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威远小麦套餐试验示范

2020-03-08郑州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白晓征

河南农业 2020年2期
关键词:基腐病威远茎秆

郑州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白晓征

一、试验目的

该试验为验证威远小麦全程高产方案(拌种剂、杀菌剂、杀虫剂、生长调节剂、水溶肥)对于防病治虫,促进小麦分蘖,提高光合效率,调控小麦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促进养分转移,促进灌浆,延长功能叶寿命的作用,从而达到提高小麦产量和改善其品质的效果,为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依据。

二、试验设计与安排

试验设在滑县留固镇西冢头王晓英家责任田。该试验田地势平整,肥力中等,栽培条件较好。小麦品种为安麦9 号,于2018 年10 月15 日播种。该试验为大区试验,共设3 个处理:处理1,威远小麦套餐区6.67 hm2;处理2,常规处理区0.07 hm2;处理3,空白对照区3.33 hm2,不设重复。具体施药时间和施药方法见表1。

表1 试验处理

三、调查内容和方法

(一)在小麦苗期采取对角线5 点取样法,每点取2 m 调查地下害虫危害情况,记载被害株数,计算防效。

(二)在小麦返青初期采取对角线5 点取样法,每点取20 株调查纹枯病发生情况,计算病株率和防效。

(三)在麦蚜发生盛期采取对角线5 点取样法,每点取20 株调查麦蚜虫口数量,与空白对照区比较,计算防效。

(四)在小麦灌浆期病害发生盛期采取对角线5点取样法,每点取20 株调查小麦病害发生情况,记载发病株数,并分级记载,计算病株率、病情指数和防效。

小麦纹枯病按以下分级标准调查:

0 级:(无病)健株;

1 级:叶鞘发病,或茎秆上病斑宽度占茎秆周长的1/4 以下;

2 级:茎秆上病斑宽度占茎秆周长的1/4~1/2;

3 级:茎秆上病斑宽度占茎秆周长的1/2~3/4;

4 级:茎秆上病斑宽度占茎秆周长的3/4 以上,但植株未枯死;

5 级:病株提早枯死,呈枯孕穗或枯白穗。

小麦茎基腐病按以下分级标准调查:

0 级:无病茎;

1 级:茎基部变色至第1 节;

2 级:茎基部变色至第2 节;

3 级:茎基部变色至第3 节;

4 级:茎基部变色至3 节以上或植株死亡;

5 级:植株严重矮化,死亡未抽穗。

(五)在小麦收获期,每个处理区在1 m 内随机取4 行进行测产,折算每个处理区每667 m2产量,观察功能叶衰老情况。

四、结果分析

(一)对小麦苗期病虫害防治效果

由表2 可知,处理1 纹枯病、地下害虫防效分别为87.0%、81.8%,分别较处理2 高出40.5 个百分点、30.3 个百分点。

表2 威远套餐拌种效果

(二)对小麦中后期病虫害防治效果

由表3 可知,处理1 对小麦病虫害防效非常明显。于2019 年5 月9 日麦蚜发生盛期对其发生情况进行调查,处理1 小麦植株上未见蚜虫危害,防效率达100%,较处理2 高出44.8 个百分点,以后连续多次调查均未见蚜虫危害。5 月24 日对茎基腐病、纹枯病进行调查,处理1 株防效分别为100%、90%,处理2 株防效分别为57.1%、0%;处理1 病指防效率分别为100%、95.8%,处理2 病指防效率分别为50.8%、32.5%。

表3 喷施威远套餐对病虫害的防效

(三)对小麦产量的影响

由表4 可知,经测产,处理1 小麦产量增产显著。处理1 和处理2 平均单穗质量分别为3.4 g、3.0 g,分别较处理3 增长88.9%、66.7%。处理1 和处理2千粒质量分别为44.8 g、43.2 g,分别较处理3 增长6.2%、2.4%。处理1 和处理2 折算每667 m2产量分别为478.0 kg、465.6 kg,分别较处理3 增长40.0%、36.4%。

表4 测产

五、小结

由于气候因素等影响,2019 年小麦病虫害发生较轻,发生较普遍的病虫害有麦蚜、茎基腐病、纹枯病。威远套餐通过拌种,于返青拔节期、扬花期和灌浆期喷施杀菌剂,对茎基腐病、纹枯病等病害防效明显,整个生育期对蚜虫都有较好的控制作用,对小麦增产效果明显。

六、建议

基于纹枯病、茎基腐病等土传病害发生普遍且呈趋重发展态势,套餐里整个生育期用药杀菌剂须重视且用药量要足。小麦害虫应根据监测情况灵活掌握,如2019 年通过种子拌种即可控制小麦整个生育期蚜虫危害,不需再喷施杀虫剂。

猜你喜欢

基腐病威远茎秆
渭南市小麦茎基腐病的发生及防控
水稻茎秆接触物理参数测定与离散元仿真标定
四川威远地区地震活动与地质条件的关系
小麦茎基腐病抗性QTL的分析
四川玉米生理成熟后抗倒性能变化及其影响因素*
路过威远桥
水稻细菌性基腐病的发生与防治
百香果茎基腐病综合防治技术要点
基于ADAMS的玉米割台的仿真测试
小麦茎秆与电线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