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看不见的人》中主人公的成长创伤

2020-03-02陈晓奇

青年文学家 2020年2期

摘  要:拉尔夫·埃里森(1914-1994)在1952年出版了著名的小说《看不见的人》,并于1953年获得美国国家图书奖,被公认为美国当代最重要的作家之一。这本书一经发表就受到了文学界、评论界、政治界等多方面的关注。并在1998年 20世纪100部最佳英文小说中排名第19位。这些不仅是由于埃里森独特的写作手法,微妙的象征,超现实主义的风格,而且他还巧妙地运用了黑人民间传说,同时详细地叙述了黑人青年的成长生活经历,以揭示和深刻分析黑人的成长创伤和追求身份过程中遭遇的种种困境。

关键词:心理创伤;文化创伤

作者简介:陈晓奇(1993.11-),女,满族,辽宁铁岭人,沈阳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17级在读研究生。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20)-02--01

一、心理创伤——看不见并非身体上的缺陷,而是心灵上的缺失

“创伤”是一种有意识的反应机制或应对机制,是记忆主体对其自身所经历过的伤害和痛苦的一种自主防御和自我保护[1]。文章开始于叙述者讲述他自己的故事,声称他是一个“看不见的人”。他說,他的隐形并不是一种身体状况——他不是真的隐身—而是其他人拒绝看到他。他声称自己一直躲在世界之外。叙述者呆在地下室将自己与外界隔离起来同时也是将自己保护起来。

作为一个天生具有演讲能力的年轻人,叙述者受邀给白人演讲。作为奖励,这些白人给了他一个带有大学奖学金的公文包。后来,叙述者进入大学.他忠于学校里的哲学理念,将校长当成成功的黑人典范,敬仰、相信他。却最终发现校长虚伪、势力、贪婪。校长因为叙述者错带校董白人看到了校园中不该被看到的地方,把他从学校中开除。还假意赠与“推荐信”,叙述者带着七封假信去纽约找工作,四处碰壁却不知缘由,后来得知信中的内容:“致有关人士,务使这个小黑鬼继续奔波。”[2]这对叙述者无异于晴天霹雳,颠覆了他的认知,让他怀疑一直以来敬仰的校长,崇尚的校园。为了生存,叙述者选择进入自由油漆的工厂开始新的工作和生活。却因为一次斗争受伤昏迷进入医院差点成为白人医生的“小白鼠”。从医院逃出之后他加入哈莱姆兄弟会,又一次相信自己可以在争取种族平等的组织中发挥价值,但再一次失望地发现兄弟会只是将他当做政治工具。

在叙述人的经历中,他不断地遭遇玩弄,抛弃,背叛,我们看到了他成长路上的心理创伤。“创伤”一词来源于希腊语,本意是指由于外力给人身体上造成的伤害[3]。弗洛伊德将其解释为“一种经验如果在一个很短暂的时期内,使心灵受到一种最高度的刺激,以致不能用正常的方法谋求适应,从而使心灵的有效能力的分配受到永久的扰乱,我们便称这种经验为‘创伤的”[4]。尽管成长过程中充满了苦痛与迷茫纠结困顿但他一次次的选择相信,又一次次地对人性,社会感到绝望这又不断增添了叙述者新的心理创伤。

二、文化创伤——看不见暴露了黑人种族深层的认同危机

内心受创的主人公在成长路上不断地进行自我探寻,挣扎着寻找自己的身份。这一路坎坷不断荆棘丛生。

在白人主导的社会里,深受主流文化影响的他坚定地相信白人权威灌输给他的思想,完全蔑视他的民族文化和文明。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增加,他对自己的身份越来越困惑。叙述者经历了一系列的组织,从油漆工厂到兄弟会,每一个小世界都代表了黑人在社会中应该如何表现的不同观点。当叙述者试图通过强加给他的价值观和期望来定义自己时,他发现,在每种情况下规定的角色都限制了他作为一个独立个体的自由,都迫使他扮演一个不真实的角色。

隐形人的祖父临终前,说:“儿啊,我死后,希望你继续战斗。你要在险境中周漩。希望你对他们唯唯诺诺,叫他们忘乎所以;对他们笑脸相迎,叫他们丧失警惕;对他们百依百顺,叫他们彻底完蛋,让他们吞食你吧,要撑得他们呕吐,要胀得他们爆裂。”[5]从祖父的嘱咐中我们可以看出,黑人民族在美国社会中艰难的生存状态。他们周围的生存环境为他们悲惨的命运“隐形”奠定了基础。在那个种族歧视和种族隔离情绪高涨的年代,黑人谋生困难,他们怎么可能被社会接受呢?又怎么能被认同被看到呢? 祖父的话是明显的文化创伤操演,“这种文化创伤操演是以操演为途径,以见证历史,延续历史,重构身份,恢复群体的主体意识、增强民族凝聚力,治愈创伤等为主要目的。这种对文化创伤的操演不仅可以帮助某群体理解他们过去创伤经历的含义,重构当下的文化身份,还可以使他们对其共同的文化身份予以认同。”[6]

尽管叙述者在寻求自己文化身份的过程中充满了障碍,强烈的文化认同感最终增强了归属感。文章的最后,叙述者意识到其他人的种族偏见使他们只能看到他们想看到的。他决定从地下冬眠中走出来,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为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小说中许多有意义的“隐形”,名字和符号构成了《看不见的人》的中心主题,通过这些主题,主人公表达了对失去身份的悲伤感受和追求实现身份的决心。

参考文献:

[1]赵静蓉.文化记忆与身份认同[M].北京: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5:93.

[2]任绍曾,等.看不见的人[M].北京:外国语文学出版社,1989:16

[3]陶家俊. 创伤[J].外国文学,2011(04).

[4]弗洛伊德. 精神分析引论[M].高觉敷,译. 北京: 商务印书馆,1985: 217.

[5]任绍曾,等.看不见的人[M].北京:外国语文学出版社,1989:16.

[6]王建会,文化创伤操演与创伤话语建构[J].文艺理论研究,201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