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峡地区考古发掘玉器初探

2020-03-08李桂林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20年24期
关键词:玉器

李桂林

摘 要:三峡地区考古发掘出一大批重要的遗址,出土器物相当丰富。其中,玉器的出土数量虽不算多,但也能反映巴人生活的各个方面,有着重要的研究价值。文章对近年来三峡地区出土玉器的形制进行分析,玉璧、玉玦、玉瑗等为常见器形,制作工艺多为磨制,钻孔技术较为发达,从这些出土玉器可以窥探玉器的整体发展脉络。

关键词:三峡地区;玉器;形制;巴文化

三峡考古出土了大量文物,包括陶瓷器、青铜器、骨器、石器、玉器等。学术界对青铜器、陶瓷器、骨器、石器等相关研究较多,对玉器的研究相对较少。三峡地区玉器的制作和使用以及玉器出土情况所反映出的社会经济状况、审美观念和民间信仰等,还有待进一步探索。

1 三峡地区考古发掘玉器的出土情况

三峡地区的涪陵小田溪、开县余家坝、巫山大溪、巫山双堰塘、万州中子坝等遗址和墓地都出土了丰富的玉器。具体情况见表1。

2 三峡地区考古发掘玉器的主要形制

2.1 玉璧

玉璧作为一种礼器常见于各个文化中,具有礼仪、装饰、祭祀等多种功能。根据考古发掘情况,可大致分为以下几类。

A型:器形较大且规整,截面呈椭圆形,有较为精致的纹饰。涪陵小田溪墓群M22∶5,青玉质,有褐色、白色瑕疵及侵蚀,两面饰有谷纹,直径7.4厘米,好径1.9厘米,厚0.6厘米,为西周时期的遗物。

B型:截面略呈三角形。巫山双堰塘遗址T409⑤A∶2,瑗形器,时代为西周时期,残断,磨制,肉外沿磨出锋利的边刃,肉外径2.4厘米,好径1.3厘米,肉宽0.6厘米,肉厚0.1厘米。

C型:器形较小,截面呈椭圆形,无纹饰。忠县老鸨冲遗址BM9∶4,玉环,绿中泛黄,截面呈椭圆形,穿在一枚铁钉上,环径2.6厘米,肉厚0.3厘米。开县余家坝出土3件玉环,时代为西周时期,3件玉环皆呈蓝色,圆形,中空,边缘稍薄。标本M15∶1-6,外径0.9厘米,内径0.4厘米,厚0.35厘米。标本M15∶1-7,外径0.85厘米,内径0.35厘米。

D型:器形不甚规整或已残缺。巫山大溪遗址ⅠT0703∶12,时代为新石器时代,已残,残长3.6厘米,肉宽4.6厘米。

2.2 玉玦

“玦”通“决”,形如环而有缺口。出土玉玦外侧周缘及中孔皆不十分圆,间或呈斜坡状,多无纹饰,偶有半圈纹或涡纹。

A型:沿边圆润,磨制光滑。巫山大溪遗址第三次发掘出土30件玦形耳饰,时代为新石器时代,分为两类:第一类4件,近椭圆形,内孔小。如M163∶1,玉质,肉色,内孔由两面切割,外径约5厘米;第二类26件,圆形,内孔大。如M172∶6,玉质,肉色,内孔由单面切割,外径4厘米。开县余家坝2件,分别置于头骨两侧,形制相同,浅绿色,夹杂少许墨斑,不透明,圆形,断面呈长方形。M15∶5,外径4.7厘米,内径2.6厘米,厚0.2厘米。M15∶6外径4.7厘米,内径2.6厘米。

B型:内外沿锋利。巫山双堰塘遗址T467⑤B∶24,青绿色,残断器,磨制,半环状,肉外沿磨出锋利边刃。肉外径2.1厘米,好径0.7厘米,肉宽0.8厘米,肉厚0.1厘米。

C型:线条较硬,磨制粗糙,断面呈六菱形柱。巫山大溪遗址ⅡM19∶1,白色,半透明,圆形上有一缺口,中有孔,断面呈六棱柱形,直径3.2厘米,内孔径1.4厘米,截面最大径0.9厘米。

2.3 玉璜

玉璜最初为玉礼器,商周以后逐渐具有礼器和配饰两种作用。其形体可大致分为两种:一种半圆形片状器,圆心稍缺,形似半壁;另一种是较窄的弧形。

A型:较长,断面呈长方形。巫山大溪遺址M121∶1,为浅黄色,略呈桥形,较长,断面呈长方形。

B型:略呈半圆形,外缘刻锯齿纹。巫山大溪遗址M140∶17,乳白色,略呈半圆形,外缘刻锯齿纹,二穿孔。

C型:略呈半椭圆形,二穿孔。万州中坝子M34∶34,线刻云纹,残长4.2厘米,宽2.5厘米,厚0.35厘米。M34∶35,线刻云纹,厚0.3厘米。巫山双堰塘T303④∶6,环状残段,磨制,残长1.6厘米,肉宽0.8厘米,肉厚0.2厘米。巫山双堰塘遗址4件,残断器,圆环状,肉外沿磨出锋利边刃,磨制。T475⑤B∶4,青白色,肉外径1.5厘米,好径0.6厘米,肉宽0.5厘米,肉厚0.15厘米。T398⑤A∶3,乳白色,肉外径1.6厘米,好径0.5厘米,肉宽0.5厘米,肉厚0.1厘米。T398⑤A∶22,青绿色,肉外径1.6厘米,好径0.7厘米,肉宽0.5厘米,肉厚0.1厘米。T439⑤A∶2,灰绿色,肉外径1.5厘米,好径0.5厘米,肉宽0.4厘米,肉厚0.1厘米。

2.4 玉镯

奉节陈家坪遗址T11∶9,仅残存部分,环状,表面磨制光滑,残长2.4厘米。巫山大溪遗址第三次发掘2件。M140∶19,绿灰色相间,孔由单面切割。

2.5 玉佩

龙形玉佩:涪陵小田溪2件,M22∶8,大小造型相似,均为青白玉质,两端有黄绿色瑕疵,局部有侵蚀。卷曲龙形,卷尾,弓背,昂首做回头状,有三足,阴线刻龙头、爪、尾,龙身有涡纹装饰,尾、头及身均有圆穿,身体部分较小,线条錾刻不甚平滑,粗细不一,佩边缘有损伤。长16.2厘米,宽10厘米,厚0.3厘米。

双龙形佩:涪陵小田溪M12∶115,青玉质,镂雕两条背向对称卷曲龙形,刻画眼、爪,长8厘米,宽4厘米。

2.6 玉剑饰

涪陵小田溪墓群,有玉质剑首、玉质剑璏、玉质剑珥、玉质剑珌。剑首M22∶3,白玉质,略有黄色瑕疵,体扁圆,正面中部有凸起扁圆形球面,中心为四角星纹,周边有四个勾连云纹,圆凸的四周饰谷纹,背面中部有环形深槽,深槽外有两个对称的斜向圆孔,正面抛光,背面有打磨痕迹,直径4.8厘米,厚1.2厘米。

剑璏M22∶12,套于剑身与柄身相接处,中部有黄褐色侵蚀,侧视中部棱起呈“山”字形,横截面呈菱形,中部有椭圆形孔以容剑柄通过,侧面以中脊为界有对称的直角勾连云纹,表面抛光,孔内不甚平滑,高2.9厘米,宽5.4厘米,厚2厘米。

剑珥M22∶4,青玉质,有黄褐色瑕疵及灰色侵蚀,片状长条形,两端下弯,背面有长方形仓,便于穿革带,正面有两条竖向凹弦纹,背面有打磨痕迹,仓内不甚平滑,其余部分抛光,长6.3厘米,宽2.3厘米,厚1.8厘米。

剑珌M22∶9,白玉质,有黄褐色瑕疵及侵蚀,正视呈梯形,侧视呈梭形。底部有几何形刻画纹,顶部有一个粗的竖向圆孔及对称的两个斜向圆孔。侧面以中部为界,装饰对称直角勾连云纹,顶部有打磨痕迹,其余表面均做抛光处理,高6.5厘米,宽4.7~5.8厘米,厚1~1.2厘米。

忠县翠屏山崖墓AM201∶25,玉璏,面为长方形,背略拱,两侧平直,底平。下部有供穿挂用的长方形穿孔。面饰三道凸棱,两侧平直,闪石类玉质,玉色青白,有灰色玉沁,长4.6厘米,宽2.5厘米,高1.7厘米,穿孔长2.8厘米,宽0.6厘米。

3 三峡地区考古发掘玉器制作工艺

根据出土情况来看,三峡地区的玉器制作工艺并不十分发达,但也有其特点。从材质上看,多为玉质较粗糙的青玉、青白玉或白玉,少许有色斑块或其他瑕疵,有的由于埋藏较久远,受到侵蚀,多为黄褐色或灰色侵蚀。从纹饰上看,多饰有简单精致的涡纹、勾连云纹、圆圈纹、半圆圈纹,锯齿纹等,少数素面无纹。锯齿纹多饰于器物边缘。其中,圆圈纹颇具有巴文化的特点。从制玉工艺上看,多采用磨制手法,已普遍使用切割和钻孔技术,钻孔采用管钻法,有单面钻和双面钻两种。随着社会的进步,生产工艺也日趋进步,琢磨更加精细。制作方法一般都经过锯截、琢磨、雕刻、穿孔等工序。

4 三峡地区考古发掘玉器所反映的经济文化

玉器作为一种社会高层使用的礼器和装饰用器,对选材和制作都有较高的要求,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经济的形态。三峡地区考古发掘等玉器多为史前玉,功能也从礼器向日常装饰品扩展。不同时期不同地区出土玉器的数量不同,也反映出经济社会发展重心的变化和不同地区玉器制作工艺的发展水平。

5 结语

从三峡地区考古已出土玉器情况来看,巴人玉器的种类不超过楚文化种类的范围,这说明巴人玉文化是在楚人玉文化的影响下产生和发展的。在人类改造自然能力相当有限的古代社会,地理环境和资源状况对本地经济方式具有决定性的作用。三峡地区的出土玉器既受到周边地区玉器制作和玉文化的影响,又具有自身的突出特点,反映出历史时期三峡地区生产力水平、社会经济状况和社會风俗的发展变化过程。

猜你喜欢

玉器
基于美学的角度探讨玉器鉴赏
古代玉器皮色、沁色和染色鉴定的难点及方法
独行玉器行
中国汉代玉器的主要特征与文化特色
谈沁对出土玉器鉴定的影响
收藏玉器要力避四误区
厚德载物——中国古代玉器展(上)
玉之器
红山玉的收藏江湖
中国古代的玉器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