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漫谈花鸟画(上)

2020-03-12马麟春

老年教育 2020年3期
关键词:画竹石涛笔法

□马麟春

《山水花卉八开.竹》清.石涛

花鸟画包罗万象,在中国画的范围内,除了人物和山水之外,涵盖了其它一切内容。天上飞的、地上走的、水中游的,人们眼中所见的所有草木,以及想象中的很多物象都是花鸟画所表现的内容。在技法上,白描、工笔、写意全面而丰富;在思想上,老庄、儒家、佛教都是花鸟画所能触及的地方。每一个学习花鸟画的人,对花鸟画既有相同的认识,又有不同的见解。

任何一门艺术能够受到人们的喜爱并得以传承,肯定具有多方面的原因。就花鸟画而言,它本身所表现的对象就是美的。像常见的梅、兰、竹、菊、牡丹以及各种动物、鸟类等,皆为大众所能接受的美的东西,并大多适合用中国书画的笔墨来表现。比如,梅花的枝干可用毛笔的正、侧、向、背及墨色的浓、淡、干、湿画出它的老辣;兰花叶子可用毛笔的提按来表现它的飘逸;竹子可用篆书的笔法画竹竿,楷书的笔法画叶子,行书的笔法画竹枝,隶书的笔法画竹节;菊花则可用勾花点叶的笔法画出。这些技巧的运用,与中国传统的书写方法是一致的。同时,人们在审美过程中能够获得愉悦,是花鸟画与其它中国画画种得以传承的第一要素。

花鸟画同戏曲、小说一样,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载体。中国文化源远流长,讲人格、重道德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重人伦、施教化同样是花鸟画得以代代传承的重要原因。如梅花的骨气、兰花的幽香、竹子的虚心高节、菊花的耐寒,都是人们成长过程中品格塑造的标准。花鸟画区别于其它艺术形式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它能够承载人们的美好祝愿,如牡丹、白头翁象征着富贵白头,桃子代表长寿,芙蓉、鹭鸶代表一路荣华,等等。这些美好寓意,使花鸟画走进千家万户,成为人们最喜爱、普及面最广的一门艺术。

那么,怎样学习花鸟画呢?首先必须对花鸟画有兴趣,才会有学习的动力。随着科技的发展、现代印刷术的不断提高,以及博物馆、美术馆的大量出现,使人们从小便具有了接受绘画美育的基本条件。花鸟画不同于山水画和人物画,每一个对象都有其不同的结构和表现方法。学习花鸟画一定要广泛接触各种风格,并找到适合自己的,表现风格选对了便能如鱼得水,否则事倍功半。

《墨竹图》北宋·文同 绢本水墨 131.6cm×105.4cm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雪浴》马麟春

在基础学习做好之后,学画者还是要从一大堆题材中精选出几种自己喜欢的来加以研究,由“广”向“精”过渡。当然,几种题材不能同时进行,要一样一样地来。以画竹为例,首先要把竹子的文化价值和特点搞明白,竹子有着很深的文化底蕴。苏东坡有“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使人瘦,无竹使人俗”的名句。竹子有虚心劲节的象征,被称为“修竹”,所以画竹一定要画出其清瘦的特点。从纵向来看,历史上最有代表性的画竹大家有宋代的文同、明代的夏昶、清代的石涛等。文同的时代用的材料是熟绢,墨色不渗化,所以他画的竹子可谓“有笔而无墨”。文同的墨竹,正面叶子以浓墨画出,背面叶子以淡墨为之,且笔笔精到,结构严谨。他的画法一直影响到元代及明初众多画家。夏昶的竹子在笔墨结构上已具有近浓远淡、近实远虚、笔中有墨、墨中有笔的水墨画造型的基本规律,且竹子个字、介字、分字、落雁、惊鸦等各种造型结构归纳得十分明确。但夏昶用的纸或绢大都偏熟,故画面缺乏水墨淋漓的效果。至石涛的时代,所用宣纸已经与现代用纸相差无几,所以他画的竹子水墨淋漓,用笔用墨都非常得体,画面既有夏昶的严谨,又有强烈的时代特色。以上三位画家基本代表了历史上画竹的最高水平,我们可通过反复临摹其作品,从中找出规律,使这些作品技巧烂熟于心并融会贯通,那么画竹的技巧就掌握了。

猜你喜欢

画竹石涛笔法
听竹
——观戴卫画《板桥爱竹》
品读
清朝画家石涛“北漂”记
画竹题诗
几多笔法写思情
张旭《述张长史笔法十二意》
朱良志
——石涛研究三著
《左传》笔法
《苍松秋色》
洗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