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措并举 科学营林
——定西市三北防护林工程退化林分修复途径与措施探索

2020-03-04

甘肃林业 2020年2期
关键词:林带定西市郁闭度

定西市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启动实施以来,全市广大干部群众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充分发扬“领导苦抓,部门苦帮,群众苦干”的三苦精神,累计完成建设任务160.71万亩。目前,定西市有林地面积343.49万亩,森林覆盖率12.04%。近年来,由于生理成熟、气候干旱等因素,防护林老化退化现象日益显现。全市退化防护林面积达70万亩,占有林地面积的20.4%。开展退化林分改造,增强森林生态系统整体功能,已成为三北工程建设的重点工作之一。为此,我们以华家岭林带为实验基地,转变经营理念,创新管理形式,探索出了适合定西乃至甘肃全省的退化林分修复新途径。

一、转变观念,树立森林经营理念

针对定西市林业发展方式落后、经营管理粗放、质量效益低下的突出问题,全市各级林业部门充分认识到森林经营是现代林业发展的永恒主题,是实现林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根基所在,全市树立森林需要培育、防护林也必须培育的理念;确立了以增资源、提质量、促效益为目标,以生态功能为主导,保育结合,统筹规划,科学经营的指导思想。在森林经营中做到现有林抚育与新造林管护相结合,森林抚育与绿化大苗培育相结合,森林抚育与森林生态旅游相结合,森林抚育与林下资源综合利用相结合。实现了由注重经济效益向生态、社会、经济效益并重转变。

二、加强领导,制定稳健的管理机制

为加强对森林经营更新工作的组织领导,市上成立森林经营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了各部门职责。积极推行“行政+技术”双轨责任制,县林业部门组建林业技术服务工作组,实行划段包干责任制,从规划设计、工程整地、苗木选用、栽植技术等各个环节进行跟踪指导、跟班服务、严格把关。项目签订目标管理责任书和承包施工合同书,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责任和奖惩。特别是严把栽植关,按照“苗正、踏实、规范”的要求,重点推广带土球栽植、截杆造林、穴坑覆膜和使用壮苗生根剂等抗旱造林技术,栽植后及时浇水覆膜,坚决杜绝根系外露、栽植虚浅等现象,提高了造林成活率。通过推行典型示范机制、实行四制管理及项目法人制、公告公示制、招投标制等机制,精细组织实施,做到责任到人,确保森林经营工作的顺利实施。

三、统筹兼顾,进行科学的规划设计

坚持在统一规划,合理布局的基础上,以流域或山系为单元,打破乡村行政界限,集中连片,整乡整村整流域推进。在退化林分改造中严格按照《国家林业局关于做好退化防护林更新改造工作的指导意见》《三北防护林退化林分修复技术规程》《森林抚育规程》等进行整体规划,并在科学规划的基础上,委托有资质的单位根据年度任务开展调查评价、作业设计等技术性工作,采取择伐补造、抚育改造等方法,对防护功能明显下降,枯死木、濒死木比例占单位面积株数10~40%,遭受干旱、洪涝及林业有害生物等危害严重的人工起源的退化防护林优先进行改造。

四、积极探索,确立最佳的改造模式

近年来,在实践中初步探索出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修复措施。一是林分改造修复。依据立地条件对退化林分实行混交改造,总结出三种改造类型:侧柏、杨树、柠条乔灌混交林类型,油松、杨树,沙棘针阔混交林类型,云杉、沙棘乔灌混交类型。在华家岭完成林带改造3万亩,栽植云杉等针叶树148万多株,配置沙棘、柠条296万株(丛),丰富了林带树种,提升了林带的生态防护功能,同时也为全省同类型林带改造树立了样板。二是补植补造修复。对郁闭度低于0.2的中度退化林分,在林间空地选用高80厘米以上云杉、高1.5米以上侧柏、高1.5米以上刺槐等优质壮苗进行补植。补植后由专人看管,加强病虫鼠兔害防治,适时采取修枝、定株、扩穴、除草等经营管理手段,逐步提高退化林分郁闭度。三是抚育复壮修复。对轻度退化林分结合中幼林抚育补贴试点项目,进行抚育复壮修复。对郁闭度低于0.6的人工幼龄林,采用生长促进修复,通过刈灌清藤措施,调控幼树与灌草、藤蔓的营养竞争,为目的树种生长创造足够的营养空间,促进其健康生长,尽快成林;对郁闭度在0.6以上的人工林和天然中龄林,采用结构调整修复,通过调整林分树种组成、径级结构等,使林分结构趋向合理,逐步引导形成复层混交异龄林结构,增强林分的防护功能;对遭受病虫害、风折、风倒、雪压、雪折、森林火灾等灾害,严重受害木达到10%以上的林分,采用卫生改善修复,通过改善林分卫生状况,加速林木及灌草植被覆盖,促进林分生态功能的恢复。

通过上述改造模式,再辅助封禁保护、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等措施,使退化林分结构逐步优化,林分密度得到调整,质量明显提高。据华家岭林带退化林分修复研究测算,定值7年生云杉与沙棘混交林比云杉纯林树高增长38.3%,胸径增长28.6%,冠幅增加26.4%;油松与沙棘混交林比油松纯林树高增长12.6%,胸径增长22.4%,冠幅增加17.1%。

五、注重技术,实行个性化精准改造

针对林分结构复杂多样,实际情况千差万别,在改造中,积极推广“结构化森林经营”技术,应用“林分结构五调整”,即林木分布格局调整、树种组成调整、竞争关系调整、径级结构调整、卫生状况调整等技术,使生态系统更加稳定。在现场操作中,运用看树干定健康、看树种定混交、看树冠定密度、看周围定分布、看大小定优势的“五看五定”法。在对退化林分进行实地踏查,查看林分的现状,了解林分的起源、树种组成、郁闭度、健康度、长势情况、林层结构等概况,设立样地精细调查,分析退化林分状态的基础上,确定改造类型、经营方向。在实施过程中重点建立规划设计、选木挂号、现场施工、质量监管等四道“防火墙”。通过强化管理、严格把关、措施落实,确保退化林分改造质量。

六、定期监测,实时掌控修复成效

林分修复是一个长期工作,后期常态化监测尤为重要。定西市克服一劳永逸、一改了之的片面认识,及时跟进,全程监测,根据不同森林类型、改造措施、立地条件等因子,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地段,设置改造作业样地和未作业对照样地进行成效监测。成效监测样地布设中,全市按照“五个统一”的原则,即统一规范布设,统一样地大小,统一调查方法,统一资料汇总,统一对比分析。定期观测森林蓄积量、生长量、枯损量、森林结构、森林健康、森林土壤,以及物种多样性和森林保水固土能力等指标。设置成效监测固定样地40块,以定西市林科所为科技支撑单位,结合项目的实施,进行退化林分改造成效监测和评估,为今后进一步总结完善退化林分改造技术和管理模式奠定了基础。

猜你喜欢

林带定西市郁闭度
亢蕾作品精选
亢蕾作品精选
定西市安定区凤翔幼儿园
不同郁闭度马尾松林下种植射干的生长效果分析
郁闭度与七指毛桃生长的相关性分析
打造珍贵彩色林带 建设浙中生态廊道
2004~2013年定西市马铃薯生产状况统计分析
公路绿化带降噪效果初步研究
浅谈郁闭度在森林经营中的科学应用
林分郁闭度对杉木林下浙江楠和红豆树幼苗生长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