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程翔语文课堂教学提问艺术特征探究

2020-03-03王丽静

文教资料 2020年32期
关键词:课堂提问

王丽静

摘   要: 在特定的教学情境下,教学者为促进学习者学习而提出解决问题的任务,并希望学习者积极反应回答的这一类教学行为称为提问。在语文课堂中,一节课的质量高低取决于教师能否进行有效的课堂教学提问。程翔作为执教语文学科多年的国家特级教师,在从教生涯中早已形成了独有的教学提问艺术。本文通过程翔示范课《关雎》,探索出课堂教学提问注重学生学情、注重引导学生及注重深度创新的艺术特征。

关键词: 程翔   课堂提问   教学提问艺术

“不学不成,不问不知”。学生的学习,无疑是教师与学生相互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活动。问题成为打开语文课堂教学大门的钥匙,课堂教学提问成为课堂教学不可缺少的环节,成为语文课堂教学的心脏,成为学生思维活动的起点。提问是教师最重要的语言活动,是体现教师教学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通过这种教学手段引导学生思考与作答,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教学质量。有效的课堂提问不仅可以增进师生交流、激发学生兴趣,而且可以发展学生思维、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语文课堂教学提问具有普遍性特征,如问题的针对性、趣味性、引导性等。名师名家的课堂提问都具有独特的特点,北大附中特级教师程翔老师课堂教学提问有何可取之处?笔者记录了在“‘2019丝路之秋当代名师大讲堂”论坛中程翔老师讲授示范课《关雎》的过程,以期通过分析程翔老师《关雎》的课堂实录向读者展示有效课堂教学提问艺术的特征。

一、提问注重学生学情

教学提问的科学性是语文课堂教学的首要特征,科学性是指课堂教学提问必须具有严谨性与结构性。课堂教学问题的设置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知识水平由深入浅、由表及里、循序渐进。语文教师必须使学生在语文课堂上,不断更新旧知识的图式,建构新知识的图式,深化认知结构。学生已拥有的旧知识的图式,对于课堂教学提问尤为重要。学情是指学生基于自我经验、心理特点和认知水平对所学文章知识内容的了解程度,也就是学生已有的旧知识的图式。教师对学情的有效评估是教师进行有效课堂教学的重要科学依据,是强化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只有对学生的学情进行正确的评估,教师才可以有的放矢、游刃有余地进行有效的课堂教学,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让我们一起看看程翔老师是怎样通过科学的课堂提问,了解班级学生的基本学情,确定本节课堂教学起点的。

师:我们今天学习的这篇课文是《关雎》,它选自《诗经》,对《诗经》熟悉的同学请举手。一位同学举手了,大多数同学都是不熟悉的。咱们请这位同学给大家简单介紹一下,《诗经》是怎么一回事。

同:《诗经》主要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雅分为大雅与小雅。它以前有别名《毛诗》。

师:哦,你还知道《毛诗》,请坐。大家是否要拿笔记一下呢?《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大家知道西方最早的诗歌叫什么?大家知道吗?

学:叫《飞鸟集》。

师:哦,晚多了孩子。还有谁知道吗?你请说。

学:是《荷马史诗》。

师:为他鼓掌孩子们,是《荷马史诗》。《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早多少年呢?它距今多少年了呢?你们猜一猜。

师:1000年?不对,2000年?不对,3000年?差不多。

师:那么《荷马史诗》距今多少年吗?1000年?哈哈,你们回去自己查,把中国和西方作为比较来学习。

师:下面让我们一起走进《诗经》的第一篇《关雎》。好,同学们自己放声来读这首诗。

在正式示范授课前,程翔老师并不知道本班学生的实际学情及他们对本篇课文的认识程度。于是一开始就向同学们提出“对《诗经》熟悉的同学请举手”。通过本班同学们对此问题的反应情况,得出“学生对《诗经》的了解不深入”这一基本学情。基于本班同学这一学情,程翔老师确定了本节课是一堂新授课,将教学起点定为对于《诗经》的介绍,从《诗经》的文学常识入手,比较中国的《诗经》与西方的《荷马史诗》在时间上有什么差异性,并介绍《关雎》在《诗经》中的重要地位,引入课文《关雎》的正式讲解。程翔老师根据学生的基本学情,通过比较中国的《诗经》与西方的《荷马史诗》在时间上有什么差异性,讲解《诗经》在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关雎》在《诗经》中的重要位置等文学知识背景,让同学们建立起新知识的图式,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建立了学生新旧知识图式的联结。

二、提问注重引导学生

教师在实际课堂教学中经常会出现以下问题:一是教师不懂得怎样的课堂教学提问才能真正激发学生自主思考。二是教师在课堂提出的问题陷入无人回答的尴尬境地。如何在教学中解决这些问题,程翔老师给出了一些建议。“我在教学中十分注重提问艺术,精心设计每一个问题,使问题具有一定的诱惑力,既不过难,又不过易”[1](154)。这就要求课堂教学问题既满足学生思考的水平与感悟的能力,又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内,不提超过学生现阶段能力发展水平的问题,要具有引导性。问题的提出要注重火候,把握时机,在知识的重难点处提问、在知识的矛盾处提问、在知识的异同处提问、在知识的关键处提问等。这样的课堂教学提问才能发展学生对文章的自主感悟能力,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意识。程翔老师在示范课《关雎》中通过大量引导性的提问,创新性地开展了课堂教学,发挥了学生自主感悟能力。让我们一起看看程翔老师是通过怎样的课堂提问,引导学生自主思考与感悟的。

师:我想请一位同学读给大家听,由哪位同学读呢?哦,后面这位同学举手了,大家就应该积极踊跃学习。

生:(朗读。)

师:太棒了!孩子你到前面来,你读得太好了,我临时就让你当我的助手了。你给大家讲一讲开头四句“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怎么理解这四句。

生:大家可以看注释,“关关”是一种象声词,雎鸠是一种水鸟名。作者用关关和雎鸠相互配合写下面的窈窕淑女,也就是贤良美好的女子。

师:同学们有问题吗?有问题的举手。没有问题啊,我看我也当学生吧,老师我有问题,前面你讲的是“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对吧,后面你读的是“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是吧,这之间是什么关系啊?这个鸟和男女相爱是什么关系啊?请老师给我解释解释。

生:因为雎鸠是一种水鸟名,雌雄二鸟的叫声与后面的男女相爱相互迎合。

师:你讲得真好,那这在《诗经》中是一种写作手法,你知道是什么手法吗?

生:比兴(xīng)。

师:孩子,“兴”读四声。同学们知道了吗?这雌雄两只鸟与淑女与君子建立了联系,这就是兴的手法。那你来给大家讲一讲你对“兴”的理解。

生:我不太清楚。

师:没关系,你可以叫一个伙伴来帮助你。好,来这位同学请到前面来。

生:我认为“兴”是指一个物体引出另一个物体。

师:哦,由一个物体引出另一个物体,孩子你这个话要重新调整调整。这两种物体一样吗?

师:对啦,大家注意了,在《诗经》当中由物及人这种手法我们就叫“兴”的手法,至于两者之间有关系还是没有关系不一定,你就是鸟和人有没有关系,对,没有。但是作者就在这两者之间建立了关系,作者从看到的、听到的就联系到了淑女,这就叫做“兴”的手法。

程翔老师通过学生当助手、自己扮演老师及同学互相帮助等形式,让学生讲解“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的含义,并最终向同学们引申出“兴”这一写作手法。他在讲授中并没有直接给学生解释“兴”的含义,而是通过“‘关关雎鸠,在河之洲与‘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之间是什么关系?”“鸟和男女相爱是什么关系?”这样两个问题一步一步向学生引导提问,指点迷津,问歧及义,使学生逐步了解到“兴”这一写作手法的具体内涵。在学生正确回答完程翔老师所提出的问题后,程翔老师总是给予及时的表扬,对于学生错误回答“兴”这一写作手法的概念时,程翔老师没有全盘否定学生的答案,而是先表扬一部分正确的答案,再通过“这两种物体一样吗?”这一问题,一步步将学生错误的思考引向正确思考的方向。

三、提问注重深度创新

程翔老师认为“富有艺术性的课堂阅读教学首先给人一种‘新的感觉”[1](156),这就要求一是教师的语文教学课堂理念要新,二是教师的语文教学课堂境界要新。“理念新”指的是教师在教学中应当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发展,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境界新”指的是语文教师应提高传统文化素养水平,有了传统文化的基础之后,再教语文,就会有不一样的教学新视野。程翔老师曾说:“教师应该站在文化的制高点上。”“语文老师要浸泡在一种文化之中,要‘语文式的栖居着,周围的生活都是文化,都是语文”[2]。《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提出了语文学科核心素养,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中就包括了“文化传承与理解”这一方面。在2018年8月下旬,习近平同志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时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文化根脉。”语文教师应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注重引导学生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我们一起看看程翔老师在课堂教学的尾声时,是怎样结合中国传统文化为学生重塑《关雎》的主旨内涵的。

师:同学们就是这样的君子配淑女,那“君子——淑女”是一种什么模式呢?

学:是恋爱模式。

师:恋爱模式我觉得有点太肤浅,实际上是一种“婚姻模式”。

师:那这篇文章为什么要写爱情婚姻。学校不让你们早恋,却让你们学《关雎》这首诗的目的何在呢?不知道啊,那老师提醒一下,古代典范的婚姻模式君子配淑女,淑女配君子,这种模式实质上反映了谁的思想呢?

学:作者的思想。

师:还是太小了,我告诉你们,他反映了儒家的思想。为什么呢?因为《诗经》是儒家经典,所以说其反映了儒家的思想,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儒家对婚姻这么重视呢?

师:因为儒家有一个观点“夫妇,人伦之始也”。社会可能会出现许许多多的问题,但是只要家庭好了所有的问题都可以解决。那么怎样使家庭美好呢?

学:夫妻两人关系和谐。

师:没错,夫妻两人关系和谐、感情深厚。这首诗不是写爱情的,或者说不是简单写爱情的。它是写婚姻的,反映了儒家的思想。

程翔老师在课堂教学尾声将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六单元说明规定的“《关雎》所体现的青年男子对美丽善良女子的热烈追求和青年男女真挚美好的爱情生活,把握正确的爱情观这样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转变为儒家的“夫妇,人伦之始也”,着重强调夫妻两人关系和谐、感情深厚,对国家统治的重要性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这对广大教师理解《关雎》主旨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也为教师进行《关雎》教学开辟了新的思想道路。程翔老师通过“君子——淑女是一种什么模式呢”“这种模式反映了谁的思想”“为什么儒家对婚姻這么重视呢”“怎样使家庭美好呢”一连四问,一步一步为学生引导出本文所弘扬的文化传统——“夫妇,人伦之始也”。让学生更好地明白夫妻关系对于社会发展的重要性,充分弘扬中国儒家的传统优秀文化。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程翔老师的课堂教学提问具有注重学生学情、注重引导学生、注重深度创新的特点。一线老师在平时课堂教学实践中应该注意问题设计,教学提问首先要引导学生接触课文,其次要引导学生深入钻研课文,最后要启发学生认真思考。课堂教学提问应该经过教师的深思熟虑,应该体现教师的教学意图,教师应该站在文化的制高点上,不断学习,开拓创新。

参考文献:

[1]程翔.课堂阅读教学论[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5:154.

[2]程翔.一个语文教师的心路历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3]严杰丽.程翔语文课堂教学艺术研究[D].桂林:广西师范大学,2019.

[4]张园园.学情:语文有效教学的基础——以程翔《老王》为例[J].现代语文(教学研究版),2012(11):12-14.

[5]江文翠.中学语文名师课堂提问艺术研究[D].合肥:安徽师范大学,2016.

猜你喜欢

课堂提问
小学生数学课堂的提问能力培养之我见
数学课堂提问七要
初中物理课堂提问的技巧
用问题打开学生智慧之门
浅析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课堂提问技巧
小学语文课堂提问的教学研究策略
提高小学音乐课堂提问有效性的策略
循循善诱,实施生本化初中语文课堂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