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政府会计制度”改革下的高校财务信息化建设

2020-03-03宋红菊

辽宁科技学院学报 2020年2期
关键词:政府会计制度会计制度财务

宋红菊

(烟台职业学院会计系,山东 烟台 264025)

党的十九大强调要加快建设现代财政制度,政府会计准则制度是财政管理的重要基础。2019年1月1日起,我国行政事业单位正式实施《政府会计制度——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科目和报表》,“政府会计制度”改革进入关键“落实”阶段。

财务信息化建设在提升高校财务管理质量、优化财务管理服务、推进财务会计制度改革等多个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在高校财务管理创新进程中,要结合教学转型、学校管理需要,立足信息化优势,重塑管理流程,推进资金、信息协同管理,构建覆盖高校财务工作各个环节的管理模式,将校内预算和对外预算统一纳入到财务信息化平台,实现财务信息化与学校资产管理、教师科研管理等多项业务全面融合,加速高校财务管理工作的规范化、标准化建设,实现高校“业财融合”的发展目标。

1 “政府会计制度”改革下的高校财务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国家针对行政单位和事业单位确立了“双功能、双基础、双报告”的会计核算制度。为此,高校要加快财务信息化建设,适应“政府会计制度”改革要求。但是,目前高校财务信息化建设与财务管理工作、“政府会计制度”改革形势之间存在诸多问题。

1.1 缺少标准的财务信息化系统

现阶段,高校财务信息化建设受制于传统思维,会计流程改造升级进度缓慢,财务信息化系统仅对传统财务管理模式进行数字化改造,财务报表的信息化应用仅停留在数据罗列测层面,财务信息化建设与实际应用之间存在“脱节”现象。目前高校建设的财务信息化系统存在各版块互相独立、连接融合不足、缺乏统一等多种问题,影响了财务信息化建设成果。整体上看,由于高校财务信息化系统缺乏共享和标准化理念,严重影响了财务管理工作效率。

1.2 缺乏系统的财务信息化制度

高校财务信息化建设需要针对新形势,充分发挥信息化优势,完善财务管理机制。当前高校财务信息制度建设相对滞后。一方面,财务信息化系统在制度制定、应用方面存在距离,尤其在固定资产、内控管理等环节存在管理隐患。另一方面,财务管理工作岗位职责、管理权限界定不清晰。当前多数高校将管理重点和精力放在了常规教学、科研管理中,对计财工作缺乏足够重视。学校缺乏稳定、专业的财务信息化人才队伍,现有计财人员缺少财务信息化专业素养,对专业财会和财务信息化了解不足、掌握不扎实,影响了高校财务信息化的有序建设〔1〕。

1.3 信息化平台未能全面覆盖高校财务管理工作

信息技术更新速度快,高校财务管理工作所涉及的数据信息复杂、种类多样。基于此,要做好财务管理工作软件、硬件和功能建设,需要构建高效、科学运行的财务管理系统。只有将财务信息化系统与高校财务管理工作的全过程、全环节相结合,才能真正发挥该系统的应用优势。目前高校财务信息化系统建设不完善,未能对系统软件和硬件及时更新换代,影响了该系统的实际应用效果。当前各高校所使用的财务管理系统多为通用性系统,部分高校使用的是企业类财务系统,系统所提供的功能与高校财务工作实际之间匹配度不足,很难适应和满足高校财务管理工作的实际需要,尤其是缺乏对高校财务管理工作实际的充分适应和融合,出现了功能“覆盖不足”、“领域不完善”的现实问题。比如,财务管理系统与学生管理系统、科研系统等校内各系统之间融合度不足,影响了校内基础信息的共享,无法高效发挥财务信息化系统的应用价值〔2〕。

1.4 缺少网络安全防范意识

在当前推进高校财务信息化建设时,财务数据信息实现了平台共享,尤其是整个系统从财务部门内部的局域网逐渐面向全校、面向网络转变,加大了财务信息化系统的开放程度,增加了系统运行的风险。同时,在实施“政府会计制度”改革进程中,财务信息化平台需要依托网络,满足报销费用、申报经费、查询工资多种功能。因此,高校财务信息化平台建设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和风险。当前高校财务信息系统建设缺乏应有的安全防范意识和能力,以至于该系统的网络安全成为影响高校财务信息化的主要风险。一旦系统遭遇网络攻击,则无法有效应对。

2 “政府会计制度”改革下的高校财务信息化建设路径

在“政府会计制度”改革背景下,高校要充分发挥大数据、“互联网+”等技术的应用优势,结合高校财务管理工作的实际要求,完善管理授权、认证和自定义工作等服务功能,全面涉及财务预决算、核算、费用报销、工资福利、科研经费申报等各领域财务管理工作,将“政府会计制度”改革、学校绩效管理、财务管理制度建设等多项工作全面融合,构建便捷高效、智能流畅的高校“业财一体化”平台。

2.1 诠释信息化理念,打造“业财一体化”平台

高校财务信息化建设要从学校财务工作现状出发,积极改革财务工作制度,提升财务管理信息化水平,推进高校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为此,要以优化财务管理工作流程为核心,根据“业财融合”理念对高校财务、业务管理流程进行优化,将“业财一体化”平台打造为立足高校实际的全流程工作、全方位服务和全过程管理的综合平台。通过平台建设,适应“政府会计制度”改革的具体要求,有效缓解高校财务管理工作压力,提升高校资金管理能力和财务管理工作水平,为高校管理创新提供了坚实的动力和经济基础〔3〕。

2.2 发挥信息化优势,完善高校财务制度建设

高校要全面认识“政府会计制度”改革的全新变化,根据新政府会计制度的各项要求,对学校固定资产、费用报销等各项财务管理制度进行具体改革、修订,制定服务学校财务管理工作的各项制度、规范和办法。要针对全新的财务信息化建设流程,制定相对应的财务制度与管理规范,比如重新编制报销、科研经费申请等流程。要完善科研管理、资产管理和合同管理等各项工作,整体提升高校财务会计核算水平。另外,要重视做好内部控制工作。内部控制工作的开展状况直接关系到高校财务会计数据信息和资料应用的可靠性。因此,要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建设,提高高校财务管理工作效率,为高质量开展高校审计工作提供可靠依据。要将内部控制融入到学校财务管理工作的各个环节,实现全流程管理。要完善配备财务工作人员,明确各岗位职责分工和工作流程。要制定切实有效的校内审计机制,完善财务审查工作,提升财务信息数据的透明性与公开性。要严格执行财务信息保密制度,明确管理权限,既确保有效服务广大师生,又能维护高校财务信息安全。

2.3 立足信息化平台,充分做好预算及核算工作

构建财务信息化系统,要做好财务系统软件与硬件建设。加大各类设备投入力度,及时更新服务器、终端等基础设施。同时,要结合高校财务管理工作实际,及时完善学校财务系统功能,构建持续、有效、覆盖面广的财务信息化系统。在“政府会计制度”中,对会计核算体系实施预算会计和财务会计“平行记账”,按照合同的实施进度来分期确认财务收入,费用也需要按期进行分摊等等,增加了财务报表的工作量,编制差异分析表的难度进一步加大。为此,推进财务信息化建设要立足信息化技术优势,扎实做好预算管理和会计核算工作。在预算管理方面,要明确学校各部门预算编制、申报的具体规章制度,实施全面预算和全员参与、全过程管理的财务管理机制,对整个预算执行过程、预算结果进行审核,实现预算管理的最佳效果。要做好会计核算工作,通过发挥信息化平台的精细化、智能化管理优势,及时收集学校财务管理工作的各种业务数据,形成财务凭证。要结合政府会计制度改革的相关要求,实现新旧制度的有效转换。要以学校业务工作为指引,推进财务管理预算、核算和收入等各项工作实现智能化管理〔4〕。

2.4 以安全运营为前提,做好财务信息化系统安全保障工作

安全、稳定的财务信息化系统是当前高校财务工作高质量、高效率开展的重要基础。面对互联网的复杂性、开放性特征,要统一构建网络安全体系,及时更新系统安全模块。要及时做好财务数据信息备份工作,确保财务信息系统实现安全运行。要将高校财务信息化系统的对外服务器与后台服务器相“隔离”,不允许对外服务器主动访问系统后台服务器。同时,要定期做好财务数据信息的备份工作。针对高校现有财务工作人员对财务信息化建设了解不足、安全防范意识薄弱等问题,一方面要定期做好专项培训工作,提升财务人员的信息处理能力。另一方面,要完善人才梯队建设,在明确岗位职责、清晰工作流程的基础上,聘用专业性强、信息技术与财务管理技术扎实的专门人才,切实提升财务信息化系统的运行效果。结合当前移动互动终端APP广泛应用形势,高校要从为师生提供优质服务理念出发,开发符合高校财务管理工作客观实际的终端平台,通过做好移动平台的安全运行与维护工作,有效巩固高校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效果〔5〕。

3 结语

在当前高校财务管理工作创新发展过程中,要及时研判“政府会计制度”改革的具体要求,充分发挥信息化技术创新的推动力,从核算会计向管理会计转变,切实提高财务管理工作水平。为确保实现高校财务信息化建设预期目标,要避免临时追加财务管理工作项,要结合财务管理工作实际对各个环节、流程进行动态化管理,对财务管理工作事项进行精准追踪,真正实现高校财务管理工作信息化建设和创新性发展。

猜你喜欢

政府会计制度会计制度财务
党建与财务工作深融合双提升的思考
论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的实现
欲望不控制,财务不自由
新会计制度下财务管理的创新策略
预算会计制度改革难点思考与探索
以政府绩效评价为导向的政府会计信息披露研究
《政府会计制度》模拟测试探究
《政府会计制度》创新研究及改进展望
水利财务
《政府会计制度(征求意见稿)》的问题及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