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父亲,我一生的启明星

2020-03-04傅益瑶

读者·校园版 2020年5期
关键词:夫子庙启明星做学问

傅益瑶

若不是爸爸傅抱石的阻挠,我现在可能就是一名演员。

爸爸不仅爱看戏,还爱演戏,拉得一手好胡琴。跟着爸爸,小时候我见到了不少演员,我最大的梦想,就是能够成为一名演员。

但爸爸已经替我“包办”了前程,他想让我考南京师范学院学中文专业。这个决定使爸爸成为我一生的启明星。

当时南京师范学院的师资力量非常强大,原来中央大学文科的骨干老师都留在了南京师范学院,如唐圭璋、孙望、段曦仲等,爸爸觉得这是很难得的机会。只有“读文”才有更大的发展空间,肚子里有文章是成就一切的基础,做什么都行。

就这样,我的演员梦彻底破灭了。

收到大学录取通知书,看到南京师范学院就在家门口,眼看云游四方的愿望成了泡影,失望加生气,情绪低落,爸爸还在一边笑我。一气之下,我干脆躺在地上打滚,从客厅的这头滚到那头,滚了好几个来回。爸爸站在旁边,刚开始滚的时候他还笑着抽烟,到后来发现我滚个不停,就“啪”地踢一脚:“给我起来!不知好歹,点破你的迷津你还不懂!”

晚饭后,爸爸牵着我的手到玄武湖公园去散步。爸爸告诉我,中国人的“文”含义很复杂,不仅仅是文章、文化、文学,它是真理。有“文”就能治国、治天地。有“文”就能有爱,有“文”就有慈悲。这个“文”不是普通的东西。爸爸希望我到更好的土地里去生长,学校给的是一把铲子和一些种子,我要自己去种,从他们那里吸收营养,然后自己灌溉。爸爸满足女儿的方式并不是一味地宠爱,而是对女儿抱有期待。

去南京师范学院报到之前,爸爸特地带我到夫子庙转了转,做了这样几件事。

第一件事,爸爸告诉我夫子庙就是中国“文”的精髓的体现。爸爸带我吃小吃,告诉我油饼怎么炸才酥香焦嫩;肴肉应该怎么挑选,怎么蘸醋才好吃;他还带我去吃永和园的小笼包子。这是我后来的画作《李白登金陵凤凰台》中的主题。

第二件事,爸爸带我到杨公井的古旧书店买了各种各样的辞典。后来我才慢慢知道,做学问的时候这些书是必不可少的。没有这些工具书,搞不清的问题就会搁置下来,做学问就会有漏洞。他觉得我既然读了中文专业,就要学会独立做学问。

第三件事,爸爸托熟识的古董店老板帮我们去找真正宋拓的柳公权和颜真卿旧帖。没有宋拓元拓也行,越久远越好,明初的都不够好。

爸爸告诉老板,说我这个女儿现在要出道了,要好好教了。想要扎实地练字,一定要用旧的原拓,这样才能让女儿学到最好的东西。

爸爸说眼睛看到的东西,就像空气里的传染病一样会传播。他叮嘱我不喜欢的东西千万不要多看,不喜欢的人千万不要多盯,因为气息也会传染。爸爸的这个良医“方子”,后来成为我保命的盾牌,令我在创作和人际交往上尽可能地保持自我。

逛夫子庙的这一路,爸爸恨不得把自己对女儿的所有忠告一股脑儿都倒出来。爸爸对我是真的用心啊。那天回家,是爸爸叫的门,我在后面看着他的背影。爸爸小时候背门板,肩膀因为受傷而有点变形。我突然觉得爸爸有些衰老,头发大半已白。

没想到,这是我们父女俩最后一次外出。我上大学不到一个月,爸爸就离开了这个世界。他最在乎的女儿总算从了他的遗愿,潜心学“文”,从事绘画到现在。

爸爸当年让我习文的决定,对我的一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么多年来,在我的生命中遭遇过许许多多的困难和不顺,也侥幸取得过一些小成就,但守护我一路前行、为我照亮人生的,始终是爸爸对“文”的超凡理解和敬重。

猜你喜欢

夫子庙启明星做学问
我眼中的启明星
南京夫子庙
教师是做学问的
夫子庙的小吃
东方升起启明星
东方升起启明星
东方升起启明星
夫子庙游玩记
做学问像爬山
“做学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