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理论特性*

2020-03-11罗志勇

观察与思考 2020年10期
关键词:同志文明人类

罗志勇

提 要: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鲜明的民族性、人民性、逻辑严密性和全球性等基本理论特性,全面而深刻地反映了自然界发展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规律、生态文明建设规律,对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和建设美丽中国,实现生态现代化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生态环境问题已经成为21世纪全人类共同面临的最严峻挑战之一。随着工业文明对自然生态环境施加的影响和压力日益加剧,我们赖以生存的这个星球是否还能承载人类这艘日益沉重的巨轮行稳致远?人类工业文明的出路与归宿在哪里?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深刻意识到人类生存发展与自然生态环境休戚与共的共生关系,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着尊重自然、敬畏自然、善待自然的生态伦理智慧,儒家提出的“天人合一”、道家提出的“道法自然”等生态伦理哲学深刻阐释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关系。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致力于国家建设,发展经济,改善民生,为探索一条既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又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发展道路而不懈努力。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着眼于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社会文明建设,共同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的总布局,提出了建设美丽中国、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绿色生产力等一系列新论断、新观点,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生态文明思想,深化了中国共产党对自然规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思想。

一、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汲取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智慧,具有鲜明的民族性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植根于中国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土壤,是将马克思主义辩证的自然观同当代中国的具体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运用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民族语言来阐释生态文明建设的最新理论成果。习近平同志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指出:“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中华民族向来尊重自然、热爱自然,绵延五千多年的中华文明孕育着丰富的生态文化。”①习近平:《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求是》,2019年第3期。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中国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而独特的东方生态智慧和生态伦理哲学思想。以儒家“天人合一”和谐共生的整体自然观、道家“道法自然”万物公平的生态公正观和墨家“俭而有度”维护生态平衡的绿色消费观为代表的中国传统生态文化集中体现了我国古代哲学家在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社会实践中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关系的深邃思考和真知灼见。这些生态伦理思想成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来源之一,彰显了鲜明的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具有民族性和本土性。

习近平同志对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中蕴含的生态伦理智慧有着深刻的理解,并创新发展。他反复引用《易经》《老子》《孟子》《荀子》《齐民要术》等古代优秀文化典籍中关于人与自然生态伦理关系和中国古代保护生态环境的记述,阐释生态文明思想,探索破解人类生存发展困境的路径。习近平同志指出:“《易经》中说,‘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财成天地之道,辅相天地之宜’。《老子》中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孟子》中说:‘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荀子》中说:‘草木荣华滋硕之时,则斧斤不入山林,不夭其生,不绝其长也。’《齐民要术》中有‘顺天时,量地利,则用力少而成功多’的记述。这些观念都强调要把天地人统一起来、把自然生态同人类文明联系起来,按照大自然规律活动,取之有时,用之有度,表达了我们的先人对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重要认识。”②习近平:《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求是》,2019年第3期。

在生态环境保护与生态治理等方面,中国古代文化典籍中也留下了许多值得借鉴的经验。习近平同志指出:“我国古代很早就把关于自然生态的观念上升为国家管理制度,专门设立掌管山林川泽的机构,制定政策法令,这就是虞衡制度。”③习近平:《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求是》,2019年第3期。这些宝贵的传统生态文化遗产,对于当前我国加快构建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依法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美丽中国具有重要的启示和现实意义。

习近平同志对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的生态伦理智慧的重视与深刻阐释表明,面对现代工业文明危机与矛盾冲突和人类社会发展困境,当代中国必须重视加强以儒、道、墨、佛等哲学流派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伦理智慧所孕育的,解决当代人类工业文明内在矛盾冲突的文化力量的研究与运用,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理论话语体系,实现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思想的中国化。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的生态伦理智慧对于当代人类面临的生存与发展危机,对于当代生命哲学的深刻认识,也得到了西方学者的高度认可和评价:“作为自然意识的一部分的生命,它在中国找到了最高的表现。然而,无论作为自然的统治者还是自然的臣民,我们毕竟是自然的一部分,这种基本的综合是不变的,中国人是完全意识到这种综合的,而我们都没有,在这种意义上他们比我们站得更高远些。”④柳卸林:《世界名人论中国文化》,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308页。

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始终贯穿着以人民为中心的理论品格,具有鲜明的人民性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和灵魂,也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价值意蕴,体现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本原则、立场,具有鲜明的人民性。

党的十八大召开后,习近平同志在与中外媒体见面会上庄严承诺:“我们的人民热爱生活,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期盼孩子们能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年版,第4页。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建设一路高歌猛进,无论是经济增长速度,还是GDP总量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在短短的30多年里迅速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然而,我们也为此付出了生态环境污染的巨大代价。随着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愈演愈烈的生态危机严重威胁着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成为中华民族生存与永续发展的重大挑战。习近平同志指出:“现在,我们已到了必须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建设力度的时候了。多年快速发展积累的生态环境问题已经十分突出,老百姓意见大、怨言多,生态环境破坏和污染不仅影响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而且对人民群众健康的影响已经成为一个突出的民生问题,必须下大气力解决好。”②《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年版,第392页。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始终从政治的高度审视和考量生态环境问题,对一些严重破坏生态环境,损害人民群众生态权益和生命健康的重大环境违法事件作出重要批示,要求严肃查处,如陕西秦岭北麓西安段违法圈地建别墅、腾格里沙漠污染、甘肃祁连山生态保护区生态环境破坏等重大环境违法事件。习近平同志强调,“我之所以要盯住生态环境问题不放,是因为如果不抓紧,任凭破坏生态环境的问题不断产生,我们就难以从根本上扭转我国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就是对中华民族和子孙后代不负责任。”③《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论述摘编》,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年版,第15、8、32-33页。2020年是党的第一个“百年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之年。习近平同志多次强调,我们党要建成的全面小康社会,首先是生态的小康社会,“小康全面不全面,生态环境质量很关键”④《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论述摘编》,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年版,第15、8、32-33页。。改革开放40多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迅猛发展,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不断提高,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期望也水涨船高,老百姓由过去“盼温饱”变为现在的“盼环保”;由过去的“求生存”变为现在的“求生态”。生态环境在人民生活幸福指数中的地位不断攀升,环境和健康问题日益成为重要的民生问题。习近平同志指出,在加快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的实践中,“各级领导干部对保护生态环境务必坚定信念,坚决摒弃损害甚至破坏生态环境的发展模式和做法,决不能再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一时一地的经济增长。要坚定推进绿色发展,推动自然资本大量增值,让良好生态环境成为人民生活的增长点、成为展现我国良好形象的发力点,让老百姓呼吸上新鲜的空气、喝上干净的水、吃上放心的食物、生活在宜居的环境中、切实感受到经济发展带来的实实在在的环境效益,让中华大地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环境更优美,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⑤《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论述摘编》,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年版,第15、8、32-33页。。

三、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遵循了辩证唯物主义方法论,具有鲜明的逻辑严密性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遵循辩证唯物主义的方法论,全面考察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内在逻辑关系,形成了一个辩证统一、逻辑严密的生态文明理论体系,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生态自然观。

第一,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深刻揭示了自然生态环境与人类文明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的最高形态,人类文明离不开自然生态环境的涵养。没有了生态环境,人类文明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习近平同志指出:“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进步的重大成果。人类经历了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生态文明是工业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新要求。历史地看,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古今中外,这方面的事例众多。”①《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论述摘编》,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年版,第6、13、10-11、8页。在人类社会漫长的历史演进中,因生态环境遭受人类破坏而导致一些国家和民族的历史和文明消亡的惨痛教训比比皆是。习近平同志在青海省考察工作时深刻指出:“在人类发展史上特别是工业化进程中,曾发生过大量破坏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事件,酿成惨痛教训。马克思在研究这一问题时,曾列举了波斯、美索不达米亚、希腊等由于砍伐树木而导致土地荒芜的事例。据史料记载,丝绸之路、河西走廊一带曾经水草丰茂。由于毁林开荒、乱砍滥伐,致使这些地方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据反映,三江源地区有的县,三十多年前水草丰美,但由于人口超载、过度放牧、开山挖矿等原因,虽然获得过经济超速增长,但随之而来的是湖泊锐减、草场退化、沙化加剧、鼠害泛滥,最终牛羊无草可吃。古今中外的这些深刻教训,一定要认真吸取,不能再在我们手上重犯!”②《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论述摘编》,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年版,第6、13、10-11、8页。习近平同志关于人类文明与自然生态环境相互依存辩证关系的深刻阐述,彰显了以习近平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自然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体现了共产党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具有清醒的历史观和鲜明的理论自觉。

第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阐释了人与自然命运与共的和谐共生关系。2016年1月,习近平同志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中,专门引用了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里的一段经典文本,深刻阐释了生态环境对于人类文明兴亡更替的重要性,谆谆告诫党的领导干部要从人类文明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的价值和重要性。他说:“在对待自然问题上,恩格斯深刻指出:‘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每一次胜利,起初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往后和再往后却发生完全不同的、出乎预料的影响,常常把最初的结果又消除了。’人因自然而生,人与自然是一种共生关系,对自然的伤害最终会伤及人类自身。只有尊重自然规律,才能有效防止在开发利用自然上走弯路。这个道理要铭记于心、落实于行。”③《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论述摘编》,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年版,第6、13、10-11、8页。因此,我们党在领导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要把生态环境保护放在更加突出位置,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在生态环境保护上一定要算大账、算长远账、算整体账、算综合账,不能因小失大、顾此失彼、寅吃卯粮、急功近利。”④《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论述摘编》,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年版,第6、13、10-11、8页。

第三,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揭示了保护生态环境与发展社会生产之间的辩证互动关系。自然界蕴含着极其丰富的自然力,在人类生产实践中,这些自然力借助人类科技与创新转化成现实生产力造福于人类。早在2005年8月,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同志深入安吉县余村考察农村生态经济时,就富有远见地提出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著名论断,深刻而形象地阐释了保护生态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良性互动与辩证统一关系。此后,习近平同志多次指出,“纵观世界发展史,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对人的生存来说,金山银山固然重要,但绿水青山是人民幸福生活的重要内容,是金钱不能代替的。你挣到了钱,但空气、饮用水都不合格,哪有什么幸福可言。”①《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论述摘编》,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年版,第4、47、49、4页。习近平同志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论和绿色生产力理论是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和辩证自然观的丰富和发展,对于新时代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观,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布局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第四,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揭示了自然生态系统与人类社会生态系统之间的相互制约关系。与人类社会一样,大自然也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构成自然生态的各个物种和组织之间在长期的历史演进中形成了密不可分的整体性关系。这个复杂的自然生态系统又是维系人类社会生态系统得以正常运转的前提和基础。因此,自然生态系统一旦遭受人类破坏,人类社会生态系统也就要面临严重危机甚至瘫痪。2020年爆发的这场全球性新冠肺炎病毒疫情,就是自然生态系统被破坏传导到人类社会生态系统引发的人类生存与发展危机,值得人类警醒与反思。习近平同志在《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说明》中指出:“我们要认识到,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人的命脉在田,田的命脉在水,水的命脉在山,山的命脉在土,土的命脉在树。用途管制和生态修复必须遵循自然规律,如果种树的只管种树、治水的只管治水、护田的单纯护田,很容易顾此失彼,最终造成生态的系统性破坏。由一个部门负责领土范围内所有国土空间用途管制职责,对山水林田湖进行统一保护、统一修复是十分必要的。”②《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论述摘编》,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年版,第4、47、49、4页。因此,在城乡规划建设中,习近平同志强调,级领导干部要遵循自然规律,运用系统性、整体性思维全面兼顾自然生态系统与社会生态系统的和谐统一。让居住在城市和乡村的人们“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③《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论述摘编》,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年版,第4、47、49、4页。。

四、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彰显了全球化视野下加强生态治理国际合作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具有鲜明的全球性

随着全球化的加速,人类工业文明的发展加剧了世界性生态危机的爆发,人类与自然界的生态矛盾不断激化。全球性生态风险严重威胁着世界各个国家和民族的生存与可持续发展。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保护生态环境,加强国际合作,加快全球生态治理是维护人类共同利益,实现人类永续发展的唯一选择。

习近平同志从全球性视野提出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成为国际生态合作治理的基本价值遵循,彰显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鲜明的国际性与创新性。2013年7月,习近平同志在《致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2013年年会的贺信》中指出:“保护生态环境,应对气候变化,维护能源资源安全,是全球面临的共同挑战。中国将继续承担应尽的国际义务,同世界各国深入开展生态文明领域的交流合作,推动成果分享,携手共建生态良好的地球美好家园。”④《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论述摘编》,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年版,第4、47、49、4页。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在致力于发展生产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同时,一直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与治理,维护人民群众的生态权益,始终承担起与本国国情和经济实力相适应的生态环境治理国际义务。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建设的总体战略布局,在加强国内生态治理的同时,努力为推动全球生态治理合作提供中国方案。

习近平同志指出:“气候变化关乎人民福祉,关乎人类未来。”①《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论述摘编》,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年版,第139、142页。近年来,中国共产党和政府积极参与世界气候峰会和国际生态治理论坛,签署并落实《京都议定书》《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巴黎协定》等国际条约,在节能减排、减少碳排放,保护生物多样性等方面作出了重大贡献。在维护国际生态公正方面,中国积极为包括中国在内的广大发展中国家,争取享有平等的生存和发展的国际生态权益。尽管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仍然处于工业化阶段,面临着发展的巨大压力,然而面对国际生态治理合作中个别西方大国退出《京都议定书》《巴黎协定》,拒不履行国际责任和义务等行径,中国政府坚决履行国际合约,加强国际合作,成为国际生态治理的中坚力量。习近平同志指出:“中国是负责任的发展中大国,是全球气候治理的积极参与者。中国已经向世界承诺将于2030年左右使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并争取尽早实现。”②《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论述摘编》,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年版,第139、142页。今年的新冠肺炎疫情,严重威胁着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各国人民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对人类永续生存与发展构成严峻挑战。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不仅迅速控制了国内疫情的蔓延,保障了亿万人民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在疫情向世界各国蔓延的危机时刻,中国政府和人民还积极向世界各国捐献防疫物资,加强国际合作,分享疫情防控经验和疫情信息,为世界抗疫战争作出了巨大贡献。习近平同志在主持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关于研究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部署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时指出:“要深化对外开放和国际合作。要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高度,积极开展疫情防控国际合作。”③习近平:《在湖北考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时的讲话》,《求是》,2020年第7期。生动诠释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中所蕴含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和全球性国际视野。

结 语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相对独立完整的部分,具有鲜明的民族性、人民性、逻辑整体性和全球性等理论视野,全面而深刻地反映自然界发展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规律、生态文明建设规律,是对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思想的继承和发展。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科学地回答了“什么是生态文明、为什么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什么样的生态文明、怎样建设生态文明”④方世南:《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对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3期。等一系列重大的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是新时代中国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理论的最新形态。在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中,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推动全球生态治理国际合作,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了基本价值遵循和行动指南。

猜你喜欢

同志文明人类
人类能否一觉到未来?
请文明演绎
人类第一杀手
漫说文明
FOR YOU, O DEMOCRACY
同志关系
1100亿个人类的清明
向雷锋同志学习
对不文明说“不”
文明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