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河道工程治理措施的实践与研究

2020-03-05张伟杰

工程建设与设计 2020年19期
关键词:护岸河道水利

张伟杰

(深圳市水务工程建设管理中心,广东 深圳 518000)

1 引言

河道工程本身具备排涝、灌溉、引水、水上交通运输等功能,新时期,河道的旅游、景观等功能也开始得到重视。要想做好河道工程治理工作,就要求有关部门能够重视起来,为了能够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生活以及发展需求,对污水配套设施的完善以及治理河道污染问题便成了重中之重。河道治理不仅能够构建起良好的生态系统,更可以为社会的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良好支撑。

2 河道工程治理的必要性

2.1 水利现代化发展的需要

最近几年,河道工程治理工作不断开展,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效果,为水利现代化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不过,想要全面实现水利现代化的发展目标,依然有很长一段路要走。新时期,伴随着水利现代化、标准化、规范化以及精细化管理的持续推进,有关部门应该将水利现代化建设与资源环境整治结合在一起,将河道治理和环境效益、社会效益以及经济效益有机结合,调动全社会参与现代水利发展的积极性,以更好地适应水利现代化的发展需求【1】。

2.2 生态文明建设的需要

随着我国城市化发展速度的加快,城市命脉的河流逐渐变得边缘化,人造景观缺乏自然气息,导致城市居民失去了亲近自然的机会。在物质需求得到满足后,人们就开始更加追求精神需求,对于生态文明建设越发重视,强调生态环境建设以及保护的同时,也要求对生物多样性进行保护,关注河道工程的环境建设,主张尊重和保护自然,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2】。

3 河道工程治理现状

3.1 环境保护意识薄弱

在河道工程治理中,环境保护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不少地区只是将重点放在了河流管理的设计以及改造中,随着现阶段城市的发展,城市污水和生活垃圾随意排放的情况日趋严重,这将会加快水资源污染速度,从而威胁到城市居民的生活。分析原因,主要是因为人民群众存在环境保护意识薄弱的情况,没有认识到河道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没有严格依照河道管理的相关理念和标准来开展各项工作。针对这样的问题,在实施河道工程治理工作时,有关部门应该强化环境保护意识,重视对河道生态环境的保护【3】。

3.2 河道淤积未得到改善

新的发展环境下,受水土流失、泥石流等各类自然灾害影响,很多地区的河道防洪排涝功能不断退化,出现了比较严重的河道淤积问题,而在实施河岸建设的过程中,缺乏对于护岸以及堤身的有效设置和防护,导致河道本身无法满足相关防洪标准的要求。另外,有关部门缺乏对于河道护岸建设的重视,对河道绿化状况产生了不容忽视的影响,导致河道长期处于超负荷运行状态,淤泥的不断增加可对河道的防洪排涝功能产生直接影响。

3.3 治理责任划分不当

河道治理过程中很多的管理任务都是需要多个部门共同执行的。但是,目前的河道治理管理法规体系并不完善,各部门的岗位职责也没有进行很细致的划分,在这种情况下,对于相关规定,不同部门的人员会出现不同的理解,导致河道治理出现各自为政的情况。例如,水利部门、环保部门等在实施河道治理时,因为缺乏明确的责任划分,存在相互推诿的现象,没有及时有效遏制河道环境污染问题的蔓延,这样会对河道工程的治理效果产生直接的不良影响【4】。

4 河道工程治理措施

4.1 提高环境保护意识

在河道工程治理中,有关部门应该重视起来,在提高自身环境保护意识的同时,做好社会宣传工作,引导人民群众树立起环境保护及河流保护意识。例如,可以借助电视、网络等方式,加强河道保护宣传,也可以安排专人深入到学校、社区等进行宣传,使得公众能够充分认识到河道保护的重要性,从而对自身行为进行约束,积极参与到河道工程治理工作中。

4.2 建设生态水利工程

通常,喜水植物具备良好的固堤作用,因为喜水植物有着很发达的根系,通过大量种植喜水植物的方式,在美化河道环境的同时,实现对于河堤、河岸的有效保护。对比而言,自然型护岸可以最大限度地维持河岸的生态环境,不过,其对于洪水的抵抗能力有限,因此一般只能设置在缓坡河段,如果将其设置在其他河段,则应该采取有效措施来强化河堤结构。另外,在实施生态护岸建设的过程中,有关部门应该做好优化设计,合理选择植被类型,提升护岸的稳定性和可靠性【5】。

4.3 明确相关责任划分

想要对河道工程治理问题进行解决,有关部门需要对各部门和工作人员的岗位职责进行明确,促进河道治理整体质量的提高。而在完善责任制度的同时,还应该充分考虑工作人员的工作状况和各个环节的施工质量,将其结合在一起,推动河道治理制度的建设和完善,有效解决多头管理问题,明确各部门各岗位的职责与权限,将河道治理责任落实到岗位和个人。同时,治理机构需要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强调专款专用,配合相应的监督管理和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工作人员参与河道治理的积极性和能动性,保证良好的河道治理效果。

4.4 关注工程运行管理

河道工程整治措施落实后,需要进行试运行来检验其效果,这个环节必须加强工程运行管理,对堤防以及滩涂农田生态环境进行恢复,落实水保措施,及时对生产生活污水以及建筑垃圾等进行处理,美化工程管理场所,针对滩地农田、河道淤积等采取有效的应对和处理措施,恢复其正常运作。另外,在工程建设和试运行阶段,应该对生态保护的具体措施进行落实,最大限度地降低河道工程治理对于周边自然生态环境的影响,对植树绿化以及生态体系建设的问题进行重点解决,提高植被覆盖率,做到“河成、堤成、绿化成”,营造出生态堤防来对湿地环境进行保护,将河道建设成生态环境良好的湿地走廊和绿色走廊,将河道的各种功能充分发挥出来。

5 结语

总而言之,新的发展环境下,河道工程的治理工作受到了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也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果。想要促进河道工程治理整体质量的提高,相关部门应该及时更新观念认识,明确河道工程治理的必要性,对河道工程治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找出其原因所在,然后采取有效措施,引导广大人民群众树立起生态环境保护及河道保护意识,建立起完善的河道治理责任制度,明确责任划分的同时,关注工程运行管理,对水环境污染和水资源浪费的问题进行解决,促进河道工程的发挥。

猜你喜欢

护岸河道水利
浅谈水利工程中堤防护岸工程施工技术应用
预制装配式波浪桩生态护岸研究
高强度塑钢板桩在河道护岸工程中的应用研究
生态护岸技术在深圳防洪治理中的应用
为夺取双胜利提供坚实水利保障(Ⅱ)
为夺取双胜利提供坚实水利保障(Ⅰ)
水利工会
水利监督
河道里的垃圾
山溪性河道植物选择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