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思想政治课学科核心素养培养路径

2020-03-01王凤双

经济师 2020年8期
关键词:政治课法治意识

●徐 婕 王凤双

核心素养是每一个学生个人发展、成功解决生活中问题和适应社会发展的必不可少的素养,强调的是思想、人格、态度的培养,这一发展是持续的过程,随着家庭和学校的培养,在成长中不断完善。

一、高中思想政治课核心素养的内涵

高中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学习思想政治学科知识、获得学科能力与成就的体现,是思政课程育人价值的体现,也是国家教育的大政方针在思政学科的细化,主要包括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意识和公共参与。

(一)政治认同

高中思想政治学科的政治认同是要培养公民对我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我国政治制度、我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认同,并且能够规范自身行为成为合格公民。学习思想政治应该使学生坚持和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这样的基本公民价值观,让学生增强对社会主义的认同感。青少年的政治认同有利于坚定政治立场,保持清醒的头脑,用正确的观点分析化解矛盾,也是他们未来获得美好的幸福生活的支柱,有利于学生成为有责任、有担当的中国公民,会对中国未来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二)科学精神

科学精神就是实事求是、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的理性精神。高中思想政治学科培养科学精神,就是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方法去认识问题,形成正确的“三观”,具备不断开拓创新的精神,对个人、社会、国家的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进行正确的选择。高中学生正处于“三观”形成时期,他们对于事物具有强大的吸收力,但同时也缺乏对事物的辨别能力,主要是因为长期生活的环境比较单纯,并且缺少社会经验。所以要培养中学生具有科学精神素养,让学生学会用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去解决遇到的问题,能够坚守正确的“三观”,不受外来腐朽文化的侵蚀,在实践中不断完善自我,成为有理想,有思想的中国公民。

(三)法治意识

法治意识是人们对于法律源自内心的认可。作为我国社会主义公民的法治意识主要表现为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自觉遵守法律,履行义务,积极参与国家的法治建设。法治意识是法治国家建设必不可少的内容,是法治国家的灵魂,法治意识需要在民主政治实践中形成,一经形成,便会指导人们的行为,为其提供方向。

高中思想政治课有利于培养学生法治意识,主要是培养学生的立法意识、规则意识、权利意识。懂法守法是高中生必备素质,法治意识要从基础抓起,高中生作为国家建设的后备力量,更应该培养提高他们的法治意识。使学生在规则之下,有法必依,让他们时刻用法治意识约束自己的行为。让学生能够依法行使自身的权利,同时履行自己应尽的公民义务,维护法律的权威,成为我国法治建设的积极实践者。

(四)公共参与

公共参与就是公民关心公共利益、参与公共事务,发挥自身才能维护社会利益,承担公共责任的能力。我国公共参与最直接的体现就是人民当家作主。高中思想政治学科培养学生公共参与素养,首先,要帮助学生树立公共参与的意识,以小见大,从班集体开始培养学生的公共参与意识,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其次,要在课程中帮助学生建立完整的知识系统,完成知识积累,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积极行使应有的权利和应尽的义务。最后,高中生公共参与能力并不是与生俱来的,需要在不断地实践中积累的,多解决公共参与的问题,才能不断地提升公共参与能力,才能对所掌握的知识进行升华,实现知行合一,增强学生作为国家主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高中思想政治课核心素养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在学科核心素养的学习中自主性发挥不够

长时间的灌输教育,导致学生已经不会思考,没有自主性。首先,学生对于学科核心素养的认知有限。部分高中教师的对于学科核心认识尚且不足,学生对于其认识就更是一知半解。每个学生的生活背景不同,对于学科核心素养的认识也不同,参与也不强。其次,学生学习的内驱力不够。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教师主要采用填鸭式的讲授法,教师提的问题,大多是为了提问而提问,提出的开放性问题,也无法给老师一个满意的答案,导致学生也不敢表达自己的看法。有些学生本身就缺乏自控力,而教师所讲授的内容脱离学生的生活,毫无参与感,导致学生对政治课毫无兴趣。最后,学生缺乏对知识的总结和反思。高中思想政治学科,不仅仅需要学习,更要进行总结反思。要想培养学科核心素养的能力,就要打好基础,做好政治课的基础知识积累,那就要经过不断地学习积累,分析问题,再进行总结反思。

(二)教师的高中思想政治课学科核心素养培育能力存在不足

首先,教师没有树立正确的学科核心素养理念,讲课缺乏活力,对于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能力的培养不够重视。高中思想政治课的重点是育人,然而在实际的教学中,部分政治课教师只重视知识的传递,忽视核心素养能力的培养,仅仅围绕高考来进行知识的传授,忽视学生的自主性。教师对于高中思想政治课核心素养认识片面,仅仅走形式,认为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就是教师不讲课,忽视了学生在环境中的动态生成,让学生自由发展,导致课堂秩序混乱。

其次,教师对于学科核心素养内容把握不到位。教师没有把教材和学科核心素养很好地联系起来,对于教材的把握不够熟练,挖掘不深。政治课的内容比较符合学生的发展特点,这就需要教师准确把握教材,深入挖掘必修和选修教材的内容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最后,教师的教学方法单一。教师缺乏对于学科教学的思考总结,把讲授法作为唯一的方法。政治学科需要识记的知识相对来说比较多,很多教师只采用讲授法,这让学生对于政治课感觉单调,单纯地灌输,会让学生不能自己思考,思想政治课核心素养不仅仅是知识,更是能力,单纯的讲授法无法实现核心素养的培育,所以要求教师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三)高中思想政治课核心素养培育的评价方式不当

课堂评价方面,学生没有办法对自己的行为进行评价,学生丧失主人翁意识,导致学生自身没有自我反思、自我评价,在一种消极的环境中失去对于参与的主动和热情。首先,评价主体错误的定位。现在的教学依然是以老师的评价为主。以教师个人的评价为主是有弊端的,这会导致评价结果失去全面性和客观性。个人进行评价多少都会带些主观意愿,这就会导致评价结果有失偏颇,学生对于这样的结果很难认同,评价的效果就会大打折扣。同时,这也不利于师生关系的发展。教师是评价的主体,学生无法参与,可能有些学生就会走捷径来应对,时间久了,师生之间就会产生对立。因为学生在评价过程中始终处于被动地位,这种不良影响会打击他们的自尊心,从而导致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不能正常地发挥,不利于学生的持续发展。

三、高中思想政治课核心素养的培养路径

(一)激发学生内驱力,培养学科核心素养

首先,要让学生主动学习学科核心素养的知识,加深对学科核心素养的认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逐渐渗透给学生,让学生多多了解学科核心素养,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让学生愿意去了解,增加相关知识。其次,激发学的自主性。对于学科核心素养有所了解之后,教师改变教学方式,联系学生的生活,为学生创设良好的真实的环境,让学生在环境中有所体会。要让学生形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驱力,让学生自主的学习。最后,引导学生做好总结反思。学生要对于政治基础知识进行掌握,对于错误的问题进行反思总结,为正确解决问题做准备。要让学生形成学科核心素养,要让学生对学科核心素养有所了解,自觉主动地学习,并且进行分析,最后进行总结反思,形成逻辑思维,能够在以后面对问题时,以此来解决问题,才能形成学科核心素养。

(二)提升教师素养,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

首先,教师要加强对学科核心素养的学习,加深对学科核心素养的理解,提升对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视。学科核心素养不是仅仅传授知识,更是要让学生获得应对未来生活的能力。这就要求教师以高考为导向,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培养学生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引导学生不断地探索,让学生在与环境的互动中去主动探索生成,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

其次,教师要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要改变单纯的灌输,以学生为主体,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要把学科知识和学生生活紧密联系,符合学生的发展规律,增强政治课的实用性。教师要以时政信息为引,将政治知识与生活相联系,以贴近生活的例子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教学内容得有整体把握,提高教学能力。

最后,教师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教师不仅仅采用讲授法,还可以用情境教学法、案例教学法、活动教学法等。情境教学能够为学生创设合适的情境,让学生在环境中主动探索,获得真实的情感体验。案例教学法以案例贯穿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对于知识进行梳理,建立清晰的逻辑体系。活动教学法可以让学生在活动中对于知识的理解更加深刻,不易遗忘。多种教学方式有利于激发学生对于学科的兴趣,提高教师的专业化成长。

(三)采用形成性评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采用形成性评价这是学科核心素养的实现手段。传统地以成绩来评价太过于片面,需要采用形成性评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师要改变传统单一的评价方式,教师的评价也不仅仅以最后的考试结果来评价,还要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教师在课堂上对于学生提出的观点,要及时地进行反馈和评价,还可以适度引用学生的观点,及时肯定学生,哪里不对也要及时指出,有助于学生及时修正自己。用成绩加实践,可以基于法治意识、科学精神、政治认同、社会参与来进行评价。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政治认同这些难以量化的,可以写体验笔记,评价不只是老师来评价,可以让学生们互评,这有利于激励学生多多参与活动,让学生在参与中素养得到提高。

猜你喜欢

政治课法治意识
人的意识可以“上传”吗?
送法进企“典”亮法治之路
法制教育融入初中政治课的“四维一体”法初探
反家庭暴力必须厉行法治
增强“四个意识”发挥“四大作用”
强化五个意识 坚持五个履职
以德促法 以法治国
浅谈高考政治课改革的几点思考
思想政治课与素质教育
治理下的法治与法治下的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