态教学、教学环境以及教学生态系统等概念的关系,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生态理论在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上的运用,加快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生态研究的理论体系建设。二是在研究广度上,要及时根据网络等传播媒介发展趋势形成的现实与虚拟环境,进一步丰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生态的研究内容,拓宽研究的范围与广度,更多关注社会大生态背景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生态因子通过物质流、能量流、信息流运作的方式,关注教学主体思维与行为因环境产生的双重变化,关注媒介意识形态给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生态带来的深刻影响等新现象、新问题。

3.在推进多学科合作基础上拓宽研究视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生态所存在的问题表面看是其自身学科构建导致的,但实际上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生态不是一个孤立的领域,它与管理学、心理学等其他学科密切相关,因此在研究过程中不能局限于本学科,要拓宽研究的视野,综合运用教育生态学、哲学、媒体学、心理学等多学科的理论知识,在研究过程中不能简单地“套用”,而是要进行有价值的借鉴,如“横断设计”“上限效果”“拟态环境”等理论都可以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生态的研究相结合,实现跨学科合作。此外,在借鉴其他学科理论知识的同时,也可借助相关学科在研究理论与研究方法上的成就作为参考,着眼于当前社会大环境的复杂变化,借助于新兴媒介工具来推动原有方法创新,丰富研究方法,实现跨学科的交融合作,以保证教育生态系统功能的正常发挥,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活动的可持续发展做好保障。

猜你喜欢

理论课政治环境
长期锻炼创造体内抑癌环境
一种用于自主学习的虚拟仿真环境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孕期远离容易致畸的环境
“政治攀附”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环境
新增本科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创新
“721”人才培养模式与高校思政理论课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