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贵州山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研究

2020-03-05刘海

工程建设与设计 2020年22期
关键词:村寨管网山区

刘海

(贵州省黔南州第二生态环境监测站,贵州551200)

1 引言

贵州省龙里县从2010年起就开始对农村生活污水进行了治理和探索。虽然全县的农村生活污水得到了一定的改善,但与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的要求仍有较大差距。本文对贵州山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现状进行探讨。

2 污水治理开展工作和治理现状

2.1 农村污水治理工作开展情况

截至2019年,贵州省龙里县已经建设完成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站48个,共计投入建设资金约4 400万元,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能力达2 307t/d。项目的实施主要由中央环保专项资金投资建设完成,共计投入中央环保专项资金3 820万元。污水处理设施主要采用A/O活性污泥、生物膜处理、人工湿地等工艺技术。目前,污水处理设施主要由建设单位运维,大部分设施已正常运行。48座污水处理站有3座无污水或污水量小,造成设施无法正常运行;另有3座污水处理设施因无运行费用导致停运。

2.2 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现状

截至目前,龙里县乡镇已建成镇级污水厂共7个,日处理规模达1.5×104t。全县乡镇污水处理厂已实现镇区域全覆盖。根据人口和生活用水量估算,龙里县每日产生农村生活污水约1.36×104t,虽然城镇污水处理厂处理规模已经达日处理规模1.5×104t,但实际收集处理城镇区域内的农村生活污水约2 200t/d。

农村区域内的生活污水实际处理量1 300t/d,按照每30户的村寨必须建设污水处理设施的要求进行污水处理设施建设,预计全县还需要建设约400个村寨污水处理设施,需要建设资金约4亿元。

3 山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存在的问题

3.1 农村生活污水需要治理量大

虽然镇污水处理厂处理规模已经达日处理规模1.5×104t,但实际收集处理污水约2 200t/d;龙里县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每日处理能力为2 307t/d,实际每日处理农村生活污水约1 300t,根据以上计算,实际还需要处理约10 000t/d,生活污水需要治理的量还很大。

3.2 污水设施运行维护困难

根据已经修建的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运行情况,在设施运行中主要存在以下困难:

1)污水量少,收集困难。由于山区农村污水管网所处地形复杂,容易损坏,存在生活污水跑冒滴漏的现象;农村居民实际居住人口少,造成污水实际产生量与污水处理设施设计处理量存在较大差距。例如,一个按照人口数量设计建设的污水处理设施日处理规模为50t,但经测算实际进入污水处理设施的污水量仅约为15t。

2)污水处理设施在技术方面正常运行难。主要是由于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处理工艺多数采用A/O、A2/O活性污泥等,该工艺对污水进水量、温度等都有严格的要求,在实际运行中,存在部分污水处理设施由于进水量小,无法稳定培养活性污泥的情况。同时,冬天气温偏低,活性污泥的活性很差或直接不能存活,造成污水处理设施在冬天根本无法稳定正常运行。

3)污水处理设施运行中易崩溃。农村污水处理设施为便于收集污水和减少运行费用,多数设施采用自流式收集,设施建设在低洼处。

4)运行费用高。设施运行时需要投入大量资金进行及时维护,污水收集困难,运维成本高,一个污水处理站正常运维成本一般约为每年3万元,主要包括运行的电费、设备维护修理费、运维人员工资,有的污水处理站由于处理污水工艺特殊性,需要更换昂贵的处理耗材,运维费高达每年约10万元。

5)现有管理维护水平不高。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运维缺乏专业技术人员,镇村2级监管人员缺乏专业管理运维技能和知识。

6)无资金保障。镇、村两级无资金对污水处理设施进行有效维护管理。由于受雨季、滑坡等自然灾害的影响,山区管网渗漏风险大,并且渗漏后,查找漏点和维修困难。

3.3 山区地区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困难

山区污水处理设施在建设中存在较多的困难:(1)污水管网建设困难。由于山区农村居民居住较为分散,村庄、村寨分散的地理分布特征造成污水分散,难于收集,污水管网建设困难。大部分村寨的污水管网基础设施薄弱,需要建设污水管网量大。(2)污水设施建设选址难。由于污水处理站一般采取自流形式进行污水收集,污水处理站需要建设在村寨下方位,处于较低的位置,但存在合适地址选取困难的情况。同时,低洼处存在污水处理设施被水淹没的安全风险。(3)设施建设中协调难。由于设施和管网建设中,需要对村寨原有的道路、田地、沟渠进行开挖,存在部分村民为了自己的利益对项目施工不支持的情况[1]。

4 山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的建议

4.1 持续加大农村污水治理力度

持续加大对农村生活污水设施的建设。按照每30户的村寨必须建设污水处理设施的要求进行建设,贵州山区生活污水治理设施与实际需求差距较大,需继续加大投入建设。

4.2 重点区域优先治理

由于污水处理设施建设资金严重不足,建议山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将有重点,分批次地进行治理,优先开展治理集中式饮用水源地保护区内村寨的农村生活污水。并结合农村黑臭水体治理的要求,优先治理农村生活污水对生态环境影响较为严重的地区。

4.3 改变污水治理思路

为改变农村污水运行维护的现状,提高污水设施的实用性。建议对山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的思路进行重大的调整:(1)完善污水处理设施的前端处理能力。建议农村户户建设三级化粪池,将需要进入治理设施的污水经过化粪池处理后,再进入处理设施。(2)建议农村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尽量采取无动力设施,减小污水处理的运维成本并降低技术要求。积极推行人工湿地、氧化塘等无动力污水处理工艺。(3)建议污水设施建设时减少管网建设,污水就地处理后排放,利用山区的林地、草地等让生态环境自然消纳污染物,积极回用生活污水。同时,在山区建设农村污水处理设施时,建议采用分散式污水处理设施,尽量少建或不建集中式污水处理设施。因分散式污水处理系统有以下的特点:投资成本低、维护管理简单;动力消耗小,符合生态友好要求;技术成熟运行稳定[2]。

4.4 明确运维责任主体

明确污水处理设施的运维主体,积极推进落实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运维由供排水总公司负责,实现供排水一体化,从政府层面解决运维资金保障,解决农村污水处理设施运维的困境。

5 结语

山区的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任务重,生活污水的污染已经成为影响农村生活环境质量的重要因素。为有效地对农村生活污水进行治理,需要依据经济发展水平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开展污水治理,建设分散式免维护的污水处理设施,同时依靠山地生态环境对污染物的自我净化和消解能力,将污水经简单处理后回用,不宜建设较为复杂的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

猜你喜欢

村寨管网山区
“赤脚”——一个山区医生的行走(上)
《山区修梯田》
无蚊村寨丁屋岭
管网独立是妥协还是改革
从管网独立看国企改革
管网改革虚实
山区
村寨——海坪彝寨
织起一张共管网
别让民族村寨毁于当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