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三结合”特色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以广西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室内设计专业为例

2020-03-04周振坤冯昌信

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0年1期
关键词:室内设计家具校企

周振坤,冯昌信

(广西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广西 柳州 545004)

“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或教育理论指导下对人才培养的一种方式。其中包含教育理念、培养目标、教学方法和手段、课程和专业设置以及相应的评价体系。整个的人才培养模式应该是动态的,即相互之间要紧密联系,及时反馈,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1]。我国高等学校人才培养模式仍存在如概念混淆,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不符,人才培养模式特征、特色不明显,培养目标与地方区域经济发展需求不符等诸多问题。广西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室内设计专业经过多年探索总结出的室内设计专业与家具设计专业相结合、艺术专业与技术类专业相结合、教学全程工学结合的“三结合”特色人才培养模式,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的发展道路”,主动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结构的需求变化,围绕“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等核心问题,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形成以“能力本位、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持续发展”的专业建设指导方针。实施的“三结合”人才培养模式进一步体现高职教育的职业性、开放性,突出专业特色,发挥专业品牌效应,为广西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室内装饰设计高素质技能型人力资源。

一、“三结合”特色人才培养模式实施过程

“三结合”特色人才培养模式在广西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室内设计专业实施已有一定时间,取得了较好效果。在这一模式是在学校、企业、行业三者紧密结合的基础上实施的。

(一)了解人才培养岗位需求,设立指导机构

广西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对建筑室内设计专业建设十分重视,在师资配备和经费上予以大力支持。根据教育部“以培养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为主要任务”的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在学校的支持下,建筑室内设计专业先后派遣专业教师80 多人次前往越南、广州、上海、浙江杭州、江苏以及区内国家示范院校、60 多家装饰行业单位进行人才需求、岗位需求专题考察调研,结合学校的行业优势,综合分析调研结果,准确对人才培养规格进行定位,了解人才培养岗位需求。

在此基础上,艺术设计系成立了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聘请学校、企业和有关行业的专家共同研讨人才培养岗位需求。学校聘请行业、企业专家和技术骨干99 人作为兼职教师库,使专兼教师比例达1:2。兼职教师中,13名被聘为建筑室内设计专业(群)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以下简称“专指委”)委员,他们都是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且业务素质好、表达能力强、经验丰富、具有教学能力的专业技术骨干、管理专家;29 名被聘为实践教学指导教师,也都是具有丰富实践经验或熟练操作技能和一定教学能力的专业技术骨干、能工巧匠。同时,企业聘用18 位老师担任企业技术顾问。

(二)利用多种契机,探索人才培养新模式

2014年7月,由广西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牵头的中国(南方)现代林业职业教育集团成立,该集团由南方38 所涉林院校、14 家科研院所、88家行业企业及8家行业协会学会联合组成,以服务经济建设为宗旨,以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为纽带,通过搭建集团内林业行业产学研结合和校企深度融合的平台,在师资力量、实验实训基地、产教结合及校企合作等方面实现教育资源共享,这对深化林业职业教育改革、推动林业职业教育“规模化、集团化、连锁化”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该集团的成立,为建筑室内设计专业探索特色人才培养模式提供了新契机。近三年来,建筑室内设计专业利用该集团在广西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举办峰会的契机与各院校开展了交流学习,开展职业教育国内外比较研究和探索。在集团年会、集团林业教育协作会期间,共有250多人次与会人员考察建筑室内设计专业(群)专业建设成果,并与相关理事会单位成员开展了职业教育国内外比较研究和探索交流学习座谈会,共同研讨专业人才培养途径、特色形成、经验总结等。

为加强行校企之间交流与合作,共同探索高职建筑室内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广西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还加入了柳州建筑装饰职业教育集团,并成为副理事单位。集团成立以来,定期开展校企联合设计展、建筑装饰设计职业教育论坛、建筑装饰大讲堂等相关活动,促进了本地区相关院校在建筑装饰专业建设和教学实践方面的交流,加强了校企合作与联动,推动以市场需求和就业导向的建筑装饰人才培养的改革,拓宽了毕业生就业和创业的渠道,形成行业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为建筑室内设计专业今后的人才培养方向和学生就业提供了良好的交流平台。建筑装饰专业依托学院作为柳州建筑装饰职教集团理事的优势,积极开展多方参与评价教学质量的探索与实践,完善改进现有的评价机制,落实实施方案。

(三)整合校内外实训基地,完善“三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在探索“三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过程中,艺术设计系建筑室内设计专业重新梳理校内外实训基地,开展人才培养模式研讨会,探索校企合作“共育”人才,构建专业特色人才培养模式。近年来,建筑室内设计专业重新梳理校外实训42家,积极探索校企合作“共育”人才,深度开展校企合作,筛选出24 家长期稳定的合作企业进行重新挂牌运行,开展校企互访互聘、业师协同、师徒制、优秀毕业生进课堂等方式进行教学指导,先后对接完成420多名学生在企业完成毕业设计,成效显著。

在课程体系设计上,创建以实际工作过程为导向、以模拟真实项目任务为驱动的课程体系,为改变传统的学科型课程体系,突破原课程分门别类的条条框框,着力体现“以技能构建能力模块”“以能力模块组织课程”的原则,围绕“两条主线”(室内装饰设计与施工:室内装饰设计→室内设计表达→装饰施工→施工管理→装饰工程概预算;家具设计与制造:家具设计→家具设计表达→家具生产→生产管理→家具质量检测)整合教学内容,确保课程内容在工作过程系统化的条件下,创建以实际工作过程为导向、以模拟真实项目任务为驱动的新课程体系,适应“三结合”培养模式的需要。通过组织教师对行业、企业进行广泛调研,邀请行业、企业专家召开课程建设分析会,经专业建设委员会讨论分析,明确行业岗位对知识、技能及素质的要求,构建科学合理的专业课程体系。

二、“三结合”特色人才培养模式主要特点

经过几年的探索和实践,笔者发现这一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行,有利于深化产教融合,加强校企合作,实现校企双赢,从而形成校企互惠机制,对引入企业参与专业建设管理和拓展实习实训基地建设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室内设计专业与家具设计专业相结合

这一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行,促进了室内设计专业与家具设计专业相结合,拓宽了就业渠道,扩大了专业的社会影响力。我们利用设计类课程在结构设计上的相似和相通性,把家具设计与制造专业的核心课程作为一条教学主线融入到室内设计技术专业中来,使学生既掌握室内装饰设计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又掌握家具设计的基本要求和基本能力,更好地适应室内装饰市场对家具配饰、家具设计技能的需要。同时,也使室内设计专业的学生能够渗透到家具设计和生产企业方向,实现在室内和家具方向“双保险”就业,拓展了学生的就业渠道。由于授课内容采取室内与家具相结合,毕业生毕业后拥有一专多能,不局限于建筑装饰相关公司企业就业,还可以进入家具生产厂家或家具定制企业相关岗位选择性就业,拓宽了就业渠道,近五年来本专业毕业生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8%以上,专业对口就业率达到93%以上。

(二)艺术与技术类专业相结合

“三结合”培养模式的实行,不但对建筑室内设计专业建设有极大的推动作用,而且促进了与其他专业的融合,特别是促进了艺术与技术类专业相结合,体现了高职教育的特性,提高了专业学生综合素质能力。在这一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过程中,我们将人才培养目标有别于以造型设计为主的艺术类专业,着力于培养将艺术性和技术性有机结合,以解决“结构、技术、工艺”为主、具备将各种室内装饰与家具设计构思与设想变成现实的“现场二次设计”基本能力、基本技能的高素质人才。这使得就读该专业的学生不局限于艺术类考生,也便于在教学过程中把握素描、色彩等基础课的训练程度,按“适度”、“够用”的原则组织教学。教学方法以强化技术应用能力、培养高技能人才为目标,大力推行“设计与施工配套”“教学与实操互动”的教学方式,以“项目”为载体,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结合、教师提供项目和学生选择项目结合、真实项目和仿真项目结合、团队协作和个人攻关结合,组织学生在实际工作环境和实际工作过程中进行演练,有效提高学生的职业知识、就业能力和职业素质。

(三)教学全过程的工学结合

在这一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行中,我们一般采取课程教学实习、期末跟班实习、毕业顶岗实习的方式,分阶段、分层次到装饰公司或家具企业去完成课程实习、毕业设计、顶岗准就业,使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贯穿教学全程。通过反复多次的与公司企业接触,加深了学生对未来工作环境、工作情景的了解,印证了专业技术要领,感悟到专业学习和全面加强综合素质的重要性,密切与公司企业的交往,最终为顺利实现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通过教学全过程的工学结合,实践教学注重循序渐进,实现理论与实践的多次循环,既符合认识规律也符合教学规律,容易被学生接受,有利于学生在理论、实践以及能力上得到全面的提高。学生实践与职业岗位的“零距离”接触,培养学生过硬的专业技能,确保了专业毕业生就业有保障。

在具体实行时,应注意以下几方面。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由单项课程训练、专业综合训练、职业素质训练三部分构成,包括认识实习、实验或实训、课程实习(设计)、毕业设计(论文)、毕业实习、顶岗实训多个环节。同时,应利用好校内和校外实训基地开展工学结合的多种教学形式,把具有真实职业环境的实训基地与课程教学过程实训相结合,教师的实践与企业的设计开发相结合。期末校外顶岗实训的工学结合,主要是完成专业课程的实践任务,每学期可分两个阶段,前一阶段为理论教学,主要在校内完成;后一阶段(一般为学期末5周)依托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进行工学交替,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以“职业人”身份到公司、企业进行顶岗实习,由指导学院专任教师和企业指导教师进行全程考核、评分。在假期和课余时间的工学结合,可以考虑让学生利用暑假、寒假时间主动到合作企业“打工”,完全由企业考核发薪;或利用节假日的课余时间在教师带领下帮助装饰公司开展各种装饰咨询与营销活动,让学生早期融入企业经营活动中。而毕业期的工学结合,主要是通过学校推荐或学生自己选择企业,学生以“职业人”的身份进行毕业实习(顶岗实习)与准就业同时进行,按企业制度考核管理与发薪,教师进行巡回指导与毕业设计考核[3]。

三、“三结合”特色人才培养模式存在问题

由于“三结合”模式的实施存在着时间不长、软硬件不足及受外界影响较大等因素,这一人才培养模式实施还存在诸多问题。具体来说,主要有以下两方面。

(一)实训基地的生产性功能发挥不够充分

室内设计工作室自成立以来,虽然每年在为社会提供专业技术服务、参与社会生产实践也取得一定成绩,但还离预期设想有一定差距,由于学院地理位置因素约制,离市区较远,加上企业设计师以及行业从业人员现实中在公司承担角色和任务比较重,很多服务性项目不好开展或开展不便利,只能利用周末或节假日以及寒暑假集中进行,企业进校园直接运营实训基地实现生产性服务也受影响,往往虎头蛇尾,不了了之,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企业业绩以及学生的参与度,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实训基地生产性功能发挥。

(二)多方参与的评价体系还不够完善

由于平时授课计划未实现阶段性排课,专业课程授课不能集中进行,在课程平时作业评价、学生实训过程评价、学生综合能力评价方面不能及时得到同行、企业的共同参与,虽然多方评价制度已经建立,但实际操作过程中很难实现行、校、政、企和师生等多方联动,还停留在预想美好阶段,大多数时间还是处在学生自我评价、学生互相评价、授课教师独立或联合评价阶段,很难在客观上实现对学生进行专业岗位对接、知识技能结构与行业对接的综合性评价。这些都对职业教育专业素质培养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影响,进而影响到专业与行业岗位的及时对接,影响到了专业毕业生整体素质和岗位零距离就业。

四、结语

一个成熟完善且具有鲜明特色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是行业、学校、政府、企业之间的深度融合与教学团队共同努力的成果,对它的探索需要长时间的努力,其过程十分艰辛,必须结合多年的教育教学及专业建设经验不断摸索、总结,并利用学院及地域、区域经济特点优势,发展符合学院自身发展思路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同时,在专业建设中,人才培养模式配套建设更是个系统工程,必须需要总结摸索出与之相配套的师资队伍建设、教材建设、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教学内容开发设计、实践教学体系建设、行校政企产学研融合等一系列建设内容,还应根据高校自身特点,并结合专业的优势,发挥自身特色,找准定位、恰当切入、科学布局、合理规划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建设,才能发挥好专业建设对人才培养的作用,确保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

猜你喜欢

室内设计家具校企
DOE深业上城店室内设计
家具上的“神来之笔”
现代家具创新化研究
深化校企合作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实现校企生三方共赢
向日常生活敬:2018danishdesign MAKERS家具展
王菲室内设计作品
衣.恋专卖店室内设计
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初探
姜喜龙室内设计作品
机械制造专业校企联合培养机制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