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系统护理对慢性胃炎患者疗效、不良心理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2020-02-28李彦博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20年14期
关键词:胃炎有效率心理

李彦博

(河北省辛集市第二医院,河北 辛集 052360)

慢性胃炎是临床发病率较高的消化系统疾病,研究显示[1],在有效治疗基础上,加强护理干预可强化治疗效果。本文将对慢性胃炎患者采取系统护理,并分析其应用情况,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7月-2019年6月到我院治疗的70例慢性胃炎患者。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观察组35例,男性:女性21:14:,年龄24~69岁,平均年龄(37.72±2.23)岁。对照组35例,男性:女性19:16,年龄25~67岁,平均年龄(36.49±2.18)岁。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接受常规治疗,治疗期间,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上,观察组患者进行系统护理,具体方法:(1)心理护理:告知患者慢性胃炎的发病机制、诱发因素、危害性,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综合运用心理治疗、情志疗法、注意力转移法等,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例如,可组织娱乐活动、播放舒缓的音乐、鼓励病友交流、指导患者冥想等;(2)生活护理:严格管理患者的日常生活,培养其健康的生活习惯,例如早睡早起、晨起锻炼、饮用温开水等;对患者进行饮食指导,饮食应以高蛋白质、高维生素、低脂肪为主;(3)用药指导:详细讲解每种药品的作用、疗效、服用方法、副作用、注意事项,在充分发挥药效的同时,提高用药安全性。

1.3 评价标准[2]

根据临床症状缓解程度, 将疗效分为显效、有效、无效几个等级,总有效率为前两者合计。对比两组患者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定简表(SF-36)评分。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s)描述计数资料、计量资料,录入SPSS21.0处理,并进行x2或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观察组显效26例(74.29%),有效8例(22.86%),无效1 例(2.8 6%),总有效率为9 7.1 4%;对照组显效15 例(42.86%),有效14 例(40%),无效6例(17.14%),总有效率为82.86%,差异明显(x2=3.97,P<0.05)。观察组患者SAS评分为(23.51±4.96)分,SF-36评分为(88.84±5.46)分,对照组患者分别为(34.83±4.79)分、(78.59±6.77)分,差异明显(t=-9.712、6.972,P<0.05)。

3 讨 论

慢性胃炎是一种反复发作、病程迁延、不易根治的疾病,与幽门螺杆菌感染、胃酸分泌过多、心理及精神压力、饮食不规律等多种因素均密切相关[3]。近年来,随着临床医学对护理工作重视程度的提高以及护理理念的转变,护理干预对治疗的辅助作用也得到充分肯定。因此,在治疗期间,应对患者采取系统化的护理措施,缩短治疗时间,促进患者康复,降低治疗费用。

在本次研究中,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SF-36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S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充分显示了系统护理的应用价值。与常规护理措施相比,系统护理更加全面的考虑到患者的心理状态、生活方式、饮食情况对病情的影响,从而采取恰当的干预措施,可减轻不良心理及生活习惯对治疗的影响,并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实现科学管理[4-5]。尤其是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后,外部因素对病情的不利影响显著下降,对控制病情、改善心理状态、提高生活质量均具有重要意义。

综上所述,对慢性胃炎患者进行系统护理可减轻其不良心理,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提高总体疗效。

猜你喜欢

胃炎有效率心理
容易导致慢性胃炎的六件事要知道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心理小测试
心理感受
张务锋:着力构建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续的粮食安全保障体系
很有效率
政治备考:如何背书最有效率
慢性胃炎中医临床治疗之我见
辨证治疗慢性胃炎65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