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CeMAT Asia 2020:引领智慧物流发展新航向

2020-03-10

物流技术与应用 2020年12期
关键词:解决方案物流机器人

自2000年以来已成功举办20届的亚洲国际物流技术技术与运输系统展览会(CeMAT ASIA),于今年11月3日再次拉开帷幕。在为期4天的时间里,CeMAT ASIA 2020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隆重上演了一场物流行业年度大戏。作为亚洲物料搬运和物流技术行业最具规模的国际展会之一,CeMAT ASIA 本就受到业界瞩目,而在今年新冠疫情爆发的大背景下,展会得以顺利举办则更加具有重要意义。

受新冠疫情影响,各行各业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冲击,但疫情催生的特殊场景需求增长,也让物流行业在机缘巧合下迎来了新的春天。与此同时,日益增长的用户规模和配送需求也使得技术升级迫在眉睫。例如,出于疫情防控的需要,催生出对物流智能化、无接触化等方面的需求,从而引发了物流企业对相关数字化技术的新一轮思考与尝试。在此背景下,刚度过20周年庆的CeMAT ASIA进一步深耕“智慧物流”这一核心主题,持续推动物流企业深化数字化转型。

据了解,本届展会规模超80000平方米,参展观众预计超100000名,共吸引了超过700多家国内外物流装备技术企业参展,在W1至W5馆以及N1至N3馆内集中全面展示了系统集成与解决方案、叉车及配件、输送分拣设备、物流机器人、包装设备、起重设备及配件等领域的全新产品及技术方案。

系统集成与物流自动化:挑战与机遇并存

整体而言,近十年来我国物流自动化市场的规模以平均20%左右的速度增长,行业发展欣欣向荣。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使各行各业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冲击和影响,对物流自动化行业来说,挑战与机遇并存。上半年,很多物流工程实施项目被迫停工,疫情也抑制了部分公司的投资意愿而使项目推迟,集成商业务发展按下暂停键,订单增长困难。但疫情发生后,物流的重要性进一步凸显,更多的企业认识到,以人力为主的物流作业模式已经不可持续,物流自动化、智能化、无人化是未来发展趋势。加上国家大力推动“新基建”,各个行业加快数字化转型,国内国外双循环的经济发展方向确立,物流作为新的基础设施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随着下半年中国经济重启,国内物流自动化市场需求恢复性增长,据业内人士预测,2020年整个行业发展好于预期,增幅会略高于去年。

一、值得关注的行业变化

1.市场竞争与行业格局

近年来,我国物流自动化企业陷入产品同质化、价格竞争激烈的困局,企业之间比拼的不仅是技术水平、市场能力,更是资金实力。

今年受到疫情影响,下半年集成商开始了项目争夺战,低价竞争更趋严重,行业认为的价格底线不断被突破。低价竞争无疑导致行业利润率大幅下滑,整个产业链上的大部分企业面临的压力增大,对企业的可持续性发展、对行业的稳定健康发展、对技术创新与进步,都带来了不利影响。

从集成商市场表现来看,马太效应日益明显,头部企业呈现出强者恒强趋势。大型集成商凭借深厚的专业资源积累与品牌优势,吸引了更多人才加入公司,进一步增强实力,做大规模,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未来几年,实力弱的小公司更将生存艰难,整个行业将加速进入整合阶段。

2.加速布局制造业

疫情发生后,电商、快递、医药、新零售等领域快速发展,对物流自动化系统需求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同时,食品、冷链及医疗应急物资等民生行业的市场需求也有较大幅度增长。此外,中国作为制造业大国,制造企业的传统仓储运营管理能力提升需求明显,尤其是智能制造需要智能物流系统支撑,制造企业物流系统升级优化市场空间巨大。因此,越来越多的集成商看好制造业市场前景,纷纷加大在相应软硬件方面的投入力度;同时也有更多从制造产线规划建设领域的新面孔进入了物流领域。近年来,集成商纷纷以“智能”替代“物流”,从改名也可以体现出行业发展方向。

对系统集成商来说,除了为制造企业提供整体物流解决方案,还要开发生产适应行业特点的物料处理专用设备,要求对制造行业的工艺流程、生产单元、生产节拍等各方面情况有足够深入的了解。这就需要集成商选择一个细分行业扎下根来,做深做透,不断积累经验,打造自己的核心优势。近年来已有集成商找准定位,取得了良好的市场业绩,如,北自科技在化纤纺织行业,中鼎集成在锂电行业,将智慧物流系统与智能制造产线相融合,为客户转型升级创造价值,自身也在此过程中抓住机会做大做强。

3.物联网、AI、5G技术加速落地应用,柔性化是确定无疑的方向

物流技术发展方向是从自动化到智能化,总体来看,传统物流设备技术已经非常成熟,当前物流系统中越来越多地引入物联网、AI等技术,通过数据手机与分析、算法优化,提高运营效率,降低物流成本。利用 5G、AI等技术助力物流系统智慧化升级,将会成为新的市场增长点,但集成商如何将解决方案的价值充分发挥,先发的技术优势如何转换成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值得进一步探究。

昆船

在电商快递高速发展促进下,海量订单+海量SKU,使物流系统规模越来越庞大,拆零拣选作业越来越多,同时制造企业也需要具备更强的个性化定制化产品生产能力,对物流系统高效率、柔性化越来越看重,四向穿梭车、AGV、高速输送分拣系统、视觉机器人拣选系统等物流设备市场需求大,各家企业在不断提升产品的性能、稳定性、可靠性和性价比。

但是,今年展会上亮眼的新产品不是很多。这是否因为物流自动化企业想把握中国市场蓬勃发展的良好机会,将更多时间、人员、资金投入到市场中,与追求做强做精的长远目标相比,当前企业更加追求扩大销售规模,而在技术研发创新方面没有持续下足功夫。长此以往,将影响企业的后续发展能力。希望科技引领能够成为未来更多集成商发展战略中的一个重点。

4.信息技术与软件能力受到高度重视

中国企业在加快与深化数字化转型,对智能化、柔性化物流系统的需求日益迫切,对集成商的信息技术与软件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同时,疫情使物流装备企业到客户现场提供服务受到了影响,集成商主要通过远程服务平台来提供实时的物流系统设备保障性支持服务。在展会上,可以看到很多集成商发布了数字化服务平台,如德马“天玑”设备预测及健康管理系统,可以打通设备之间的数据隔阂,实时监控整个系统的自动化运营与设备健康管理,实现全天候的系统高效运营。

此外,随着物流系统数量每年大幅增加,存量市场总量逐年扩大,针对现有物流系统设备提供维护、维修、升级改造等售后业务开始受到企业重视。目前这一市场在中国发展远未成熟,未来前景可期。

二、国内企业快速发展,头部效应开始显现

系统集成与物流自动化厂商展位主要集中在W1和W2馆,国内领先的物流系统集成商几乎全数到场。在本届展会上,各家参展商纷纷亮出自己的创新成果,展示智慧物流解决方案在各行业的应用实践,针对客户痛点难点,以科技赋能,助力企业实现物流优化升级。值得关注的是,今年更多集成商都将展示重点放在了软件方面,进一步凸显了智慧物流时代IT能力的重要性。

昆船智能:

主打5G技术在物流系统的应用

物流装备行业尽人皆知的“昆船物流”品牌进行股改后更名为“昆船智能”。2020年6月,昆船智能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创立大会召开,以昆船物流公司为主体,整合昆船烟机公司、昆船电子公司、昆船智能装备公司为三大子公司,形成面向智能制造和智慧物流的全产业链公司。

北起院

在2020 CeMAT ASIA上,“昆船智能”全新亮相,主打5G技术在物流系统的应用。作为最熟悉物流设备的国内系统集成商,昆船智能没有将物流设备带来展会现场,而是通过一套仿真模型系统展示了立体仓库、分拣系统、输送与密集存储系统等智慧物流解决方案的应用场景;同时,在昆船智能自主研发的数字孪生技术基础上,通过远程连线,现场观众可以看到位于昆明的昆船智能产业园内正在运行的立体仓库、“货到人”拣选系统、智能分拣式AGV、高举升式AGV、落地叉式AGV、第三代大流量换轨穿梭车、重载四向穿梭车、交叉带分拣机、自动回转货柜、VR/AR产品工业化应用十大智能产品,借助VR、AR技术,可以实现场景漫游、视角切换、设备交互、信息交流等功能。

昆船智能副总经理雷敏先生接受本刊采访时表示:“这些产品之间最大的共同点就是智能化,通过数字孪生技术,完成了仓储物流系统的虚实映射、虚实交互,系统在数据采集、设备建模的基础上,提供过程仿真功能,可以根据订单,预演生产,对物料出入库全流程进行模拟仿真,根据仿真结果,分析系统瓶颈,优化人员、设备、物料、计划等资源的配置,对系统出入库策略提出优化方案,让仓储管理更加智能;AGV、穿梭车、堆垛机产品通过工业互联网+5G技术,扩展更多5G应用场景,让单机设备更加智能;通过VR/AR产品在工业领域的应用,为客户提供沉浸式体验,可以在虚拟培训、设备巡检、智能拣选、设备装配、故障修复指导、远程专家协同等方面为客户创造更大的价值空间。”

北起院:

资源整合,实力增强

北京起重运输机械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北起院)自1973年建立国内第一座自动化立体库、研发国内第一台堆垛机以来,一直引领着中国仓储物流技术的发展,硬件研发与系统集成是北起院发展的基石与核心能力。目前,北起院隶属于国机集团下属中工国际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在进入了上市公司的平台后,运作能力进一步加强,北起院与中国中元联手具备了能够独立打造物流全流程服务的能力。

北自科技

中鼎集成

北起院通过看板展示了在服装、汽车、医药、机械、酒业、电商、新能源、冷链物流等众多行业的大量成功案例,显示出综合技术实力以及不断拓宽行业面的新发展业绩,同时通过动态视频展示了多项物流解决方案,吸引了众多行业内外人士。值得一提的是,北起院有许多套适合小规模升级需求的自动化解决方案,充分考虑并实现每个项目的个性化需求,能够以最具性价比的方案帮助广大中小企业实现升级发展。

北自科技:

继续高速增长

北自所(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简称北自科技),带来四大解决方案与众多成功案例,包括:穿梭式智能仓储解决方案,适合密集存储、快进快出的应用场景,与巷道式立体仓库相比,该解决方案可提高存储容量约20%,降低建设成本约10%,适用于食品、冷链、快消品等行业,已在伊利、蒙牛等众多企业落地应用;合成纤维解决方案,覆盖从智能工厂到数字化车间的全流程物流解决方案;“货到人”拣选解决方案;以及冷链物流解决方案。北自科技并未受到疫情影响,已为众多行业龙头企业成功交付了项目,今年又因屡屡斩获大项目而继续保持高速增长。

值得一提的是,2020年5月7日,北自科技因长期专注于纺织智能物流系统研发并取得多项技术突破,而荣授“ 中国纺织机械行业产品研发中心”称号,代表了用户和市场的广泛认可。北自科技结合行业生产工艺特点和企业需求,为用户提供适用于纺织行业各细分领域的车间智能物流系统解决方案,目前已在化纤、棉纺、无纺布、印染、毛纺、纺织机械加工等领域得到广泛推广应用,帮助企业有效提高生产效率、提升产品质量,提高车间管理能力,降低生产成本,助力纺织行业转型升级。

中鼎集成:

全新混合拆码垛完全解决方案精彩亮相

无锡中鼎集成技术有限公司(简称“中鼎集成”)凭借定制化解决方案的能力和核心设备的研发制造两大优势,近年来一直保持着强劲的发展势头。此次参展,中鼎集成展出了一套全新的混合拆码垛完全解决方案,这也是该解决方案的首次亮相。据无锡中鼎集成技术有限公司售前技术总监刘升平介绍,这套全新的混合拆码垛完全解决方案运用了国际多个先进技术,甚至包含几个世界首创技术,具有高效快速、识读准确、柔性强等特点。

不仅是实物展示,中鼎集成还展出了一站式智能软件解决方案,应用物联网、5G应用、智能算法、BPM流程、虚拟部署、可视化编辑等“黑科技”,使得中鼎集成智能软件系统拥有更强大的功能、更快的响应速度以及更高的性价比。适用范围覆盖原材料采购管理、物料配送管理、生产执行管理、产成品销售管理、设备控制、生产经营管理等物流的全生命周期,并能够应对各行各业的应用需求。

东杰智能:

着重展示智能制造综合解决方案

东杰智能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5年,是A股创业板上市公司。东杰智能定位于智能工业领军服务商,提供智能制造系统总承包服务、智能生产解决方案、智能仓储解决方案、智能分拣解决方案、智能配送解决方案和智能立体停车解决方案。其中,智能制造业务已覆盖汽车、新能源、冷链、酒业、医药、集装箱、电商、快消品、家居、3C电子、钢铁、铝业、工程机械、日化等行业。

东杰智能

兰剑

本届CeMAT ASIA,东杰智能携智能制造系统综合解决方案和细分行业专业解决方案、自主研发的四驱全方向协同运动控制技术及经典项目VR实景盛装亮相。据现场工作人员介绍,该公司的四驱全方向协同运动控制技术为四驱动协同运行,采用模块化架构底盘,装配式AGV首选,智能化重载产线标配;经典项目VR实景展示,现场观众络绎不绝。

兰剑智能:

推出全流程智慧物流系统

兰剑智能占据了W1馆面积最大的展区,搭建了从入库到出库的整套自动化物流,并于展会首日举行智能新品发布会,推出TIS系统即全流程智慧系统(Total Intelligent System)。TIS系统涵盖从入库到出库的端到端的物流系统软硬件一体化解决方案,涉及了智能装备、任务调度、运行优化、设备运维、经营决策的各个方面。

同时,兰剑智能基于数字孪生技术打造的由3D SCADA系统、TPM系统、LEDS系统共同构成的全流程智慧物流管控平台也是全球首发。该系统全面实现了离线调试、远程运维、基于设备状态的预防性维护等功能,三者相辅相成,共同构成兰剑智能软件生态体系,为客户提供了全场景一体化智慧物流解决方案。如,兰剑基于物联网及三维仿真技术的3D CADA系统,在研发设计阶段,模拟物流系统运行状况,校验规划布局可行性和运作效率,并提供可视化运作数据,以便及时对项目进行调整,既保证方案的最优化,又可极大缩短后期施工及调试时间。

伍强

伍强智能:

依托“货到人”拆零拣选场景展示新品

本次参展,北京伍强科技有限公司(简称“伍强智能”)以“货到人”拆零拣选作为主要场景,展出了红蟹箱式四向穿梭车、MINILOAD快速存储系统,以及“货到机器人”自动拣选系统等,可实现箱式货物的快速存取及拆零拣选作业,可广泛应用于医药、图书、电商、零售、工业4.0等众多行业,主要特点包括准确高效、柔性配置、配套软件等等。近年来,伍强智能加大物流关键设备的研发制造投入,继2019年展示红蟹四向穿梭车后,今年推出了高速MINILOAD堆垛机、高速箱式提升机。

值得一提的是,伍强智能科技董事长尹军琪的新书《现代物流系统集成—方法、实践与思辨》日前出版发行,该书全面阐述了物流系统集成的理论、方法,展示了伍强科技在系统集成方面的研究成果。新书首发签赠活动在展会期间举行,现场气氛异常火爆,不到1小时120本图书即被签赠一空。

江苏高科:

加大软件能力投入

江苏高科物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江苏高科”)展示了一套由出入库系统、自动仓库系统、拣配系统、穿梭板系统以及智能机器人、AGV组成的仿真模拟系统,这是未来物流智能系统的经典组合,从传统的物流系统单点式应用到智能仓储系统的有机整合应用。另外,今年江苏高科在软件能力方面大大增强,新成立了软件公司—苏州高科中维软件科技有限公司,不仅提供WMS、WCS系统,并向供应链前后端延伸,提供质量管理系统、智能z

江苏六维:

推出智能物流全生命周期管理平台

江苏六维智能物流装备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江苏六维”),是国内较早从事货架生产与自动仓储系统集成的企业,此次参展重点推出智能物流全生命周期管理平台,采用多套超高清显示屏进行展示。

据江苏六维智能物流装备股份有限公司研发中心主任井刚介绍,该管理平台是一套完整的面向项目实施/运行/维护/升级的数字平台,采用模块化设计,主要模块有智能订单信息处理、可视化追踪定位管理、智能配送处理、智能报警系统、可视化库存系统。每个功能模块可独立运行,也可与企业其他系统进行无缝对接,搭建灵活、准确且安全。该平台提供了一个六维和业主共同维护、保障立体仓库运营的平台,使六维可以对全国各项目现场的设备进行状态监控和智能分析。运用这套管理平台,将帮助企业建立真正全面感知、全面覆盖、可视、可控、可信的智能物流系统,实现货位管理可视化、人员及货物定位跟踪实时化,最终达到以下目的:减少故障频率,降低故障的时间,降低备件费用,提升项目流程清晰度,提高管理质量水平,降低成本。

沈飞物流装备:

重点展示回转库及自动仓库

沈阳飞机工业集团物流装备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沈飞物流装备)重点带来了垂直回转库以及先进的自动化立体库解决方案。据了解,垂直回转库是沈飞物流装备在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的基础上,自行开发、研制的仓储设备更新换代产品,居于国内物流行业领先地位。现场展示的自动化立体库模型是国内某烟机厂项目,高度11.4m,6个巷道,其中2个巷道存储托盘货物,另4个巷道存储货箱,共有货位数25800个,存储量大。整个项目的出入库系统复杂,采用各种输送机、顶升机构共170余台套。

华晟智能:

首次亮相,展示智能制造解决方案

首次亮相CeMAT Aisa的华晟(青岛)智能装备科技有限公司(简称“华晟智能”),重点展示了一套完整的离散制造行业智能制造解决方案模型和轻载EMS。华晟智能总经理助理盛龙龙向本刊记者介绍道,此次展示的轻载EMS系统主要应用在轮胎、汽车等行业,能够利用顶部空间,在有限的工厂车间内实现物料点对点的高效搬运。

华晟智能前身是软控股份的智能装备系统事业部,2009 年开展业务以来,推出了高速大跨距桁架机械手、小型潜入式AGV、堆垛式AGV、重载潜入式AGV、环穿RGV、直穿RGV、轻载EMS、重载EMS、小型高速堆垛机、消防堆垛机、高位堆垛机等十余项创新硬件产品,并自主研发了WMS、MES、AGV自动调度系统、自动化立库设备管理系统等软件。

旷视科技:

把AI技术引入物流系统

星猿哲

六维

沈飞

华晟智能

今年首次以集成商身份在W3馆亮相的旷视科技,携新一代河图系统、全系列机器人及智能物流装备,全面展示了旷视智慧物流产品和解决方案。旷视科技带来一个完整的箱式四向穿梭车密集存储+货到机器人拣选+AMR搬运解决方案,从下单、货品输送、货品接驳到机器人拣选,整个业务流程都通过旷视河图进行自动化实施部署。

作为以AI技术为核心的智慧物流产品和解决方案提供商,旷视科技认为,AI正在成为智慧物流发展的新引擎。自去年以来强势进入物流自动化领域,旷视科技把AI技术更多地引入物流系统,加快进行叠加了AI技术的物流设备研发。如,具备垛形识别、异物检测、智能盘点功能的人工智能堆垛机,借助AI让传统堆垛机长了眼睛,可以思考,极大降低了仓库中事故发生的可能性。据悉,该产品已在浙江绍兴的一家黑灯工厂智能仓应用。

旷视

首次参展的福玻斯(上海)物联网科技有限公司(简称“福玻斯”),致力于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物流系统,为客户提供数字化、简单化、价值化的物联网解决方案。成立两年来,福玻斯推出了多款传统物流设备+物联网技术结合的新型产品,此次展示的带有即插即用i-Conveyor IoT控制系统的输送解决方案和i-Flexshuttle 空中穿梭小车,得到市场高度关注和认可。

针对物流自动化设备的链接难、调试难、管理难、优化难四大问题,福玻斯通过采用非闭环的i-Conveyor IoT物联网控制技术,在输送机上加入物联网技术,实现了:即插即用,极速实施;云端控制,状态可视;寿命管理,预测维护。该产品充分体现了物流系统柔性化发展方向。

三、外资参展企业大幅减少

目前,全球疫情仍在持续,因此今年来参展的国外系统集成商明显少于往年,代表企业有德马泰克、霍尼韦尔、KNAPP等。

福玻斯

德马泰克

德马泰克在W1馆占据了显著位置,今年携四大智能系统及解决方案亮相。其中,最吸睛的是最新研发的灵动型多层穿梭车系统,穿梭车外形设计精巧灵活,可以自适应不同尺寸的料箱与纸箱,在不增加占地面积的前提下大幅度增加存储容量,优化仓库空间,有效降低运营成本。而德马泰克自动导引AGV系统是高度自动化机器人,通过传感器和激光扫描仪的精确导航,可准确判断周围工人和障碍物,减少破损率。软件系统也是德马泰克的一大展示重点,除了智能IQ控制系统外,新收购的DAI软件系统今年也首次亮相,显示出公司更为全面的供应链解决方案能力。

霍尼韦尔今年展出了由分拣系统、输送机系统、ASRS自动存取系统、订单拣选系统等多种高效可靠的系统组成的智能仓储解决方案,以及在苏州工厂生产的托盘堆垛机。该产品首次在展会上亮相,结合了霍尼韦尔在全球自动化仓储项目中积累的技术和经验,能更好满足中国客户多样化的仓储需求并进一步加快服务响应速度。此外,霍尼韦尔还展示了应用在智慧物流行业的多款移动数据终端新品与打印机产品,堆垛机上使用的坠落防护产品以及其他个人防护设备、气体探测设备等安全解决方案。

四、AGV新品:满足市场需求

近年来,在技术发展、资本加持以及国家政策的推动下,物流机器人产业快速发展。疫情发生后,“无接触”物流模式受到热捧,AGV应用场景越来越多,进一步刺激了市场需求大幅增加。本次展会上,有多家系统集成商都带来了AGV新产品。

新松:

五大机器人解决方案齐亮相

作为中国最大的机器人产业化基地,新松机器人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新松”)针对今年市场需求,重点展出了多线激光雷达叉式移动机器人、零部件配餐转运解决方案、智能盘点机器人、智能物品配送机器人、新松协作机器人码垛工作站五大机器人解决方案。据新松移动机器人BG副总裁王玉鹏介绍,新松今年在新能源汽车、乘用车、工程机械、民生物流等方面取得了不错的业绩。

新松多线激光雷达叉式移动机器人,通过多线激光雷达扫描周围环境从而建立三维立体特征模型,帮助机器人“眼观六路”,其可以应用在周边环境更为复杂的场景,适应性更加广泛,系统搭建更加快速。

零部件配餐转运解决方案是通过CS-500型货架搬运机器人和FP-50型货箱搬运机器人高效协作,CS-500型货架搬运机器人从库房批量取运适用于不同工位的零部件并运至线边。FP-50型货箱搬运机器人完成配料“接力”并将零部件送达工位供操作人员或自动化设备使用。

霍尼韦尔

新松

今天国际

智能盘点机器人是中国首台零售业RFID盘点机器人,可实时盘点全品类产品库存,准确率高达99.2%,无需人工输入可直接上传更新数据,并通过AI技术与系统对接,完成库存管理并对商业销售引发的库存应对进行预测分析。据悉,新松与迪卡侬针对该款产品已经完成了新一轮的批量交付,近百台智能盘点机器人将帮助迪卡侬员工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服务顾客,推广运动产品和运动经验。

今天国际:

主推5G+AGV智能搬运系统

今天国际在本次展会上火力全开,带来了最新研发的5G+AGV智能搬运系统—全向叉式AGV。该产品是今天国际5G+智慧物流探索实践中重要的科研产品,据介绍,这也是CeMAT ASIA展会首款真正意义上的5G通讯智能装备展品。该产品使用最新5G通讯技术,采用激光SLAM导航,可以实现在狭窄运行区域里的灵活动作,路径柔性高,灵活多变,可完成“直线”、“C型弯”、“U型弯”、“90度侧移”、“斜向侧移”等各种复杂路径,极大提高对作业环境的适应能力。

此外,今天国际还展示了工业互联网技术重磅产品—数字孪生管控系统,通过实时展示,观众犹如亲临今天国际深圳智慧物流系统体验中心,全面感知运营生产数智化。

井松智能

井松智能:

创新发布攀爬AGV机器人

本次展会,合肥井松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井松智能”)携攀爬AGV、窄巷道AGV、高位前移堆垛式叉车AGV等数款新产品亮相现场。其中,“攀爬AGV机器人”是在堆垛机、多层穿梭车、AGV设计、制造、应用需求基础上开发研制,首次打破了AGV机器人只能在地面运行搬运货物的限制,赋予了AGV立体存储、拣选功能,把AGV水平搬运功能与立体货架升降存储完美集成,实现了AGV三个维度应用的技术创新。

华章

京东物流

凯乐士

米亚斯

据了解,连续及时性“货到人”拣选一直是仓储物流及制造业的一大痛点,常见的旋转货架、多层穿梭车、堆垛机等自动化物流系统设备,都需要通过输送线或AGV进行二次转运配送,无法满足高效拣选、配送需求。井松智能研发的“攀爬AGV机器人”有效解决了这一难题。该产品采用二维码、视觉导航定位,360度旋转,配置定制化伸缩货叉、链轮式攀爬轨道以及高度可达10米货架;软件系统设计方面,配置全新的取货方式及库位策略,以及软件调度管理系统。该产品体现了良好的互换性、应急兼容性、作业连续性、速度快、效率高等特点,可以支持50KG以下的纸箱/料箱立体货架存放、拣选,实现货物存放位与货物操作工位直接搬运,以及多车协同存取、搬运、拣选作业,提升仓储柔性及效率。

五、物流自动化设备不断创新发展

物流自动化与智能化技术无疑是历届展会的重点,新品不断。除了异常火热的物流机器人(专文报道),为了应对高昂的土地成本压力提升仓储自动化要求,多层密集存储系统越来越受到市场欢迎,近年来集成商纷纷推出了箱式穿梭车系统,实现“货到人”拣选,增加仓库利用率。据了解,箱式穿梭车以前大多用于电商、零售企业的配送中心,现在穿梭车+堆垛机的应用案例越来越多,预计箱式穿梭车项目今年有20%~30%的市场增长。

此外,机器人拣选系统也成为本次展会的一大亮点,如梅卡曼德、XYZ Robotic(星猿哲)等都展示了“货到机器人”自动拣选系统。装备有3D相机和AI算法的机器臂,可以实现更高效、更精准、更易部署的视觉拣选,可以抓取料箱中的单件货品、周转箱、纸箱、快递包裹等各种形态的物品,为医药、电商、图书以及制造业等众多行业领域解决拆零拣选问题,节省人力。

隆链

华章:

可变尺寸穿梭车立体库受关注

华章科技控股有限公司专注于拆零拣选解决方案领域,本次参展带来了新一代四向多层穿梭车系统、机器人拆零拣选系统、货到机器人拣选站、悬挂输送与分拣系统等先进产品。其中最突出的是新一代SLS600四向多层穿梭车立体库,不仅仅是存取规格不同的容器,而且货架无需固定货位,可根据容器大小动态安排货位,极大提高存储密度,在不损失效率的情况下可提高30%以上的空间利用率。货到机器人拣选系统,通过采用视觉识别、机器人抓取等手段,实现订单商品精准识别、快速拣选,保证了作业任务的高效执行,达到解放人工、提高生产率、节约成本的目的。悬挂输送与分拣系统可实现商品的高密度存储、快速输送、精准分拣等功能,是全自动仓储周转箱和纸箱的理想解决方案。

艾拉德

凯乐士:

推出箱式堆垛机

凯乐士科技有限公司(简称“凯乐士”)展位上,我们看到了凯乐士的拳头产品—(FLASH)四向穿梭车系统,见证了的全新高密度存储解决方案—箱式堆垛机的首秀,还通过直播的方式观看到融合人工智能技术的高效拣选系统。

箱式堆垛机负载重量从25公斤到200公斤不等,工作形式有单深位/双深位、单工位/双工位之分,适用于SKU数量较大情况下的料箱货物存取。目前这款产品除了应用在传统行业领域外,在新能源行业也得到了很好的应用。

台朔重工

普罗格

欧导

慧仓科技

音锋

华益中亨

拆码垛系统采用机器人+3D 视觉的解决方案,按订单要求将箱装、袋装、瓶装等物品拆/码到托盘或输送线。小件拆零拣选系统采用机器人+3D 视觉解决方案,将来料料箱中装载的同种SKU或经隔板放置的不同种SKU,分拣到不同订单料箱中。两个系统均采用深度学习、3D 视觉、机器人运动规划等智能算法,实现对物品准确快速定位,实现了订单的高效处理,目前已经应用在医药、快递等行业。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德马成功登陆科创板后,加大了关键设备与系统集成领域的投入力度,本次参展推出了多款创新物流设备与软件产品。其中,多层穿梭车,最高复合进出库效率可达1200箱/时,运行速度最大可达4米/秒,提高存储容量和自动化程度,达到整体降低系统投资成本效果。

此外,专注于研发轻型高速仓储系统的慧仓科技,此次展出了两款主打产品—高速立体存储系列迷你库和立体分拣系列闪电播。二者配合使用可组成一套存储+分拣的智能化仓储解决方案,在提高仓储效率的同时节省人工及用地,降低投资成本。

总之,中国物流自动化行业中的角色越来越丰富,不断有新公司进入,说明中国物流市场还在快速发展中,有业内人士估计未来十年仍将保持较快增长速度,虽然竞争激烈,拥有关键技术与核心能力的企业还是有市场机会的。同时,行业在发展过程中也在加速整合,需要集成商与物流自动化企业能够融合应用新技术不断创新发展,而固守原有技术与产品的企业将会面临越来越大的挑战。

物流机器人:产品技术持续升级市场应用愈加广泛

海康机器人

旷视

机器人,被誉为“制造业皇冠顶端的明珠”,是衡量一个国家创新能力和产业竞争力的重要标志,也是全球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的重要切入点。而物流机器人,不仅是自动物流搬运的重要帮手,也是智慧物流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实现突飞猛进的发展。即使在今年市场经济不景气、国际关系紧张、新冠疫情肆虐的大环境下,仍然不减逆势增长的热情。特别是在今年的CeMAT Asia展会上,国内外知名物流机器人和AGV企业悉数到场,集中展示最新的技术产品和解决方案,阵容强大,规模空前。

那么,相比往年,今年展会给观众带来哪些物流机器人新产品和新技术?呈现出哪些行业新理念与新趋势?下面,请大家跟随记者的脚步,一起来细品今年CeMAT Asia展会所呈现的这场物流机器人饕餮盛宴。

一、新企业云集,新品琳琅满目

综观2020年的CeMAT Asia,可以说是智能物流机器人企业的一次大比武,几大展馆俨然成为各家机器人集中比拼“智慧”和技术的竞技场。除了新松、昆船等老牌AGV企业,以及极智嘉、海康机器人、快仓、海柔创新、国自机器人、牧星智能、未来机器人、艾吉威、木牛流马等新兴实力派,还有很多新的企业加入到CeMAT Asia物流机器人队伍中来,如梅卡曼德、安徽宇锋、宾通、佳顺智能、凌鸟智能、一清创新、劢微机器人等等,展商们百舸争流、各显神通。

木蚁机器人

极智嘉

快仓

海柔创新

目前来看,相比于AGV,新兴企业更偏向于AMR(自主导航移动机器人)的发展,因为AMR的技术含量和整个底层平台更适合未来的技术发展趋势。本次展会,AMR自然也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包括旷视、海康机器人、极智嘉、快仓、灵动科技等机器人领先企业都推出了相关产品。如立足于全球AMR引领者的极智嘉,重磅发布了AislePick订单到人拣选方案及A60订单到人机器人。AislePick订单到人拣选解决方案是现场改动最小的AMR智能拣选解决方案,通过机器人搬运料箱或播种墙到达拣选点,不仅帮助操作人员减少在仓内不必要的行走、提高操作灵活性,同时也实现了拣选效率2-3倍的提升;作为第四代移动机器人领先者,灵动科技AMR凭借柔性、视觉、跨场景、全流程等强大优势,持续帮助企业降本增效。据悉,灵动科技已服务了10家世界500强级客户,并帮助客户实现了价值。此次展会,灵动科技发布2个系列4款全新搬运机器人,包括身形灵活的Max 300 顶升 Lite、Max 300 辊筒,以及重载机器人 Max 1200 标准、Max 1200 顶升等产品。

国自机器人

无人驾驶技术也是本次展会的一大亮点,包括驭势科技、九曜智能、一清创新等都带来了各自的无人驾驶技术及行业应用。展会现场,驭势科技主要展示了无人驾驶物流车、U-Drive智能驾驶平台、智能仿真系统互动体验、厂区物流解决方案等,观众云集;九曜智能则针对民航“四型机场”建设发布了机场无人驾驶牵引车整体解决方案。

此外,展会现场还展出了多种比较抢眼的新产品和新技术,如新松的多线激光雷达叉式移动机器人、井松智能最新研发的攀爬AGV机器人、海柔创新最新研发的HAIPORT自动装卸机、未来机器人基于VisionNav视觉核心技术的无人叉车、易博特的托盘机器人、立镖机器人独立开发的“魔毯”导航技术等等,吸引无数观众为之驻足。

二、产品与技术更重自主创新

当前,我国的物流机器人市场可谓硝烟弥漫。国外机器人凭借技术优势占领先机,国内机器人企业同质化竞争严重,在这样的环境下,要想抢占市场份额,扩大行业影响力,只能不断创新求变,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这一趋势,在本次展会得到集中体现。

牧星智能

海柔创新可以说是箱式仓储机器人系统的引领者,致力于通过机器人技术和人工智能算法,提供高效、智能、柔性、定制化的仓储自动化解决方案。海柔创新专注于箱式仓储机器人系统研发设计,实现机器人本体、底层定位算法、控制系统、机器人调度、智能仓储管理系统等核心元素的自主研发覆盖并已进行全球专利布局。今年CeMAT ASIA,海柔创新集中展示了全系列箱式仓储机器人,诸如双深位料箱机器人库宝HAIPICK A42D、纸箱拣选机器人库宝HAIPICK A42N、伸缩升降料箱机器人库宝HAIPICK A42T、激光SLAM多层料箱机器人库宝HAIPICK SLAM等等。同时,还展示了最新研发的HAIPORT自动装卸机,再次颠覆货到人交互方式,结合库宝高效多货箱搬运特性,实现多货箱即装即卸,大幅提升出入库效率。

未来机器人

马路创新

艾吉威

安徽宇峰

凌鸟智能

灵动科技

浙江国自机器人技术股份有限公司,长期以来以自主创新能力见长,这也与该公司品牌关键词“国自”较为契合。经过多年的创新发展,该公司目前已建立完整的移动机器人技术体系,累计申请专利近千项。本届CeMAT Asia,国自机器人重磅发布了SLIM家族两款新型叉式机器人—SLIM前移机器人和SLIM搬运机器人。这是继2019年发布SLIM堆垛机器人后,国自机器人SLIM家族再次迎来新成员。以小载大,举重若轻,SLIM凭借其卓越的功能、精准的市场定位,吸引了现场无数观众的目光。

苏州艾吉威是国内最早提出无反射板激光导航技术且实现规模化集群应用的公司,其移动机器人产品线包括拥有国际发明专利和国家发明专利的无反射板激光自主导航叉车AGV系列、AGV小车系列以及智慧物流配套系统WMS、WCS、RFID,为客户提供一站式室内外智慧物流解决方案。截止目前,艾吉威无反激光AGV已经在轮胎、造纸、服装、电子、机械、轨道交通、医药等行业获得大量应用,并与多个行业头部企业建立深度合作关系。本次展会,艾吉威携带无人叉车、AGV机器人、室内无人驾驶、云调度系统、多机协作、高位精准堆垛、灵活避障等多款产品和解决方案精彩亮相。

驭势科技

宇峰智能专注于智能仓储、智能车间、智能系统等多元化业务,推出具有自主产权的多种智能装备,将解决方案与自主生产的堆垛机、分拣机、AGV、RGV等智能产品相融合,成功应用于冷链、医疗、新能源、服装、汽车、电商、化工、电子等行业,完成多个标杆示范试点项目。本次展会,宇峰智能基于“智慧物流”的系列主题,本次展会安徽宇锋重点展示了自主创新的多款“智能物流装备产品”,如高速堆垛机、全向叉车式AGV、窄巷道AGV叉车等,以及“存拣配一体化解决方案”、“E2E模式智能工厂解决方案”两大智能物流核心解决方案。

MiR

立镖机器人展示了独立开发的“魔毯”导航技术,即在分拣作业区内铺设一层采用特殊材料制作的机器人专用跑道。魔毯导航具有精准、稳定、耐脏、耐磨、防滑等特点,解决了过去二维码导航存在的容易脏、需要经常擦拭和更换等问题,还可以实现在熄灯条件下无障碍作业,几乎不受周边环境变化的影响。

易博特科技自主研发的猛犸托盘机器人同样备受关注。易博特猛犸产品采用独创的国际专利的平面自主托盘机器人输送机器人技术,拥有全球独创专利,相比传统物流机器人需要特种平台完成托盘容器的单点瓶颈,创新性地提出了自主取放的托盘机器人的设计方案,增加实现平面存储30-40%以上的存储量和取代人力及电动叉车的功能。

宾通

九曜智能

梅卡曼德

物流机器人的自主创新还体现在核心零部件上。对于我国的机器人产业来说,控制器、伺服电机、减速机三大核心零部件是制约行业发展的主要瓶颈,导致国产机器人成本居高不下,占到机器人成本的70%,在很多关键技术方面亟待突破。来到本届CeMAT Asia展会,可以明显发现,物流机器人零部件供应商数量相比往届明显增多。在上海同普电力、湖北科峰传动、北京和利时、步科、精纳、万集等展位,我们都看到了琳琅满目的AGV零部件产品,诸如伺服电机、控制器等,这也从侧面折射出我国物流机器人产业的正在迅速增长,市场前景广阔。

三、更重AI算法的应用和感知技术的提升

需要着重指出的是,CeMAT Asia 2020还体现出物流机器人行业发展的一个新动向,那就是机器人企业技术升级更加注重AI算法的应用和感知技术的提升。

目前,我国物流机器人行业面临着同质化严重、价格战、市场混乱等问题,物流机器人需要在各个细分领域不断挖掘自己的市场,向更稳定、更快速、更灵活的方向发展,而AI技术将成为新的突破口。AI 技术的加入,通过数据分析、算法和业务流程的优化能够快速提升运营效率。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利用 AI 技术助力物流机器人产业升级,将会进一步提升物流自动化效率,成为物流机器人新的增长点。

另外,感知技术的发展,也为物流机器人技术升级提供了新的助力。近年来,随着传感测试技术的进步,货物的种类识别、货姿感知、位置判断等方面均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在与机器人技术集成后实现了货物自动抓取能力的提升,可以较好地满足多品种、小批量、多批次作业的要求,实现了作业全流程的自动化。

上述趋势,在本届展会得以充分显现。整体来看,相比往届展会,很多物流机器人企业在集中展示硬件机器人产品的同时,也将智能算法、感知识别技术等软实力的展示提升到新的高度。

比较典型的是海康机器人。此次展会,海康机器人以“众智互联 智造无限”为主题,重磅发布了多机器人协同系统、新一代高位货箱到人机器人、单件分离系统等。海康机器人利用AI算法和低延时通讯手段,攻克机器人协同控制、避障、轨迹规划等技术难点,推出多机器人协同系统,为大尺寸/异形或超重量物件搬运开辟全新思路。多台机器人通过高性能通讯模块,如同像七巧板自由“集结组队”,协力完成高难度搬运任务。每个机器人相对独立,整套系统灵活且柔性。同时,该公司产品不断扩展感知能力。全向叉取机器人F1-1000U采用激光SLAM导航方式,感知能力更强,率先通过全指令CE认证;支持600KG-1000KG的载荷能力;在保证稳定性的情况下,最大提升高度可达2m以上。

再如新加入CeMAT Asia队伍的梅卡曼德。本次展会,梅卡曼德携AI+3D视觉混合拆垛、AI+3D视觉快递供包、高效率货品播种三大物流解决方案以及Mech-Eye Laser激光3D相机产品等精彩亮相。据了解,梅卡曼德推出的“AI+3D视觉混合拆垛方案”应用自主研发的Mech-Eye Deep 3D相机,可支持多种不同常见垛型;内置人工智能算法,可识别图案、尺寸不同的纸箱;具备测高功能,放置时可避免纸箱损坏;可与AGV、传送带等物流设备配合使用。

还有上海宾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也是首次参展。该公司是一家以智能算法为核心,提供柔性制造与智慧物流系统解决方案的高科技公司,掌握人工智能算法、视觉识别感知、机器人软件架构、电子硬件控制等关键技术,赋能各行各业。本次展会,宾通通过自然激光SLAM技术、多导航融合技术、机器人最优规划算法等前沿技术,现场实景展示了AMR与自动叉车无人化点对点自动搬运、多路线自主路径规划、多车型混合导航调度及同步上下货等工业场景应用,使观众对当前物流机器人的技术发展有了新的认知。

四、技术升级更重柔性和安全性

物流机器人技术升级愈加注重提升柔性和安全性的行业发展特点,也在本次展会得到体现。综观全场,包括极智嘉、快仓、海康机器人、旷视科技、牧星智能、灵动科技、马路创新等多家物流机器人企业,都将高柔性化作为本企业产品和解决方案的核心亮点加以展现。

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是“货架到人+货箱到人”解决方案的综合运用。如快仓Quick Pick智能机器人解决方案,通过将更高效率、更高存储、稳定性更强的料箱搬运机器人与小巧轻盈,高效灵活的载具搬运机器人相互结合,实现“密集存储+货到人拣选”的最佳CP。Quick Pick兼具存储能力、拣货能力双高特点,单仓存储能力有效提高80%以上。相对于传统人工拆零拣选仓,拣选人效可达450-600PCS/H,效率提升4倍。Quick Pick有效解决了“超高出入库流量”要求下“拆零拣选及海量SKU退货”人工作业效率低的痛点。

易博特

佳顺智能

科峰智能

再如极智嘉“货架到人+货箱到人”拣选组合方案,组合P系列拣选机器人和C系列货箱机器人到同一场景中,P系列承担热度较高商品的拣选,C系列负载热度较低商品的拣选,根据订单结构调整机器人配比,组合达到存储和效率的最优化,可有效解决客户仓库面积浪费、存储率不高、订单结构复杂、单种自动化设备无法兼顾、投资回报周期长等难题。

木蚁机器人也将高柔性化解决方案作为本次展会展示的重点,即“大型物流仓储场景下,柔性物流搬运系统运行方案实例”,主要包括:(1)木蚁全新柔性分拣系统—智能识别库位系统方案。该系统针对大型仓储物流现场,帮助用户解决招工难、用工贵,帮助物流企业降本增效,实现安全高效的工作环境;(2)木蚁小巧机型、稳定顶升系列—AMR柔性底盘顶升方案。该系统针对各类仓库、工厂、车间、医疗车间等,将M8DP底盘作为强大的技术背书,小体积负载大重量。

高安全性方面,比较典型的是名傲移动机器人(MiR)。此次展会,MiR携手合作伙伴西克中国(SICK),现场展示配备了SICK激光扫描技术的MiR100自主移动机器人,为物流行业企业运输带来了高安全性的自动化内部物流解决方案。据了解,MiR100自主移动机器人是MiR产品系列中轻载重的自主移动机器人。与其他MiR移动机器人一样,MiR100无需修改现有设施布局,便可快速安装或更换定制的顶部模块,满足客户不同的应用需要。凭借先进的内置传感器、相机和软件技术,MiR100可识别周围环境,安全避开障碍物和工作人员,自主地在人类和障碍物四周安全移动运行。

总之,通过本次展会可以发现,我国的物流机器人技术在持续升级,行业规模在迅速扩大,市场应用也是越来越广泛。当然,不可否认的是,目前我国物流机器人市场还处于初级阶段,仍然存在诸多突出问题,如:市场不规范,产品同质化竞争严重,行业标准化程度不高等等。但是这些都是次要矛盾,只要整个行业坚持创新发展,只要企业不断强化技术升级,只要大家携手一心推动行业变革,我国的物流机器人产业定会蒸蒸日上。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可观的市场前景、政府的扶持、资本的入住等因素,都将推动这个行业蓬勃发展。

输送分拣系统:紧贴客户需求开展技术升级

CeMAT ASIA 2020展会的主题仍是这几年火热的“智慧物流”。此次展会中,输送分拣设备制造行业展现出“面向客户需求升级进行技术创新”和“迎合本行业融合发展进行技术拓展”两个趋势。在展会中,各家输送分拣设备制造和解决方案提供商主要针对快递物流和智能制造两大应用领域展示了诸多最新的产品和方案。

电商与快递需求驱动创新

近几年,输送分拣设备和技术的发展受到快递、电商等行业的需求拉动,发展很快。前些年,快递和电商的区域核心物流中心自动化需求爆发,伸缩皮带机、皮带输送机和摆臂、交叉带分拣机等设备大卖,相关产品和解决方案在展会中的展示也很多。而在今年CeMAT ASIA展会中,更多类型的自动化输送分拣相关部件产品展示,如各种分拣设备(摆轮、模组带),包裹自动整理设备(单件分离器、波浪式输送分离机),DWS动态称重扫描测体积一体机等,表明甲方客户在输送分拣系统上自动化和无人化需求进一步提升,在供包、分拣、扫描等环节要求进一步的“机器替人”。很多厂商推出占用空间更小、整体投资更经济的小型自动化分拣系统设备,如各类直线分拣设备、皮带机模块组合分拣设备等,反映了快递和物流基层网点上马自动化分拣系统的需求的趋势。

德马集团今年6月在科创板上市,此次参展主要体现了该公司的整体智慧物流系统构建能力的全面提升。德马共发布了四款新品:多层穿梭车系统、快递摆轮分拣机、单件分离系统以及“天玑”设备预测及健康管理系统。最值得一提的是德马天玑系统,力图通过打通设备之间的数据隔阂,实时监控整个系统的自动化运营与设备健康管理,实现全天候的系统高效运营。这一系列动作显示德马已经拥有了一体化的产业链竞争优势,拥有从智能物流到智能制造并覆盖全行业全产业链的实力。它正试图从输送分拣核心设备生产与解决方案提供向集成整体方案提供商发展,成为覆盖输送分拣智能物流装备全产业链的科技创新企业。

金峰集团在展会首日发布了最新产品直线翻盘分拣机。“直线翻盘机”系统具有高效、准确、灵活和高利用率等方面的有点,是一种实现最佳经济型和可靠性的小件分拣解决方案,可用于空间作业面积和分拣量不大的小型物流网点。

苏州阿波罗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今年展示的主要产品有自动分拣机设备(滑块分拣机、摆轮分拣机、DWS 扫码一体机),伸缩皮带机,螺旋提升机等。如,滑块分拣机可分拣重货(80kg)和大件货物(长度1800mm),常规分拣效率8000件/时;最大分拣效率15000件/时。阿波罗公司展示这些设备,反映出快递物流市场对更广泛的货物种类(如大件货物)的自动化分拣需求增加。

德马

金峰

锋馥

华南新海

华南新海以模组带为核心的智能分拣系统仍然是今年的展示重点。此外,展示的亮点还有“新型冷链隧道式全方位模组自动消杀传送系统”。该系统采用了“自动六面喷淋消杀技术”,可以对冷链商品、包装盒、电商快件、托运行李等进行快速无死角的喷淋消毒,完全符合《冷链食品生产经营新冠病毒防控技术指南》、《冷链食品生产经营过程新冠病毒防控消毒技术指南》的要求。今年新冠疫情肆虐全球的时间档口,物流操作洁净化、无接触化等需求爆发,华南新海推出的输送环节自动消杀系统的推出正逢其时。

恒链科技

围绕智能制造进行技术升级

在输送分拣系统应用的另一大领域——制造业上面,智能制造在更多行业、在更多生产环节中落实的趋势明显,由此带动相关生产制造物流自动化输送和分拣需求。第一个是更多的细分制造行业推进制造流程和工艺的智能化,反映在此次展会中,很多公司展示了独特的行业物流搬运方案。还有,很多物流输送设备厂商展示了模块化和柔性化的方案,在这方面比较典型的展商有伊东和福玻斯。

福玻斯

中科微至

对输送分拣设备在不同行业中的拓展反映最充分、最典型的企业如锋馥集团。锋馥如往年一样搭建巨大的展位展示多个输送分拣设备,让观展者能够近距离实实在在感受锋馥设备在工艺和技术上的进步。此外,锋馥还特意举办了进入大陆市场20周年庆典活动,在庆典活动中回顾了锋馥为了满足市场需求,在技术上不断突破,在工艺上不断发展的企业成长过程:锋馥的自动化设备最开始主要应用在工厂自动化行业,随着市场需求的快速变化,逐渐渗透到物流自动化行业(主要包括电商物流中心、快递分拣配送中心、生鲜冷链物流、医药物流中心、超市、家居卖场分拣中心),产品线也跟着快速拓展,从最开始的电子、航空配套、家电到后来的垂直输送系统、推杆分拣机/摆轮分拣机、滑块分拣系统、螺旋滑槽、伸缩式装卸输送模组、拆码垛系统再到后来的环形交叉带分拣系统、直线分拣系统,展示了以锋馥为代表的物流设备企业,一方面能快速应对变化的敏锐市场嗅觉,一方面持续钻研技术的“匠心”精神,为各个行业客户提供更加前沿的自动化产品和技术服务。

中科微至此次参展携带新品——蜂窝式全向轮分拣机和分拨中心整体解决方案亮相。蜂窝式全向轮分拣机采用全向轮作为货物驱动装置,可实现货物任意方向的运动。与传统摆轮分拣机相比,该装置可实现多个出口的分拣,且分拣过程噪音极小;除分拣功能外,后期还可开发实现对包裹的排序以及堆码等功能。结构采用模块化的设计,可根据实际应用场景灵活设计装置尺寸及外形,适应不同的应用场景,后期功能可开发性也更强。

此外,还有多家厂商展示了悬挂输送系统,如华晟和福玻斯。华晟展示的轻载EMS系统,具有起升、运输、垂直升降等功能;输送线路可在立方体空间灵活布置;空中悬挂,减少占地面积,提高空间利用率;适用于不同生产环节轻型物料的运输。这款产品和解决方案主要适用行业场景是生产制造和仓储分拣行业:如橡胶、轮胎、医药、食品、化工、电机、新能源、军工、冷链、制品、地板、金融等各行业。

福玻斯展示的i-Flexshuttle空中穿梭小车也是一种新型的空中物流系统。系统由智能调动监控软件、标准轨道组件、自动上包单元、还能轨道小车、轨道切换单元、自动下包单元以及自动充电站等单元组成,具有节省空间、高度智能、设计灵活、高效节能、安全稳定的特性。整个系统通过采用模式化设计,可通过组合各单元的规划和设计,创建符合客户及现场施工需求的定制化物流系统。

核心零部件供应链展示行业应用

在今年的输送分拣展馆中,还有很多核心零部件展商展示了众多针对输送分拣方向应用的核心技术和方案。如施耐德电气展示了快递输送系统方案综合考量各类输送尤其是快递包裹的输送机型,推出针对性解决方案,满足客户从收货到DWS(信息采集管理系统)、单件分离、长距离输送、交叉带分拣等流程需要。

雷赛智能展示了其伺服器驱动系统应用于物流分拣中的各种案例。雷赛智能的第七代精品伺服系统L7系列,支持脉冲指令输入、RS485指令输入以及EtherCAT高速总线指令输入。采用新一代算法,高伺服响应。支持内置控制功能,可配置16段内部指令位置。搭配最新一代ACM2系列伺服电机,可覆盖100W-1000W功率段,最高转速可达6500转/分。这些产品给物流输送和分拣设备提供了强大的、智能化的动力。

叉车行业: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升级趋势明显

根据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工业车辆分会公布的数据显示,2020年前三季度中国工业车辆总销售量561028台,同比增长约24%,各类车型均有不同程度的涨幅,其中,除三类车外,内燃叉车异于往年的出现了14.67%的增长。国内增量既是对疫情期间市场存量的充分释放,同时也是随着国家对“新基建”支持力度不断加大,各地项目的投资和落地以及去旧换新产生的设备需求。

本届展会上,叉车及配套件展商分布一方面延续了近几年的传统,主要集中在W5馆,与往年相比,本届展会上的头部主机厂并不多,以杭叉、中力、永烜(诺力旗下品牌)、伟轮、搬易通等为代表,比亚迪叉车、宇锋智能、诺力智能则将展区设在以机器人、AGV为主题的N1、N2馆。另一方面,以往占据“半壁江山”的电池企业此次也只有天能、雄韬、金潮宇科、理士等几家参展。

新产品与新技术

杭叉

几家主机厂在现场展示方面可谓各具亮点。杭叉聚焦于物料搬运自动化、数字化、新能源的最新产品与技术,在几乎占据W5馆1/3规模的1400多平方米的超大展区中,展示了氢燃料电池叉车、锂电系列叉车、欧V排放内燃叉车、冷库型叉车及高空作业平台、锂电池牵引车物料搬运产品,并全面呈现了AGV产品中的全向车、前移车、三向车、堆垛车、堆垛前移车、双舵轮移载车、穿梭车、自主系统的堆垛车和搬运车等系列产品和智能物流整体解决方案。其中,X系列氢燃料电池叉车是杭叉重磅推出的一款新产品,具有零污染、加氢速度快、能量转换效率高、动力强劲、作业高效等诸多优点。同时,该产品整车设计紧凑,小巧灵活,非常适用狭小空间作业。据悉,今年9月,杭叉集团投资2000万元,在天津港保税区成立了集研发、制造、销售综合一体的全资子公司——杭叉集团(天津)新能源叉车有限公司,重点打造以氢燃料电池叉车为主的新能源工业车辆。

中力在本次展会上的表现也十分抢眼,除了展出热门的油改电叉车、小金刚叉车、前移式叉车、锂电壹号、拣选车等搬运设备,更着重强调了中力最新的“智能搬运”理念,展示了今年最新推出的搬马机器人系列产品。2012年中力在全球推出小型电动搬运设备——小金刚并荣获了国际设计大奖“德国红点奖”和“IF设计大奖”,推动了从手动搬运到电动搬运的行业转变,中力也因此发展到拥有浙江安吉、江苏靖江、杭州富阳、美国威斯康星州等多个生产基地的国际化企业。2020年,中力与科钛、睿芯行及世界一流大学共同开发推出搬马机器人系列产品,该产品基于激光与视觉SLAM、视觉货物识别、视觉人形识别、分布式规划及手自一体和极简UI等业界前沿技术,在行业首创真正实现去中心化,减少了一个算力要求很高的中心计算节点,降低了应用门槛和资金投入。

诺力

中力

搬易通

诺力旗下品牌——永烜电动叉车的首度亮相同样在展会现场赚足眼球。据了解,永烜主打轻量化系列叉车产品,其产品概念为“精而美”,定位在满足轻工况、轻物流、轻载荷、轻时长的物料搬运需求。该品牌被业界视为诺力进一步完善产业生态体系的又一次重要的投资布局。

伟伦叉车和合肥搬易通旗下的MIMA米玛叉车则重点展示了适用于密集存储的窄通道叉车类产品。其中,MIMA米玛叉车展示的新品MCC15系列人上行三向叉车、三向叉车、全向叉车、铰接式叉车等多款产品。据了解,近年来MIMA米玛叉车主要专注在窄通道、长物料、大吨位的细分市场,不断丰富产品线,产品深受市场认可。

在配套件方面,有两点变化值得关注:一是电池企业的参展数量明显减少。据了解,2019年以来,受国内汽车行业销量下滑以及疫情因素影响,国内动力电池行业洗牌加剧,电池生产企业的生存前景堪忧,不少锂电设备生产企业纷纷倒闭。二是部分电池企业已经开始转型,研究氢燃料电池技术,天能股份和雄韬股份此次参展就展示了相应的叉车氢燃料动力解决方案。

据了解,与传统石化燃料相比,氢燃料电池具有无污染、无噪音、能量转换率更等明显特点,与锂电相比,氢燃料电池则具有续航足、加氢快等优势。但目前产业还面临着技术、基础设施和政策体系方面的难题有待进一步解决。

创新趋势

在本届展会的众多变化中,不得不提的是比亚迪叉车、宇锋智能和诺力智能“另辟蹊径”出现在机器人展区(N1、N2馆),展示叉车+物流机器人的智慧物流系统解决方案应用场景。

比亚迪

比亚迪叉车携旗下搬运机器人AC20DP、高压平衡重式叉车C35-H、三向堆垛车MD15TP-XII、前移车、拣选车等系列新品亮相。其中,AC20DP是一款2.0吨平衡重式AGV,搭载比亚迪磷酸铁锂电池,采用激光导引,高度精准,路径易调整;在安全控制与故障防护方面,可针对不同工况做出不同的选择,安全性能大幅提升。同时,AC20DP的系统可实时监控所有AGV现场运行状况和反馈车辆状态信息,合理规划路径、调整任务下达和灵活避障,且机器人调度系统与仓库管理系统对接,开放式的系统对接功能,可提供定制化接口服务。

C35-H则是在比亚迪电动叉车的基础上进行的一次大胆提升与创新,可选配300V的高压锂电。该产品的特点体现在:(1)超强的续航能力可更好的适应强度大、高负荷等多种复杂工况;(2)充电快速,从零电到满电仅需要1.3个小时,极大提高了其使用效率;(3)配备先进的电池管理系统,新增漏电检测、分压控制等安全防控功能。

诺力智能是诺力股份旗下一家聚焦无人搬运机器人AGV及其系统研发、设计、制造和集成的子公司。此次参展,诺力智能主要展示了六款不同类型的智能AGV产品,包括双轮差速驱动潜入顶升式、双舵轮全向移动式、叉腿式、前移式等多种车型。特别是首次亮相的两款窄巷道堆高AGV,体现了诺力智能在复合导航和工业车辆设计方面的实力。

天能

宇锋智能是安徽宇锋仓储设备有限公司在2018年出于对未来行业趋势的判断成立的子公司,定位在AGV产品的研发生产及智能物流系统集成。此次参展,宇锋智能作为智能物流系统集成服务商与智能装备制造商展示了多类型仓储装备产品和多系列AGV产品,以及“数字孪生”技术下智能仓储作业场景的存拣配一体化解决方案,该解决方案基于“AI+仓储”思想,根据客户多样性、多业态、多品类等要求,提供多类型智能存储方案(堆垛机、四向车、AGV等多类型库区)、多策略智能拣选方案(货到人、货到机器人、人到货等多策略拣选)、多模式智能配送方案(AGV、RGV、AGV+RGV等多模式配送);结合“仓配大脑平台系统”,实现原辅料、半成品、成品等全天候的高效存储、拣选、配送作业以及企业降本增效优管提质的目标。

伟轮

通过展会期间的走访记者发现,叉车行业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升级的趋势已经十分明显,杭叉、中力、诺力、宇锋等企业正在做出转变,包括着手对产品技术进行升级,加大软件方面的研发力度,推出了相关的智能搬运系统解决方案等。

据悉,今年6月,杭叉集团携手中国电信、浙江大学在杭叉工业园联合成立“5G智能控制创新实验室”,在叉车的智能制造、智能车辆(AGV)控制、智能物流整体解决方案等多个方面进行5G应用场景的研发。

资料显示,中力在与创新工场合作后,将更好地利用AI技术,致力于智能化数字化的产品转型升级,将基于传统的物料搬运设备底盘,结合搬运机器人在感知、多重安全等特殊性要求,融合建图、导航、调度系统等AI 技术,开发出全系列人机共事、机机共事的自动搬运态,实现有效搬运和无效搬运的最佳分配,革命性提高搬运效率降低人类强度。

随着众多叉车企业对各自发展空间的探索,叉车行业也将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货架行业:市场助推密集存储系统升级

精星

音飞

史必诺

今年以来,众多行业都不同程度的受到疫情影响。相比之下,仓储物流行业所受的影响并不明显。据了解,尽管疫情影响了一些物流园区的运营、推高了仓库的空置率,但三方物流和电商的需求在二三季度得到了释放,疫情带来的消费行为转变使仓储需求增大;另一方面,电商业务不断推动高标仓的发展、冷链物流成为强劲的驱动力、疫情带来的刺激让仓储物流更加重视智能化,高标仓、冷链仓、仓储智能成为关注焦点。同时,随着智能制造的推进以及产业政策的推动,机器换人,无人工厂正在成为现实,而智能仓储物流对于实现物流与生产的高效对接,快速解决库存问题,提升仓储用地利用率,以及降低生产成本等方面的价值日渐凸显。

从参展情况来看,此次参展的货架企业数量变化不大,以精星、音飞、万事达、史必诺、东联、科华、中扬等为代表,展位主要分布在W1和W2馆。在展示的技术和产品方面,仍以穿梭车密集存储系统为主,由于一些货架企业近年来加快涉足系统集成业务,今年展示的解决方案更加丰富,包括两向穿梭车系统、四向穿梭车系统、子母车系统,以及料箱式多层穿梭车系统。

精星延续了往年项目图片+设备实物的参展风格,其中设备部分重点展示了其全新托盘式四向穿梭车和适用-30℃冷库托盘式四向穿梭车。其中,全新托盘四向车采用轻量化设计,优化机械结构,从而实现穿梭车的低耗能、高效率运行,并适用于各种复杂工况环境。同时,该产品的电控及核心部件均采用国际一线品牌,确保四向穿梭车的高性能、稳定性和可靠性;在数控条码技术应用和实时监控调度信息管理系统指挥下,可实现多车协同作业。据介绍,除了十分稳定的货架生产业务外,精星近年来一直致力于自主研发托盘式四向穿梭车产品,获得发明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及软件著作权共计二十余项,最新型号的四向托盘车机械结构采用轻量化设计,能耗更低、运行更流畅,定位更加快速准确。同时,精星的穿梭车业务团队已经在对线边库、非标仓库、旧仓改造等多种应用场景展开探索。

东联仓储

中扬

音飞储存此次参展展示了适用于不同应用场景的多种柔性物流解决方案,具体包括:托盘式四向穿梭车系统、箱式四向穿梭车系统、可变叉箱式二向穿梭车系统和阁楼式穿梭车系统。其中,音飞储存自主研发的托盘式四向穿梭车可实现24小时全自动批量托盘作业,能够有效降低成本投入,提高存储空间利用率,该设备可通过提升机换层,到达仓库任意位置,系统自动化程度大大提高,是音飞储存托盘类密集存储解决方案的最新一代的智能搬运设备,已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可变叉箱式二向穿梭车系统则能适应多种品规的货物、支持储存多深位布局,可24小时连续作业,能够有效降低成本投入,提高存储空间利用率,针对多品种小件货品,存储量要求高或者拆零拣选,出入库效率要求高的应用场景,优势较为突出,可以适应不同尺寸料箱且能多深布局,满足货物存储多样性需求;阁楼式穿梭车系统则是利用上下移动的伸缩夹抱式货叉存取货物,实现不同层的货物存、取作业。此外,新增的仓储控制系统体验和语音控制软件体验活动也颇具特色。仓储控制系统体验是在仓储管理控制中引入手势识别技术,客户通过手指滑动屏幕进行设备路径规划,实现四向车、两向车等自动化单机设备直观的路径规划控制,提升用户使用体验;语音控制软件体验是在仓储作业管理中引入语音识别技术,使用者可以通过和音飞小音系统对话实现出入库作业,完全实现解放双手。

万事达时隔两年再度参展,集中展示了穿梭车、子母穿梭车、四向穿梭车、多层穿梭车等密集存储家族产品。据介绍,万事达近年来一直致力于密集存储领域,深耕穿梭车技术及应用创新,此次参展的产品也是亮点十足,比如采用轻量化设计的超薄托盘式穿梭车以及最新的箱式多穿系统等。

万事达

史必诺此次参展同样展示了其自主研发的四向托盘穿梭车和多层箱式穿梭车产品。据了解,史必诺从设计生产各类货架产品,到提供解决方案、物流系统集成等服务,并开发了WMS和WCS软件。今年展示的四向托盘穿梭车进行了升级,主要是减少了对提升机的依赖,柔性更好,成本更低,效率更高。

东联、中扬重点展示都是托盘式穿梭车系统,并在现场搭建模拟了该系统的应用场景,吸引了众多参观者驻足观看。

来自成都的科华货架首次特装亮相,“关注家庭”、“创新”的主题设计吸引了不少关注。据介绍,近年来科华充分利用地处川渝经济带这一区位优势,抓住川渝经济高速发展带来的巨大机遇,取得了不错的业绩,参与了成都天府国际机场国航基地、中国航天新能源产业园、宜宾五粮液、泸州中国物流、京东亚洲一号库等众多项目建设。

从展会现场的情况来看,货架行业的企业规模和市场规模都相对稳定,一方面,立体库货架、阁楼式货架仍是主流;另一方面,穿梭车技术及应用场景日趋成熟,各家货架企业在穿梭车产品类型和技术上区别不明显。一些值得注意的变化是:(1)货架企业对穿梭车技术的探索不断深入,从两向到四向托盘式穿梭车,再到箱式四向穿梭车(料箱式多层穿梭车)产品;(2)在涉足穿梭车类产品的过程中,一些货架企业开始拓展密集存储系统集成业务;(3)制造业、食品冷链行业的穿梭车类设备应用前景被看好。

自动化与信息化:加大业务布局持续推动创新

智慧物流是工业4.0的核心组成部分,而信息技术是实现智慧物流的重要手段之一。在我国智慧物流不断升级发展的过程中,对各种信息采集设备以及自动化与元器件产品的需求越来越大,要求也越来越高。面对覆盖面广、发展迅速、潜力巨大的物流市场,各相关企业也纷纷加大业务布局,提升产品实力,抢占市场。这一趋势在2020 CeMAT ASIA现场得到充分体现。

传感器新品及解决方案丰富多彩

西克(SICK)与倍加福(P+F)在展会上依然毗邻而居,均带来了丰富的产品和解决方案。

倍加福

菲尼克斯

SICK重点展示的产品及解决方案中,除了覆盖一维/二维条码、RFID电子标签等物品识别需求的自动识别解决方案外,还携手MiR展示了移动机器人的安全解决方案。据介绍,产品搭载的 nanoScan3安全激光扫描仪采用SICK最新的safeHDDM®高精度测量技术,具有安全防撞、精准导航等功能。此外,借助SICK安全大脑-Flexi Soft控制系统,可将安全组件(例如安全扫描仪、编码器)集成至AGV/AMR控制系统;此外,SICK此次最新展示的3D云台轮廓扫描系统也备受关注,该系统以LMS511 2D激光雷达为基础,将电气控制和定制化软件集成为一体,适用于室内外大场景的轮廓扫描。SICK还展示了首款固态激光LIDAR安全传感器scanGrid,该产品外形小巧,具有8个可配置区域以及I/O和CANopen两种输出方式,可为小型AGC提供PLc/ Type2等级的安全防护。

倍加福则以“稳定、精准、高效”的理念,展示了面向智慧物流应用的新型传感器及系统产品,以及整体智能解决方案。展会现场,倍加福动态展示的全新升级物流输送线,整合了AS-iG20模块、安全编码器、安全光栅、AS-i总线、目标物测量传感器、超高频RFID识别以及二维激光扫描仪R2000等多项技术。配合AGV机器手臂的智能解决方案也深深吸引着众人目光。据现场工作人员介绍,机械手臂在PGV视觉定位系统的协作下,通过识别二维码方位,实现动作位置的精准定位;外形紧凑的光电传感器实现机械手臂离目标物距离的快速检测;RFID射频识别系统则识别判断准备抓取的目标物,并按预置程序依次进行相应操作。此外,倍加福还重点展示了包括VOS 智能视觉传感器、带 IO-Link 接口的RFID 读写头、R2000二维扫描仪等多款产品以及工业物联网的解决方案。

康耐视

梅特勒-托利多

康耐视展台仍然保持着近几年在CeMAT ASIA展会上的一贯展示风格,但产品及解决方案均进行了全方位升级。例如此次重点展示的3D-A1000 包裹检测系统是一款紧凑型工业三维+二维运动智能相机,可以准确地检测分拣机上是否有包裹,包裹是否超出边界,空车检测以及是否遗留有物品。既提高了分拣机利用率,又减少了无效分拣并避免生产损失。一体式深度学习智能相机In-Sight D900也在展台全新亮相,并展示了OCR字符读取、包裹分类等多种应用。此外,康耐视还展示了六面扫码+体积测量集成式系统,可支持3.5米/秒线速度,可读取皮带线上更小包裹间距的条码,满足全方位读码和识别需求。值得一提的是,康耐视除了在展台充分展示最新技术和产品外,还与多位合作伙伴进行了联合展示,如锋馥、阿波罗等。

除了以上企业外,科瑞、易福门(ifm)等均展示了多款传感器产品,易福门还展示了识别系统以及AGV安全解决方案等。异方科技、中航电测等多个企业则纷纷展示了集体积测量和称重等功能于一体的DWS系统。如中航电测展示的DWS系统可实现6000件/小时的处理效率。此次梅特勒-托利多(METTLER TOLEDO)则重点展示了TLW动态秤。据现场工作人员介绍,随着快递等企业的快速发展,企业需要在短时间内处理的快递量越来越高,因此在保证精度的前提下,对流量的要求更高。TLW动态秤覆盖多种高速、高精度物流称重场景,最高可以实现18000件/小时的处理效率,其采用的先进滤波技术,能够保证产品在苛刻环境下实现最高±5g的称重精度。在展台上,TLW动态秤与叉车联合进行了应用展示,将简单的称重功能升级为车载智慧系统,集货物称重、PDA扫描等功能于一体,并将数据实时反馈到WMS系统。

自动化产品助力物流装备升级

基于物流业的快速发展,西门子、施耐德电气、菲尼克斯等自动化与元器件产品供应商也齐齐亮相展会,展示针对物流行业的产品和解决方案。

施耐德

西门子

易福门

SICK

施耐德电气以“智能化的物流中心”为主题,全面展示了自动化及元器件产品、立体仓储自动化系统解决方案、快递输送系统方案、电气包装自动化解决方案,以及基于EcoStruxure机器SCADA 专家的物流设备信息管理系统等。施耐德电气还在现场展示了EcoStruxure TM Architecture 服务物流行业的三层架构、智能制造与智能物流的一体化解决方案,并针对物流行业重磅推出EcoStruxure开放自动化平台。所谓开放自动化,就是由基于IEC61499标准的“即插即生产”自动化软件组件而组成的全新的工业自动化系统。施耐德电气认为,该平台通过自动执行低价值任务并消除工具之间的任务重复,可以加速上市时间并使工程师能够自由创新,大幅度提高工程开发效率,最终为工业运营带来前所未有的灵活性、互操作性和效率。

菲尼克斯电气首次参加CeMAT ASIA展会,展示了多款产品及解决方案,充分体现出其数字化发展方向。重点展品之一PLCnext,是基于Linux开发的一款开放式控制系统平台,它可以实现包括数据库、高级语言、云技术、仿真算法等诸多IT技术在工业现场的融合。据现场工作人员介绍,由于穿梭车、堆垛机、AGV等移动设备在物流行业的广泛应用,对数据通讯的要求越来越高。菲尼克斯电气针对该需求,重点展示了多种无线通讯技术:漏波电缆技术,可以支持profinet及功能安全信号,保证地面站与移动设备之间的实时数据传输;无线新产品还支持mesh网络,客户端可以自动组成交叉的mesh网络,实现任意两个设备的无线互联,而不主要依赖地面信号的覆盖。AGV、穿梭车等移动终端设备的连接无需漫游处理,可以实现更加可靠的网络通讯。此外,菲尼克斯电气还展示了最新一代AXIOline的分布式I/O系统,可以实现更快的数据刷新频率,更高密度的信号采集,这种系统采用高密安装模式,在很小的空间内能够实现更多接线部署,满足物流市场上对更小体积、更多功能的需求。

西门子电气也在展会上展示了众多电气化、自动化、数字化产品和解决方案,西门子还与物流科技公司意欧斯在展会现场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

老牌企业不断在产品技术上推陈出新,新面孔越来越多地出现,这也让观众充分感受到信息化、数字化技术正在物流装备中得到愈发广泛的应用。

单元化和包装设备:智能化带动产品和技术创新

力卡

天昇

派瑞特

今年的CeMAT ASIA展会进一步深耕“智慧物流”这一核心主题,继续推动物流的数字化、智能化转型。作为物流的最基本单元,托盘、周转箱等产品无疑是智能化升级的关键,相关企业为满足用户需求,紧跟行业发展趋势,纷纷积极提高产品质量、创新产品类型、推进标准化和构建循环共用体系,并且在智能化建设方面进行新的探索。同时,与单元化产品密切衔接的物流包装设备和技术也在飞速发展,为适应电商和快递包裹井喷式增长,具有更高处理速度、更多功能、更节省人工、更智能化的包装设备和系统被推出和应用。尤其是受新冠肺炎影响,物流包装环节需要减少人工,从而促进了自动化物流包装设备的普及应用和创新发展。

我们发现,在本届展会上,除了力卡、正基、天昇、大森、元旭包装、永创、固尔琦等多次亮相CeMAT ASIA的单元化和包装设备商之外,还涌现出一批新兴企业和品牌。这一方面可以看出,在物流行业的巨大市场潜力吸引下,正有越来越多的企业和资本争相进入;另一方面也表明,在物流智能化转型的关键期,具有新技术、新模式和新思路的企业在用不同以外的打法冲击着这一领域,传统的市场格局或将被打破,只有掌握具有智能基因的产品和技术才能在未来立足。

各类单元化产品悉数亮相

在宏观环境变化的大背景下,物流单元化产品领域也面临新的考验。展会期间,多位企业负责人表示,今年突发的新冠肺炎疫情对托盘、周转箱等企业发展都造成了一定影响。尤其是向海外出口为主的企业,业绩受挫更加明显。好在国内市场趋于稳定,尤其是食品、医药、冷链等相关行业都有不同程度的增长,从而促成了下半年的逆势上扬。纵观本次展会,参展商各自展现了不同材质、形式的单元化产品及解决方案,成为展会一大亮点。

塑料材质的单元化产品因强度高、耐冲击性好、承受力大、使用寿命长等优势日益受到用户青睐,其参展企业也数量最多,如力卡、天昇、正基、派瑞特、轩盛等众多企业都展示了自己的核心产品。

其中,浙江正基塑业股份有限公司专业研发和生产符合标准化要求、安全环保且可循环使用的塑料折叠周转箱、周转筐和乌龟车等产品。此次,正基塑业主要展示了应用于汽配、果蔬配送、医药、服装等行业的折叠周转箱。该款产品不仅可以保护货物不受损坏,而且克服了传统周转箱回收难、不环保、标准不统一、影响装卸效率的短板。正基塑业总经理张震原在接受本刊记者时,通过分享正基塑业的发展经验强调了坚守产品品质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同时坦言目前国内部分企业开始模仿正基塑业的产品,并以价格战的手段来进行市场竞争,为了应对这一现象,正基塑业将针对客户研发定制化产品,以满足客户对特定产品的需求。他表示,未来正基塑业将会继续深耕生鲜折叠周转箱应用,同时也会加大折叠周转箱在自动化立体仓库领域的推广应用,目前在珠三角地区已经有了成功实践,这也坚定了正基塑业在这一领域拓展的决心。

除塑料材质产品外,由木质、金属、纸质等构成的托盘、周转箱产品也都悉数展出。木托盘一般成本较低、易维修、耐低温和高温性能好、适用范围广,在市场中应用最为广泛,专注于木器托盘和包装容器的新创(天津)包装工业科技有限公司、湖北能诺包装有限公司等设置了展位。金属托盘材质坚固,包装性能稳定,在所有材质的托盘中承载能力最强,营口天铭科技有限公司此次展示了薄板一次性拉伸成型的金属托盘,采用材料为镀锌板和铝合金板,生产过程中产品表面不需要喷漆,所有组装采用冷铆压工艺完成,不需焊接,从而保证生产过程绿色环保。无锡杰德铝业有限公司主要展示了可四向入叉的铝合金托盘,材质为高强度铝镁合金,尤其适用于食品、医药、生鲜冷链等行业。

安徽高峰

正基

近年来,受绿色环保理念的影响,纸托盘、复合材料托盘也广受推崇。作为中港合资企业的江阴丰惠包装有限公司,专业生产纸托盘、纸栈板、滑托板等纸制品,目前该公司以纸质材料研发为核心,可为各种客户量身设计整体包装方案。作为跨界而来的企业,安徽高峰日用工艺品有限公司专业从事竹制模压技术及其他竹制品的研究和生产,此次对外展示了独特的模压环保托盘,其全称是“植物纤维环保平面工业托盘”。该托盘用的原材料是刨花竹屑、植物秸秆等,采用整体结构,面板和9个支撑脚一次模压成型。托盘板上表面平整光滑,可满足各种货物的运输,下表面设有加强筋。板面纵横受力均衡,九个脚分布能满足铲车四向插入,属平面四向进叉单面托盘。宁波航晶新材料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的纤维增强热塑性塑料制品和轻质环保蜂窝类产品的生产商和供应商,该公司的航晶板是以塑料蜂窝板为芯材,上下表面复合连续纤维增强塑料片材(CFRT),组合成的一种轻质高强的夹心结构板材。而航晶托盘是采用航晶板制成顶铺板和底铺条的一种新型平托盘,重量极轻,仅约同尺寸木托盘的1/3;航晶托盘采用高性能复合材料为基材,具有优异的耐老化性能,有较长的使用寿命;采用高性能复合材料为基材,具有优异的防水和耐腐蚀性能;材质为塑料及其复合材料,可100%回收利用,且残值高。

杰德铝业

智能化助力循环共用系统建设

在许多人看来,即将到来的“十四五”时期,在整个国民经济转型升级和创新驱动过程中,物流单元化设备的地位和作用将得到显著提升,尤其是在数字供应链的建设过程中,具有可追踪、信息反馈功能的单元化产品将得到更广泛应用,开放的循环共用体系将是未来趋势。

实际上,已有不少企业在探索循环共用平台的建设,并开始结合AI、5G、互联网、物联网、区块链等技术,使托盘、周转箱的管理更加智慧化和数字化。

在本次展会上,一些展商就对外展示了智能化的循环共用解决方案。例如,定位于托盘和周转箱租赁和循环共用服务商的中包精力供应链管理江阴有限公司建立了基于物联网的资产管理系统,主要利用二维码、RFID等硬件手段,通过IoT物联网对物流包装的出入库、运输、不同责任主体间的流转、资产状态等数据进行一元化管理,从而提高客户供应链的透明度。

宁波航晶

成立于2017年的深圳市普拉托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集智能托盘硬件及互联网软件开发于一体,专注于托盘循环共用管理及供应链智能优化解决方案的科技服务公司。该公司对“托盘银行”理念进行创新,依托自主研发的普托E享及普托云盘SAAS服务平台,已在国内120多个城市为知名石化、电子、日化、快消及物流冷链企业提供托盘循环共用及物流智能服务方案。该公司于2019年获得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证,同时也是《托盘信息化管理》国家标准第一起草单位,截至目前已获得联润、蓝马、中集睿德信、青赢及宏太等专业机构的多轮投资。

厦门纵行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是业界领先的全栈式物联网技术和应用服务平台。基于国内唯一全栈国产化的LPWAN物联网通信技术ZETA,纵行科技具备从通信硬件、无线协议、算法到软件平台的研发能力,并以此技术输出了ZETag物流标签数字可视化解决方案。据介绍,目前我国托盘数字化管理应用二维码、RFID、WIFI的局域网通信解决方案较多,这种方式以被动式静态信息采集为主,会导致数据断点,大大影响整个系统的管理和运营的效率。而如LoRa、NB等智能芯片能够主动采集数据,但通常成本较高,不利于中小企业推广应用。而ZETag云标签是基于ZETA LPWAN研发的一种标签识别技术,兼具低成本、广覆盖等特点,可嵌入托盘中实现智能化托盘的升级,让托盘从“易耗品”变成“资产管理品”。

其实,目前积极投入单元化产品循环共用系统建设的企业越来越多,并从各个层面进行推进。例如,优乐赛以箱当当平台为主导,以单元化集装箱JITBOX、迅纳箱、自体登高车等产品为配套,全面推广其优乐赛单元化运输的解决方案。

上海易箱物流设备科技有限公司围绕载具数字化、供应链、可循环,多维度、全方位地搭建了一个综合功能的智能载具系统平台,帮助广大带板生态联盟企业实现内外部载具与货物的智能高效管理和流通。

普拉托

元旭包装

无锡传智物联网科技有限公司由深圳市信驰达科技有限公司和无锡杰德铝业有限公司共同投资设立,托投资方的技术和市场资源,目前已开发出智能托盘、智能物流盒和智能仓储物流管理平台等一系列产品,可为用户提供循环共享托盘解决方案。

小蚁托盘采用以租代买的商业模式,提供带托运输中的托盘共享租赁方案;团队自主研发的“托盘芯片”,实现了在全新的物联网应用场景下,通过内置智能芯片,感知运输冲击、货物跌落、温度记录、运输延误、历史轨迹等信息,所有异常信息都将通过小程序展现,更加简便快捷。目前小蚁托盘已经在43个城市建立服务中心,并预计在2021年6月前完成全国76个重点工业城市的覆盖。

最新包装设备与技术集中展示

单元化物流的发展,离不开托盘、周装箱等单元化器具,也需要各类物流包装设备的支持与协助。尤其是在如今电商和快递迅猛发展的情况下,如何突破包装环节的瓶颈,进一步提升物流效率成为业界面临的巨大考验。在本次CeMAT ASIA展会上,各家物流包装设备与技术携最新产品参展,为我们展现了物流包装设备和技术的最新成果。

优乐赛

永创智能

元旭包装携手旭派克展示了一批具有自主发明专利的新型包装设备:高速环体缠绕机,可仅用40秒就缠绕一托盘货物;自动放置护角机,可实现四边同时精准放置护角,并与水平打带机组合完善物流包装线上的护角系统;针对电商物流行业而研发的新款电商级缠绕机,能够实现六面缠绕,占地面积小,可根据产品类型更换适用的膜。此外,缠绕打包一体机YK-03A250T,将缠绕机与打包机合二为一,使成本大大降低。并且在一个工位可完成两道工序,整托产品由叉车叉入托盘后启动缠绕设备,待缠绕完成后自动实现下压式穿剑打带,打带完成后再次缠绕并自动断膜。在加固产品的同时,可确保打包带不会对其他接触物产生影响,真正做到效率与安全并存。YK-03A250T采用主流的西门子S7通讯技术,实现打包机与缠绕机之间数据的时时交互,联动性能强,保证设备运行指令的安全、高效实施。带盘采用可移式结构设计,可根据客户现场实际情况选择打带机带盘的放置位置,适应性强。

为满足电商物流的需求,深圳固尔琦包装机械有限公司展示了多款核心产品,其中气泡膜智能快递打包机专门针对服装、3C商品、电子产品等品类而设计,可化解大批量发货过程中的人力占用多、效率不高、封口不严以及错发漏发等问题。应用该设备能够减少员工操作流程,一机代替2~3名员工;根据气泡膜PE膜两种膜材质特性研发封切刀,保证封口牢固,美观;面单信息在物品信息识别后由系统自动生成核查订单,不错单、不漏单,避免错误发生;集自动识别信息、送膜、封口、黏贴面单、核查于一体,可大幅提高工效,速度可达600件每小时;可直接与各种WMS系统对接;并且,该设备可一机两用,气泡膜或PE膜既可单独使用也可组合共用。

杭州永创智能设备股份有限公司此次也展示了多款包装设备,如多规格通用型高速封箱打包机、全自动套袋贴标机、自适应式工字封箱机、随场景移动式缠绕机、通用型包装码垛线等等,其中快递件自动识别打印贴单包装机尤其适用于“双11”促销节等快递量的高峰期,通过该设备可智能完成全自动套袋、标签打印、贴标、校验等工序,从而大大提高发货效率。在此次展会上,江苏小黄蜂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携T1300高速立式智能缠绕机亮相。作为公司旗舰型产品,该缠绕机具有高速缠绕的特点,并采用环式包装,在包装过程中使托盘避免坠落,使包装更平稳;全新设计的全自动上切膜系统,使速度更快,经久耐用;据介绍,该款设备一直在进行更新换代以满足更多企业的需求,目前T1300配备有全系列的高品质配件,包括西门子的全伺服电机、西门子PLC及变频器、西克传感器、双滑线控制器等等,为机器稳定运行提供了保障。

意大利的CMC公司是全球智能包装解决方案的领军者,经纶科技作为CMC公司的中国独家代理商首次亮相CeMAT ASIA,通过大屏现场播放了CMC不同智能包装系统的工作流程和技术。其单件可变纸箱智能包装系统CMC CartonWrap基于“可变包装”理念,根据包装物品尺寸,制作对应物品大小的纸箱,并实现自动化装箱贴面单的一体化生产操作,是目前全球B2C自动化包装系统装机量最高的设备。多件可变纸箱智能包装系统 CMC Genesys是2020年度革命性新品,采用激光技术实现纸箱的可变压痕和裁切,并根据多件商品精准尺寸制作精准的纸箱,并自动化装箱及打印贴面单。据悉,Genesys速度高达900件/小时,是目前全球最高速的柔性化多件智能包装系统。

自动化立体货柜:智能化、柔性化升级仍是主旋律

2020年初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自动化立体货柜市场增势有所放缓,但随着我国经济日渐复苏,自动化货柜市场逐步向好发展,头部制造企业对自动化立体货柜的需求有增无减,电商行业的应用市场进一步打开,办公行业市场应用持续稳定发展。本次展会期间,上海仲秋国际贸易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仲秋国际”),摩登纳(中国)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沈阳飞机工业集团物流装备有限公司等自动化立体货柜解决方案服务商携自动货柜产品参展。

仲秋国际作为中国自动化货柜市场的开拓者,早于21世纪初引进了德国HANEL亨乃尔品牌的自动货柜系列产品,目前已经成为了国内汽车及零部件、航空航天、电子、机械制造、高铁、电商等众多行业的优选供应商。展会期间,仲秋国际成功展出了多种不同德国亨乃尔HANEL自动化立体货柜解决方案。仲秋国际总经理张新安表示,今年展品的创新点更多的体现在软件方面,软件的升级与创新让生产与物流的衔接更为高效顺畅。未来,围绕多元化的市场需求进行智能化、柔性化、定制化升级仍旧是主旋律。

摩登纳创建于1987年,主要为工业领域的客户提供自动化的立体货柜解决方案。摩登纳货柜的独特之处在于,它不仅提供了“物到人”的解决方案,而且可以节省90%的占地面积,让客户在现有工厂内提升仓储能力,变成了一件很轻松的事情。正是因为产品的可靠与公司的不断创新,摩登纳在全球的业务得以不断扩张。2002年,摩登纳开始进入中国市场,致力于促进仓储自动化发展,为中国客户提供更加高效便捷的服务,在2016年引入了自动化货柜生产线。如今的摩登纳中国工厂,集自动化与信息化为一体,是工业4.0的典型代表。

摩登纳

仲秋国际

同期活动精彩纷呈

创新沙龙

为了带给观众更好的观展体验,每年的CeMAT Asia展会同期都会举办丰富的配套活动。相比往届,本次展会活动更多,专业性与参与度也都有进一步的提升。

随着工厂自动化、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技术逐步发展,AGV的应用范围和技术水平得到了迅猛的发展。特别是在开年以来疫情突发情况下,机器人和AGV在各个不同领域的应用都发挥了最大的能动性和高效性。鉴于 AGV行业的蓬勃发展以及AGV展商数量的不断攀升,今年CeMAT ASIA首次推出“AGV主题日”,海康、极智嘉、快仓、新松、牧星、国自、华睿、木蚁、迈睿、九曜、艾吉威、井源、立镖、比亚迪、迦智、宇锋、未来机器人、马路创新、艾吉威、宾通、灵动、诺力智能、佳顺,以及史陶比尔、博世力士乐等机器人巨头和AGV企业将悉数到场。十余场以AGV机器人为主题的专业论坛与研讨会将在“AGV主题日”集中召开,涵盖产品、技术、行业趋势、创新科技等等。

作为CeMAT ASIA的明星节目,创新沙龙此次也是内容丰富。主办方联手德国Fraunhofer物流研究院、上海-亚马逊AWS创新中心、《物流技术与应用》杂志社、中物联汽车物流分会等,在为期3天的创新沙龙活动里将奉献30余场高质量演讲,就智能制造、智慧物流、人工智能、云计算、物联网以及后疫情时代生鲜食品、鞋服、汽车及零部件等垂直行业的供应链规划趋势进行探讨。

全球移动机器人新品发布路演日

与此同时,30余场大小活动也与创新沙龙交相辉映: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物流工程分会再度颁布《中国物料搬运装备产业发展研究报告(2018-2019)》,并举办行业高峰论坛;上海机器人产业技术研究院举办的专题研讨会为中国移动机器人产业标准的建设与完善助力;连续第二年在CeMAT ASIA现场举办的中国大学生机械工程创新创意大赛—2020智能制造大赛也吸引着全场观众的眼球……

《物流技术与应用》重磅出击

为深度呈现CeMAT ASIA 2020全景,促进业内人士交流,带动物流企业发展,《物流技术与应用》杂志社此次重磅出击,不仅在W3馆E2-6设立展台,还采取了多种报道形式,并积极参与组织展会论坛活动。

多场直播。围绕本次展会的核心主题,按照企业不同的场馆分布,《物流技术与应用》在展会现场进行了3天共6场直播,为不能到场的朋友带来盛大的视听盛宴。

鞋服沙龙。11月5日,由《物流技术与应用》杂志社主办的“后疫情时代鞋服行业供应链与物流技术沙龙”在CeMAT ASIA展会期间成功举办。作为本届CeMAT ASIA创新沙龙的重要组成部分,鞋服物流沙龙邀请到苏州金峰、快仓、锐力健身装备、海柔创新、凯乐士等行业领先企业的专家出席并发表精彩演讲,围绕鞋服供应链及物流的变化以及新零售的跨界融合和跨链运作进行分析解读,并介绍了各具特色的自动化、智能化产品及解决方案,吸引了百余人到场聆听。

此外,杂志社还开展了客户交流、读者抽奖、优惠订阅等多种活动,成为展会上一道靓丽的风景。

作为物流行业的风向标,CeMAT ASIA 2020的成功举办无疑将大大提振业内信心。《物流技术与应用》也将紧跟行业步伐,与业界共同推动物流行业的智慧化发展,携手破浪前行。

后疫情时代鞋服行业供应链与物流技术沙龙

现场直播

猜你喜欢

解决方案物流机器人
艾默生自动化解决方案
解决方案和折中方案
简洁又轻松的Soundbar环绕声解决方案
本刊重点关注的物流展会
“智”造更长物流生态链
企业该怎么选择物流
机器人来帮你
认识机器人
机器人来啦
基于低碳物流的公路运输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