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道路桥梁施工中软弱地基的处理手段

2020-03-05张继超

工程建设与设计 2020年19期
关键词:压缩性桥梁工程土层

张继超

(河北冀通路桥建设有限公司 第五分公司,石家庄 050000)

1 引言

我国的软弱地基分布较广,常会对道路桥梁工程建设造成阻碍,而道路桥梁工程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若施工存在问题,不仅影响社会发展,还会给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带来严重威胁。软弱地基含水率高、承载力差、压缩性强、不易稳固,无法满足道路桥梁工程地基标准要求,必须对其进行处理。在制定处理方案时,要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制定科学、合理的方案,在现场施工过程中严格管控,确保道路桥梁工程最终建设效果。

2 道路桥梁工程施工中的软弱地基概述

2.1 基本概念

道路桥梁工程施工中软弱地基属于较为常见的地基类型,主要包括含水率高、土壤缝隙大、土质疏松的地基类型,一般是由软性黏土、淤泥组成。由于软弱地基的含水率高、承载能力差,无法满足道路桥梁工程施工标准要求,必须采取有效措施予以处理,以便确保道路桥梁工程建设质量、安全、成本等目标能够顺利实现【1】。

2.2 基本特征

道路桥梁工程施工中的软弱地基稳定性差、强度低、易液化、压缩率高,容易出现较大沉降。在具体工程建设期间,需要关注地基变形情况及自身稳定性,采取有效措施来解决软弱地基问题,减少地基沉降。软弱地基的基本特征主要是以下6 个方面:

1)含水率高:软弱地基土层含水率能够达到35%~80%,空隙率为1~2。

2)压缩率高:软弱地基土层压缩性在0.5~1.5MPa,甚至部分达到4.5MPa,其压缩率会随流动性限制增加而增长。

3)剪切强度低:软弱地基不排水的自然剪切强度一般情况下会小于20kPa,变化范围在5~25kPa 范围内。

4)渗透性差:软弱地基土层的渗透系数较低,若完全依靠其自身重量、负荷实现完全的固结,需要的周期较长。

5)结构性差:软弱地基一旦出现扰动会破坏土壤絮体结构,大大降低土壤阻力,甚至土层出现流体状态【2】。

6)流变性强:当软弱地基土层外部的剪应力保持不变时,会造成土层缓慢出现剪切变形的现象,导致可能出现剪强度衰减,在土层固结沉降完成后,软弱地基土层还可能出现较大的次固结沉降现象。

2.3 处理原则

为增强道路桥梁工程软弱地基处理成效,需要重视地基、路面的基本特征,避免影响地基、路面的施工效果,尽量降低土层沉降速度、缩短沉降时间,保证软弱地基稳固、可靠。坚持预防性控制原则,提升软土地基处理成效,选择适宜的处理方法,尽量一次处理完成,保证处理效果,为道路桥梁工程施工创造良好的条件。

2.4 危害情况

道路桥梁工程施工质量受软弱地基处理成效影响,道路桥梁工程施工中碰到的软弱地基土层,其压缩性高、抗剪强度低、透水率低,这些特性对于道路桥梁工程的危害较大。而且,软弱地基的土层土质较为松软,其抗剪强度低于路堤或路面外载荷时,道路桥梁工程地基会出现局部或整体的剪切强度破坏,从而造成路堤沉降、塌方,严重影响道路桥梁工程的正常施工。对于排水不畅的路段,还可能出现水侵入路基的情况,在土层自重及外部因素的共同作用下,路基就会出现较为严重的沉降问题,若沉降量较大且不均匀,路面则很容易出现开裂,水进入后容易出现翻浆,造成道路桥梁工程功能无法正常发挥。

3 道路桥梁施工中软弱地基的处理措施

3.1 强夯处理

采用强夯法来处理道路桥梁工程建设中的软弱地基的方式较为广泛。强夯法处理将重物提升到高空,利用其下降势能作用将软弱地基进行压实,以便降低软弱地基土层的压缩性,缩小土层土质间隙,提升软弱地基的承载能力,改善地基性能。强夯法处理操作较为简便,可影响10m 范围深度的地基,能够较大程度减少道路桥梁工程变形问题,但强夯处理方式在应用过程中需要设置相应的隔声墙或隔振沟来降低振动噪声的影响,这也是强夯法应用过程中无法规避的缺陷问题【3】。

3.2 置换处理

使用优质土壤将道路桥梁工程施工中碰到的软弱土层进行置换,这是一类较为简单、灵活的软弱地基处理方式。但在应用置换处理的过程中需要使用专门的机械进行挖掘,然后将挖空的区域使用强度高、压缩性好的砂石进行替换。这部分替换物要具备良好的水渗透能力。在材料替代完成后要采取有效的压实处理,确保挤压充分,将土层中不必要的水分充分排出,保证土层替换顺利。若采用人工压实处理的方式,要关注土层强度标准,确保满足道路桥梁工程施工建设要求。置换处理软弱地基的方式一般多用于表层路基,其深度宜控制在5m 以内,通过改善道路桥梁工程地基沉降情况,提升工程总体稳定性。

3.3 水泥搅拌桩处理

水泥搅拌桩使用水泥作为固化剂,利用机械将固化剂、软弱地基土层进行搅拌,最终形成整体性、水稳性良好,且具备一定强度的水泥加固土,实现道路桥梁工程施工软弱地基承载能力的提升。水泥搅拌桩不需要固结时间,能够有效提升道路、桥梁地基强度,施工工艺成熟,整体造价较低。但其所能处理的深度有限,且受桩身强度限制,采用水泥搅拌桩处理的软弱地基土层上方的填土高度不宜过高,对于填土高度较高的路段,加固处理后的地基无法满足相应要求,且现场施工存在较大的成桩难度。

3.4 加筋及化学加固处理

利用抗拉强度高的土工合成材料来处理道路桥梁工程施工中的软弱地基土层,借助土颗粒与拉筋之间的位移摩擦力,使土层与加筋能够形成稳定、良好的整体,实现道路桥梁工程基础结构形变问题的控制。同时,使用化学加固处理方法,如:使用水泥、石灰等化学物质,实现对道路桥梁工程软弱地基土层的加固处理,配合塑料排水板技术,对道路桥梁工程中的软弱地基进行排水,最终实现道路桥梁工程施工中软弱地基状况的改善【4】。

3.5 加载处理

在道路桥梁工程施工前做好相应准备,避免因前期填土造成的沉降、塌陷问题,以便提升地基强度。在施工之前对区域周边环境进行检测,了解施工区域水文、地质情况,若发现道路桥梁工程建设区域有地下水流经过,必须及时抽取地下水,降低地下水位,将地基压实,并打入钢板桩进行固定,经有效措施进行处理,避免地基软化,减弱其稳定性、硬度等参数。施工完成后,在道路桥梁工程表层使用填土加载法进行加载,控制地基的稳定。

4 结语

在道路桥梁工程建设期间,经常会碰到软弱地基问题,其含水率高、承载力差,需要关注工程结构特性,确保整体稳定性,并积极完善道路桥梁工程施工技术工艺,采取科学、合理的技术措施,提升道路桥梁工程软弱地基处理质量,在道路桥梁工程建设期间采取高效、合理的软弱地基处理技术,才能更好地保证地基稳定性、可靠性,为道路桥梁工程建设创造良好条件,并为经济、社会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猜你喜欢

压缩性桥梁工程土层
核素骨显像对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诊断价值
工程造价控制中竣工结算在市政道路桥梁工程中的应用
土钉喷锚在不同土层的支护应用及效果分析
提防痛性瘫痪——椎体压缩性骨折
桥梁工程设计在BIM技术中的应用
市政桥梁工程下部结构施工技术
PKP在老年人胸腰椎压缩性骨折中的临床应用
土层 村与人 下
土层——伊当湾志
土层 沙与土 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