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水稻生产技术应用与推广探究

2020-03-02朱晓琴

南方农业·中旬 2020年11期
关键词:推广策略应用

朱晓琴

摘 要 我国进入市场经济时代以来,不仅国家经济实力有了稳步提升,农业产业技术也得到了飞速发展。其中,水稻生产技术的大力推广与应用,不仅从根本上提高了水稻生产总量,更提升了水稻种植品质。关于水稻生产技术的应用与推广,需要从选种、田间管理、肥水管理等方面入手,同时还需要做好水稻生长过程中的病虫害防治工作。基于此,就水稻生产技术的应用与推广展开深入分析与探究。

关键词 水稻生产技术;应用;推广策略

中图分类号:S511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0.32.016

当前,人们的生活质量有了显著改善,人们对于水稻生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这种情况下,必须研究出一套科学合理的水稻生产技术,为群众增加经济收益,推动农业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但就实际情况来看,当前我国的水稻生产技术依然存在许多需要改善的问题,这就要求有关部门深入水稻农产地进行勘察调研,并在此基础上探究多元化、创新化的水稻种植体系[1-2]。

就当前实际的水稻生产情况而言,许多种植地区的青年劳动力都偏向于选择出门务工,农村地区留守的种植人员基本上都是一些文化程度较低的老弱劳动力,不仅缺乏专业化、系统化的培训,体力也多有不足。然而新时代的水稻生产技术不仅要求种植人员掌握复杂的理论基础知识,还需要种植技术人员深入农田基地进行考察,而现有的水稻种植团队根本不具备应有的专业素养。因此,当前水稻生产技术标准要求过高,需要一个周期较长的适应时间,若这个问题不及时解决,将在很大程度上阻碍水稻生产技术的推广应用。

1 水稻生产技术要点

1.1 水稻选种管理

在进行水稻选种的过程中,必须综合分析当地的自然环境、土壤、气候等各方面条件,选择抗逆性强、抗病力强且高产优质的水稻品种,同时还需要考虑到熟期、耐冷性,确保叶色浓绿、抽穗整齐。另外,可以利用盐水选种法筛选出空秕稻谷以及成熟度较差的品种。在开展浸种、晒种工作中,要选择在天气晴好的情况下进行,在朝阳通风处开始晒种操作,时间一般控制在1~2 d,而且要保证每天将种子翻动3~4次,以保障种子发芽。可以利用温汤浸种、石灰水、臭氧等形式将选好的种子进行消毒,防止类似恶苗病类型的病害传播。另外,还需要保证在播种前用药剂进行合理浸泡,每天至少搅拌1~2次,保障种子播种后出苗一致。

1.2 棚间管理

1.2.1 筹建育苗大棚

对于育苗大棚的筹建,要确定大棚规格,一般高度为2.4~2.6 m,长约60 m,宽约6~8 m。大棚选地应该尽量选择背风向阳、地势平坦、水源充沛而且土质疏松肥沃的偏酸性或者中性田地。

1.2.2 营养土配置

选取肥沃旱田土作为种植基地,利用360 kg床土与壮秧剂进行均匀混合搅拌,尽量将厚度控制在2 cm左右,或者采用30%土菌消水剂,20%壮苗安兑水进行浇灌,以预防各类水稻病害。

1.2.3 水稻催芽

把已经完成浸泡的种子在30 ℃温度条件下进行破胸处理,到催芽阶段将温度降至25 ℃,同时要保持翻动。一旦发现芽长1~2 mm,立刻将温度降低至18 ℃开始晾芽,时长控制在5~6 h,最后摊平成薄层进行散热、等待播种,以增强种子发芽率与发芽势。

1.2.4 开展播种

若想提高水稻播种质量,应该依据各类品种特点来确定合理播种期,一般4月中上旬气温适宜。同时,要合理调配覆土、播量,机插盘每盘播芽种120 g;手插秧播芽种300 g·m-2。

1.3 水肥管理

若苗床上有积水,必须立刻进行晾床处理,确保床土干旱时早、晚浇水,同时还要在揭膜之后适当增加浇水频率,提高根系发育指数。另外,对于苗期的施肥综合管理也不可忽視,要保证苗床施肥量为:纯钾14 g·m-2、纯磷16 g·m-2、氮肥18 g·m-2,以此来壮苗。

1.4 田间管理

1.4.1 导入合理的播插秧工作模式

以安徽省铜陵地区为例,以人工播撒与机插秧并存的方式,机械化达40%左右。无论何种方式,在进行实际插秧操作过程中都要注意保护好秧苗,合理控制秧苗之间的行距,避免距离过近而产生争抢养分的情况。

1.4.2 泡田、插秧

在平均气温达到13 ℃左右时,必须对灌排水渠进行维护,将其清理干净,到4月下旬时才可以放水完成泡田,同时结合泡田将池埂打好。泡田之后的3~5 d、插秧前的5~7 d开始利用搅浆平地机进行水耕地,注意整平耙细。当日平均气温稳定在13 ℃时开始插秧,依据当地实际的土地肥沃指数以及品种分蘖能力来选取插秧规格,一般每穴3~5株基本苗。

1.5 肥水管理

1.5.1 合理施肥

1)施底肥。要保证每公顷纯氮施肥量为100~

120 kg,同时在耕地前必须施用适量尿素与农家肥,控制每667 m2施肥量为钾肥40 kg、磷肥65 kg。2)追施蘖肥。考虑到分蘖期是水稻生长过程中的营养体形成期,所以必须在水稻缓苗期进行追肥,促进分蘖,通常需要将施氮肥量控制在全生育总量的30%左右。3)追穗肥。到7月中下旬进入倒2叶展开期,如果发现水稻长势不利,出现了明显的叶黄缺肥现象,每667 m2 追加硫酸铵7.5 kg,适当施用钾肥、氮肥,避免颖花退化。

1.5.2 水分管理

1)灌护苗水。水层控制在2 cm左右,水深控制在苗高的2/3位置,具体以不淹没秧苗心叶为基准,同时确保水温控制在16 ℃以上,预防出现幼穗分化期土壤干裂的情况。灌护苗水的过程中还需要注意避免漂秧、缓苗和缺蔸,保持薄水层浅插。2)灌分蘖水时,要将湿润灌溉与浅水进行有效融合,同时保持水层高度为3~5 cm。为了避免长期深灌,必须保持露田湿润,及时晒田,以提高水稻分蘖成穗率。3)抽穗扬花期。将水层管理控制在3 cm左右,为了将水稻“养胎水”控制好,可以采取跑马水灌溉,以降低田间温度,促进水稻生长。4)在水稻完成抽穗后,水稻籽粒将进入灌浆期,此时必须保障叶片活力,增加土壤氧气。由于此时间段内的需水量明显减少,因此不必再继续灌溉,保障水稻籽粒获取更为充足的养分,大幅度提高水稻产量与品质[3-4]。

1.6 水稻主要病虫害防治

水稻病虫害的防治是水稻生产过程中的关键一环,对于能否实现水稻高产至关重要,要采取综合防治和绿色防控技术,确保稻米品质。

1.6.1 苗期立枯病

苗期立枯病主要是在幼苗2叶期,种子与幼苗交界处产生霉层,叶鞘上生有褐斑,病苗心叶枯黄。防治此类病害可用噁霉灵、甲霜灵、福美双等药剂进行喷雾,同时也可以利用30%土菌消水剂防治,要注意控制消水剂剂量300~400 mL,兑水300 L,将水稻苗床土壤一同进行消毒。

1.6.2 叶瘟病防治

此类病害在三叶期至穗期都有可能出现,而且会根据天气、品种等变化产生差异,各品种的感病特性也不相同。在采取防治措施的时候,必须对健康或者病害程度较轻的地块进行划分,使用咪鲜胺、三环唑类药剂田间喷雾防治,保持7 d喷雾一次,连喷3次,或者采用20%富士1号乳油防治。

1.6.3 白叶枯病

优化种子在播种前的消毒工作,以600倍25%咪鲜胺水溶液或者1 000倍80%三氯异氰尿酸水溶液浸泡种子2~3 h,捞起用清水清洗干净后,再催芽播种,以消灭吸附在种子表面上的病菌。

1.6.4 稻飞虱

必须坚持使用安全、高效的农药,在低龄(1~2龄)幼虫发生高峰期用药防治。由于稻飞虱大部分时候集中在稻丛基部,所以要注意尽量对准基部喷药,喷药时田间应保持一定水层。

1.6.5 稻螟虫

二化螟挑治一代,重防二代,三化螟重防三代;在螟虫盛孵和化蛹前,田间只留遮泥水,使蚁螟为害或化蛹部位降低,盛孵或化蛹高峰后,猛灌深水13~16 cm,可消灭大量螟虫;在螟虫卵孵化高峰期,施用杀螟杆菌进行防治,可以有效保护田间天敌。

2 水稻生产技术的推广策略

提高专业技术培训,将水稻高产栽培技术与粮食增收项目结合,同时积极引进专业化人才队伍,利用广播电视、公开讲座等方式进行宣传。各级农业部门也要召开水稻生产技术推广会议,共同创建水稻生产技术培训制度。在平时的工作中,注意多与市场上的水稻种子销售商、農机经销商等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让各商家参与到水稻生产技术的推广工作中,同时让这些经销商来指导农民群众。另外,还需要做好水稻生产技术的推广计划,以点带面,加大每年春季的水稻生产技术推广力度,在各个农村乡镇建立种植示范点,帮助农民群众树立无公害水稻生产意识。

3 结语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未来的水稻生产技术势必会越来越多元化、创新化,为了进一步拓展水稻生产格局,相关部门必须不断优化水稻种植工作中的各个细节,创建适应新时代绿色经济发展方针的技术体系,构建专业种植队伍,以此来促进国家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谢永忠,肖芳芳.无公害水稻生产技术的应用与推广[J].种子科技,2019,37(8):52,54.

[2] 李静雄,黄丽鲜.探析无公害水稻生产技术的应用与推广[J].花卉,2019(10):289-290.

[3] 李保建,陈学音.水稻优质高产高效生产技术集成应用与示范推广[J].农家科技,2019(6):35.

[4] 孙建军,张洪程,尹海庆,等.不同生态区播期对机插水稻生育期及温光利用的影响[A].中国作物学会.2014年全国青年作物栽培与生理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北京:中国作物学会,2014:1.

(责任编辑:赵中正)

猜你喜欢

推广策略应用
创新农机技术推广模式 奠定现代农业建设基础
图书馆阅读推广实践和理论的新进展
对新兴排舞项目及其在普通高中推广策略的研究
“延吉三打一”项目推广策略分析
试论多媒体网络教学平台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推广策略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分析膜技术及其在电厂水处理中的应用
GM(1,1)白化微分优化方程预测模型建模过程应用分析
煤矿井下坑道钻机人机工程学应用分析
气体分离提纯应用变压吸附技术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