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肺源性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预后影响因素研究

2020-03-09陈伟宋立强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20年1期
关键词:肺源性反应支气管

陈伟,宋立强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是一组以肺水肿和轻微肺不张为病理特征、以低氧血症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临床综合征,其病死率高达40%[1]。ARDS 的致病因素较多,患者间个体差异较大[2],且其早期诊断率较低,进而导致ARDS 患者病死率居高不下,已成为目前临床诊治难点[3]。而探究ARDS 的发病原因及寻找精准评价、预测患者预后的临床标志物非常重要。本研究旨在分析肺源性ARDS 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2017 年3 月—2019 年3 月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呼吸与危重医学科收治的肺源性ARDS患者167 例,ARDS 的诊断符合柏林标准[4],且发病原因均为肺炎。根据预后将所有患者分为生存组72 例和死亡组95 例。排除标准:(1)合并血液系统疾病、风湿性疾病、凝血功能障碍者;(2)合并肿瘤者;(3)临床资料不完整者。本研究经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所有患者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研究方法 回顾性分析167 例患者病历资料并由本院呼吸科监护室医生共同审阅,记录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入院24 h 内实验室检查指标,其中临床资料包括年龄、性别、体质指数(BMI)、吸烟史、既往史(包括手术史及高血压、冠心病、脓毒症、其他疾病病史)、慢性气道疾病发生情况〔包括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及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重叠综合征(ACOS)〕、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 Ⅱ)评分、住院时间及住院花费。支气管哮喘诊断参照2014 哮喘全球防治倡议(GINA)中的相关诊断标准[5],COPD 诊断参照《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2013 年修订版)》[6]中的相关诊断标准,ACOS 诊断参照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全球倡议(GOLD)和GINA 提出的相关诊断标准[7]。实验室检查指标主要包括炎性指标〔包括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 α,TNF-α)、C 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及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肾功能指标〔主要包括血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心肺功能指标〔包括脑钠肽前体(pro brain natriuretic precursor,proBNP)、乳酸、氧合指数(OI)、心肌肌钙蛋白T(cardiac troponin T,cTnT)、心肌肌钙蛋白I(cardiac troponin I,cTnI)〕和凝血功能指标〔包括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TT)〕。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 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两独立样本t 检验,不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M(QR)表示,组间比较采用Wilcoxon 秩和检验;计数资料分析采用χ2检验;肺源性ARDS 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分析采用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曲线以评价OI、APTT 对肺源性ARDS 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资料比较 两组患者年龄、男性比例、体质指数(BMI)、吸烟史、手术史、高血压病史、脓毒症病史、其他疾病病史及ACOS 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组患者中有冠心病病史者所占比例、支气管哮喘发生率低于生存组,COPD 发生率、APACHE Ⅱ评分高于生存组,住院时间长于生存组,住院花费多于生存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实验室检查指标比较 两组患者IL-6、乳酸、cTnI 及PT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组患者TNF-α、CRP、PCT、Scr、proBNP、cTnT高于生存组,OI 低于生存组,APTT 长于生存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肺源性ARDS 患者预后影响因素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将表1~2 中有统计学差异的指标作为自变量,将预后作为因变量(变量赋值见表3)进行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显示,OI 是肺源性ARDS 患者预后的保护因素,APTT 是肺源性ARDS 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P<0.05,见表4)。

2.4 OI、APTT 对肺源性ARDS 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ROC 曲线显示,OI 预测肺源性ARDS 患者预后的曲线下面积为0.732〔95%CI(0.647,0.816)〕,最佳临界值为179.85 mm Hg,灵敏度为61.5%,特异度为73.5%;APTT 预测肺源性ARDS 患者预后的曲线下面积为0.855〔95%CI(0.793,0.916)〕,最佳临界值为61.79 s,灵敏度为70.9%,特异度为87.2%,见图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资料比较Table 1 Comparison of clinical data between the two groups

表2 两组患者实验室检查指标比较Table 2 Comparison of laboratory examination result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表4 肺源性ARDS 患者预后影响因素的多因素的Logistic 回归分析Table 4 Multivariate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on influencing factors of prognosis in patients with pulmonary ARDS

图1 OI、APTT 预测肺源性ARDS 预后的ROC 曲线Figure 1 ROC curve for predictive value of OI and APTT in predicting the prognosis in patients with pulmonary ARDS

3 讨论

近年越来越多的学者认为,ARDS 的发病机制主要涉及过度炎性反应、血管内皮功能损伤、抗凝机制异常等[8],此外有学者开始从基因组学、代谢组学等方面探究ARDS 的发病机制[9],但ARDS 病程发展快、发病原因多样,导致患者缺乏个体化治疗方法。

ARDS 根据致病原因分为肺源性ARDS 和非肺源性ARDS,其中肺源性ARDS 主要与严重的肺上皮细胞损伤有关,而非肺源性ADRS 则主要表现为严重的内皮细胞损伤[10];此外,肺源性ARDS 和非肺源性ARDS 患者预后的预测因子亦不同[11]。本研究以肺源性ARDS 为研究对象,结果显示,死亡组患者COPD 发生率高于生存组,但支气管哮喘发生率低于生存组,与AZOULAY 等[12]研究结果表明合并COPD 的ARDS 患者病死率反而较低相矛盾;而COPD 与支气管哮喘的病理过程不同可能是两者合并ARDS 后死亡率不同的原因之一。COPD 与支气管哮喘虽均具有气流受限特征,但支气管哮喘患者吸入支气管扩张剂后第1 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改善率常>12%,即支气管舒张试验(+);而多数COPD 患者吸入支气管扩张剂后FEV1改善率常<12%。支气管哮喘与气道慢性炎症有关,部分患者气流阻塞是可逆转的[13];COPD 属于下呼吸道慢性炎性反应,其多伴有小气道功能受损和弥散功能下降,气流受限常呈渐进性发展,并伴有气道高反应性[14]。COPD 与ARDS 的炎性反应机制相似,二者均有中性粒细胞介导的白介素8(IL-8)、IL-6、TNF-α 释放的炎性反应过程[15-16],这可能导致炎性作用叠加;而支气管哮喘主要以嗜酸细胞介导的炎性反应为主,这可能是合并COPD 患者病死率更高的原因之一。

目前,临床较认可ARDS 的主要发病机制为炎性反应严重失衡加重肺泡上皮/内皮组织损伤[17],其中TNF-α 参与诱导细胞因子表达及损伤肺泡毛细血管屏障[18],PCT 是临床上可反映炎性反应严重程度的常用指标[19]。本研究结果显示,死亡组患者TNF-α、CRP、PCT 高于生存组,提示肺源性ARDS 患者预后与炎性反应严重程度有关,与既往研究结果相一致[20-21]。

OI 是ARDS 诊断和分级的主要指标,低氧血症是ARDS 的主要临床表现之一。本研究结果显示,OI 是肺源性ARDS 患者预后的保护因素,且OI 预测肺源性ARDS 患者预后的曲线下面积为0.732,与既往研究结果相一致[22]。APTT 能反映内源性凝血功能[23]。ARDS 凝血功能异常表现为肺泡腔纤维蛋白沉积,分析其原因可能与过度炎性反应诱导纤溶损伤有关[24]。本研究结果显示,APTT 是肺源性ARDS 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且APTT 预测肺源性ARDS 患者预后的曲线下面积为0.855,分析其可能原因主要如下:(1)APTT 是血小板减少症的高危因素之一[25],而血小板减少又与肺源性ARDS 患者预后密切相关[26-27];(2)肺源性ARDS 患者全身凝血纤溶系统异常[28];(3)本研究纳入的研究对象均为肺源性ARDS,且76.65%的患者合并慢性气道疾病,而慢性气道疾病患者急性加重期常处于高凝状态[29-30]。

综上所述,OI、APTT 是肺源性ARDS 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OI<179.85 mm Hg、APTT>61.79 s 的肺源性ARDS 患者死亡风险较高;但本研究样本量较小且未对ARDS 严重程度进行分层分析,今后仍需扩大样本量、增加时间截点,以寻找能有效预测ARDS 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

作者贡献:陈伟进行文章的构思与设计,数据收集、整理、分析,结果分析与解释,并负责撰写论文;宋立强进行研究的实施与可行性分析,负责文章的质量控制及审校,并对文章整体负责,监督管理。

本文无利益冲突。

猜你喜欢

肺源性反应支气管
陈朝金教授运用养心汤加减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经验
了解并远离支气管哮喘
中西医结合疗法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心功能不全的临床疗效
支气管哮喘的药物治疗
经支气管肺泡灌洗术确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1例
超声支气管镜引导下的经支气管针吸活检术在肺和纵隔占位性病变诊断中的应用
男人像灯泡 女人像熨斗
Fecal microbiota transplantation as an effective initial therapy for pancreatitis complicated with severe Clostridium difficile infection:A case report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冠心病的临床诊治分析
促酰化蛋白对3T3-L1脂肪细胞炎性反应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