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房屋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

2020-03-10

工程技术研究 2020年2期
关键词:水化骨料房屋建筑

丁 涛

(安徽水利开发有限公司,安徽 蚌埠 233000)

从目前我国房屋建筑工程实际施工情况来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已经比较普遍,这种施工技术的应用有效提升了房屋建筑的稳定性与整体性,对促进建筑行业的进一步发展具有积极的作用。然而,该技术在房屋建筑中的应用并非是完美的,存在着麻面蜂窝、裂缝以及钢筋锈蚀等问题,如果不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解决,就会直接影响施工的质量,从而损害整个工程的施工效益。对此,需要相关的施工单位和施工人员结合具体的施工情况,对出现的问题进行合理解决,最大限度地避免施工技术应用不合理所产生的质量问题。

1 房屋建筑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概述

混凝土是现代建筑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一种常见的施工材料,在施工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不过,建筑物的组成通常并不是单一的混凝土结构所能实现的,需要根据建筑工程项目的要求对各种混凝土结构进行组合,才能符合人们的使用要求。一般混凝土结构物实体最小几何尺寸不小于1m 的大体量混凝土就被称为大体积混凝土。相较于其他类型的混凝土结构来说,大体积混凝土的结构首先在体积上比其他的混凝土结构大,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难度也相对高一些,对施工的技术要求同样很高,如果选择不合理的施工技术,就会直接造成施工出现一些问题,影响到整个混凝土结构的施工质量。所以,相关的工作人员一定要做好管控工作,对每一个施工环节进行严格的检查。在预防混凝土结构裂缝出现的过程中,一般施工人员可以采取一次性的浇筑工作,另外还要注意对施工温度的控制,因为水泥出现水化热,温度就会不断升高,当到达25℃的时候,混凝土结构就会出现不可逆的变化,进而产生裂缝问题[1]。

2 房屋建筑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常见问题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在现阶段房屋建筑工程的施工中,已经成为一种比较常用的技术,该技术的合理应用对提升房屋建筑工程的综合工艺水平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不过,在具体的应用中,要想充分、合理控制好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还存在一定的难度,一旦控制不好就会产生一些问题,如裂缝、麻面蜂窝以及钢筋锈蚀等,对房屋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产生不良后果。

裂缝是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常见的一种不良问题,分为温度裂缝和收缩裂缝。温度裂缝,顾名思义就是由于温度的变化而产生的裂缝。在该技术的应用过程中,在混凝土浇筑期间,外部散热较快,内部却没有充足的散热能力,导致内外产生温度差,这就会对混凝土结构产生影响,出现开裂问题。收缩裂缝,则是在混凝土成型以后,水分被蒸发,在内部约束力的作用下混凝土结构产生裂缝。麻面蜂窝问题的产生,是因为在施工的过程中,模板的接缝、平整度以及光滑度等不达标而造成的。另外,如果没有合理把控搅拌施工或者混凝土的配比不合理,也会造成麻面蜂窝问题的产生。钢筋锈蚀是由于混凝土表面开裂,钢筋被暴露出来,钢筋表面的氧化膜受损,时间一长就会产生锈蚀问题。因此,相关的施工人员要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中,充分做好应用要点的把控,避免上述问题的出现[2]。

3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在房屋建筑工程中的应用要点

3.1 合理选择大体积混凝土原料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要想在房屋建筑工程中合理应用,发挥其价值,就必须在原料的选择上进行优化。在选择原料的过程中,工作人员要从两个方面进行考虑,一方面是满足施工的质量需求,另一方面则是尽可能降低成本,保证其性价比。同时,对于混凝土原料中的骨料,要选用膨胀系数较小、清洁的骨料,并且合理选择外加剂,用于降低水泥水化的温度,减缓水化热的作用,这样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混凝土结构出现裂缝问题。

大体积混凝土的运料一般包括水和水泥、骨料以及粉煤灰:(1)水和水泥的选择。在该过程中,先要确保混凝土配制所使用的水要有达到相应的洁净程度,没有较多的杂志和污染。对于水泥的选择就更加严格,不能选择水化热性能过高的水泥,对此施工单位可以选择矿渣水泥或者热硅酸盐水泥,并注意水泥的细度,如果水泥细度较低,就能够降低水化热反应的效率。(2)骨料的选择。在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中,骨料也是一种十分重要的原料,施工单位在选择合适的骨料时,要尽可能选择级配效果好、岩石弹性较小、质量达标和清洁程度较高的骨料。骨料主要有细骨料和粗骨料,如果选择粗骨料用于混凝土的配制,就需要选择粒径较大的,这样可以降低水化热的效率,避免混凝土结构出现裂缝;同理,选择细骨料也是如此,都需要通过砂石粒径的选择与控制来降低混凝土的水化热效率。(3)粉煤灰的选择。粉煤灰的应用可以提升其黏聚正度,同时对提升混凝土结构的流动性有着重要的作用[3]。在水泥的配置过程中,需要减少水泥的用量来添加粉煤灰,以此来减少水化热现象。另外,粉煤灰的添加还可以将混凝土材料的单位用水量减少,使其可泵性能提高。

3.2 科学配制混凝土

选择原料完成之后,工作人员就需要根据实际的施工要求来确定混凝土的具体配制比。在确定中要先充分了解与分析原材料的特性、工程质量的需求,这样才能最大程度提升配制比的合理性。房屋建筑工程建设施工中应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时,施工人员不应该照搬或者套用传统的配制比例,要根据施工要求进行合理选择。在配制的过程中,施工人员要严格控制砂石的含水量,这样可以确保在配制中原料与添加剂能够具有合理的比例安排。另外,还需要对水泥的用量进行控制与重视,配制完成之后要进行多次试验,最终进行用量的确定。

3.3 合理运输大体积混凝土

大体积混凝土的运输同样是该技术应用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操作人员科学配制完混凝土之后,需要采取合适的运输方式将其能够运入到模型当中,而原料的基本性质是否可以得到充分维持,就会受到运输过程的控制效果、运输的方式等因素影响。因此,在大体积混凝土运输中,操作人员一定要选择合适的运输方式,并做好运输过程的控制工作,避免砂浆流出、泌水等问题的发生,并且要尽可能减少运输的频次、时间,这样不仅可以降低运输的成本,也有利于混凝土性质与质量的维持。

3.4 科学应用水汽加热施工技术

水汽加热技术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综合施工的质量。在搅拌混凝土的时候,操作人员需要对混凝土的温度进行合理控制,而为了能够保证搅拌环节的正常,可以运用蒸汽炉设备,这样就可以让混凝土内部与外部的温度接近,进而确保混凝土综合施工的质量[4]。不过,由于大体积混凝土的浇筑量比较大,必须在浇筑过程中加强对温度的控制,尽量减小水化热温差,让混凝土表面温度与环境的温度差可以被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一般外表面与环境温度差应该在15℃以内,而外部与内部的温度差则需要控制在25℃以内。

3.5 做好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工作

大体积混凝土的浇筑工作是该技术应用过程中一个重要的环节,操作人员需要在开始浇筑作业之前,科学测量和收集钢筋浇筑点、钢筋保护层尺寸等数据,对模板进行彻底的清理,浇筑开始前必须要确保模板的清洁、平整以及数据完整。接着,在浇筑的过程中,操作人员需要时刻关注着钢筋与预埋件的状况,如果发生了位移或者变形的情况,则需要采取针对性的措施进行及时处理,保证大体积混凝土与模板之间能够紧密连接。在大体积混凝土建筑的过程中,一般会选择两种浇筑方式,一种是分层浇筑法,另一种是推移式浇筑法。两种浇筑方法都有着各自的优势和缺陷,操作人员要根据具体的施工需求来选择合适的浇筑方法。同时,浇筑的过程中,要确保建筑的连续性,如果不能保证浇筑的连续性,就需要将间断时间缩减。操作人员在大体积混凝土完全进入模板之后,要及时进行振捣,这样才能让混凝土在模板中具有良好的均匀性、连续性[5]。

3.6 做好养护措施

浇筑作业完成之后,作业人员要针对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做好后续的养护工作。为了能够避免结构在后续出现裂缝问题,要对混凝土表面的湿润度保持关注,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相应的养护作业,使其湿润度适宜。另外,温度的变化也会造成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出现裂缝,所以在养护的过程中,作业人员要采取均匀的降温方法,避免由于不均匀的降温而出现温度差,从而产生开裂的问题。同时,还应该选择合适的保温材料,结合实际的工程情况做好相应的养护措施。在拆除模板之后,作业人员要根据当地的气候环境、工程的施工情况等,进行后续的养护作业,为综合施工质量的提升做出重要的贡献。

4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情况下,人们对房屋建筑的质量有了更高的要求,作为当前房屋建筑工程项目中比较常见的一种施工技术,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实际应用还存在一些缺陷,如裂缝、麻面蜂窝以及钢筋锈蚀等问题,这些问题都会对整个工程项目的质量产生负面影响。因此,相关施工单位和人员要在实际施工中对该技术的应用要点进行探究,合理选择原料、科学配置混凝土、合理运输以及做好养护工作等,这样才能保证施工的质量,为我国建筑行业的持续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猜你喜欢

水化骨料房屋建筑
低品质再生骨料强化技术研究
不同骨料替代方案下再生骨料混凝土力学性能分析
水化热抑制剂与缓凝剂对水泥单矿及水泥水化历程的影响
房屋建筑结构设计优化探讨
房屋建筑结构设计在土木工程建设中的应用
房屋建筑设计中节能设计的探讨
桥梁锚碇基础水化热仿真模拟
低温早强低水化放热水泥浆体系开发
对房屋建筑设计及其发展趋势的探讨
水溶液中Al3+第三水化层静态结构特征和27Al-/17O-/1H-NMR特性的密度泛函理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