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育人到予人:构建新媒体时代高职辅导员的“三度”工作模式

2020-03-04朱旋旋

吉林教育(党建与思政版) 2020年10期
关键词:辅导员育人微信

朱旋旋

(烟台职业学院, 山东 烟台 264000)

在计算机、互联网等现代技术的驱动下新媒体获得迅猛发展,新媒体如微博、微信、抖音等平台,利用移动技术、网络技术、数字技术等载体进行传播,具有鲜明的互动传播性和创新性。新媒体平台现已成为教育领域思想和知识传播的重要途径,也为高职教学和管理提供了更加有效的技术支撑。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运用新媒体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现代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1]因此,如何充分发挥高职辅导员的主观能动性,利用新媒体的环境优势,以“三度”工作模式不断强化新媒体时代高职辅导员工作,提升辅导员自身的专业化能力和职业化水平,已成为一个具有重大理论和现实的课题。

一、新时代赋予新内涵:高职辅导员工作的现状分析

(一)新媒体环境下高职院校的学生特点

伴随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们迎来了“中国制造2025”时代,时代迫切需求现代职业教育和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一方面,我国当前高职院校的学生绝大部分来自乡村,因家庭教育的局限性、高中教育质量的参差不齐,学生普遍存在缺乏学习动力、欠缺学习能力、心理素质有待提升等问题,另一方面,90后、00后学生普遍存在个性鲜明、生活能力不足、对新鲜事物好奇心强、自律意识淡薄等问题,往往会对新媒体产生强烈的依赖心理。据有关部门统计,我国目前学生网民人数就达到了186万。因此,辅导员如何根据高职院校学生的特点,帮助学生正确认识新媒体时代对个人成长成才的影响,有效地开展教育和管理工作,是新媒体环境下高职育人工作的必然要求。

(二)新媒体给辅导员工作带来重要机遇

新媒体环境扩大了辅导员的工作时空。当前,手机已成为每一位学生的日常必备品,不仅是通信工具,也是娱乐、消遣、表达观点的载体,辅导员作为大学生的良师益友,在学生的日常管理、心理交流、就业辅导等各方面,可以实现随时随地开展工作,不再具有时间和空间上的局限,这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辅导员工作的灵活性和有效性。

新媒体环境更新了辅导员的工作理念。微博、微信、抖音等互联网平台,具有即时性、海量性、互动性等特点,借助新媒体平台,辅导员拥有了更多聆听学生意见和建议的机会,这为辅导员工作理念的更新提供了可能。在班级建设、心理健康教育、学生日常管理等方面,可以获取学生多方面的意见,通过民意反馈,使辅导员的具体工作内容更加具有针对性、灵活性和可操作性[2]。

新媒体环境创新了辅导员的工作方法。在万物皆媒的互联网时代,辅导员也要顺应新媒体的发展趋势,密切关注学生的思想动态,全面了解学生对各类新媒体平台的使用频率和深度,从而通过更加贴合学生实际生活、贴近学生内心想法的工作方式,对学生的思想、心理问题等进行疏导,对学生的学习、就业等进行指导。

(三)新媒体环境下辅导员媒介素养不高

其一,高职辅导员工作内容繁杂,除了基本的学生工作,还承担了大量的行政事务工作,缺乏有效的新媒体知识的学习和系统的新媒体技术培训,普遍存在对新媒体认知不全面、使用不熟练、应用不深入等问题,制约了辅导员学生工作的开展;其二,在微博、微信、QQ等高频率使用的今天,学生的思想动态、生活状况、心理变动等都在新媒体平台上有迹可寻,但是高职辅导员每天使用手机、互联网等媒介与学生进行交流互动的频率不足,甚至有不少的辅导员从不使用微博;其三,因新媒体传播具有的即时性、全球性等特点,辅导员对待新媒体的态度慎重,怕造成难以挽回的舆论舆情,所以不轻易发送没有把握的信息,辅导员整体参与新媒体的热情不高,尚未形成积极使用新媒体开展学生工作的局面。

由此可见,虽然新媒体环境有利于高职辅导员拓展工作时空、更新工作观念、创新工作方法,但同时也对辅导员的媒介素养和业务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机遇与挑战并存,这就需要辅导员提升自身的专业水平。

二、以责任诠释初心:新媒体环境下辅导员的工作原则

(一)落实工作责任,提升育人水平

一个家庭,一所学校,是立德树人的基本场所,辅导员具有思想政治教育、价值观引导、班级和学风建设、学生日常管理、心理健康教育、创新就业指导等方面的工作职责,辅导员在联系家庭、学校、社会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在新媒体时代,高职辅导员更要明确推进自身专业化、职业化建设的重要性,以学生为本,利用好网络阵地,将新媒体育人理念渗入到教育的全员、全方位、全过程中来。

(二)乐于奉献自我,展现予人风采

“予”意为“赠”“给予”,辅导员工作涉及学生的学习、情感、生活、工作等方方面面,“予人”具有自我奉献的意味,是辅导员职业情感的升华。

作为辅导员,要有关爱之心。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做好老师,要有仁爱之心,爱是教育的灵魂,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在新媒体时代,辅导员可以随时随地“走进教室、走进宿舍、走进食堂、走进网络”,用关爱之心将予人落到实处。作为辅导员,要有宽容之心。新媒体时代,辅导员的一言一行都被关注着、评论着,师生互动不再局限于面对面,而是广见于微信、微博、抖音等各个社交平台,辅导员要用宽容之心处理学生工作,面对自己、对自身工作不成熟、不理智甚至不正确的言论,心平气和地疏导和引领。作为辅导员,要有学习之心。新媒体环境下,知识内容更新快速、知识传播方式更加多元,这对高职辅导员的知识储备提出了更高要求,必须不断拓宽自己的知识面,提高专业知识的深度和广度,创新自己的知识应用方式,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从而更好地做好学生工作。

(三)春风化雨,做新时代大学生成长的燃灯者

高职大学生普遍存在意志力薄弱、学习动力不足、责任心缺乏等问题,辅导员要与时代同步,提高理论知识的多元化表达,用生动鲜活的语言打动学生,准确把握当前90后、00后高职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和个性特征,做到春风化雨,做到有理、有据、有趣,潜移默化中引导大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当下,不仅仅是我国正处于“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辅导员面对新媒体时代,也是一个越进越难、不进则退的时代,只有以责任诠释初心,将新媒体理论与育人实践结合,才能让新媒体之光照亮辅导员成长之路,春风化雨般影响每一位学生,才能真正做好新时代大学生的燃灯者。

三、有温度、有力度、有效度:善用新媒体构建新模式

(一)开展有温度的思想政治教育

走近学生,推进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多元化。一是始终坚持立德树人的教育根本,善用新媒体环境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辅导员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结合社会热点问题,将思想政治教育拓展到网络文化之中。例如进行“学习强国”专题学习、创设微课、邀请校内外专家和学者等以线上直播的形式进行学习和讨论[3],使学生不再感慨思想政治教育的枯燥乏味,通过新媒体平台拉近师生距离,使思想政治教育更接地气、更有实效,与相关教师、学者等一起创造良好的“三全育人”新氛围[4]。

二是开辟第二课堂,开展丰富多彩的网络文化活动。辅导员要利用好学院、本专业的新媒体中心,和学院相关部门领导、教师等,一起策划开展系列有教育意义的网络文化活动,调动学生学习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例如通过举办“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线上知识竞赛、弘扬五四精神网络征文比赛、专题微视频创意大赛等,培养大学生的互联网思维和创新意识,促进其全面发展。

三是加强学生的网络责任意识,提高学生的政治敏锐性和鉴别力。高职辅导员要与专业课教师一起,发挥思想政治教育课的育人作用,坚定大学生的理想信念,通过线上视频案例、社会热点、时政新闻等,结合线下团课、思政课等理论课程,提高大学生的政治鉴别能力,以形成全员、全方位、全过程育人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为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提供有力支撑。

(二)推进有效度的日常管理

利用新媒体资源,探索日常管理道路的品牌化。辅导员应该熟练运用新媒体平台和“互联网+”的思维,把学生日常所用的微博、微信、抖音等新媒体平台作为育人的重要载体,加强对学生的日常管理工作。在高职院校,从大一新生入学到大三实习毕业的过程中,学生的奖助勤贷、各类评优、班团建设、文化活动等各方各面,都需要辅导员的密切关注和有效管理,辅导员应借助新媒体平台,搭建丰富多样的信息沟通渠道。如复旦辅导员包含用“周记”架起了师生桥梁,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书记徐川用微信公众号讲起了不一样的思政课,全国高校优秀辅导员祝鑫用“e路阳光”工作室关爱学生心理健康。高职辅导员应根据自己的实践经验形成有特色的品牌管理方式。例如召开QQ群开展匿名班会、打卡学习强国App视频学习、进行抖音平台的班干部竞选、通过微信朋友圈点评班级手机报……

合理利用新媒体资源,树立管理的品牌化意识,探索日常管理的品牌化道路,从而更高效、更有针对性地了解学生的意见和建议,拓展辅导员的工作思路,激发辅导员工作的创新活力,确保学生日常管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三)聚焦有力度的辅导咨询

与时俱进,走向辅导咨询工作的深度化[5]。一方面,高职辅导员面对的大学生是一个较为特殊的群体,除了具有90后、00后的性格和年龄特点外,因为与一本、二本院校擦肩而过,绝大部分学生由于没能考入父母、老师期望的学校而自卑,还有很多学生受家庭环境、高中教育等影响,具有孤僻、寡言、抑郁等性格特点,这类学生普遍信任缺失,不愿敞开心扉,面对面心理辅导难以进行。借助新媒体平台,可以及时了解问题学生的思想和生活动态,通过微信、微博等交流互动,能够有效改变学生的自闭状态,结合线下走访慰问等方式,有利于提高心理问题学生的集体归属感,推进辅导咨询的深度,真正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

另一方面,“中国制造2025”的提出,对高职辅导员提出了更高要求。高职院校培养的大量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是区别于本科教育的亮丽名片,是大国工匠的主力军。作为辅导员,要善用新媒体,加强对学生的学习观和就业观教育,使学习辅导、就业创业咨询等内容更加多样化。例如通过邀请优秀毕业生、企业校友进行专题直播,加强大学生对专业优势和就业前景的了解和认知;通过创建职业生涯规划的微信群,帮助具有创业、就业意向的同学互动、沟通;通过易班等社区平台,分享就业招聘信息、就业辅导视频等,提高高职毕业生的专业水平和就业质量。

面向新时代,我们要坚持不忘初心、吸收经验,在教育和管理中转化,在不断学习中超越,为立德树人这一主题创造更多可以随时取用的实践经验,传播新时代高职辅导员的育人理念,让辅导员的初心能够始终贯穿教育生涯,发挥网络思想文化阵地作用,彰显鲜明的时代特色、接轨新媒体风格。

猜你喜欢

辅导员育人微信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1+1我们这样学队章:我们的辅导员
微信
以人为本做好辅导员工作
微信
微信
他们用“五招”育人
校外辅导员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