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花影交错”风尚下的女性专用家具新考

2020-03-11陶玉蕾唐宇婷

皖西学院学报 2020年1期
关键词:花影专用纹样

陶玉蕾,谢 亮,唐宇婷

(安徽大学 艺术学院,安徽 合肥 230601)

设计文化的创新意识,表现在设计形式与文化意蕴的诸多方面,家具作为物质文明的结晶,在深化民族文脉、促进产业创新发展方面有着重要意义。家具不仅是一种艺术创造,更是构成社会文化环境的重要元素,在室内空间中扮演重要角色。家具艺术早已沿袭千年,其中潜隐的文化内涵既是设计者的情感体现,也是一定时期的社会文化反映。回溯数千年的设计历程,女性家具鲜少被立论解读,而以花影为题材,以“花之女性”的设计理念抒写心像是唤醒女性艺术的重要举措。优渥的历史文明为现代女性家具设计打下夯实的基础,在满足日常使用和审美需求的同时传承历史人文内涵。

“佳人晓起出兰房,折来对镜比红妆。”女性的美丽总是与花影的装饰、衬托有关,花与女性家具的糅合必然是符合女性的审美与需求的。花开放的时节、花芬芳的气味、花明艳的色泽、花万千的仪态,造就了花各式的性格,汇聚而成不同的花的语汇与审美范式。这些花的语汇对应女性不同的性格,花的色彩、姿态、气味影响女性的心理,刺激女性的感官,满足女性的需求。温柔、优雅的女性气质是艺术家们乐此不疲的创作源泉,结合花的娇羞与浓郁所构建的艺术风韵绝非一般艺术所能与之媲美的。

一、女性专用家具的界定

家具即家用器具,是人类生活和工作中不可或缺的功能器具[1](P8)。随着时代的发展与变迁,家具的品类逐渐增多,造型也随人们生活作息方式的改变而发生变化。女性专用家具作为家具的一个分支,多年来虽未被明确界定,但一直出现在数千年的家具发展史中,并占有重要地位。这里以使用者划分的女性专用家具指:是以满足女性自身使用功能并满足女性精神需求的极具审美功能的器具统称。一个好的家具的设计,往往通过调整人与物之间及物与物之间的关系来达到美的和谐。根据人与物之间、物与物之间的功能关系,依照人体工效学原理,可以将女性专用家具以使用功能分类[2](P68)。通俗而言,女性家居可分为坐具类家具、卧具类家具、存储类家具与装饰类家具。常见的女性专用家具有梳妆台、妆奁、贵妃榻等。根据现代女性主要的生活环境和家具使用场合,可以将女性专用家具按使用场所进行分类,主要分为公共区域家具及居室空间家具。公共区域家具包括女性会所家具、医美中心家具、月子中心家具等,居室室内家具包括女主人卧室家具、儿童房家具、古代闺房家具、古代宫妃寝殿家具等。女性专用家具的使用群体数量庞大,包括古代的宫妃、女眷以及现代所有女性消费者。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女性人口基数上升,女性经济独立、收入增加,以及女性主义的兴起促使女性对生活质量水平的要求提升[3],女性专用家具的设计需求也变得日益迫切。

二、“花影交错”风尚的由来

“花影交错”的艺术风尚自古以来就根植于中华文化当中,华夏民族在繁花的倩影下熠熠生辉。所谓花影,从字面上来看,中华民族的“华”就与花同义,“华”与“花”在汉语字典中为共享繁荣之意。从文章中可以寻得中国人自古就崇尚花,这种对花的喜爱是刻在骨子里的,并且形成了一种花文化。古代文人常以花喻人,以“梅、兰、竹、菊”作花中四君子,分别代指“高洁志士、贤达之人、谦谦君子、世外隐士”。对花的喜爱也会出现在诗词歌赋当中,最有名的当属周敦颐《爱莲说》中的“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除此之外,这些花的身影还出现在各类文玩、古著上。

图1 花瓣纹盆

图2 蕉叶纹

花卉作为装饰的纹样最早出现在距今约5000余年前的仰韶文化的彩陶上,如图1所示,远古先民受到材料的制约影响多以黑着色,寥寥几笔概括花瓣的形态。也就是从这开始,花瓣纹样陆续出现在不同的新石器时代的陶器上,“花影交错”的装饰开始出现并以此继续发展和延续下去。商周时期又称为“青铜时代”这一时代花卉作为辅助纹样出现在青铜重器之上,如图2所示,典型纹样“蕉叶纹”提取的是花卉轮廓形态,以分割器物表面装饰,内部多填充动物纹样,纹样造型规整对称、线条飘逸流畅。秦汉时期花卉的纹样逐渐丰富起来,这一时期从瓦当到服饰、食盒上都出现花卉的纹样,纹样也从单一具象形态转为组合式抽象形态。唐宋时期社会经济文化均达到空前繁荣,故有了“花卉纹样繁荣与唐代,定形于宋代”之说[4],如图3所示,盛唐时期的窟内花卉纹样。宗白华唐宋的花卉装饰纹样还是有所区别的,以宗白华先生的两句形容最为贴切;唐为“错彩镂金,雕缋满眼”,宋则“初发芙蓉,自然可爱”[5](P29)。除去纹样之外,花形也逐渐成为匠人造型考虑的方向,逐渐出现以花为型的器皿。元代时期民族融合,花影缠绕的纹样与器形承前启后,并无太大差异。明清之际,花影作为常见的装饰素材出现在各类生活器具以及工艺美术品上,并赋予吉祥寓意,这是人们祈求生活安康,幸福美满的外在心理反应,其阐释的民俗心理在历史的积淀中历久弥新,成为伴随人们生活祈愿的文化符号。

图3 盛唐第225窟

现代这些花影触及人们日常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它们或者以自己的本体出现抑或是以抽象的符号化的形态出现,附带自身积累千年的纹样造型、文化底蕴,妆点和丰富人们的生活,也为人们的生活带来千姿万色[6](P25)。当代艺术推崇标新立异,其设计所需要的价值张力不再满足单一的外在形态,将花影等极具意蕴的创意元素融入现代艺术是不可避免的设计潮流。这种设计思维在满足文化趋同的同时,亦会以全新的艺术姿态引领行业的发展。

三、花影与女性的联系

(一)花语与女性性格

劳动孕育和创造了文明,文明则丰富和扩展了语言。随着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语言的表达方式也发生了诸多变化。时至今日,花语早已形成了一门独特的艺术语言,每一朵花都被赋予一种特殊的语义。花语的语义亦有中西之分,在西方,仙人掌、仙人球代表热心,草莓花代表先见之明,白菊代表真实。而在中国、日本这些亚洲国家,牡丹代表富贵,红豆代表相思,梅花代表坚强、高洁、谦虚等[7]。此外,不同数量的花朵所蕴含的语义亦有所不同,不同种类的花叠加在一起亦会产生更为丰富的语义。这些语义在体现女性的性格,展现女性的魅力方面十分贴切,女性消费者也会因为花语的特殊含义而使用这些花的图案或色泽来代表自己,以此显示自身的独特之处。

(二)花型与女性姿态

女人如花,自古以来花的形象就与柔弱的女性天生密不可分,人们形容女性常用与花有关的词语,如:貌美如花、闭月羞花、人淡如菊、国色天香、蕙质兰心等等,与花相关的成语总用来形容女性的美好。更加直观的来看花与女性,首先是花的形态与女性的姿态。卷草纹卷曲的弧度与正在舞蹈的女性柔软的腰肢相互对应,向日葵白天向着太阳的方向转动,与工作中积极向上的职业女性互为呼应。自然界中的花朵姿态给设计师带来无尽灵感。艾罗·沙里宁设计的郁金香椅,在满足座椅的基本功能需求之余,以盛开的郁金香轮廓、简洁流畅线条概括椅子的外形,不仅满足了现代人们对于装饰力求简洁的追求,更将女性花态之美释放极致。迪奥先生从五月山谷里盛开的铃兰花的外形中汲取元素并运用在他的服装设计上,将花的柔美与女性的婀娜完美契合,形成独具特色的美感。

(三)花色与女性心理

“乱花渐欲迷人眼。”花的色彩之丰富几乎涵盖设计所需的所有颜色。鲜艳的花色往往对女性心理有着意想不到的特殊影响。不同花色的花也会有不同的花语,不同颜色的花也会对女性的心理产生不同的影响。如红色一方面可以可以触发女性的自信感,另一方面又体现女性活泼、积极、热情、爽快等性格特征。黄色给人以亲切感,可以体现出女性的智慧、灵活,并使其散发出昂扬生机。除此之外,颜色对嗅觉与味觉有着特殊联系作用,这种作用又称之为色嗅作用[8](P18)。红色使人联想到果实的香甜,能够刺激人的食欲。蓝色具有镇静作用,使人联想到咸味与苦味。当这些拥有不同颜色的花朵出现时,对女性也会产生不同的心理暗示作用,或可刺激食欲,或可平复心态、舒缓压力,甚至激发创造动力[9](P18)。简而言之,花色既可以体现女性的性格特点,又可以激发女性潜在的能力,是现代设计师所追捧的展现女性风尚的重要素材。

四、花影与女性家具的交错

(一)由“繁”化“简”的装饰

中国有句俗话:“男主外,女主内。”可见女性的身份自古就与家庭内务密不可分。百余年前,紫禁城中宫妃使用的床榻、妆奁以及民间婚嫁时女子陪嫁家具等都是当时女性的专用家具。这些家具的使用者多为统治阶级、官僚阶级、贵族阶级,平民百姓很少能够使用。从现存的文献资料和历史文物来看,当时的女性家具装饰多纷繁复杂、富丽堂皇;取材用料极致奢侈昂贵,不计代价,这种传统的设计思路显然不符合现代女性的审美与使用需求。

现代女性专用家具的设计需考虑到现代女性所面对的快节奏的城市生活,繁缛的工作、琐碎的生活事务。设计繁复装饰的家具会使人产生视觉疲劳、审美疲劳,因而女性专用家具装饰由“繁”化“简”已是必然。这与中国古人曾提出“饰极返素”的设计观点不谋而合,即极度的装饰后又回到朴素的设计原点。以“花”为装饰的女性专用家具去“繁”化“简”,必须凝练花语、花形、花色。装饰图案设计需结合花的具象形态特征采取变形处理,内涵寓意可结合与女性有关的花语语义;色彩搭配要去除杂乱力求和谐,利用花色与女性之间的心理关系选择装饰图案的主色与配色。图4为女性专用家具套组——雪霁,由设计师朱心月设计。雪霁专为现代独居的女性设计,整体造型典雅、用色素洁,体态轻盈符合女性的人体工程学原理,其内部装饰采用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浦江麦秆扇中的花朵装饰元素,将繁缛的花朵特征简化为抽象的几何形体,并与人造革、铁艺等现代材质结合。将麦秆扇中的花朵元素以符号式的艺术形态、抽象化的表现形式运用于现代女性专用家具的设计之中,打破陈旧的设计范式,以全新的姿态抒写心像,这种由“繁”化“简”的装饰在一定程度上传承和发扬了传统手工艺及传统图案。

图4 雪霁

(二)仿生与会意的结构

在女性专用家具的结构、外观设计与花的语汇、色泽及形态的结合有两种设计思路,第一,运用仿生设计的方式,即研究和观察自然界中不同种类的花,利用其本身的结构、原理、器官功能、体内的物理和化学过程、能量供给传递方式为依据原理;并结合女性专用家具不同的功能,从女性消费者的审美、心理需求、生理需求等诸多角度出发而进行设计。第二,会意设计。这种设计讲究意境所呈现出的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系统形象,及其所诱发和开拓审美想象空间。与女性专用家具结合的花语的含义和花色的不同都会给女性带来情绪的影响,这是“情”的部分。花形、花色与女性专用家具的结合属于“景”的部分。情景的交融可以造就别样的意境。

仿生与会意的有机契合其本身并非满足单一的外在法则[9],而是通过作品本身的隐喻作用,揭示藏匿其中的内在核心仿生与会意这两种不同的设计方法也可以互相结合运用于花与女性专用家具设计之中。如图5所示,艺术家吴代杰于2018上海国际家具节所展出系列铂晶椅,作品呈现出高洁的质感,以铂晶材料这种新型耐磨损的现代材料为基础,在内部为纯天然的花木枯枝,以仿生与会意结合的形式创造出如梦如幻、如痴如醉的艺术氛围。使人不禁联想起寒冬月夜,疏影斑驳,温床暖塌,暗香袭来的意境女性专用家具与花的结合重在利用花语、花开放的季节、花色、花香、花形所带来的特殊含义。相较以往的设计而言,铂晶椅更能展现女性的柔美与婀娜,将花的烂漫、花的娇艳渗透于家具之中,晶莹柔润质地塑造迷人的视觉美感。

图5 铂晶椅

(三)色彩、肌理、材料与组合

让花影更好地糅合在女性专用家具设计中,需要色彩、肌理、材料三者之间的有机配合。色彩既能体现女性的性格,又能影响女性的心理与情绪;肌理是所有物体的外在皮囊,能表现出或平滑或粗糙或坚实或松软的不同的视觉与触觉效果,带来或安全或危险或紧张或舒缓的不同的心理感受;材料是表现色彩与肌理的基础,亦是呈现设计的必然前提。花朵的色运用到女性专用家具上能够赋予作品天然的艺术气息,如花瓣渐变的粉色,带来轻快、幽雅、宁静、柔软、清香的感觉,这便有别于单一色彩的沉闷感。

不同的花孕育不同的天然肌理,或褶皱或平滑,或者有凹凸的叶脉,这些典型的花的肌理也可以运用到女性专用家具上带来不同的视觉效果。以花作为一种材料运用在家具上,这些材料可以和其他材料结合使用,如亚克力板与干花的组合、花瓣与纸浆的组合等等。如图4所示,绽放花朵椅由菲律宾设计师Kenneth Cobonpue设计,以人造纤维和树脂为创作原料,柔软的质感结合丰腴的花盘,以褶皱拼合创造人造肌理的效果再现娇柔的花瓣,奔放而不浮夸。绽放的花朵犹如衣袂飘飘的曼妙舞者,将花的娇艳、女性的婀娜塑造的淋漓尽致。色彩、肌理、材料这三种基本设计原料在女性专用家具中组合运用如烹饪一般,首先需要一道菜名或是主菜,即设计理想主题,其二是添加配料突出主料,这里可以从色彩、肌理、材料的内容中选择,配料量需要平衡,不能过于突兀。

图6 绽放花朵椅

五、结语

以“花影交错”风尚为背景对女性专用家具的新考,其“新”体现在对传统花卉图案的涤故更新,对传统女性家具结构的改良创新,对色彩、肌理、材料的组合糅合翻新。每一种“新”都赋予这种家具一条新的设计方向。设计不再只关心作品所呈现的功能与形式,而是在此基础上添加一定量的人文关怀。从某一方面来说花型象征着自然,而设计则源于自然源于生活。女性专用家具作为女性主义潮流的物质载体,在满足女性的使用需求的同时,更需要丰富人们的精神诉求。让使用者与观赏者深刻感受到作品所产生的精神共鸣,体现女性家具独有的艺术特色。任何的艺术作品如若缺少消费人群所需的审美追求与文化内涵,必将历史所遗忘。随着女性对家具市场的新的需求的产生,专为女性设计的家具必将会有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猜你喜欢

花影专用纹样
体能测试专用鞋
体能测试专用鞋
体能测试专用鞋
杨智作品
——《花影》(水彩)
蒙古族图饰纹样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
沉思
瓷上莲 历代瓷器上的莲花纹样
《2020年杭州亚运会纹样设计》
花影
爱它就给它专用的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