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舞蹈表演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性研究

2020-03-09王华茹

陕西教育·高教版 2020年2期
关键词:舞蹈教育

王华茹

[摘  要]随着社会各方面的发展,知识型舞蹈人才的需求量增加。知识型舞蹈人才是指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具备美学、文学、音乐、舞美、民族学、心理学、哲学等知识素养,以及对自然科学或者其他领域的知识有一定的了解,也可以说是一些能编、能演、能教的高素质人才。舞蹈作为一门古老的艺术,需要适应时代的发展,在新世纪舞蹈人才的培养模式方面,要注意把握知识型舞蹈的特征,培养出能演、会编、懂教的高素质舞蹈人才。

[关键词]舞蹈人才  舞蹈教育  创新性培养模式

舞蹈有着悠久的历史,每个时代都会被赋予新的内容和特色以满足人民群众多元化的审美需求。而要成为新世纪的舞蹈人才,应该主动适应新时代对舞蹈人才的要求,从单一型和简单型的舞者向知识型、复合型的高素质舞蹈人才转变。知识型舞蹈人才将改变过去社会对舞蹈人才只会跳舞不会编舞的认知,更不擅长舞蹈教育的认知。随着素质教育观念的普及,新世纪的舞蹈人才必须是知识型的舞蹈人才。

知识型舞蹈人才的内涵

舞蹈是人类历史上诞生最早的艺术形式之一,甚至早在人类有成熟的语言之前,早期的人类已经用肢体舞蹈来进行情感交流,舞蹈也是祭祀神灵和祖先的重要内容。随着历史的发展,舞蹈逐渐成为大众娱乐的艺术形式之一。纵观我国的舞蹈教育现状,在新时代里,迫切需要知识型的舞蹈人才。

时代的进步不可避免地为艺术注入新的活力,舞蹈艺术要体现新世纪的特色。作为一名大学舞蹈教师,应自觉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在舞动编导和舞蹈排练的时候,要积极思考舞蹈动作背后的文化底蕴,投入自己的感情,不满足简单的动作展现,而是要思考动作的来龙去脉。因此,作为新世纪的知识型舞蹈人才,不仅要学习和掌握舞蹈专业知识,还要具备人文和科学方面的知识。如果把知识型舞蹈人才的素质作为一个金字塔,没有人文和科学素质作为塔基,就不能托起金字塔尖的舞蹈专业素质。

目前,舞蹈理论界对于知识型舞蹈人才的定义还没有达成共识。在综合各位学者观点的基础上,笔者认为知识型舞蹈人才是指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具备人文和科学素养,能编、能演、能教的具有创造精神的综合型人才。新的时代背景下,舞蹈艺术迫切需要知识型的高素质舞蹈人才推动舞蹈艺术向前发展。

知识型舞蹈人才的特征

知识型舞蹈人才体现了知识经济社会的时代特色,与古代的“公孙大娘”式的舞者和现代只会跳舞的简单型舞者有鲜明的区别。新世纪的知识型舞蹈人才,首先要学习舞蹈专业知识,还要学习文学、音乐、哲学、美学、心理学、人体科学、管理学等多学科知识,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拥有完善的知识结构,适应社会的发展。知识型舞蹈人才应具有以下的特征。

1.扎实深厚的文化底蕴

知识型舞蹈人才必须具有扎实深厚的文化底蕴,同时要头脑灵活、思维敏锐、善于思考,能提出自己的独特见解。在学习舞蹈专业知识的时候,不仅能从理论上了解舞蹈艺术的内涵,还能发散性地把舞蹈艺术与其他相关艺术联系起来,思考舞蹈背后的文化内容。阅读各民族舞蹈作品资料,甚至国外舞蹈艺术的资料,掌握电脑网络相关知识,利用媒体技术了解世界舞蹈发展趋向并吸收精华部分,使自己具备了解人体科学并改变训练方法的能力,具备独立完成专题研究、独立完成舞蹈作品的能力,具备鉴赏任何种类艺术作品并提出批评意见的能力。这些能力的掌握都需要系统学习多门学科的知识,然后才会有厚积薄发,形成自身扎实深厚的文化底蕴。舞蹈和其他的艺术门类一样,需要长期坚持学习,因而不应过早地中断文化基础教育,要注重对自己文化素质的培养,可以在精力和时间允许的情况下,学习舞蹈知识之外的其他知识。因此,学校的课程安排和教学管理模式都应把知识教育作为舞蹈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确保培养出的舞蹈人才应当知识结构完善合理,成为具备独立思考能力和审美修养,且能够深刻理解、熟练掌握舞蹈艺术规律,具有研究、赏析传统艺术文化,鉴赏、吸取世界舞蹈文化精华的能力。

2.完善全面的共性素质

完善全面的共性素质是新世纪舞蹈人才的一个重要特征。共性素质一般是指打破民族界限、国籍界限的职业舞蹈人所必须具备的素质。如肢体的充分解放,全身各关节的极大伸展幅度和弹性,较强的节奏感,身体对轻重缓急力度的控制,对音乐特征的基本把握,高超的技巧水平,地面转体、空中转体、大幅度腾跃、快速连续技巧,对形式美、风格美、人物特征的准确把握,强烈的创作欲望和能力等。我们现在可以欣赏到来自世界各地的舞蹈,各地的舞蹈在舞蹈内容、舞蹈形式、舞台风格上都有鲜明的特色和独特的魅力,但是归根结底都具有舞蹈艺术的共同规律,新世纪的知识型舞蹈人才只有具备共性素质,才能适应这些多变的舞蹈风格,从而掌握不同舞蹈艺术形式的特点。

3.高超精湛的表演技术

舞蹈艺术水平最终要通过舞者的表演展现出来,从这个角度來说,高超精湛的表演技术是新世纪知识型舞蹈人才不可缺少的。对于高超的表演技术,人们通常用“高、精、尖、特”四个字来形容。高是具有高难度的技巧,舞蹈动作如“前旁搬腿”要完成180度,而且还要求主力腿、动力腿都是绝对的直膝,主力脚半脚尖,控制到最高度,并保持很长时间,这些都是对人体潜能极限的挑战。精是指舞蹈动作完成要精确到位,舞蹈动作要体现挺拔、轻盈、舒展、美观、规范。尖是舞蹈动作拔尖,达到出类拔萃的程度,超越一般舞者能做到的水准,让人难以超越。特就是指舞蹈动作有自己的独创性,体现强烈的个人风格,不能被简单地模仿,这是课堂技巧不能完成的特色动作。如杨丽萍的手、胸、臂所构成的令人惊叹的美,黄豆豆的跳、转、腾、翻所展示的令人目眩的力,刘震的闪、转、腾、挪所表现的令人屏息的轻,都是新时代舞蹈人才高超精湛表演技术的代表。

4.充满活力的创新能力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对于舞蹈艺术来说也同样适用,舞蹈艺术进步的历史就是舞蹈创新的历史。因此,具有充满活力的创新能力是新世纪知识型舞蹈人才的重要特征。不管是舞蹈创作,舞蹈表演、还是舞蹈教育,舞蹈工作者都应将个人意志和个人风格贯穿于他们工作过程之中,打破旧有观念和形式的束缚,在学习、吸收、借鉴的基础上不断创新。近年来,各地之间、各国之间文化交流日益频繁,各种舞蹈之间互相借鉴,创新也成为常态。以民族舞蹈为例,舞蹈创新中虽然有借鉴西方舞蹈的方面,但也很注意保持民族舞蹈的传统和特色,不能让创新变成了模仿,让借鉴变了味,如在傣族舞蹈中借用一些肚皮舞的动作,就破坏了傣族妇女端庄的美好形象。因此,有特点、有意义的创新应是21世纪知识型的舞蹈人才不可缺少的核心能力之一。

5.一专多能的复合能力

新时代科学技术和知识经济的发展,信息呈几何速度爆炸式增长,舞蹈人才的知识结构也要通过自身的不断学习,逐渐完善和提高自己的能力,否则就无法适应时代的发展要求。同时,社会多元化的发展,也使舞蹈风格逐渐多元化,其对舞蹈人才的要求也更加全面。从舞蹈的专业特点来看,再优秀的舞者也不可能永远在舞台上一直演出下去,会面临着岗位转换选择的問题,从台前到幕后,从舞蹈表演向舞蹈编导或者舞蹈教育转型,甚至是其他职业。因此,除了掌握舞蹈专业的知识外,根据个人的自身条件和爱好,还应学习一些适合自己长远发展的知识和技能。除了舞蹈表演、舞蹈编导、舞蹈教育的学习外,还可选择音乐、美术、摄影、公关、经济管理等专业进行学习,多一种技能就会扩大自己的就业选择范围,拓宽自己的职业发展之路。

知识型舞蹈人才的培养途径

新时代需要知识型的舞蹈人才,这就对我国现在的舞蹈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为了培养出适应新时代发展要求的知识型舞蹈人才,就需要对过去单一的培养模式进行适度调整,树立知识型舞蹈教育的观念,使得知识型舞者具备深厚的文化底蕴,使其表演更加精湛,从而成为一专多能的高素质人才。

1.更新教育观念

素质教育已经成为我国教育改革的指导方针,为了适应新时代知识型舞蹈人才培养的需要,舞蹈教育必须要有更新的教育观念,更高的教学层次,更新的舞蹈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舞蹈教育在新的发展形势之下,应反思过去忽视文化基础教育、舞蹈专业化越分越细等落后的舞蹈教育观念,重新建构和完善多元化的学科体系和培养机制,以“知识型”“全能型”取代“单一型”“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最终形成具有舞蹈人格化、舞蹈创造力和舞蹈价值的教育模式。

2.夯实文化基础

在新世纪知识型舞蹈人才的培养中关键是要夯实文化基础,完善知识结构。文化基础教育的不足,导致舞蹈人才普遍缺乏文化底蕴,无法深入研究舞蹈理论、舞蹈评论等,限制了舞蹈表演的深度及教学方法的有效改进,阻碍了舞蹈艺术的发展。 舞蹈教育本身就属于美学教育的范畴,为提高全民素质,舞蹈教育应该成为推广素质教育的重要力量之一。舞蹈教育可以从专门教育向普通教育回归,直接从普通的学校选拔舞蹈人才,从根本上解决舞蹈人才的文化基础问题。

3.改进教学机制

完善新世纪知识型舞蹈人才的培养机制,就要重视舞蹈教学机制的改进。一方面要改进过去注重舞蹈技术训练和整齐统一的舞蹈风格的教学方法。在新课程教学背景之下,完善课程体系设置,从素质教育的角度出发,通过必修与选修、分科与专业、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形成立体、多元、综合的教学体系。另一方面要下决心改变过去填鸭式、灌输式舞蹈教学为主,轻思考、不重视智力开发的情况。在舞蹈教学中不能仅仅依靠手把手教,以教师能力代表或取代学生的能力,导致培养出的学生是教师的“复制品”或“克隆体”,同时要注意启发学生自由思考和培养学生创造性的艺术思维,充分调动学生的内在观察力、思考力、想象力和创造力,使学生在愉悦的氛围里学习知识和技能。

4.培养创新能力

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新时代知识型舞蹈人才培养的核心所在。创新是舞蹈艺术不断向前发展的源泉和动力。新时代的舞蹈教学应舍弃过去封闭式、填鸭式的传统教学模式,因为旧的模式下培养出的舞蹈风格千篇一律,缺乏灵动、新颖的艺术风格。因此,舞蹈教师在舞蹈专业的教学过程中要注重采用开放式、启发式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创造能力。培养知识型舞蹈人才,要善于根据学生的个性特征,挖掘学生的潜能,让学生超越简单的模仿,鼓励学生对舞蹈动作的再创作。同时,利用文学、音乐、构图、美术等其他艺术手段帮助学生进行舞蹈创作,通过引入这些辅助教学的手段,使枯燥的教学活动生动起来,使学生的学习变得更加有趣,从而激发学生舞蹈创作的灵感,进而推动舞蹈艺术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瓦尔特·索雷尔〔美〕:《西方舞蹈文化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6。

[2]贾作光:《知识舞蹈及其价值取向》,《北京舞蹈学院学报》1998年第3卷38期。

[3]王菁华:《新世纪舞蹈人才培养模式初探》,《艺境》2005年第8卷第64期。

[4]秦萍:《舞蹈教育在提高大学生素质中的作用》,《湖北教育学院学报》 2006年第8卷第132期。

[5]于平:《舞蹈形态学》,《北京舞蹈学院出版社》1998年第211期。

作者单位:咸阳师范学院  陕西咸阳

猜你喜欢

舞蹈教育
幼儿舞蹈教育对幼儿成长的启蒙意义
我国舞蹈教育改革与转型的研究
论多元化舞蹈教育及其方法
青少年舞蹈艺术审美现状与改进建议
浅析游戏性幼儿舞蹈教育
西北少数民族地区中小学舞蹈普及教育之我见
如何有效地开展幼儿园舞蹈活动
舞蹈教育对少儿成长的作用与意义
舞蹈在听障儿童听觉康复和言语矫治中的运用
从主体间性理论分析舞蹈教育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