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美的历程》与李泽厚的“积淀说”的关联探析

2020-03-01张靖池

名作欣赏·学术版 2020年7期

摘 要:“积淀说”是李泽厚提出的重要实践美学理论,在其早期著作——《美的历程》中已多有展现。作者以社会历史积淀因素对具体艺术门类和作品进行考量,以独特的审美视角,宏观地阐释中国古代文化艺术,多处体现其实践美学思想。“积淀说”的出现,拓宽了美学所涉领域,其虽然有众多局限之处,但仍对我国新时期的美学研究有着不可忽视的意义。

关键词:积淀说 美的历程 实践美学

作为李泽厚的重要美学著作,《美的历程》以独特的审美视角对中国古代文学艺术进行了新的解读,在20世纪80年代的学术界引发巨大反响。尤其是书中的“积淀说”,较为全面而深刻地体现了李泽厚实践美学的理论主张。在书中,李泽厚结合具体艺术门类举一反三,将“积淀说”的理论内涵和操作路径进行了生动展示,给人以启示和思考,打开了美学研究的新大门。

一、“积淀说”释义、来源和内涵

“积淀说”亦称“历史积淀说”,是我国当代美学家李泽厚提出的重要美学命题,以“人类学本体论的实践哲学”为基石,将“自然的人化”由外在到内在进行展现,这整个过程则为“积淀”。他又将“积淀”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的是由理性化为感性、社会化为个体、历史化为心理的建构,狭义的是审美的心理情感的构造。

李泽厚的“積淀说”并非无本之木,他借鉴历史唯物主义和“实践论”相关学说,将克莱夫·贝尔、荣格等人的思想加以改造,其理论既是“自然的人化”观念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历史积淀的概括和凝练。李泽厚早在《论美感、美和艺术》中就指出:“审美就是自然的人化,它包含着两重性。一方面是感性的、直观的、非功利的;另一方面又是超感性的、理性的、社会的、具有功利性的。”“积淀说”在此时已初露微光。而后,他对理性与感性、社会与个体、历史与心理的关系进行了长期思索,于《美学论集》中提出“积淀”概念,并在《美感谈》中将“积淀”以何种形式去体现“自然人化”的发展详细阐释。他将其分为外在和内在两部分,内在形式为审美心理结构,外在形式为美的对象。具体讲述时,又将其分为原始、艺术和生活三个方面,相互因美感而关联,形成基础、形式和艺术的递阶。原始积淀主要存在于生产劳动中,通过自然形式经人力转变为合乎需求的美的形式,而美的起源就潜藏此中。艺术积淀主要围绕起源和发展规律展开。李泽厚认为艺术最初源于巫术,以满足原始社会的物质需求,长期的巫术活动积淀为艺术形式,随着社会的发展成为审美活动的高级形态。生活积淀包含着社会生活与艺术创作、审美活动的关系等问题,与物质现实相连。“积淀说”的提出,给予美学研究以新视角,此后,实践美学逐渐走入大众的视野。

二、《美的历程》中“积淀说”的展现

作为李泽厚先生的美学经典之作,《美的历程》运用西方符号学的研究方法,站在新的视角审视文化艺术。克莱夫·贝尔将审美与生活剥离开,只运用色彩知识进行艺术欣赏和审美情感的关照,提出“有意味的形式”理论,虽不乏新颖,但也让审美落入“有意味的形式”和“审美情感”循环自证的怪圈。在书中,李泽厚先生对其进行了修正,指明使审美脱离循环自证的途径,即以“积淀说”对其中的缺陷进行弥补。他在《美的历程》中特别写道:“正因为似乎是纯形式的几何线条,实际是从写实的形象演化而来,其内容(意义)已积淀(溶化)在其中,于是,才不同于一般的形式、线条,而成为‘有意味的形式。也正由于对它的感受有特定的观念、想象的积淀(溶化),才不同于一般的感情、感性、感受,而成为特定的‘审美情感。”以此,将审美从这种恶性循环中脱离出来。

李泽厚先生的审美积淀论在书中众多章节皆有展现。在第一章“龙飞凤舞”中,他指出从内容到形式的过程即为“积淀”,比如原始社会的图腾,原本只是动植物的形象,逐渐演变为具有意义的符号形式。关于“北京人”众多的红色装饰品,他指出其饱含原始人对自然的想象和生活温饱的向往,颜色作为特定的符号存在,是当时社会观念的显现。而关于印纹陶纹样的意义,他更赞同印纹源于图腾崇拜的观点,即其纹样从动物写实到符号化,是从内容到形式的积淀,在当时的社会时期具有重要的“原始巫术礼仪的图腾含义”,在那个尚未有审美意识的时代,艺术之美其实是将当时的社会内容以自然积淀的形式留存下来的。在第二章“青铜饕餮”中,作者以中国书法为例,对甲骨文、金文开创书法艺术独立发展之路进行追根溯源,指出它们将象形图画变为抽象的线条和结构,而这种抽象的、流动而富有生命力的线条正是充满自由感的美的表达。而在第九章“宋元山水意境”中,作者接续了对书法之美的探寻,从元代绘画入手分析,点明其重视书法趣味的特点。并特别指出这是非自然生成的,而是“经由人们长期提炼、概括、创造出来的美”。至此,作者将长期社会历史积淀的过程已生动展现在读者面前。至于第十章“明清文艺思潮”中,谈及感伤之词,以纳兰词为例进行分析,指出其词于繁华中发出悲凉感叹,词的内容表述朦胧,好似雾中看花,但意蕴深远,“已积淀、融化在情感形式中了”。这是积淀说在创作者整体创作风格中的展现,和对其艺术特色的总结。至此,李泽厚先生的“积淀说”理论已在艺术作品的分析中有一定的展现,其理论的具体内容在日后的不断探究中不断深化和完备。

三、“积淀说”的成就与局限

李泽厚的“积淀说”是对康德、荣格、贝尔等人的理论进行的重新思考,将马克思理论中的实践观积极引入,把人类主体能力的界限和范围放入历史中进行考察,既考虑到其能力的稳定性和独特性,也考虑到社会实践因素,将社会内容和情感划入考量。比如谈及原始艺术时,从山顶洞人的撒红粉活动到神话传说,他指出图像的内涵和意义来自于原始人的社会生活和情感观念的积淀,从而将感性和理性、主观和客观结合起来,但又极理智地进行区分。“积淀说”使我国的美学研究从注重客体分析转向对主体方面的探讨,将人类学、文化学、心理学内容纳入美学研究的范围,不但使涉及的研究领域得以拓展,也带来了新的观察视角。但“积淀说”也有所局限,譬如李泽厚谈审美活动,虽认可美的客观性,对审美意识的产生和发展也做了较明确的阐述,但他只从心理结构上将人划分各类,忽视了审美的独特性。而在谈论科技美时,总是试图找出其中的情感因素和积淀成分,无法正视人们对于过去的摒弃和处于自身猎奇心理的欣赏。在《美的历程》中,他多以宏观视角进行解说,挖掘积淀因素,对艺术作品的独特性有所忽视。而其美学理论,也多以阐释为主,未对根源、成因深入探究。其次,他从“积淀说”谈美育也因过于注重感性成分却对理性因素缺乏挖掘而存在诸多问题。他认为作品中的社会内容的积淀是其审美价值的源泉,当作品带有社会、历史因素,这积淀中就包含了永恒的成分,那么“美育代宗教”就成为可能。但这是有一定条件的,就是社会生产力的高度发达,即共产主义社会,人的个性化才可以达成。以积淀谈美育,应该将历史因素、文化因素、社会因素与人的心理相关联,割裂历史条件来探讨美育是极不现实的。

四、“积淀说”对新时期美学研究的意义

在我国20世纪50年代爆发的美学大讨论中,各学派对美学范围、美的本质、美感等问题争论不休,李泽厚的实践美学观从各派纷杂的论述中跳脱出来,让人耳目一新。

“积淀说”是实践理论的核心凝练,正如邱明正先生所指出的:“它将美学侧重于从客体的研究引向侧重于对主体的研究,从侧重于从客体方面探讨美和美感的根源引向探讨主体‘文化——心理结构、审美心理结构及其积淀的实践基础和历史渊源。” 美学因此开始注重对历史文化、人类心理上的关照,重视主体实践的意义和作用,以及在社会历史实践中的文化心理的发展和演变。当然,也有部分学者认为“积淀说”关乎历史而非未来,指出此种学说会给予人们思维上的惰性,压抑了主体的创新性和突破意识。但无论过去还是现在,我们在理论上的研究都是为实践服务,要切实落于艺术品、艺术现象中,理论上的差别和推进,都是在帮助艺术的研究和实践而非是对其的束缚,部分学者以其注重历史积淀攻击其缺乏未来展望,难免有些断章取义。

我们应从多方面考虑艺术作品的意义和价值,历史积淀只是李泽厚先生给我们指出的其中一个维度。对于美学研究来讲,“积淀说”突破了机械反映论和历史唯心论的界限,从历史唯物论角度进行剖析,打开了研究美学的新路径,而在文化心理层面的开放、不断更新和发展,也是“积淀说”的题中之意。当我们在新时期进行美学研究时,务必保持独立的思维意识,认识到各家学派的相关理论,都只是在给研究者提供一种视角,我们不能囿于这种视角,更不能生搬硬套、以偏概全。聚焦到艺术作品上,还是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各个维度上考虑、从多个视角出发分析,以求研究上的突破和创新。

参考文献:

[1] 李泽厚.论美感、美和艺术(研究提纲)——兼论朱光潜的唯心主义美学思想[J].哲学研究,1956(5).

[2] 李泽厚.美的历程[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9.

[3] 李冬阳,张建.浅论李泽厚“积淀说”[J].安徽文学,2008(10).

作 者: 张靖池,广西艺术学院人文学院艺术学理论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艺术理论与批评。

编 辑: 曹晓花 E-mail:erbantou2008@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