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什克洛夫斯基论托尔斯泰的“迷惑”

2020-03-02张珉

青年文学家 2020年2期
关键词:托尔斯泰

摘  要:什克洛夫斯基的《迷惑的力量》是一部有关托尔斯泰的批评著作。“迷惑的力量”一词来源于托尔斯泰的信件内容,什克洛夫斯基以该词作为书名,并在书中对“迷惑的力量”进行了深刻阐释。根据什克洛夫斯基的分析,从托尔斯泰的现实生活、文学创作和文本作者三个方面解读“迷惑的力量”的具体表现及其重要意义,为托尔斯泰的作品诠释和什克洛夫斯基的批评研究提供新的角度。

关键词:什克洛夫斯基;托尔斯泰;迷惑的力量

作者简介:张珉(1996-),男,汉,山东潍坊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俄语语言文学。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20)-02--02

维克多·什克洛夫斯基是俄国著名文学批评家,《迷惑的力量》是他在晚年写的一部文学批评著作。作者在该书中论述了列夫·托尔斯泰的生平,并对其文学创作进行深刻分析。有别于其他文学家研究托尔斯泰的思路,什克洛夫斯基从一个崭新的角度——“迷惑的力量”——这一贯穿托氏整个文学创作生涯的精神动力出发,将作者的精神世界和作品的创作历程做到无缝结合,让我们进一步领略了这位文学巨匠的伟大与矛盾及其作品的深刻与复杂。

“迷惑的力量”一词摘自托尔斯泰和他的挚友斯特拉霍夫的通信内容。托尔斯泰在信中写道:“我非常理解你说的这种感受,因为最近我也有切身体会:为了写作,我好像已经做好了一切准备,完成了自己应尽的义务,但对我自身和重要的事业来说,都缺少信心的推动,也缺乏迷惑的力量。这种世俗的自然之力单凭想象是无法得出的。于是我的写作也就无法开展。”[1](334)这封信写于1878年4月8日,彼时托尔斯泰醉心于探索人生哲理和信仰问题,正是临近精神激变的蓄发期。他提出“迷惑的力量”这一概念并非一时灵感闪现,而是在经历了生活中的风雨坎坷之后,细细回顾反思自己近三十年的创作之路,在头脑中油然而生又内化于心的思想产物。

一、现实生活之“迷惑”——文学之路的向导

托尔斯泰在走上文学创作这条道路之前,受到当时上流社会贵族习气的影响,过着花天酒地、紙醉金迷的生活,整日酗酒赌博,还输掉了大量财产和房屋。为了躲避这种麻痹享乐、浑浑噩噩的生活,他跟随大哥尼古拉去了高加索。当他置身于高耸入云的雪山之巅,呼吸着大自然的清新气息,天地间的辽阔无垠动撼了他的心灵。托尔斯泰很快融入了当地哥萨克人的生活。他成为了一名炮兵士官生,参加了克里米亚战争和塞瓦斯托波尔保卫战,但是他过得并不顺心,书中提到“他没能在塞瓦斯托波尔获得格奥尔吉十字勋章,尽管他很渴望得到。”[1](348)什克洛夫斯基在《列夫·托尔斯泰传》中也提及了托尔斯泰面临的困境:“没有官阶、没有勋章地回到图拉,意味着彻底丧失尊严,成为一文不值的人。”[2](134)

虽然托尔斯泰经历了仕途不顺,但他因此弃戎从笔,与创作结下不解之缘,托尔斯泰在日记中感慨:“可是文学之于我毕竟应当是惟一的,主要的,压倒一切其他爱好和事业的东西。我的目的是取得文学声誉,我能用自己的作品去行的善。”[3](67)什克洛夫斯基指出,“他是不幸的,因为他找不到出路:但找不到出路对他而言又是幸运的——他有属于自己的道路,这条道路让他找到了迷惑的力量。”[1](348)“迷惑的力量”在实际生活中的体现与中国成语“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蕴涵的道理有相通之处。托尔斯泰是不世出的创作天才,而天才的人生从来都不是平顺无奇的,在走上文学创作这条道路之前,那些历经的坎坷磨难都可称为现实生活中的“迷惑”,什克洛夫斯基认为,这种迷惑是他成长的必修课:“同时,那些陷入迷途的现代人,他们在相同且必要的道路上迷失方向。这看起来好像是偶然事件,实际上确实必然存在……这种必要性引领着托尔斯泰,在高加索开启了他的作家之路。”[1](355)

二、文学创作之“迷惑”——独特的写作方法

什克洛夫斯基指出:“……他(托尔斯泰)自己几乎把写作方法称为迷惑的力量。”[1](349)关于这一点,我们可以从托尔斯泰的创作习惯窥见一二,什氏在文中写道:“托尔斯泰没有作品最初的写作计划或者回应答复的计划。”[1](350)托尔斯泰在给友人的一封信中,提及了自己对写作的看法:“有关小说提纲的想法也只是停留在理论上,因为写完了第一卷,第二卷暂时还不能印制,不能认为这已经就是写完了,我还能继续修改它,并且我也希望我有修改的可能。”[1](350)托尔斯泰的创作是自由的,思维是天马行空的,他会写出若干版草稿,然后不断推翻那些不够完美的版本,对作品不断进行修改,克服选择何种版本的“迷惑”,直到最终形成一个令作者满意的作品,而这个作品与早期最初的构想早已差之千里,这也就是什氏所说的:“迷惑的力量就是在小说中寻找真理。”[1](335)

在最开始创作《安娜·卡列尼娜》时,托尔斯泰最初只是想写一个上流社会失足的已婚妇女的故事。什克洛夫斯基在文中提到了托氏创作小说人物形象的过程:“在最初的几个版本中,安娜·卡列尼娜是一个既不漂亮,也不优雅,身材肥胖,专会卖弄风情的女人。她也并不聪明。而她的丈夫聪明健壮,为人善良,年纪比安娜大许多。”[1](335)但是经过托尔斯泰的反复修改,主要人物的性格特征发生了重大变化,什克洛夫斯基在文中写道:“安娜越来越富有动人的魅力……但卡列宁实际上是一个有轻微罪过的、体弱无力的老头,他的善良和痛苦也不被需要了。”[1](336)小说的最初构思是讲述一个出轨妻子所酿成的家庭悲剧,几经易稿,最终作品的主要内容演变成描写农奴制瓦解带来的灾难性后果:贵族与农民的阶级矛盾激化,贵族阶级的道德滑坡以及家庭关系破裂。通过分析《安娜·卡列尼娜》的创作过程,我们清楚地感受到,一部鸿篇巨著的完成离不开文学巨匠对艺术文本的精雕细琢,反复推敲,迷惑的力量促使托尔斯泰在创作过程中精益求精,最终将作者伟大的文笔和思想完美呈现给读者。正如什克洛夫斯基所说:“文学的发展历史是探寻角色的过程,也可以说是一部迷惑史的汇编。”[1](336)

在写完《战争与和平》之后,托尔斯泰开始考虑写一部关于彼得大帝的小说,以此反映农奴制瓦解后俄国社会出现的问题。他搜集了大量有关彼得大帝的资料,中途几次停笔,只完成了零散的片段。就在托尔斯泰的创作陷入瓶颈时,雅思纳亚·波良纳发生了一起意外事件:安娜·皮罗果娃是托尔斯泰近邻比比可夫的情妇,由于嫉妒家庭女教师和比比科夫的关系,一怒之下她选择了卧轨自杀。这场惨案给托尔斯泰的心灵带来强烈震撼。在这之后,托尔斯泰阅读了《叶甫盖尼·奥涅金》中两个描写出轨女性的片段——《宾客齐集于别墅》和《小广场的一角》,这两个片段给予了托尔斯泰创作的灵感,什氏在文中说明了这一点:“他浏览了普希金的作品,读完了片段,可能是第二次开始动笔写《安娜·卡列尼娜》。……他放弃了有关彼得大帝小说创作的巨大工程……”[1](494)

突发的惨案和普希金的作品给托尔斯泰创作以启发,托尔斯泰放弃了有关彼得大帝小说的创作,他决定以失足女人的故事为载体,反映俄国现实问题。就这样,《安娜·卡列尼娜》在托尔斯泰的笔下应运而生。托尔斯泰在塑造人物形象和选择小说题材的问题上存在着“迷惑”,什克洛夫斯基认为,“迷惑的力量,试验、尝试的力量以及研究的力量,都迫使他去重新写另一个真实的角色。”[1](335)托尔斯泰在创作过程中不断摸索前行,克服创作过程中的各种“迷惑”,最终伟大的作品得以“拨开云雾见天日”。

三、文本作者之“迷惑”——对待角色的矛盾态度

在文本中,托尔斯泰对安娜的态度是复杂矛盾的。一方面,他赞扬安娜敢于追求真正的爱情,也充分肯定她争取个性解放;另一方面,他又谴责安娜为了自己的爱情破坏了家庭和自己的人生,她和渥伦斯基的爱情是不道德的。托尔斯泰对安娜怀有爱恨交织的复杂情绪,他公正客观地分析人物的对与错,没有对任何一方的偏袒,读者在阅读时可以辩证地去分析安娜的形象。借助迷惑的力量——作者态度的矛盾性在文本中的发挥,托尔斯泰把判断权交予读者。在迷惑的力量的指引下,塑造了一段充满矛盾的爱情悲剧。安娜和卡列宁的婚姻不过是一具华而不实的空壳,安娜饱尝多年爱情的虚伪冷落,当她与渥伦斯基坠入爱河,作者将爱情中的柔情蜜意倾囊相送于这对恋人,“她的目光,和她的手的接触,使他燃烧了起来。他吻着他手掌上她所接触的部位,意识到他今晚比过去两个月中距离达到目的更加近了,觉得非常幸福,就这样回家去了。”[4](147)但作者又无法认可这种有悖道德的爱情,所以在他的笔下,短暂的激情消退后,唯留安娜独挡无尽的自责痛苦,“她永远也得不到恋爱的自由,却从此要成为一个有罪的妻子,时刻提心吊胆,唯恐自己的罪行被揭露,让人家看到她为了同一个无法跟她共同生活的、放蕩不羁的男人发生可耻关系而欺骗丈夫。”[4](302)

“文本作者”在对待安娜的态度方面产生了“迷惑”,这种迷惑主要是由现实作者的思想观念造成的。当时的俄国社会开展了一系列女权运动,加之欧洲思潮的引入,托尔斯泰的妇女观产生了一些改变,他支持女性解放,认为没有爱情的婚姻是悲剧的。但托尔斯泰同时又推崇宗法制下的传统女性,贤妻良母是女性的天职,妇女只能作为男人的附属品,要求女性忍耐牺牲,这些都是托尔斯泰妇女观、家庭观保守落后的一面。但不可否认的是,彼时托尔斯泰的观念虽然尚存不足,但女权思想的萌芽已然在他心中根植生长,正如什氏所说:“托尔斯泰创作《安娜·卡列尼娜》的经历,也是他追寻探索真理的过程。”[1](473)在这段创作经历中,什克洛夫斯基认为:“小说内容在变,安娜在变,作者对于他所创作的一切的态度也在变。”[1](517)通过以上什克洛夫斯基有关托尔斯泰对安娜矛盾态度的表述以及对《安娜卡列尼娜》的文本分析,我们能够看到“文本作者”对安娜复杂矛盾的心态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安娜感情发展的走向。文中托尔斯泰对待主人公态度的“迷惑”反映出现实生活中其妇女观的局限性,但迷惑的力量反而使得这段爱情故事愈加曲折跌宕、凄美苍凉,也呈现给读者一个栩栩如生、复杂而矛盾的安娜形象。

结语:

什克洛夫斯基深知贯穿托尔斯泰一生的矛盾精神,《迷惑的力量》正是以其矛盾本质作为切入点,将迷惑的力量作为托尔斯泰独有的“缪斯”,迷惑是探索之母,它引领着托尔斯泰走上创作之路,在困难重重的表象之下给予其灵感,并且成为他的创作方法。这部批评著作灌注了托尔斯泰的精神思想,从创作的源头进行作品的分析解读,将托尔斯泰的精神世界和创作世界有机对接,这可以说是什克洛夫斯基批评创作的一大创新。

参考文献:

[1]Шкловкий В. Б. Энергия заблужения[M].М.Художественная литература.1983.

[2][俄]维·什克洛夫斯基:列夫·托尔斯泰传[M].安国良等译,海燕出版社,2005.

[3][俄]列夫·托尔斯泰文集[M].陈馥,郑揆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91.

[4][俄]列夫·托尔斯泰:安娜·卡列尼娜[M].金丽华译,团结出版社,2016.

猜你喜欢

托尔斯泰
灵魂画手列宾和他的模特托尔斯泰
托尔斯泰热衷耕田
恶毒的爱
婚姻中的托尔斯泰
七颗钻石
忘记自己的人
“死”后写出《复活》
托尔斯泰思想遗产价值管窥
爱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