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整体护理干预在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观察

2020-03-11

中国医药指南 2020年35期
关键词:病程原发性血压

张 庄

(阜新第二人民医院(阜新市妇产医院),辽宁 阜新 123000)

由于社会环境的不断恶化和人类自身生活习惯的不断变化,人体自身素质愈发降低,导致高血压的发病率呈现逐年上升趋势。原发性高血压作为临床常见的终身性疾病,在治疗期间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极易导致患者出现多种严重并发症,使得临床治疗难度大大增加,不利于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1]。因此,临床加强对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护理十分重要。故本次试验尝试对我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间收治的70例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进行整体护理干预,取得显著疗效。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试验对象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在我院进行就诊的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共计病例7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上述病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各35例。对照组:男性病例16例,女性病例19例,最小年龄为65岁,最大年龄为88岁,平均年龄为(78.26±2.54)岁,最小病程为5年,最大病程为10年,平均病程为(7.01±0.25)年,血压分级:Ⅰ级20例,Ⅱ级9例,Ⅲ级6例;观察组:男性病例18例,女性病例17例,最小年龄为63岁,最大年龄为89岁,平均年龄为(78.23±2.57)岁,最小病程为6年,最大病程为11年,平均病程为(7.03±0.22)年,血压分级:Ⅰ级19例,Ⅱ级8例,Ⅲ级8例。对比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以及血压分级等基本情况,结果显示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资料具备可比性。

入选标准:①符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中规定的相关诊断标准[2];②已获得患者及其家属同意,并已签署同意协议书。排除标准:①合并严重心脑血管疾病患者;②伴有严重肝肾功能障碍患者;③伴有语言障碍,尚未能正常有效沟通者。

1.2 护理方法

1.2.1 对照组 给予常规护理干预:根据患者实际病情状况和自身喜好,制订合理饮食计划;协助患者适当运动,并及时做出针对性的健康指导等。

1.2.2 观察组 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行整体护理干预,具体包括以下内容。①建立个人信息档案:为每位患者建立信息档案,其中应包含患者姓名、性别、年龄、婚姻状况、既往病史、有无家族遗传病、家庭地址、联系电话、生活习惯、运动状况、服药状况、疾病确诊时间、心理情绪以及工作职业等相关内容,同时定期为患者测量血压水平,通过电话和家访的方式进行随访,了解患者血压变化情况、健康生活习惯执行情况以及服药依从性等。②建立健全护理制度:及时完善护理规章制度,注意保持病房环境整洁,合理安排护理人员,保证护理工作的安全性和有效性。③用药指导:老年人高血压多表现为收缩压上升,舒张压相对偏低,脉压差不断变大,极易诱发体位性低血压现象,同时由于年龄的不断增长,人体生理功能不断衰退,故而在用药时应特别注意:a.忌强力降压:因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多伴以全身动脉硬化现象,一旦降压过猛,会对其自身重要器官(心、脑、肾等)的血液供应带来影响,引发缺血现象,最终导致肾功能不全、心绞痛或者脑血管意外等严重后果[3]。b.忌滥用药:尽量选择同一种类药物进行降压治疗,以便长期治疗。注意起初剂量应为少量,随后根据患者血压变化情况进行调整。c.忌药量过大:药物在患者体内的分布情况受老年机体水分减少、脂肪含量增加的影响而改变,加之老年人群体内血浆蛋白的减少,药物活性增加,使得患者肾脏的排泄功能大大衰退,此时若增加药量,会导致患者出现诸多不良反应[4]。d.忌忽略药物不良反应:由于老年患者的心肌收缩力和窦房结功能不断降低,在用药时应注意减少抑制心肌收缩力和不利于心脏传导功能的降压药物。④生活饮食指导:a.减少盐分的摄入量:每人每日以摄入6 g以下的钠盐为宜,叮嘱患者食用低钠高钾盐,减少腌制咸菜的摄入量,切忌多食用油腻食物[5]。b.补充钾的摄入量。c.减肥:根据身高体质量合理表,增加超重患者每日的运动量、减少食物的摄入量。d.叮嘱患者戒烟酒,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保持心情愉悦。⑤健康知识教育宣传:定期举办健康知识讲座,为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讲解高血压相关知识,同时通过发放高血压防控手册的方式强化患者自身对高血压疾病的理解,掌握异常状况的处理措施和熟知所需注意的问题。⑥血压测量:由于高血压属于长期、终身的慢性疾病,患者应在家中常备血压计,护理人员应及时教会患者自身测量血压的方法,并叮嘱患者每日应测量2次及以上,且详细记录血压变化情况,以便于今后随访。⑦心理护理:由于此类疾病属于终身性疾病,多数患者因此而出现诸多不良心理,护理人员应及时了解患者基本情况和心理状况,以自身专业知识进行合理疏导,耐心引导,强化良好护患关系,使患者感受人文关怀。⑧运动指导:根据患者病情制定合理的有氧运动,如散步、慢跑、太极等,每周3~5次,每次30~60 min即可[6]。⑨出院护理:患者出院前应及时告知患者所需注意的问题,一旦发现异常,应及时回院检查。

1.3 观察指标 定期测量患者血压水平,并详细记录,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变化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处理、分析本试验数据,采用()表示,组间数据并采用t检验;当P<0.05时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试验结果显示:两组患者护理前收缩压和舒张压值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收缩压和舒张压均发生明显变化,且观察组的血压变化更为显著,结果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血压水平变化情况比较(mm Hg,)

表1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血压水平变化情况比较(mm Hg,)

3 讨 论

高血压是由多种病因导致的处于不断进展状态的心血管综合征,能够改善患者心脏和血管功能、结构,临床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7]。原发性高血压主要是受遗传和环境因素的影响,以头晕、头胀、健忘、失眠等为主要临床症状,好发于中老年人群[8]。

现阶段,临床对于原发性高血压的治疗越发重视。整体护理干预以护理理论为依据,以恢复患者健康的目标,严格依据整体护理程序为患者提供更为规范化、更为全面性、更有计划性的护理举措,该项护理模式涉及面较广,如社会、身心、文化等综合角度[9-10]。本试验中,观察组患者的护理内容涉及用药指导、生活饮食指导、健康教育、心理护理、运动指导、血压测量和出院指导等方面,其中心理护理对于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来说十分重要,可有效获得患者的认可、配合,提高治疗依从性[11-12];生活饮食指导能有效帮助患者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利于病情后续改善;用药指导有助于患者增加对服用药物的了解,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健康教育能够有效提高患者对高血压知识的认知水平,掌握自身控制血压的方法;运动指导有助于提升患者身体素质,增强自身免疫力;血压测量有助于及时了解患者的血压水平,为下一步治疗提供理论依据。试验结果显示,两组患者护理前血压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压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足以说明整体护理干预对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应用效果显著。

综上所述,临床将整体护理干预用于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护理过程中效果显著,是理想的护理手段。

猜你喜欢

病程原发性血压
鼻负压置换治疗对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患儿病程及病情的影响
原发性肝癌癌前病变中西医研究进展
降压快的药就是好药吗
血压偶尔升高,需要吃降压药吗?
原发性肾上腺平滑肌肉瘤1例
颅内原发性Rosai-Dorfman病1例影像学诊断
血压偏低也要警惕中风
最怕啥
枣庄地区小儿支原体肺炎实验室检验结果及流行特点的研究
外伤导致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与血巨核细胞体外扩散的相关性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