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铁路铺架施工技术管理要点

2020-03-06王永坤

工程建设与设计 2020年5期
关键词:铺轨架梁要点

王永坤

(中交二公局铁路工程有限公司,西安 710065)

1 引言

伴随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施工技术的发展十分迅速,我国的铁路行业也随之步入现代化发展的道路,这对其施工技术相关管理工作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对于铁路铺架工程而言,其通常跨度比较大、施工路线比较长,所涉及的工序和专业也十分繁多,不论哪个环节出错,都会影响其整体施工质量,严重的话还会影响其开通运营,所以,必须对其施工技术加强管理,以此确保施工质量和施工安全。基于此,对其施工过程中的技术管理要点进行简要分析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

2 工程概况

某铁路项目其路线全长约37.954km,其中需要改建的线路长度为0.823km,需要新建线路长度为37.131km。项目所在地区气候特征表现为:昼夜温差比较大,空气比较干燥,其中冬季不仅漫长而且十分寒冷,夏季不仅短促而且十分炎热。由于施工线路多为山路,所以材料运输十分不便,因此,项目部选择预铺道砟的方式,选择TJ165架桥机通过边铺边架方式展开铺架作业。本标段需要铺架的里程约为37.131km,其中特大型桥梁、大中型桥梁共16座,隧道有8座,不仅分布比较零散,而且点多线长、管理跨度较大、施工工期紧张、施工组织难度大,加之该工程中所涉及的专业及工序较多,不论哪个环节出错,都极其容易影响到工程项目的整体施工质量,严重的甚至会影响到铁路的正常开通运营。因此,为了施工人员安全及施工质量得到有效保证,必须加强铁路铺架施工技术管理。

3 工程特点

铁路工程中的铺架施工其实就是指在进行施工的过程中,利用铁路的相关设施及钢轨完成铺架。在进行铁路铺架施工时,存在着较多的难点,如隧道铺架、桥梁铺架等,从总体上来讲,在进行铁路铺架施工时,其特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铁路铺架施工存在较大的难度;(2)铁路铺架施工有着较高的质量要求;(3)在进行铁路铺架施工的过程中存在较强的干扰性;(4)铁路铺架施工中需进行配合协调的内容较多[1];(5)施工条件较差,材料运输工作比较困难。

4 铁路铺架工程在施工前期的技术管理要点

4.1 熟知相关资料

对于铁路铺架工程而言,其施工前期应该熟知相关资料,如招投标文件、施工合同、施工图纸等,并充分了解工程的施工范围、相关标准、具体的工程量和有关要求等。认真研究施工设计图,对图纸进行严格审核,对其中存在的问题应及时和相关单位做好沟通工作。

4.2 开展全面调查

施工人员需对工程现场进行实际调查,掌握施工整体情况,及时了解施工进度、周围环境和周边的交通情况等信息,并对施工的选址、规模以及和运营线有关的方面重点调研,以此制定科学的施工方案、选择合适的机械设备、设计合理的材料进场路线及进场方式,确定是否需要增设料场,在铁路铺架前期阶段做好调研工作,科学、合理、有效地策划后期工作,以此确保工程的顺利实施。

4.3 合理策划

根据施工沿线交通情况、电力情况、用水情况、环境情况等,并结合施工具体要求,对铺架基地的具体位置、相关施工方案、设备选用、设备及材料进场方式和进场路线以及存碴、备料点的设置等进行合理策划。

4.4 其他准备

在进行铁路铺架施工前,还必须进行施工组织设计方案编制、贯通测量等重要的工作,同时,还应不断优化其临时设施设计方案,对专项方案进行编制,对相关技术资料进行准备,以增强铁路铺架施工的日常技术管理工作效率。

5 铁路铺架工程在施工中的技术管理要点

5.1 架梁技术控制要点

架梁技术控制要点具体内容如下:

(1)结合线路具有的特点、隧道实际尺寸、线路具体的曲线半径等信息,选择合适的架桥机,针对大坡度、隧道以及小曲线半径的情况制定合理的架梁方案。(2)在正式实施架梁作业之前需认真检查架桥机情况,确保其制动系统正常工作,相关人员必须持证上岗,此外,还应检查钢丝绳,时刻注意天气变化,做好防风措施。(3)成品梁需验收合格后方可出厂,并出具合格证书,不允许架设无合格证书或者质量不过关的梁。(4)架梁之前,需对线路中线的位置、断面位置、桥墩位置、垫石位置等进行检查,查看顶面是不是平整,是否按设计要求对垫石锚栓孔径、位置以及深度进行了预留。(5)支零号柱需检查其中零号柱底部分的支垫,看其是否垂直、是否牢固,并检查受力的均匀度、抄垫材料的坚实度等,以防架桥机发生倾覆;在实施捆梁作业、喂梁作业以及落梁作业过程中,需严格遵守操作流程,以此保障架桥机的安全。(6)开始架梁之前需对支座型号、相关固定端和对应的活动端以及支座坡度等进行检查,确保支座和梁体预先埋好的钢板紧密贴合,其中支座螺栓必须上紧。(7)对横隔板进行焊接之前,需清理其中的残渣和铁锈,对焊条质量进行检查,其中焊缝高度需≥8mm,且要均匀。焊接后需将焊渣处理干净,并检查焊缝质量,确保其没有裂纹、没有气泡等质量缺陷[2]。(8)完成架梁以后,需结合设计要求对桥梁支座部分的中线和桥梁部分的中心线进行重点检查,并对其质量缺陷进行修补。(9)锚栓孔在灌浆过程中需严控其质量,灌浆之前需先清理其内部的杂物和积水,灌浆后需对其进行养护,如果在冬季进行施工,需做好相应的施工措施。(10)在成品梁运输过程中,需严控其速度,对线路情况进行实时观察,一旦发现异常,车长需及时告知机车司机,要求其减速行驶或者停车检查。

5.2 铺轨技术控制要点

铺轨技术控制要点有:(1)铺轨之前需和线下单位进行沟通,做好验交工作,记录好有问题的路基,向相关单位进行上报并督促其整改,整改合格后再进行交付。(2)统计该工程的工程量,所需物资需提前申报,提前制定好机械进场的路线和计划,如果施工计划出现变更,需及时调整计划。(3)按照轨缝相关计算公式进行计算。(4)铺放轨枕之前需确保道砟顶面平整,且轨枕间距符合图纸要求,方枕处理完毕以后需对其进行检验,合格后才可以上道砟。(5)铺轨作业中需及时进行荒道拨移,并整修线路线形和路线质量、补齐相关配件、更换已经破损的轨枕,以此确保铺架设备可以安全行车。(6)做好轨排表的相关计算统计工作,轨排钉联需做好硫磺抗拔、锚固等试验检测工作,并查验轨排生产的各个环节,根据轨排规格做好相应标记。(7)铺轨之后需及时补砟,以免产生大三角坑现象、反超高现象和空吊板现象,为行车安全提供有力保障。上砟整道时需重点检查其质量及轨道具有的几何尺寸,只有线路状况符合大型机进行机养的条件方可进行整道作业。

5.3 轨缝技术控制要点

对于轨道施工而言,轨缝控制是影响其质量的关键因素,该项目所在地区由于冬季比较严寒且昼夜温差大,增加了铺轨施工过程中轨缝预留难度,因此,控制好轨道施工中的轨缝预留质量可以有效保障其施工质量,确保其正常使用。

1)轨排钉联。在轨排生产过程中需严格遵循施工计划以及事先计算好的轨排表,其中应重点监控轨枕间距质量、接头部分相错量质量以及螺旋道钉锚固质量等,并做好相应的验收工作,确保其质量符合相关设计方案和规范要求。

2)对线路进行复测。铺轨过程中,由于轨道中线和轨道高程方面的不到位、轨道线路的不顺直,在进行整道顺直之后会使得轨缝变小,铺轨误差不一样,所以其缩小程度也不一样。基于此,在实际铺轨过程中进行预留轨缝时会结合铺轨过程中轨排对中的具体偏移程度以及具备的平顺状态略微增大其预留值。

3)气象观测。施工之前需关注其沿线气象情况,收集相关资料,铺轨过程中需关注其温度变化,使预留轨缝更加准确,进而确保其施工质量。

4)测量轨道温度。铺轨时需每小时进行一次轨温测量,结合实时温度预留轨缝。对于升温幅度或者降温幅度较大的阶段,需对每段轨排进行测温。利用双轨温计进行测温时,需将轨温计贴于钢轨阴面,待其温度稳定后再进行读数。将2只轨温计读取的数值求平均值后作为最后的取值。

5)轨缝计算。在铺轨施工过程中其预留轨缝的尺寸大小需使轨道在锁定之后,不论是面对接头阻力还是道床阻力,其钢轨都可以自由伸缩。

6)轨缝控制。通过轨缝卡尺对左右股钢轨部分的接头轨缝值进行测量时,需将卡尺置于其接头内侧,并处于偏下位置,此外,还需避开其接头肥边,如此才可以测量出更加准确的轨缝值。

7)上紧鱼尾板。铺轨后需多次复拧螺栓,保持其接头符合规定扭矩。对于钢轨而言,其接头阻力会影响其伸长度,因此,接头螺栓使用的数量和螺栓的拧紧力对轨缝质量具有决定作用。

8)上砟整道。铺轨之后需及时拨正线路,提升道床在纵向以及横向方面的阻力,避免由于温度发生急剧变换而使得轨缝不均匀。控制上碴碴量,不仅要满足其道床截面的需求,还要符合线路机养条件。

9)对轨缝进行检查,对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调整。铺轨后需及时检查其预留的轨缝,并对比分析其预留值,结合分析结果对其后续取值进行调整。

6 结语

综上所述,铁路铺架施工比较复杂,不仅涉及的施工路线比较长,而且涉及多个专业技术,因此,其铺架技术必须具备科学性,所以,要求施工单位必须加强铁路铺架技术的管理。本文重点分析铁路铺架前期和中期的技术管理要点,以期对相关工作人员有所帮助。

猜你喜欢

铺轨架梁要点
健康烹调的要点
中老铁路全线铺轨完成 年内开通运营
中老铁路铺轨顺利到达景寨隧道 铺轨进度超95%
基于MIDAS/Civil地铁铺轨门吊结构设计及研究
A Teaching Plan —— How to Write a Summary of an Exposition
书写要点
立栋架梁,谋篇布局——议论文如何安排结构
基于激光距离探测的桥架梁防撞预警装置
高速铁路铺轨工程技术探讨
2015年报道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