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族特色健美操在汉语国际教育中的应用

2020-03-03曹亚玲

文教资料 2020年32期
关键词:汉语国际教育

曹亚玲

摘   要: 近年来“汉语热”和“中华文化热”在全球升温。民族特色健美操将民族舞蹈文化与当代健美操相结合,在国际汉语课堂教学中具有较重要的意义和一定的可行性。教师应关注教学环节和注意事项,促进民族特色健美操的普及发展。

关键词: 民族特色健美操   汉语国际教育   国际汉语课堂

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及与世界各国交流的日益频繁,给汉语国际教育事业提供了较大的发展空间。除了汉语言学习外,国际学生对书法、剪纸、武术、茶艺等传统的中华才艺也表现出了较浓厚的兴趣和一定的需求。在各项文艺教学活动中,民族特色健美操是近年来崛起的新秀,在丰富汉语课堂、传播中华文化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具有探讨研究的价值。

一、民族特色健美操简介

健美操是世界较为通行的一项运动,在全球拥有大规模的参与爱好者。在健美操运动民族化、本土化方面,我国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教练起步晚、发展慢,但经过诸多专业人士的不断努力摸索,依然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形成了中国民族特色健美操。民族特色健美操是指在民族风格音乐的伴奏下,以健美操的基本步伐和动作为主体内容,并与民族风格特色动作元素相互融合的一项运动项目,是传承和创新民族文化的结晶。民族特色健美操的套路动作素材取自于维吾尔族、蒙古族、傣族、朝鲜族、土家族、藏族等多个少数民族的舞蹈元素,兼具风情韵味和力度气势,突出动作之健与舞姿之美的融合,在强身健体和审美熏陶方面具有显著效果。民族特色健美操力求融科学性和娱乐性为一体,利用动感蓬勃的形式,呈现出鲜明的民族特色,形成和传播充分反映了人文地理和民俗风情。在伴奏音乐选用方面,将民族特色音乐旋律和节拍等融于流行的健美操曲目中;在动作选取和编排方面,对日常生产生活情景进行艺术化加工,融于程式化的健美操动作中;在服装穿着方面,将绚丽多彩的民族服饰展现在表演过程中,都为民族特色健美操增添了别样的观赏性。随着民族特色健美操的普及和发展,作为一项极富实践性和趣味性的课程,被诸多学校引入课堂,受到了不同区域和年龄段学生的青睐,极大地促进了中华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弘扬。

二、民族特色健美操进入国际汉语课堂的意义及可行性

(一)民族特色健美操进入国际汉语课堂的意义

1.活跃课堂气氛,丰富课堂内容。

国际汉语课堂有时会让学生感到枯燥乏味,近年来沉浸式教学在改变现状方面的优势得以体现,其运用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率。民族特色健美操教学即具有沉浸式特点,从教学环境到师生动作举止、穿着打扮都有助于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民族特色健美操以特定的动作节奏旋律,调动学生的听觉、视觉、动觉等,使其既能感受到民族舞蹈的优美,又能在学练过程中通过与教师、同学的交流提高语言表达能力,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教师在基本手型手位、基本脚位及体态等示范讲解后,可以为学生布置以下合作学练任务:自我模仿体验、咨询教师、伙伴讨论、根据基本动作创编出有创新的动作组合、组内分享交流。这样的教学形式生动活泼,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丰富课堂内容。

2.感知审美意蕴,提高身体素质。

民族特色健美操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创新性传承结晶,其中民族音乐、民族服饰、民族舞蹈是构成民族特色健美操的三大要素,都是各族人民在长期劳动生活中集体创造出来的。民族特色健美操所包含的人文情怀和民族精神对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有一定的提升作用,审美价值包括:一是形象美。以傣族舞蹈的典型元素孔雀舞姿为例,时而节奏缓慢,动作舒展,感情内在含蓄,时而节奏加快,动作灵活,感情奔放张扬,给人以艺术形象美感。二是色彩美。各民族服饰色彩风格不同,如彝族喜好运用对比强烈的多种色布进行拼接,全身以红色为主,红黑相间,杂以绿、蓝、白等色,鲜艳夺目。三是声律美。中国民族音乐丰富多彩,民歌、民间小调、民族器乐、民间曲艺等音乐种类繁多,学生可以通过聆听此类元素融入后的民族特色健美操伴奏乐熏陶情感。此外,在提高身体素质方面,民族特色健美操对学生力量、速度、协调性的提高也大有帮助。

3.传承民族文化,弘扬民族精神。

民族特色健美操作为体现我国民族风格的体育项目,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组成部分,是我国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和世界当代文化融合的典范,彰显了中国文化的丰富性和包容性。民族特色健美操在中国发展历程不久,但蕴含着深厚的文化精神,承載着民族原生态文化,是中华各民族的舞蹈、音乐、服饰文化同当代健美操运动碰撞而产生的神奇结晶。将民族特色健美操引入国际汉语课堂,是传承和发展民族文化的表现,也是增强文化自信、推动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重要举措。把民族特色健美操的教学和弘扬民族精神的使命结合起来,是促进前者持续发展的保障。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的集中体现,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共同生活、共同发展的核心和灵魂。民族特色健美操体现着中华各民族自强不息、刚毅顽强的品格,在汉语国际教育中具有重要作用。

(二)民族特色健美操进入国际汉语课堂的可行性

1.动作简单易学,学生易于接受。

民族特色健美操在形式上多追求健身和娱乐的效果,在动作编排上多遵循民族性、艺术性及创新性的原则。成套健美操由单个动作组成,以徒手教练为主,辅以少数民族舞蹈特色动作和艺术体操动作。民族特色健美操具有重复节拍多、节奏轻快活泼、运动量适中等特点,初学者在适应后能够较快跟上进度。总的来说学习难度低、学生易于接受。比如藏族三大民间舞蹈之一的锅庄舞,为迎合年轻人的审美需求,编者将原有舞步舞姿改编融合入健美操后呈现出具有民族特色健美操形态的学练项目,受到很多学习者的喜爱。

2.活动形式多样,场地自主性强。

民族特色健美操活动形式多样,可以在舞台正式表演,可以在平时即兴演示,可以在欢庆节日时集体呈现,可以在闲暇时自主健身,也可以作为汉语言课堂中某环节活跃气氛。为增加趣味性,师生可持轻器械道具进行学练展示,如手鼓、手绢、扇子、铃铛等。民族特色健美操的活动场地自主性强,通常不限制场地,将学生分列排好后便可实施教学。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观看视频,然后亲身示范,再让学生分小组进行学习巩固。学练一段时间后,可以举办相关的舞台展演和比赛,增强学生的参与度和自主性。

3.国家大力支持,全球健身热风行。

民族特色健美操在2003年第七届少数民族运动会上被引入表演项目中,在2015年第十届少数民族运动会上被正式确立为竞赛项目。2019年国务院印发了《全民健身计划》,强调了全民身体素质提升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民族特色健美操在此趋势下受到了社会各界的重视,中国大众对其学习需求显著上升。在全球范围内,健身一直是各国民众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奥林匹克精神的体现,数量巨大的民众积极参与进来。将民族特色健美操运用于汉语国际教育中,是顺应中国发展战略,满足全球民众需求趋势的举措,具有双重意义。

三、民族特色健美操进入国际汉语教学课堂的应用分析

民族特色健美操作为文化才艺创新形态,具有很强的生命力和感染力,具有凝聚各民族情感的作用,近些年影响力不断扩大,进入中国各级各类教育课堂中。民族特色健美操在国际汉语教学中的应用正处在兴起时期,推动其普及和持续发展不仅可以丰富汉语课堂内容,还可以促进民族文化融入教学、增强国际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笔者在教学环节和教学注意事项方面提出如下建议:

(一)教学环节

1.备课。

备课是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好一门课的前提。民族特色健美操可以作为中华才艺教学项目开展,和其他正规汉语课程一样需要严谨系统的备课,包括钻研教材、了解学生和设计教法等。在通常认知中,实践类课程的教材非必需,对于民族特色健美操教学来说却并非如此。教师应通过钻研教材,在理论和实践方面对本项目教学进行打磨,注意语言应用和动作技能相结合。国际汉语课堂的学生年龄不等,心理特点和性格特征不尽相同,教师在备课过程中要充分了解学生,根据其认知能力和学习水平准备难易程度不一的教学内容。

2.上课。

上课是中心环节,民族特色健美操的上课方式具有多样化的特点:可以在教室、剧场等场地进行,可以按照年龄、班级、性别等分开教学,可以使用团花、彩条等相关道具,可以进行徒手动作套路教学。教师在上课过程中应根据学生对新学内容的掌握程度进行个别指导,因材施教,关注学生的总体进度。在课时安排方面,为防止学生疲惫和产生逆反情绪,可根据学校具体情况和学生需求酌情调整,建议每周2—4课时,每课时45分钟。在课堂推进过程中,教师可鼓励学生分小组用汉语分享交流,互相鼓励促进,同时培养团队精神。

3.作业。

由于民族特色健美操课程中实践环节占主导地位,因此书本作业的布置可视学校要求和课程目标情况而定。课后作业通常多以活动的形式进行,教师可以通过一系列的模仿、操练、编排等任务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参与性,积极组织民族特色健美操的班级内交流展示活动,寓教于乐,真正做到有所学、有所用、有所融入、有所创新。教师要把控课后活动质量,避免流于形式,在作业验收方面,除了对动作技能提出要求外,还要对学生的汉语表达水平进行考核,双向促进,让学生在语言和才艺方面都获得成就感。

(二)教学注意事项

1.控制运动强度。

民族特色健美操动作较简单,不过由于国际学生的年龄体力、运动水平不一,整套动作熟悉下来需要经过反复的练习和调整。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把握运动强度,不能为达到课程教学效果而强迫学生练习。教师要注意学生的身体状况,适当休息,告知學生出现不适时要迅速上报,切忌强撑。通常中等强度的民族特色健美操教学是绝大多数国际学生都能够接受的。

2.教师专业培训。

民族特色健美操教师需经过专业培训,学校可着重引进理论和技术水平都比较高的专业教师,也可从国内招募具有丰富编排展演经验的“民间艺人”,入职后还要提高专业技能和综合素养,构建民族特色健美操专业化的师资队伍。只有提高教师素质,优化教学方案,才能更好地为民族特色健美操在汉语国际教育中的普及发展而服务。

3.课前准备充分。

师生在课前应准备充分,确定好场地,保证设备、道具准备齐全、摆放规整。教师对学生着装提出要求,民族特色健美操动作幅度较大、连贯密集,为提高上课体验感和安全性,学生要穿宽松的衣服并摘除首饰,穿透气舒适的运动鞋并把鞋带绑紧。通常在正式教学前要进行十多分钟的热身运动,防止后续肢体损伤。

4.采用多样的教学手段。

民族特色健美操这类中华才艺课程并不拘泥于言传身教,教师应采用多样的教学手段,如多媒体教学、影视音像教学,还可选派优秀学生代表进行示范教学,增强师生、生生互动,具有一定基础后,可鼓励学生在理解中华民族文化的基础上自主编排节目进行展示。多手段教学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动机,提高学习积极性,以达到满意的教学效果。

近些年面向国际学生的中华才艺教学以书法、绘画、剪纸等为多,由于传统文化学习难度较大、学生基础不同,需要逐渐积累。再者以上几类才艺项目教学的前期准备和后期收尾工作会比较烦琐杂乱,这些现实困难容易使课程流于形式,朝着纯理论化的方向发展。民族特色健美操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克服上述问题,为中华才艺课程注入新鲜血液,为课堂教学增添活力和吸引力。民族特色健美操运动量容易控制,学生通过练习能够训练动作的协调性,增强节奏感,发展速度、灵敏度、力量、柔韧性等,同时接受审美文化的熏陶。随着民族特色健美操的系统化发展,文化底蕴和民族特色日益凸显,应用于汉语课堂的可操作性大增,其在汉语国际教育中的普及也是大势所趋。虽然民族特色健美操存在起步时间晚、发展速度慢、专业化程度低等问题,但相信在诸多专业人士的努力下,国际汉语课堂教学将会得到长足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丽亚.论大众健美操运动在中国民族本土化的必要性[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1(6):97-98.

[2]王晓明.新时期华文教育研究[M].长沙:中南大学出版社,2019.

[3]陈梦.探讨高校民族健身操教学的现状及对策[J].运动,2016(24):93-94.

基金项目:2019年江西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文化自信视阈下中华美育在华文教育中的创新性实施研究”(编号19JY15)。本论文在江西理工大学华文教育研究中心王晓明博士的指导下完成。

猜你喜欢

汉语国际教育
跨学科视野下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建设思路再探讨
试论英汉词汇对比分析对汉语国际教育的影响
汉语国际教学激发学生自主性和教师自身创造性的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