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实施精准扶贫的路径探析

2020-03-01蒋晶容

经济师 2020年12期
关键词:贫困村贫困人口职业技能

●赵 雪 蒋晶容

一、高职院校精准扶贫的独特优势

在我国,高职院校是我国教育体系中极为重要的一环。其精准扶贫的独特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维度:第一,相对于高等教育本科院校而言,我国高职院校分布较广,数量较多。不同于本科院校大多数设置在省会城市的情况,我国高职院校往往分布较为分散,无论在一线城市还是四线五线城市中均有分布。因此高职院校距离贫困乡村更近,更容易也更有条件深入基层、扎根基层,从事精准扶贫工作。第二,我国高职院校的教授课程大多数为技能型课程。技能型课程实用性强,学习周期相对较短,且在完成学习以后可以迅速投入到工作岗位中创造价值,实现自身收入的增长。第三,高职院校学生在完成理论知识学习后,需要在实践中检验知识,检验技能。因此,在精准扶贫工作中,高职院校学生可以通过社会实践的方式深入基层农村,从事技能传授工作。一方面可以助力国家精准扶贫战略的实施,为我国早日全面步入小康社会贡献力量;另一方面,可以使高职院校的学生进一步巩固在课堂上所学的知识,使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

二、高职院校进行精准扶贫的具体路径

(一)驻扎农村,结对帮扶

广大高职院校可以以专业为单位,与村委会或相关部门沟通,形成一个专业与一个贫困村的结对帮扶关系。在组成结对帮扶关系以后,要在村委会的帮助下,对该贫困村的贫困人口进行建档立卡。通过上述手段,可以对该贫困村的贫困人口进行初步了解和筛查,了解该村贫困人口的贫困原因以及贫困程度等重要信息。在获得贫困人口的贫困原因之后,应当对所涉及到的贫困原因进行分类,从而分析出科学合理的帮扶措施。有条件的高职院校,可以筹措资金,为贫困村建设或完善交通设备等基础设施,提供一定的帮助。同时,可以有针对性地开展产业援助或培训贫困人口职业技能等活动。

(二)产业援助

相较于单纯的资金支持,产业援助为贫困村带来的脱贫帮助的持久性更强。只有利用好产业援助等扶贫攻坚手段,扶贫工作带来的影响才更具有可持续性。例如,如果有的贫困村适合发展旅游业,高职院校中的相关专业师生可以在专业知识的指引下,为该村提出旅游规划设计建议并提出具体可行的操作方法。如果有的贫困村土壤环境、气温环境适合种植高附加值的农产品,高职院校师生可以对该村农户进行统一培训,传授给农村村民适宜种植的高附加值农产品的种植技能和注意事项。同时,也可以将电子商务、网络营销等全新概念带入农村,使有条件的农民可以逐渐加入到农产品的电子运营中。只有这样才能助力贫困户长期脱贫,脱贫后不返贫。

(三)职业教育助力脱贫

职业教育活动可以增强贫困人口的职业技能,使其在接受一定职业技能培训后,具备一定的谋生技能。相较于单纯的资金支持脱贫,职业教育助力脱贫效果会更加持久,也会在整个贫困村内产生良好的示范作用。笔者认为,职业教育扶贫应当从以下几个维度入手:第一,对于贫困家庭中的年轻群体,可以帮助其学习面向更广阔市场的、学习周期相对较长的职业技能。对于因病致贫或者不便学习职业技能的贫困群体,可以选择学习一些较为简单的谋生手段。第二,在培训和学习的形式上,一方面可以采用高职院校师生利用假期等课余时间进行驻村帮扶和教授的方式;另一方面有条件的高职院校也可以将贫困人群引入课堂,在高职院校提供的场地内集中学习。

三、高职院校精准扶贫的策略反思

(一)加强扶贫工作的精准性

精准扶贫是扶贫工作中最为重要,最具特色和科学性最强的策略。要想提高相关工作的精准程度,首先要做的就是要精确寻找目标,只有找到了精准扶贫的目标,后期工作的针对性才会更强。因此,在精准扶贫工作最后的攻坚阶段,一定要进一步完善目标的寻找机制。在扶贫工作已经开展一段时间的今天,我国相关部门在实践中已经建立起了一整套完整的贫困户定位机制。虽然这套制度较为完善,但是在具体实际执行的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多数贫困群体贫困原因相同、扶贫相关资金分布和配置较为分散、扶贫范围不合理泛化等问题,上述这些问题的存在一定程度上掩盖了真实的扶贫需求,在此种情况下,工作中有可能忽视真正的贫困群体,上述情况对广泛开展扶贫工作的精准度产生了一些负面影响。目前我国的扶贫工作和以往的扶贫工作的不同点就在于扶贫的准确程度,不同于以往的扶贫工作,当下的精准扶贫要求进行“滴灌式”的工作。高职院校在参与扶贫的过程中,只有在精准度上多下功夫,才能够充分保障精准扶贫的效果。在保障扶贫工作精确程度的基础上,才能实现高职院校扶贫相关资源、资金的准确分配,扶贫人力资源的有效合理配给。

(二)扩大扶贫工作主体范围

目前,扶贫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不足是扶贫的需求端和供给端存在着不匹配的情况。精准扶贫中贫困地区对于扶贫的需求较高,在这种情况下,扶贫供给端的供给力度稍显薄弱。因此,进一步扩大扶贫供给端构成,增加参与扶贫的的主体数量和质量,这种做法可以缩小扶贫的需求端和供给端之间存在的矛盾。

高职院校在参与相关工作的过程中,应当充分吸引外在资源,例如吸引校企合作中的企业资源等,利用这些资源向扶贫地区输出资金和技术。同时,可以利用高职院校校企合作中的企业资源,解决一部分地区贫困人口的就业问题。通过吸引企业参与扶贫工作的形式,有效增强的扶贫力量,扩大了参与扶贫工作的主体范围。

(三)实施文化扶贫战略

目前我国的文化建设已经取得了较为良好的成绩。但是,在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过程中,出现了城乡文化产业发展差距、城乡文化建设差距均较大的情况。与发展传统生产力一样,文化产业的生产力以及文化产业对于振兴某地经济的作用巨大。同时,发展文化产业也有助于振兴乡村文化,增强乡村村民的文化自信。

高职院校在进行文化扶贫的过程中,要注重扶贫与帮助贫困家庭扶智和扶志相结合,不能仅仅关注一方而忽略另一方。高职院校可以通过培训教育、教授简单技能,例如种植技能等方式,对贫困家庭、贫困村进行智力扶贫。同时,高职院校还可以与外界相关企业和商业主体联络,积极梳理贫困村存在哪些可待开发和利用的文化资源。如果在高职院校的帮助下,贫困村可以发现自己的文化资源并打造出相应的文化品牌,笔者认为,贫困村的贫困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四)为贫困村建立信息共享平台

扶贫工作与经济逐步提升都需要较长一段的时间。例如,建设和开发的相关项目通常都需要较长的一段时间才能开始盈利,助力农民增收。但是在初期运营的时间段内,贫困村农民也需要与外界沟通和交流,以观察市场行情和最新动向。高职院校可以利用自身优势,为农民建立起对外沟通的平台,在促进农民农产品销售、旅游文化宣传以及其他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猜你喜欢

贫困村贫困人口职业技能
大英县职业技能培训调研
贫困村开通“网上大集”
由“贫困村”变成“百万村”
太仓市服装定制职业技能竞赛举行
一个贫困村的“暴富”——宝丰村的农业也能让人“吃撑”
十八大以来每年超千万人脱贫
努力开创职业技能培训的新局面
要让贫困人口真正受益
职业技能竞赛国内外现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