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水文水资源管理在防洪减灾工作中的作用

2020-03-05徐郡璘

工程建设与设计 2020年22期
关键词:城市防洪减灾预案

徐郡璘

(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杭州311122)

1 引言

现阶段,我国的城市洪涝灾害频繁发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城市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在此背景下,我国国民逐渐认识到水文水资源管理工作的重要意义,因此,如何发挥水文水资源管理在防洪减灾工作中的作用是当前社会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需要相关单位加强重视,不断提升水文水资源管理的效益[1]。

2 水文水资源管理在城市防洪减灾工作中的作用

近几年,随着我国城市化建设水平的不断提升,各个城市的经济和工业水平也在迅速提高,在这个过程中,自然环境也受到了一定的破坏,尤其是水资源的污染,非常严重,各种洪涝灾害频繁发生,在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的同时,也威胁着城市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通过加强水文水资源管理,可以对城市降水情况进行实时监督,并分析洪灾发生的规律,进而进行有效的防洪减灾[2]。另外,利用水文水资源管理工作,还可以加强对城市居民的防洪减灾知识的普及,提高城市居民的防洪减灾意识,从而积极配合各项管理工作,降低洪涝灾害的发生率,并可以在洪涝灾害来临时进行有效应对,降低灾害损失。

3 我国水文水资源管理和城市防洪减灾工作的现状

3.1 投入资金有限,技术水平不够先进

现阶段,我国在水文水资源管理和城市防洪减灾工作过程中存在的最主要的问题是投入的资金较为有限,导致技术水平不够先进。具体表现为:(1)水文水资源管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但是,我国投入的水资源研究费用还不能满足实际的工作要求,技术水平不够先进;(2)部分地区的水文水资源监测设备还有待完善,使水文水资源的监测不够准确,也影响了最终的管理水平和防洪减灾工作的效益。

3.2 管理水平还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

我国在水文水资源管理和城市防洪减灾工作过程中,其实际的管理水平还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具体表现为:(1)部分单位的管理人员的专业水平和技术能力还有待提高,人才队伍不够完善,使管理水平有待强化;(2)相关的节水制度和管理制度还不够完善,导致无法为实际的水文水资源管理和城市防洪减灾工作提供制度支持,最终影响管理工作的效益。

3.3 我国城市防洪的现状

3.3.1 城市洪灾发生较为突然,造成的损害也较为严重

受到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我国的城市暴雨发生率逐步提高,而暴雨又具有强度大、时间短的特点,城市在遭遇暴雨以后,地面植被则会相应减少,进而降低城市排水能力。另外,我国城市在防洪基础设施方面存在高度集中化的特点,也容易在洪灾中发生连锁反应,如水电中断、交通瘫痪等次生灾害。

3.3.2 我国的城市防洪工程体系有待完善

我国的城市防洪工程体系还有待完善,社会管理相对薄弱,部分城市并没有完善的防洪排涝工程体系,在预案编制工作上存在一定的滞后性,最终导致难以形成独立排洪机制。另外,还有部分城市缺乏完整的城市防洪应急预案,在防洪设施上也较为陈旧,没有进行及时更新,使设备的可操作性有待提高。

4 防洪减灾工作的提升目标

党的十九大在城市防洪减灾工作方面也提出了新的战略目标,具体解释如下:(1)落实“十四五”水利改革发展规划,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新时代治水方针和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水灾害统筹治理的治水新思路夯实水利基础设施、提高防汛抗洪能力、构建水生态平衡、全面推行河长制;(2)加强对全国的年供水量的控制,尽量将其控制在6.7×1011m3以内,不断提高城镇地区的供水能力和应急能力;(3)注意优化重要江河湖泊的功能,优化水质,改善我国的水生态环境。

5 水文水资源管理提升措施

5.1 加大投入,布设监测设施并加大设备研发力度

我国政府和相关部门需要加强对水文水资源管理以及城市防洪减灾工作的重视,增加资金投入,完善相关的监测设备,并注意加大设备的研发力度,以此提高我国水文水资源管理工作的水平。另外,各个城市地区的水文水资源管理的直接负责部门也需要加强宣传,吸引社会各界资金力量的入驻,为监测设施和设备技术的完善提供经费保障,拓宽资金投入渠道。

5.2 建立数字自动化的防洪预警决策系统

我国政府和相关单位还需要建立数字化自动化的水文站网,加强对水文水资源的管理,可以及时掌握雨量和河流动态的监测数据,并将各个站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发送给相关部门,实现水文站网的数据共享。此外,可以建设一个综合平台,除了对雨水情况进行监测,还能加入对防洪排涝工程体系的集中管理、洪潮预报系统、防洪预案辅助分析决策系统等功能。用数字化的手段提高我国城市整体的防汛抗灾综合能力,实现城市防洪减灾决策智慧化。

5.3 建立完善的灾害监测系统

相关部门和单位还需要建立完善的灾害监测系统。系统应包含气象、水文以及地震等各方面的内容,结合系统功能制定科学的防洪减灾管理预案。管理人员可以及时获取灾害信息,并结合这些信息进行综合分析和决策,保障防洪减灾工作的顺利开展[3]。

5.4 防洪减灾政策制度的完善

水利部门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城市防洪减灾制度体系建设。一方面,对现有的预案进行完善,不断提高预案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另外,还需要加强各部门间的沟通协作,通过制度建设提高部门间在防洪减灾工作中的执行能力,积极配合各项防洪措施的落实,保证各项防洪预案在洪涝灾害到来时可以得到有效落实。

5.5 建立完善的群众性防洪减灾机制

相关部门和单位还需要建立完善的群众性防洪减灾机制,不断提高人们的防洪意识,从而可以加强对工作人员的监督,配合防洪工程建设、维护和运用。另外,部门还需要加强对群众的宣传,让人们了解加强防洪工作的重要性,加强对洪涝灾害的识别能力。除此之外,部门也可以利用当前的互联网技术,联合新媒体形式,帮助当地群众进一步树立防洪减灾的意识,让群众能够及时获取水雨情信息,最大限度地发挥群众性防洪减灾机制的作用。

6 结语

综上所述,水文水资源管理在防洪减灾工作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相关单位需要做好水文水资源管理工作,加强对水文水环境的有效监测,完善各项防洪减灾措施,最终促进我国的水利发展。

猜你喜欢

城市防洪减灾预案
防灾减灾 共迎丰收之季
海绵城市背景下城市防洪排涝规划研究
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黑龙江省防汛应急预案等3部应急预案的通知(下)
关于江都区城市河道张纲河北段治理工程挡土墙设计的探讨
南水北调防洪影响处理工程穿越郑州城区存在问题及处理方案
国务委员、国家减灾委主任王勇在北京出席“防灾减灾日”活动
2016年版《国家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解读
农业减灾自救 刻不容缓
紧急预案
城市防洪标准与防洪体系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