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双创”为导向的高职数字媒体应用技术专业“岗证课赛”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研究①

2020-03-02林秀丽

科技创新导报 2020年31期
关键词:课赛双创证书

林秀丽

(广州华夏职业学院 广东广州 510935)

教育教学随社会的发展不断改革不断推进,随之创业教育也必然与专业教育融为一体,这样有利于输送出知识技能型+创业型人才,符合“职教 20 条”提出的,按照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的要求,而且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能够增加学生的就业机会,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也是职业院校生存、发展、壮大的必经之路。

可以通过“岗证课赛一体化”模式,对数字媒体应用技术专业人才进行培养,为本专业输送全方位、高素质能力人才做充足功课[1]。

1 以“双创”为导向的“岗证课赛”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的必要性

图1 数字媒体应用技术岗证课对应图

人才培养需要对接企业的职业标准与岗位标准,国家、社会、企业对数字媒体人才的需求是数字媒体应用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的引航灯。

教育的改革与社会经济的发展是相辅相成的,引领创新创业的高素质的人才不可或缺,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融合也就成了必然,以创新创业项目驱动方式引领专业学科教学,既目驱动式教学,既可以让学生很好地掌握学科专业知识,又可以培养学生形成自己的专业知识应用领域和实践场景,对社会人才需求和该专业人才培养起到很好的协同作用,能增强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竞争能力的提升、创新创业能力的提升,适应经济飞速发展下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解决高职院校学生就业方向与就业途径的困难,实现高职院校持续发展。

需要探索研究,寻找适合高职院校的“专业+创业”相融合的以“双创”为导向的数字媒体应用技术专业“岗证课赛”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模式。

(1)人才培养模式将“职业、岗位、技能、竞赛”融入到“专业+创新创业”中。首先,数字媒体应用技术专业课程教学中融入职业标准与岗位标准,为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都提供了专业的理论依据;其次,专业课程与创新创业课程融合,专业课程教学为学生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与技术技能基础,技能竞赛为学生实践演练模拟项目,使学生在岗位上能创新,走上社会能创业,能将专业知识与技术技能很好地发挥。

图2 数字媒体应用技术专业岗位细分

(2)以“双创”为导向“岗证课赛”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从职业到岗位到课程理论知识,指导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必将衍生出基于创新创业的“岗证课赛” 一体化的课程体系,指导学生在学习就业的实践道路上不断升华不断总结提高。培养满足一线岗位一线需求的理论、技能与知识的数据媒体应用技术人才,具有创新能力与创业能力,具有资源整合能力与敏锐的商业意识,可以协助企业创新,又能利用自身知识优势发展自己组建团队创业。

(3)“岗证课赛”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研究探索到实施。学生的实践能力、岗位技能都得到了很好的培养,同时通过竞赛可以提升创新创业能力,学生通过个人的知识、技能、经验在实践工作中能够为社会、企业贡献自己的力量,创造出更大的财富,实现社会需求、企业需求与专业技术发展融合同步,为国家经济发展人才需求、为职业院校专业教育人才培养都提供了有效保障。

(4)人才培养与职业资格证挂钩。专业教学的教学内容安排、实践场所的布置、教学组织形式、师资以及教学时间安排都需要与“X”证书培训统筹结合,这样就可以很好地将学历教育专业课程与1+X 证书培训内容进一步深度融合,达到专业教学与X证书培训无缝一体化。正处在推广试点阶段的1+X 证书,在数据媒体应用技术专业中还没有完全凸显出“X”证书的实用性、重要性、价值所在,随着“X”证书在社会上被高度认可加之教育部门的高度重视,高职院校会逐渐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课程内容与X证书培训内容相互融合。

2 数字媒体应用技术专业“岗证课赛”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2.1 岗课对接

首先梳理数字媒体应用技术专业对应的岗位群和对应证书以及主修核心课程如图1。组织教师去应历届学生就业单位进行岗位调研,统计与本专业对口的相关岗位,同时借助网络与信息化平台,向近3~5年毕业的学生推送问卷调查,去兄弟院校调研。分析调研数据,统计结果:数字媒体应用技术专业学生从事的岗位,主要为以下岗位群:平面设计岗位群、影视制作岗位群、交互媒体岗位群。其中核心课程依据实际应用持续变化,小修订为每年一次,大修订为每三年一次。数字媒体应用技术专业岗位细分(如图2)。

2.2 证课对接

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是毕业后走向社会就业的垫脚石与敲门砖,也是学生在学校几年学习成果的检测与肯定。同时刚毕业学生,就业岗位能力得由证书体现,证书也反映学生学习生涯的综合素质与综合能力,也是学生持续上进的证明与激励因素。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按照职业技能三个等级(初、中、高)自主选择培训与考核。相较于人力社会保障厅认定的职业资格证书而言,目前正在推广的 1+X证书试点工作,较高定位的是教育部的职业技能证。教育部在推广 1+X 证书的同时,关键点是提出学校人才培养方案与证书上培训内容有机融入,通过选派教师参加1+X 证书推广培训,对课程设置与教学内容进行优化,对专业核心课程进行统一筹划,学生能在学校取证的尽量在学校取证,若需要强化实践训练的,就组织开展专门培训,力求达到证书的获取。

2.3 课赛对接

普通教育看高考,职业教育看大赛。技能竞赛规模逐年增加,参赛学校与参赛人数也逐年增多,那么在人培方案修订过程中,就要将教学与大赛糅合,常规教学活动与技能大赛内容融合。普通教育的指挥棒是高考,高职教育的指挥棒就是技能大赛,促进提高教师队伍建设,以大赛为抓手,抓教学质量与技能大赛内容。根据近3年来,数字媒体应用技术专业与参加的各大赛获奖情况,对课程进行重构,真正达到以赛促教、以赛促学的目的。整合历年比赛,都是与企业一线真实案例有关的赛项在高水平大赛中获奖。在教学常规中融入比赛内容与比赛形式以及比赛考核标准,促进所有同学共同努力共同提高。

2.4 构建“校-企”区域共享实训室

实训室是人才培养模式与“岗证课赛”深度融合的基础,由于1+X 证书试点的学校与技能大赛承办院校实训环境不一定都能统一。每到技能大赛前夕各院校要么急急忙忙寻求比赛类似实训室训练,要么模拟比赛环境进行训练。最佳方案就是将企业员工培训功能、省级技能大赛功能、教学实训功能、1+X 证书鉴定功能协调在一起构建实训室,既能促进交流,又享受最优质的资源。

3 结语

“岗证课赛”深度融合的数字媒体应用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体现了职业教育开放性、职业性、实践性、先进性等特点。

在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与实施过程中,要紧紧围绕企业就业岗位,诚信邀请企业专家参与指点,教师认真对接企业,参与实习培训提高锻炼,以及1+X证书考核命题展开。更重要的是,通过比赛和培训,也使教师的教学思路得以拓宽,教师指导学生备赛的过程,也是自身不断学习不断提升不断充电的过程。

“岗证课赛”最终都是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出高素质高质量人才。

猜你喜欢

课赛双创证书
WJCI 收录证书
CSCD收录证书
收录证书
应用型本科院校卓越新商科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及成效——基于“岗课赛证+思政融通”模式的探讨
高淳区以侨联双创基地 助推“双创”孵化成长、孕育未来
“双创”浪潮方兴未艾
收录证书
以培育工匠精神为核心的“课赛”融通课程改革研究
高职英语“课赛”结合中的教学映射
高校市场营销专业“课赛”有效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