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葛类中药的品种沿革、产区及功效考证*

2020-03-04

江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0年1期
关键词:葛藤粉葛葛根

★ 吴志瑰1** 邓可众1 葛菲1*** 吴波1 朱玉野1 胡生福1 林贵兵1 徐艳琴1 刘勇1 朱卫丰1 谢璐欣2 黄秋莲2 范崔生3

(1.江西中医药大学 南昌 330004;2.江西中医药大学药学院2018 级研究生 南昌 330004;3.范崔生全国名中医传承工作室 南昌 330006)

2015 年版《中国药典》分别规定粉葛为豆科植物甘葛藤Pueraria thomsonii Benth.的干燥根,葛根为豆科植物野葛Pueraria lobata(Willd.)Ohwi的干燥根[1]。它们分列为两独立药,但均具有解肌退热,生津止渴,透疹,升阳止泻,通经活络,解酒毒功效,用于外感发热头痛,项背强痛,口渴,消渴,麻疹不透,热痢,泄泻,眩晕头痛,中风偏瘫,胸痹心痛,酒毒伤中。2005 年版和2010 年版《中国药典》规定相同。1977 年版至2000 年版《中国药典》均规定葛根为豆科植物野葛P.lobata 和甘葛藤P.thomsonii 的根,没有分列。1963 年版本《中国药典》仅记载葛根为野葛P.pseudohirsute 的根,没有收载植物甘葛藤P.thomsonii 及粉葛药材。纵观药典沿革,葛类中药药用发生了变化。为了进一步了解葛类药材的用药情况,本文对葛属资源情况进行整理和对其品种沿革、产区及功效进行考证,以期为葛类药材的合理运用提供参考。

1 葛属原植物及资源分布

国内葛类药材来源于豆科葛属Pueraria 植物,葛属共12 种(10 种和2 变种)分别是:①野葛P.lobata、②粉葛(甘葛藤)P.lobata var.thomsonii、③食用葛P.edulis、④葛麻姆P.lobata var.montana、⑤苦葛P.peduncularis、⑥黄毛萼葛P.calycina、⑦密花葛P.alopecuroides、⑧须弥葛P.wallichii、⑨小花野葛P.stricta、⑩三裂叶野葛P.phaseoloides、

峨眉葛藤P.omeiensis、 大花葛P.grandiflora。《中国植物志》记载前10 种[2]。峨眉葛藤为存疑种[3-4],大花葛为葛属新种[5]。野葛和甘葛藤资源最丰富,野葛产除新疆、青海及西藏外,分布几遍全国;甘葛藤产云南、四川、西藏、江西、广西、广东、海南等。食用葛、峨眉葛藤等其它资源多为区域性分布植物。

关于葛属资源物种分类问题:Maesen[6]把野葛(P.lobata)作为一个独立种,葛麻姆和粉葛分别作为其种下的2 个变种;陈忠毅等[7]采用Aderson形象化散点图和柱形图等方法分析后认为粉葛应为一独立种,葛麻姆作为野葛的变种;曾明等[8]用RAPD 技术对葛属植物分类和鉴定结果支持葛麻姆独立成种,粉葛与野葛的遗传较远,峨嵋葛独立成种显然不合适,应归并为野葛;曾明等[9]用rDNA-ITS 序列分析认为粉葛应作为野葛的变种,葛麻姆独立成种。上述各种分类研究结果存在差异,我们需进一步研究确定其亲缘关系及地位。

有文献报道,峨眉葛和食用葛,在四川作中药葛根或粉葛入药;三裂叶野葛,在浙江南部个别地区混作中药葛根入药[10-11]。苦葛,西藏个别地方误作葛根入药,本植物有毒,多作农药、杀虫剂,绝不可作葛根入药,现在主要用于农药开发。可知目前国内葛属资源可分为两类:作为葛根类药材的来源有野葛、食用葛、葛麻姆、三裂叶野葛,其中野葛为主要来源;作为粉葛类药材的来源有甘葛藤、食用葛、峨眉葛,甘葛藤为主要来源。葛根由于其总异黄酮含量高而淀粉含量较低,只适于生产以黄酮为主要原料的产品,而要生产以淀粉为主的产品应以粉葛根为主[12]。二类特征有着明显不同,应分别使用。葛属内各资源根中成分种类及含量高低有差异[3],需要注意种的鉴别,是否都能符合中医药理论药用需进一步临床验证。

2 品种考证

葛根最早出现于《神农本草经》,被列为中品,对其无形态学描述仅记载了性味与功效[13],记载“生汶山川谷”,西南一带资源主要分布为野葛P.lobata,可见当时药用葛的物种为野葛P.lobata。

陶弘景[14]称:“今之葛根,人皆蒸食之。当取入土深者,破而日干之,南康(今江西赣州地区),庐陵(今江西吉安地区)间最胜,多肉而少筋,甘美。但为药用之,不及此间耳。”书中有食用和多肉少筋的药材特征的描述。唐《食疗本草》[15]云:“葛根,蒸食之,消酒毒。其粉亦甚妙。”以及《本草拾遗》[16]云:“根堪作粉。”甘葛与野葛相比纤维性弱、粉性强,符合其特征“味多肉而少筋,味道甜美,粉性强”。可见南北朝到唐代所使用的葛根品种为甘葛藤P.thomsonii,可药食两用,但药用味道、质地不及食用。

宋《图经本草》[17]载:“春生苗,引藤蔓,长一二丈,紫色。叶颇似揪叶而青,七月着花粉紫色,似豌豆花,根形大如手臂,紫黑色,五月五日午时采根,曝干,以入土深者为佳。今人多作粉食。”首次描述了葛根的植物形态并附载有成州(今甘肃省)葛根,海州(今江苏省)葛根的附图(图1),根据其附图可以看出:其中成州葛根,单叶,与葛属三小叶明显不同;海州葛根,三小叶,荚果明显,似葛属植物野葛P.lobata。两图为不同属植物,表明已经开始有多品种混用。《证类本草》引用之。北宋《本草衍义》[18]记载了“葛根,澧、鼎之间,冬月取生葛,以水中揉出粉,澄成垛,先煎汤使沸,后擘成块下汤中,良久,色如胶,其体甚韧,蜜汤中拌食之。擦少生姜尤佳……彼之人,又切入煮茶中以待宾,但甘而无益。”当中提到的葛根品种可能为甘葛藤P.thomsonii,“符合水中揉出粉”的描述。宋代以后,所使用的葛根品种开始多样化发展,野葛P.lobata 和甘葛藤P.thomsonii 均有。

明代《救荒本草》[19]云:“葛根今处处有之,苗引藤蔓,长二、三丈,茎淡紫色,叶颇似楸叶而小色青,开花似豌豆,花粉紫色,结实如皂角而小,根形如手臂”。并附有葛根图(图2)。《救荒本草》是一部专讲地方性植物并结合食用方面以救荒为主的植物志。所附图可认为是甘葛藤P.thomsonii。《本草品汇精要》[20]同时记载了葛根和葛粉,指出葛粉为葛根之所作也,今人多食之甚益人。《本草纲目》[21]载:“葛有野生,有家种,其蔓延长,取治可作絺綌,其根外紫内白,长者七八尺。其叶有三尖,如枫叶而长,面青背淡。其花成穗,累累相缀,红紫色,其荚如小黄豆荚,亦有毛,其子绿色,扁扁如盐子核,生嚼腥气,八九月采,本经所谓葛谷是也。”首次明确指出,葛根有家种和野生之分,其所描述的品种为野葛P.lobata,但附图明显有误,不是葛属植物(图3)。清《植物名实图考》[22]载:“有家园种植者,亦有野生者……葛有二种:遍体皆细毛者可织布,曰毛葛;遍体无毛者,曰青葛,不可织。”提到使用这种植物的纤维作纺织原料,可认为前者是野葛P.lobata,并附有两幅葛根图(图4),从图中的叶子形状及茎上粗毛的多少观察分析,葛根图一为甘葛藤P.thomsonii,葛根图二为野葛P.lobata。明清时已指出葛根有家种和野生之分,野葛P.lobata 和甘葛藤P.thomsonii 均有。

图1 《图经本草》葛

图2 《救荒本草》葛

图3 《本草纲目》葛

图4 《植物名实图考》葛

图5 《滇南本草》葛

通过以上考证可知,历代本草所记载的葛基原存在变迁。历代医药学家对葛分别从植物形态以及根的大小、粗细等方面进行了描述,认为植物形态大多叶青、蔓长、花红紫和根多肉而少筋,甘美,考证认为南北朝以前时期用的葛根为野葛P.lobata,南北朝至汉唐时期为植物甘葛藤P.thomsonii,药食两用一直沿用至今。宋代以后本草记载葛根品种开始多样化发展,甘葛藤P.thomsonii和野葛P.lobata均有,但甘葛藤P.thomsonii 和野葛P.lobata 形态存在差异,可能与野生或栽培及产地环境等因素影响有关。甘葛藤P.thomsonii 和野葛P.lobata 两者根味道质地等特征有区别,中国药典分列两药是有必要性和合理性的。

食用葛P.edulis 产广西、云南和四川等省区,区域性明显。地方性本草《滇南本草》[23]记载有葛,所附图(图5)为植物食用葛P.edulis 与《植物名实图考》图不同,此物种不是主流品种,为地方性品种。食用葛与粉葛有一定差异[24],刘灿坤[25]和罗琼[26]等人均认为葛类中药植物基原包括食用葛P.edulis,是否合理值得商榷。

3 产区考证

历代本草对葛的产区有记载。《神农本草经》[13]和《名医别录》[27]均记载“生汶山川谷。”汶山为今四川茂县[28],为历代本草所记载。《本草经集注》[14]曰:“南康、庐陵间最胜,多肉而少筋,甘美。但为药用之,不及此间耳。”指出南康(今江西赣州地区[27])、庐陵(今江西吉安地区[28])已是葛根的主产区之一,且葛根味道甜适合食用。《图经本草》[17]曰:“今处处有之,江浙尤多。”《新唐书.地理志》土贡葛粉的州郡有越州会稽郡(今江浙一带[28])、婺州东阳郡(今浙江金华[28])、信州(今江西上饶地区[28])、眉州通义郡、剑州普安郡、龙州灵郡。《本草品汇精要》以江浙、南康、庐陵为道地[20]。《植物名实图考》[22]曰:“今则岭南重之,吴越亦勘,无论燕、豫、江西、湖广、皆产葛。”

历代本草所提到的产区分别从南北朝以前时期记载的汶山到南北朝时期的南康、庐陵及到唐宋时期的成州、海州、越州会稽郡、婺州东阳郡、信州、眉州通义郡、剑州普安郡、龙州灵郡再到明清时的岭南、吴越、燕、豫、江西、湖广等地,范围较多,存在产地变迁。葛类中药资源分布广,浙江、江西、云南、四川、西藏、广西、广东、海南等地均产[2]且不同产地品质有差异,可能与种的不同有关;产地较多则道地性不强,可根据适宜产地进行栽培。古代江西境内甘葛藤P.thomsonii 产量较多,更适合食用,与目前江西省葛资源分布初步调查基本一致。

4 功能与主治考证

历代本草对葛根的功效有记载。《神农本草经》[13]首次对葛根的性味功效作了记载,谓:“葛根,味甘、平,主消渴、身大热、呕吐、诸痹、起阴气、解诸毒。”陶弘景[14]云:“生者捣取汁饮之,解温病发热。陈藏器[16]云:“生者堕胎,蒸食消酒毒。”《本草衍义》[18]载:“大治中热、酒、渴病,多食行小便,亦能使人利,病久及渴者,得之甚良。”《本草品汇精要》[20]云:“味甘,性平缓,气味具轻,阳中之阴,止烦渴,解肌。”《本草蒙筌》[29]记载:“疗伤寒发表解肌……散外疮疹止疼,提中胃气除热。”《本草便读》[30]当中提到“解阳明肌表之邪……或治痘疹不起。赖以宣疏。治泻则煨熟用之。”不同时期对葛根功效主治有不同的描述,《神农本草经》最早记载其解表功效,经典解表方剂为《伤寒论》当中的葛根汤[31];《神农本草经》提到主诸痹,有活血功效,如《伤寒论》中的桂枝加葛根汤[31],具有治疗项背强痛的作用,可缓解高血压项强症状;《神农本草经》提到解诸毒,《本草拾遗》记载消酒毒,方剂如《内外伤辨》中的葛花解醒汤[31],主治饮酒过量,呕吐痰逆;止渴功效最早记载于《神农本草经》,方剂如《沈氏尊生书》当中的玉泉丸[31];《本草蒙筌》记载透疹功效,方剂如《阎氏小儿方论》中的升麻葛根汤[31];止泻功效记载于《本草便读》,如《伤寒论》中的葛根芩连汤[31],用来治疗湿热所致的腹泻和痢疾,是中医治急性腹泻的经典方。

葛类中药具有解肌退热,生津止渴,透疹,升阳止泻,解酒毒等功效,用于治疗消渴病,麻疹不透,热痢,泄泻,酒毒伤中等病证,用药较广,与当今用药基本一致,但葛类中药功效作用的物质基础是什么值得分析。野葛P.lobata 与甘葛藤P.thomsonii 既然分列,那两者的功能主治是否有差异值得深入研究,各方剂中用药为葛根还是粉葛值得探讨。

5 各版本中国药典关于葛类中药的变化

通过各版本中国药典间的比较发现:1963 年版记载凭经验判断葛根的质量优劣较模糊笼统;1977 年版增加了显微鉴别内容;1985 年版增加TLC 鉴别内容;1990 年版增加了水分和总灰分的检查内容,2000 年版增加了HPLC 含量测定内容;2005 年至2015 年版药典均直接分列粉葛和葛根两药,葛根原植物只有野葛P.lobata,粉葛原植物为甘葛藤P.thomsonii,符合“一物一名”要求;2010年版两药均增加了饮片及其标准;2015 年版药典粉葛增加了二氧化硫残留量测定要求。中国药典规定葛类中药的质量标准逐渐科学化。

中国药典对采收加工炮制用法与用量等内容要求变化不大。中国药典自2000 年版起要求药材葛根中葛根素的量不得少于2.4%,粉葛不得少于0.30%,但两者功效与主治用法用量相同,是否合理,值得探讨。中国药典对其质量标准有很大改善提高,但在临床应用方面要求变化不大,药学标准与临床应用有些脱离,应加强临床用药的准确性和规范性要求。

6 小结与讨论

葛属资源有些物种如甘葛藤为野葛的变种,峨嵋葛藤独立成种,葛麻姆作为野葛的变种等处理是否合理都还需进一步研究确定其亲缘关系及地位。野葛P.lobata 和甘葛藤P.thomsonii 为主流品种,该属其它资源如食用葛、峨眉葛藤等是否都能符合中医药理论药用需进一步临床验证。

古代葛根品种不止一种,药食同源,这种习惯一直延续至今。南北朝以前时期用的葛根为野葛P.lobata,南北朝至汉唐时期记载为植物甘葛藤P.thomsonii,宋代及明清以后本草记载葛根品种开始多样化发展,出现家种和野生两品种并列的情况,为甘葛藤P.thomsonii 和野葛P.lobata。古今用药功效基本一致。古代江西境内甘葛藤P.thomsonii产量较多,更适合食用,与当今江西省初步调查葛资源使用情况基本一致。

《中国药典》葛根和粉葛已明确分开,保持了各自特性,使药物更加规范化,应加强两者质量标志物研究。另葛根和粉葛在功能与主治、用法与用量方面规定相同及对两药加工与炮制等方面的滞后制约了临床用药的准确性和规范性,对药学研究与临床用药的关联性有所忽视,应以临床为导向不断完善提高质量标准。

猜你喜欢

葛藤粉葛葛根
葛藤的魔力
马塘村建成千亩粉葛种植基地
象州:小粉葛成就大产业
悬崖上有字
基于网络药理学的葛根抗肿瘤潜在机制探讨
均匀设计法优化葛根半仿生提取工艺
Box-Behnken响应面法优化粉葛配方颗粒提取工艺
“竹山粉葛”市场遇冷
外福来的葛藤凉亭
是救星还是恶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