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血清CEA、AFP、CA199、CA72-4的表达在胃癌中的研究进展

2020-02-28时光敏沈存芳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20年14期
关键词:糖类腹膜抗原

时光敏,沈存芳*

(1.青海大学研究生院,青海 西宁 810000;2.青海大学附属医院,青海 西宁 810000)

胃癌是全世界肿瘤中的最常见肿瘤之一,据相关统计,胃癌的发病率位居我国肿瘤发病率第2位,病死率位于前3位[1],而农村的胃癌发病率及病死率位居第1位。至今为止,没有用来明确诊断早期胃癌的肿瘤标志物,目前大多数研究围绕联合检测诊断早期胃癌、预测胃癌术后的预后及复发展开,临床价值仍存在争议。本文主要阐述胃癌诊断、治疗及预后中关于相关标志物表达的最新研究进行综述。

1 糖类抗原(CEA)与胃癌。

糖类抗原(CEA)为消化道肿瘤中的常见肿瘤标志物,结肠腺癌患者中有70~90%的CEA表达呈高度阳性,在胃癌中的阳性率为53%。CEA浓度和肿瘤大小、有无转移有关,当有肝转移时,CEA的升高尤为明显。近些年关于胃癌中CEA的研究,多围绕其与其它物质联合检测在胃癌中的意义。一项研究表明,在术前CEA阳性患者中,ABO血型是独立预后因素,AB型血患者是术前CEA阳性患者的有利预后因素。而根治术后早期CEA正常化是胃癌的重要预后因素,尤其是术前肿瘤标志物水平高的患者。在早期胃癌中,血清CEA高水平是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2]。在胃癌腹膜转移患者中,CEA的表达更具临床意义。

2 甲胎蛋白(AFP)和胃癌。

肝样胃癌以血清中AFP水平升高为特征,是一种非常特殊的胃癌,其比普通胃癌更具侵略性,难以治疗且预后不良。而关于AFP在胃癌中的作用知之甚少,有研究显示[3]:可用慢病毒感染建立肝样胃癌细胞,并通过PCR技术检测和ELISA在HCG27和AGS细胞中验证。结果提示肝样胃癌细胞的特征是细胞上清液中的AFP水平明显增高,AFP加强了胃癌细胞系及其衍生物异种种植中的生长和侵略性。说明了AFP通过激活Wnt信号在肝样胃癌中期关键性作用。AFP在早期胃癌中的表达阳性率较低,在晚期胃癌患者中,AFP水平越高,提示肝转移可能越大,血清AFP高水平表达是可用于评估肝样胃癌的独立预后因素,而肝转移也是产AFP胃癌的唯一独立预后因素。

3 糖类抗原(CA19-9)与胃癌。

近年来对于CA19-9与胃癌的研究较少,大多是关于联合检测用于诊断早期胃癌的相关研究。有研究表明,CA19-9的高水平与女性和淋巴结转移有关[2]。其浓度与肿瘤大小有关。胃肠道和肝脏在许多良性和炎性疾病如胰腺炎,胆汁淤积在大于120U/ml时,也倾向增加,但往往是“临时的”。

4 糖类抗原(CA72-4)与胃癌。

最近的研究表明,糖类抗原(CA72-4)可为胃癌提供有价值的疗效评价及愈后价值,在早期胃癌诊断中,肿瘤标志物的联合检测,一定程度上能够提高早期胃癌的诊断正确率,其中,在有淋巴结、腹膜、浆膜受累的胃癌患者中,CA72-4的阳性率更高。CA72-4可用于诊断,评估化疗疗效及预测腹膜扩散的患者预后,特别对于伴有或可能伴有腹膜扩散的患者,应定期检测其血清水平。

如今关于胃肿瘤方面的研究,从既往的组织器官到细胞,再到现在的分子生物学、基因层面,大家都在努力的探索与尝试,希望发现有利于指导临床的方法。而通过现如今检验,病理及影像学检查始终不能快速、准确的知道临床。近年来关于肿瘤标志物联在胃癌方面的研究,大多归结于疗效评价、判断预后等方面,而对于早期诊断仅提供数据支持。所以要求我们找出更多的方法来完善其在胃癌中的地位。

猜你喜欢

糖类腹膜抗原
活血化瘀药对腹膜透析腹膜高转运患者结局的影响
山莨菪碱在腹膜透析治疗中的应用
新生儿腹膜后脓肿2例
“主食”应多吃还是少吃
不同品种葡萄干中糖类成分分析
液-质联用法测定蒙药制剂中非法添加降糖类化学药品
梅毒螺旋体TpN17抗原的表达及纯化
结核分枝杆菌抗原Lppx和MT0322人T细胞抗原表位的多态性研究
APOBEC-3F和APOBEC-3G与乙肝核心抗原的相互作用研究
盐酸克伦特罗人工抗原的制备与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