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生儿医疗护理角度的风险评估和策略实施研究

2020-02-28唐淑萍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20年14期
关键词:儿科管理制度医护人员

唐淑萍

(山东省潍坊市,寿光市人民医院,山东 寿光 262700)

医疗护理风险在近年来成为了儿科护理的主要问题,其代表的是护理过程发生的意外事件,该风险的直接负责人是护理工作者。本文以医疗护理作为切入点,详细的总结了儿科医疗护理遇到的风险因素,随即对护理过程的各个环节实施了深入的研究,希望借助科学的途径去控制风险案件的发生,详细过程如下。

1 新生儿科医疗护理角度下的风险评估

(1)安全方面的护理管理。相关部门对管理制度不熟悉,其政策的落实无法实现,虽然新生儿病房已经进行了24h的严格控制,但非工作人员进出的现象无法制止。

(2)责任心不坚强,护理工作问题众多。新生儿病房最大的特点是无人陪护,此时就需要护理人员进行定时的巡视,掌握各个幼儿的体征数据,做到心中有数。对于那些暖箱内患儿的患儿更为格外注意,极易发生抓伤、擦伤等问题,再加上新生儿的皮肤娇嫩,容易受伤,护理人员由于护理工作的不认真而造成了幼儿皮肤的坏死。

(3)操作流程不具体,操作技术存在错误。例如,护理人员对患儿的体位操作存在问题,使得幼儿负压调节不准,最终造成严重的呼吸道勃膜损伤,给患儿带来了痛苦;另外,护理人员的气管插管技术存在错误,造成患儿抢救时机的延误,引发了悲剧。

(4)医患沟通严重不足。新生儿的护理过程主要由医护人员来进行,未与家长进行深入的交流。对家长提出的问题不能及时解决,引起了家长的反感。

2 影响新生儿医疗护理风险的因素分析

(1)社会因素导致的患儿护理风险。不同的患儿患有的疾病不同,再加上科学技术对于疑难杂症的无奈,致使患儿的护理风险不同。但是,家长将所有的希望寄托于医护人员,如果发生护理角度的意外就认为是护理人员的责任,最终引发严重的医疗纠纷。

(2)医源性因素。不可否认的是,医护人员的行为问题和语言问题也会造成患儿的恐惧,最终引发安全隐患。

(3)护理技术因素。部分地区的护理水平不足,相关的护理经验也有限,再加上患儿对护理工作的不配合,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威胁患儿的健康。

(4)药物性因素。患儿的用药必须极其规范,错误的用药时间和剂量都会造成安全隐患,甚至造成患儿的死亡。

3 新生儿科医疗护理风险的科学化实施

(1)组建完善的新生儿风险管理团队。我们知道,科学的护理管理可最大化降低风险的发生概率,为此我们成立了风险管理团队,并由护士长担任团队的组长,对各个科室实施有效的风险管理,需要注意的是,风险管理工作需要全体护士人员的参与。护士长有随机检查的权利,对于不符合要求的护士进行惩罚。风险主题的实施为护理过程的风险因素指明了方向,进而提升了新生儿的护理质量。

(2)实施科学的新生儿风险管理制度。简单来说,风险管理制度包含了复杂的管理流程,例如护理规范、护理操作以及护理内容等等,科学的新生儿风险管理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护理风险的降低。借助风险管理制度,护士的行为得到了约束,一旦遇到风险案件时能在第一时间进行处理,切实做到有法可依。

(3)强化新生儿科医护人员的培训工作。护理人员的水平直接决定着儿科的护理质量,也影响着儿科护理的风险程度。所以,我们应该通过多种渠道对新生儿科医护人员实施科学的培训,进而提升护理水平,最大化规避儿科护理中的风险。

(4)重视护理文书的书写工作。《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中明确指出了护理人员的权利和义务,且家属有复印病例信息的权利。对于护理人员来说,其必须重视护理文书的书写,既要做到护理信息的全面,又要做到护理工作的认真,该过程可由护士长和责任护士同时监督。患儿的病例中应详细的记录着患儿的信息,让相关的医生做到心中有数,进而实施科学的护理工作。另外,科室之间也应该互相交流,做到所有政策的全面落实。

综上所述,医疗护理风险管理对于儿科的护理至关重要,临床工作者必须制定防范措施,尽可能强化护理的安全性,相关的护理政策也需要做到规范化和具体化,做到所有的规章制度有理可查,最终确保患儿的安全。医疗护理活动存在的高危风险不可忽视,其直接决定着各个护理环节的护理质量,上述介绍的护理风险仅为冰山一角,还需要相关护理专家继续的研究。

猜你喜欢

儿科管理制度医护人员
探讨企业内控管理制度的建立与完善
南平市妇联关爱援鄂医护人员家属
儿科常见病,贴敷更有效
食品安全公共管理制度的缺失与完善评析
涉军中小企业管理制度创新探讨
圆梦儿科大联合
帮助医护人员处理好四种关系
儿科医联体的共赢思路
精神科医护人员职业倦怠相关分析
李发枝教授治疗儿科疑难杂症验案4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