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艺术裂变时代与中国戏剧导演意识发展分析

2020-03-11樊玮

ViVi美眉 2020年9期
关键词:引言

摘要:艺术的发展和人类的起源密切相关,高超的艺术技巧为人类文明的推进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在中国历史从近代走向现代的转型发展环节当中,呈现出的全新时代精神让传统戏剧戏曲发展进入了新的时期。在“艺术裂变时代”,中国的戏剧导演意识发展使得他们形成了独特的导演观念,确定了不同时期的戏剧导演风格。

关键词:艺术裂变时代;中国戏剧;导演意识

引言

导演的出现在现代戏剧历史上是浓墨重彩的一笔,也是中国戏剧艺术创作过程的重要发展阶段。在导演意识出现之前,整个中国戏剧行业内部主要通过团体协商和讨论来进行舞台演出的安排,而具体的戏曲内容主要依靠演员对剧情的自由发挥。中国戏曲戏剧艺术从诞生之日起就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表演意识的发展,对于这项传统艺术的现代化推进具有关键的促进作用。

一、导演意识的发展体现

(一)充分践行欧美多样化导演风格

20世纪初期,中西方戏剧文化交流有限,创作理念和舞台技术也仅仅停留在表层阶段,很多作品存在着时代局限性。但是随着传统戏剧的不断发展和改进,早期的戏剧艺术家们和戏剧导演们进行了多层次的探索和实践。例如,欧阳予倩作为现代戏剧导演先驱,是最早把话剧带到中国春柳社的主要成员,他作为当年和梅兰芳先生齐名的著名旦角演员,能够具备编写剧本和导演电影的能力,因此参与到了现代戏剧创作的进程当中,也将早期的话剧艺术引入了规范化的层次之内,第一次在戏剧领域内注明了导演的职责。在他的艺术作品当中,会将表演过程和音乐进行集中协调,来呈现出戏剧的主题思想,不拘泥于原有形式。在《宝蟾送酒》当中,就呈现出了欧美的多样化,既具艺术风格,并且将这些歌剧艺术与自己的美学追求相互融合,实现了对于剧目的整体风格创新。

张彭春作为著名戏剧导演,他在美国留学之时就对欧美戏剧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受到莱因哈特和戈登克雷导演的影响下,他主张以演员作为导演材料在艺术作品当中融入个性印记,推崇戏剧发展过程中的演员价值实现导演的规划和理想。在《娜拉》当中,他首先向演职人员讲起了易卜生的生平创作特征,并且通过对剧作家和作品的分析来完成对戏剧的具体要求,实现生活场景和舞台艺术的完美结合。他深受欧美现代导演理念的影响,在自己的戏剧作品中充分践行欧美写实的现代美术实践特点,这种设置不但符合戏曲表演的现实要求,并且能够有效促进剧情的展开和人物刻画,在情绪渲染的同时实现表演和创造[1]。齐如山在唱词分析和导演活动分析过程当中也不断地帮助演员寻找定位戏剧人物的心理依据等。

(二)传统旧戏剧的现代改良

中国传统旧戏剧的改良过程中,涉及到对传统旧戏剧的价值分析。对于戏剧家和戏剧导演来说,如果他们能从现代实际生活里描写出人们的生活特征和未来的发展趋势,就能用现实主义的笔法来描绘出新社会的建设特征。换言之,如果这些写实主义的剧本能够呈现出戏剧表达的深层次内容,就应该从生活和民族化的角度来运用心理描写。尽管很多戏剧当中的观念不再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但是基于舞台表演的角度来说,仍然可以通过导演过程来为观众提供精彩的演出,发现其中的价值和闪光点。这些影响因素不仅对中国戏曲的创新发展具有影响,同时也对世界范围内的其他戏剧发展提供了合理借鉴。利用现代意识思考并创新戏剧创作,能够满足观众的需求,并立足于知识文化层次,来让传统戏剧的生命力得到延续,让更多的人欣赏中国戏剧的文明内涵。尽管现代社会受到多元化的影响和冲击,我们不应该丢弃传统戏剧的特征,而是应该关注如何通过导演意识的发展和形成让戏剧符合观众的审美要求。

(三)融入现代元素的戏剧戏曲节目

导演意识发展还体现在现代元素与传统戏曲的综合协调,例如现代娱乐性类型的戏剧电视节目,这类节目不仅包括真人秀或传统戏曲大赛,还包括現代化的戏剧综艺节目。从节目制作的角度来看,这种戏剧表演模式呈现出新颖的节目特征和快节奏的时代特点,不过分追求戏曲本体的艺术规律,而是在不破坏传统的基础上实现艺术特征和传播方式的改进。显然这对于导演而言也是新时期的挑战之一。因为这些戏曲电视的制作周期较短,如何在短时间内获得大量的群众支持,能够让这些节目成为传统戏剧的主流表现形式,应得到导演们的高度重视。戏曲改良运动本身是戏剧戏曲导演意识的现代化,发展是结合时代精神并植入现代创作理念的一种转型特征。导演意识的发展和转型为真正意义上的意识形成提供了思想准备和价值探索实践,同时也构成了导演职能走向独立时期的鲜明特点[2]。

特别是在中西方文化交汇之下,一些外国的戏剧导演实践开始进入中国,导演们对戏剧改革也呈现出了新的理性认知,即在保留西方戏剧传统特征的基础上融入中国的历史剧表演方法,为这些戏剧在时代发展中的创新提供了跨越式的理论保障,是艺术裂变时代下的价值所在。

二、结语

导演观念、导演实践改革不仅是中国戏剧传统发展和本土化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是中国戏剧现代话推进的重要渠道。如果导演们能够创造性结合传统艺术精神和现代艺术观念,并确定新时期的导演风格,就能让传统戏剧迈向现代化,实现导演意识的现代转型。

参考文献

[1]冯王玺.?清代戏曲选本中的“导演意识”——以《缀白裘》和《审音鉴古录》中的《琵琶记》折子戏为例[J].?四川戏剧,?2016,?186(02):139-142.

[2]林婷.?“原型”的再现与改写——20世纪五六十年代话剧与戏曲关系再思考[J].?南大戏剧论丛,?2016(2).

作者简介:

樊玮(1987.1-)男,四川成都人,广西民族大学传媒学院,研究方向:电影。

猜你喜欢

引言
药用植物野外实践体系构建研究
大学生创业力提升对策研究
YK内部控制体系研究
浅谈酒店成本管理控制
以战略为导向的全面预算执行控制研究
校企合作背景下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制度的探索
解读《欧也妮·葛朗台》中金钱禁锢下的人生
小桥桥台和隧道峒门基础下沉原因分析及处理方案
我国农村电子商务物流问题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