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遇见萧红

2020-03-02钱洪婷

青年文学家 2020年2期
关键词:雷州萧军萧红

作者简介:钱洪婷(1995.8-),女,汉族,海南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电影制作。

是在朋友力荐下,在《黄金时代》里认识萧红的。那夜,跟无数个在雷州的往常一样,我卧躺在雷州的夜色里,靠着窗,感受透明窗外下车声无尽的喧哗和夜色的纷繁多杂,房间里被车灯反射得时明时暗,映在白色的天花板上,让房间与我更加通透了。那夜,没什么不同,但,又和之前的我所休憩过的夜,又似乎完完全全不同了。

(图一,作者本人)

萧红的一生于大多数人而言,何其的短暂,但于她和认识她和像我一样在后来偶然熟识她的人来说,又是完完全全完整的。于萧红本人而言,她临终是这样概述自己的“半生尽遭白眼冷遇,身先死,不甘,不甘!”。对于时代,她没有那么多的大是大非,生平的遭遇和长时间的情感寂苦,让她更懂得去追逐一份安逸,或者说只需要给她一个在炮火中能提笔写字的空间,寂寞和孤独虽然缠绕着她,在街上的游走能暂时的让她排遣。而,文字,是将她孤苦一一呈现的地方。

影片看到90分钟后,我关了页面,去浏览其他更加散碎和杂糅的东西来疏散我惶恐的内心,年长后,我很少于深夜落泪痛哭了,那夜,本该如此的,却又多了一份坚韧并掺杂了多许冷漠和反世故。过了一会儿,又把手机放下,试图把手靠近窗户,远离被窝,感受更为寒冷的地方,看着窗户上随着晃动的影子,又抽了回来。我想,某些时候,我和某个时间段内心孤楚的萧红,没有什么不同。不同的是,在文学上,她更有文学的天赋和才气了。

独处雷州的时候,我变得比平常更为小心翼翼了,关门的时候随时记得反锁,插电的时候,反复擦干手,过马路的时候,反复查看确定不会有危险再行走。我是惧怕死亡的,更惧怕死时的一事无成。我不想,赤裸裸的来到人间,体验了一番苦楚,再如世间大多数人一样,无人问津的离开,这是我的不甘。

(图二,透过六楼窗户看到的雷州某座房子的天台)

那是个没有工作的某日,我发现自己中毒了,一直有呕吐感,煮了清面也没吃几口,整天窝在被子里,也不曾用电影和书籍来搪塞我的孤独感。身体的不适,已经无法活动,大脑却能更为敏锐和清晰的思考,我看着白晃晃的窗外和被风反复捶打的破布条,想来,虽只有23岁,在一眼能望到尽头的人生里大抵如此了,我和那被雨反复洗礼,不断翻转蠕动的破布条终究是没什么区别了。

那萧红呢,是不是也在某個时刻,能一眼望到自己人生的尽头,也曾想过就此堕落过,就此过了一生。但幸好,她在有生之年相继遇到了萧军,端木,鲁迅以及崇拜她的骆宾基。萧军和端木的出现让她有了情感的疏离,这于她,于她的创作都是有利的,这些情感的陆续出现,让她的孤苦和清楚更加呼之欲出,但,她还是真的拥有过欢愉的日子,尽管痛苦占据了欢愉的极大多数。而,鲁迅的出现,是给她创作上点燃了一盏黄晕的灯,对于二萧的情感,鲁迅和萧红的大多熟人一样,放任自流,而在关于生活和文学上的交谈,似乎更多。而在这样舒适和惬意的交谈中,那种文学上的气息和相互缠绕的,鲁迅既影响了她,她又成就了鲁迅的一个小阶段。如此,在鲁迅逝世之后的岁月里,她才能在文字里替我们回忆起鲁迅。

于当时的世界和萧红自己而言,按照她自己的揣测,她是受人摒弃的,呼兰河畔寂寞红,生死场里是无尽的死亡。

我是在23岁的年龄里偶然遇见萧红的,由此来愧叹此前人生的荒遗。我每天向人高喊这我的人生志向,以此来排遣我对未来人生的惶恐和担忧。我的热情和意志已经日渐消磨,每次试图用佯装的忙碌来掩饰我的庸碌。

如果说关于我所衷爱的东西还有那么一丝残存的意志,那关于我对世事的情感早就埋葬在家乡的大龙潭的深潭里了。之所以不愿意返家,就可能因为故乡回不去,而雷州小镇又和故乡酷为相似,我可以在这个络绎不绝的人群中,听着陌生的雷州方言,以更为窥探的视角,免去附加的情感去肆意地接受别人的善意和恶意,去打量这陌生的生活习惯和交谈方式。

在23岁的时候,在陌生的地方,迎着初冬温暖的太阳,任由日光照在脸上时,遇到萧红,是我人生一大幸事,或许今后的日子不会有太大改变,又或许与之完全不同,这都不重要了。重要的是,31岁那年,她将与蓝天白云永处,留下那半部《红楼》,23岁的我会用自己的方式完成她遗留的那半部《红楼》。

猜你喜欢

雷州萧军萧红
雷州书法
萧军
《萧红传》
——一本能够让你对人生有另一种认知的书
萧军纪念馆
雷州古建筑符号的审美价值研究
萧军和艾芜小说中的侠文化比较分析
萧红:不要在寂寞时做选择
忆青年萧军二三事
雷州书画作品选
论影像萧红的呈现与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