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C反应蛋白与血清转铁蛋白在新生儿黄疸中的表达水平与临床意义

2020-03-02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20年8期
关键词:黄疸胆红素新生儿

全 瑶

(南京市高淳人民医院,江苏 南京 211300)

在新生儿群体中,黄疸发生的几率较高,虽然是一种常见疾病,但是其可能会导致新生儿的皮肤或相关器官组织发生黄染,所以需要对其进行合理的临床诊断。黄疸的全名为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很容易在早期的新生儿中发生,只有早日确诊并尽快的进行治疗,才能够避免对新生儿的发育造成影响。据此本文选取2018年6月~2019年6月来我院儿科部住院治疗的120例黄疸患儿为研究对象,将其与40例同期新生儿进行对比,分析C反应蛋白与血清转铁蛋白在新生儿黄疸患儿中的表达水平与临床意义,现将研究内容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在实际情况中选取2018年6月~2019年6月来我院儿科部住院治疗的120例黄疸患儿,之后以总胆红素水平为根据对患儿进行分组,分布为轻度组、中度组、重度组,各40例。在此基础上,以新生儿黄疸的原因为基础将患儿分成感染因素组、围产因素组及其他因素组,另选择40例正常新生儿作为对照组。在120例患儿中,共有男患儿62例,女患儿58例,胎龄37~40周,出生体重(3700±310)g。正常对照组40例,男患儿22例,女患儿18例,胎龄37~40周,出生体质量(3690±350)g。对照组所选案例都为同期正常分娩新生儿。

1.2 病例选择标准

病例选择的标准以血清胆红素以及血清结合胆红素为基础。在本文选取的120例黄疸患儿中,全部符合如下标准:血清胆红素>222 mmol/L或每日上升速度>85 mmol/L;血清结合胆红素>34 mmol/L。

1.3 病因分组

由于不同的新生儿出现黄疸的原因也有所不同,因此对患儿进行分组,共包括三个组别。首先为感染因素组,共有58例患儿,其中肺炎33例,上呼吸道感染16例,脐炎6例,败血症2例,肠炎1例;其次为围产因素组:共有27例患儿,其中宫内窘迫12例,胎膜早破9例,头颅血肿5例,颅内出血1例。最后为其他因素组:共有35例患儿,其中糖尿病母亲婴儿15例,ABO溶血患儿12例,胃食管返流5例,母乳性黄疸3例。

同时,以总胆红素水平为基础,将患儿分为3组进行分析,分别为轻度黄疸组、中度黄疸组及重度黄疸组。

1.4 标本采集

在120例患儿入院后,在没有运用抗生素之前向其采取2 ml静脉血。

在对对照组新生儿进行查体后,向其采取2 ml静脉血,3000 r/min离心15 min后获取血清,检验出结果。

1.5 设备和试剂

对血清转铁蛋白进行检测的设备主要为日立7600全自动分析仪,在此基础上由日本第一化学株式会社提供试剂。

对C反应蛋白的检测设备由挪威Axis-Shield公司提供,试剂同属该公司。

1.6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s)表示,各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感染因素等组与对照组CRP、TRF水平的比较

感染因素组患儿的CRP数据为11.32±7.49、TRF数据为1.40±0.27,正常对照组的CRP数据为2.81±1.54,TRF数据为1.88±0.41,通过比较发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围产因素组与正常对照组CR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73,P>0.05),围产因素组TRF数据为1.52±0.18,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因素组的CRP、TRF数据分别为6.91±4.32、1.48±0.21,与正常对照组CRP、TRF水平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轻、中、重度黄疽组与正常对照组血清CRP、TRF水平比较

轻度黄疸组的CRP数据为5.61±4.15,TRF数据为1.73±0.45,正常对照组的CRP数据为2.81±1.54,TRF数据为1.88±0.41,通过比较发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度黄疸组的CRP数据为6.76±6.75,TRF数据为1.56±0.28,通过与正常对照组的对比比较发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黄疸组的CRP数据为10.03±8.17,TRF数据为1.41±0.24,通过与正常对照组的比较发现CRP、TRF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3 讨 论

CRP是细菌性炎症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是机体在应激状态下由肝脏产生的急性时相蛋白,是非特异性反应指标。TRF是一种血浆蛋白,主要功能为转运铁,其在人体能量摄入不足时会很快下降,而摄入充足后又会快速恢复正常,是对新生儿进行营养评价的良好指标。

本研究显示,对照组新生儿的C反应蛋白要明显低于中度组与高度组;对照组新生儿的血清转铁蛋白明显高于中度组、重度组;对照组新生儿的C反应蛋白、血清转铁蛋白与感染因素组差距显著,C反应蛋白明显低于感染因素组,血清转铁蛋白明显高于感染因素组,能够说明正急性时相蛋白CRP和负急性时相蛋白TRF与新生儿黄疸的类型鉴别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综上所述,因感染因素而导致的黄疸,C反应蛋白会明显增高,而血清转铁蛋白则会出现下降的情况,经过对比可看出C反应蛋白、血清转铁蛋白有利于在临床实践中对新生儿黄疸的病因进行鉴别,需对其进行重视。

猜你喜欢

黄疸胆红素新生儿
遗传性非结合性高胆红素血症研究进展
新生儿黄疸治疗箱常见故障处置及预防性维护实践
鲁晓岚:黄疸
新生儿不同部位经皮胆红素值与血清总胆红素值的对比
碳氧血红蛋白在新生儿ABO溶血性黄疸中的临床意义
早期科学干预新生儿喂哺对新生儿黄疸的影响研究
新生儿出现母乳性黄疸可以继续喂母乳吗?
新生儿要采集足跟血,足跟血检查什么病?
新生儿胆红素和总胆汁酸测定的临床意义
脐动脉血气对新生儿窒息及预后判断的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