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椎间孔镜技术与骨科开放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并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疗效

2020-03-02卢渊铭

中国社区医师 2020年2期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

卢渊铭

摘要 目的:比较椎间孔镜技术与骨科开放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并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疗效。方法:2019年1-10月收治腰椎间盘突出并腰椎管狭窄症患者4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20例。对照组采用骨科开放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椎间孔镜技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及腰椎功能恢复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骨科开放手术治疗相比,采用椎间孔镜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并腰椎管狭窄症临床效果显著。

关键词 椎间孔镜技术;骨科开放手术;腰椎间盘突出;腰椎管狭窄症

腰椎间盘突出并腰椎管狭窄症是临床常见疾病,腰椎间盘发生退变或发生破裂突出,造成马尾神经受压迫,是主要发病原因。腰椎间盘突出与腰椎管狭窄症相互影响,导致患者病情加重,严重影响生活质量。手术是对于保守治疗无效患者的首选治疗方案,以往主要采.用开放手术治疗,但创伤性大,术后恢复慢[1]。随微创医学发展,外科手术技术.不断发展,椎间孔镜技术临床应用率越来越高。本研究以患者40例为主要对象,旨在对比开放手术与椎间孔镜技术治疗效果。

资料与方法

2019年1-10月收治腰椎间盘突出并腰椎管狭窄症患者4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20例。观察组男12例,女8例;年龄32~68岁,平均(48.63±2.33)岁;病程为4个月~4年,平均病程(2.23±0.15)年;病变节段L-4共5例,L4-s共11例,Ls~S.共4例。对照组男13例,女7例;年龄33~69岁,平均(48.74±2.45)岁;病程为5个月~4年,平均病程(2.26+0.17)年;病变节段Ls.4共4例,L4s共10例,Ls~S.共6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方法:①观察组采用椎间孔镜技术治疗:取屈髋屈膝侧卧位,在C臂机透视下确定目标椎间盘,并明确病灶具体位置,确定進针方向,并在表皮上做标记,从纤维环外椎管内行创新Thessys技术手术。常规消毒、铺巾,并用0.5%利多卡因40mL分次逐层行局部浸润麻醉,透视下在安全三角区做穿刺,注射麻醉药物。调整穿刺方向,抵达关节突肩部,将导丝插入,从穿刺针方向做手术切口,切口长度约为0.7cm,成功置人后将穿刺针取出,并分别放置在“三级”扩张导管及工作套管中,而后仅剩工作套管。选克氏针在C臂机透视下适当调整针尖高低和前后位置,用手术铁锤钉穿关节突肩部,正位调整小关节内侧缘,将工作套管退出,放人环锯,并行逆时针转动,以达到上关节部位,同时对钙化部位进行打磨,打磨按照顺时针顺序。同时扩大椎间孔和侧隐窝,放置前三级扩张导管和工作套管,取出三级扩张导管,将工作套管留下,使用C臂机确定套管最佳位置,并建立工作通道,开始手术。将摄像与显示屏相连接,使用不同型号髓核钳将髓核组织和脱出组织进行摘除,同时摘除钙化和游离髓核,行手术操作。术后用电凝止血,并用生理盐水冲洗视野区,取出工作套管后,逐层缝合。②对照组采用骨科开放手术治疗:麻醉后取仰卧位,用C臂机定位对病变椎间盘进行定位。做好常规消毒后,做5~6cm手术切口,切口位置在棘突后正中线,将皮肤和皮下组织逐层切开。对椎板外组织进行清除,并取出黄韧带和椎板,充分暴露病变髓核组织,暴露后摘除,解除压迫,留置引流管,缝合切口。

观察指标:记录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统计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及手术前后J0A评分、ODI评分比较。评价标准:分别于手术前后运用JOA评分(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分数)、ODI评分对两组患者腰椎功能恢复情况进行评估,JOA评分范围为0~37分,得分越低说明患者腰椎功能障碍越明显;ODI评分范围为0~50分,得分越高,说明患者腰椎功能障碍越严重。

统计学方法:数据应用SPSS16.0软件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两组患者手术指标水平及住院时间比较: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手术时间更短、术中出血量更少及住院时间更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两组患者手术前后JOA评分、ODI评分比较:两组术前JOA评分、OD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3个月较术前均有所改善,且观察组JOA评分高于对照组,ODI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讨论

腰椎间盘突出并腰椎管狭窄症以中老年人为主要患病人群,可导致患者出现腰腿疼痛症状,患者伴有严重身心障碍。手术是目前主要治疗手段,但骨科开放手术治疗创伤性大,患者术后恢复慢[2-3]。近年来,微创技术不断发展,在骨科手术中也有广泛应用[4-5]。

本研究显示,经对比发现椎间孔镜技术治疗效果突出,体现在手术时间更短、术中出血量更少、住院时间更短、肢体功能明显改善,充分体现椎间孔镜技术治疗优势。椎间孔镜手术作为一种微创治疗方式,具有切口小、创伤性小、术后恢复快等优势。此外,椎间孔镜技术结合经皮穿刺和内镜,可在椎间盘或椎管内实施操作,操作方向上具备广泛性和灵活性,可以减小对神经根和硬膜囊造成损伤[6]。

综上所述,与骨科开放手术治疗相比,采用椎间孔镜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并腰椎管狭窄症临床效果显著,可缓解疼痛程度,有利于肢体功能恢复。

参考文献

[1]黎志权.椎间孔镜手术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术后疼痛介质、炎性因子的影响[J].中国医学创新,2019,16(16):127-130.

[2]淦科,叶蜀新,林海,等.经皮椎间孔镜下TESSYS技术治疗游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J].临床骨科杂志,2019,22(1):39-41.

[3]郭麒玉,智勇.经皮椎间孔镜技术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视觉模拟评分Lehmann腰椎功能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的影响[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7,17(10):1515-1517.

[4]江源.椎间孔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分析[J].中国现代医药杂志,2017,19(7):63-65.

[5]李波.不同术式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并腰椎管狭窄症疗效分析J.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19(2):239-243.

[6]陈会平,陈娟,伍世亮,等椎间孔镜技术与骨科开放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并腰椎管狹窄症的临床效果比较[J].医学综述,2017,23(4):821-824.

猜你喜欢

腰椎间盘突出
CT影像下热敏灸联合针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疗效观察
X线、CT和MRI对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的价值对比分析
舒适护理在腰椎间盘突出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体会
普拉提斯运动疗法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康复治疗中的作用分析
小切口椎板开窗微创术联合腰椎内固定植骨融合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合并腰椎不稳的临床应用价值
神经电生理监测下腰椎植骨融合内固定术的手术护理配合
社区家庭护理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的护理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