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56例脑脓肿的CT诊断与临床分析关键探索

2020-02-28张立江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20年14期
关键词:顶叶化脓性低密度

张立江

(山西省芮城县人民医院,山西 运城 044600)

脑脓肿是由于化脓性细菌在颅内发生感染导致的化脓性脑炎,患者临床会表现出较为剧烈的头痛、呕吐,严重者可出现精神、神经障碍,一般起病急发病快,具有较高的致残率和致死率,临床应尽早确诊尽早治疗[1]。在CT纳入脑脓肿的诊断方法之后,脑脓肿诊断率显著提高,致死率显著下降[2]。为进一步提高CT诊断脑脓肿的准确率,本研究将我院近两年脑脓肿患者的CT影像进行总结分析,为临床提供诊断依据,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2月的经手术病理确诊的脑脓肿患者56例,其年龄6~71岁,35岁以下41例(73.2%),35岁以上15例(26.8%);出现症状至就诊2d~2年,其中40例(71.4%)发病时间<1月,另16例(29.6%)发病时间>1 月;其中4 4 例(7 8.6%)有感染史。以发热、呕吐、白细胞增多等急性感染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的有32例(57.1%),以头痛、呕吐、视乳头水肿等颅内压增高为主要表现者有18例(32.1%),以偏瘫、偏盲等神经症状为主要表现者有27例(48.2%),有27例患者出现癫痫(48.2%),其中有10例(37.0%)患者以癫痫为首发症状,27例癫痫患者中<20岁有18例(66.7%)。

1.2 方法

使用西门子DRH CT机进行扫描,患者仰卧,扫描从顶骨开始至乳突,层厚8 mm,层距10 mm,电压120 kV,电流250 mA,对病变部位或疑似病变部位进行薄扫,层厚2 mm,层距2 mm。平扫后将造影剂经肘静脉注射后进行增强扫描。

2 结 果

共有56例患者,其中有43例(76.8%)单腔脓肿,有8例(14.3%)多腔脓肿,有5例(8.9%)多发脓肿,累积63处病灶。

病 位:63 处病灶中有27处(42.9 %)位于额叶,20处(31.7%)位于颞叶,10处(15.9%)位于顶叶,3处(4.8%)位于额顶叶,2处(3.2%)位于枕叶,1处(1.6%)位于颞顶叶。

CT下病灶形态:增强扫描后仅2处(3.2%)病灶未强化,这2处均为单腔脓肿,患者发病时间均<3d,其余61处(96.8%)均呈现出增强影;病灶在CT上多表现出环形强化,其中有48处(76.2%)出现环形强化,其中38处(79.2%)为圆形或椭圆形,10处(20.8%)为不规则形,环的CT值在60 HU左右;56例(100.0%)患者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脑水肿。

3 讨 论

脑脓肿是神经系统常见病,是化脓性脑炎发展至一定阶段的病理产物,上个世纪曾大规模化脓性脑炎的传染,感染者预后极差,早期的正确诊断对脑脓肿患者具有重要意义[3]。脑脓肿的发生发展主要经历三个阶段,首先是急性化脓性脑炎阶段,在这一阶段中脑组织出现局限性的充血水肿等炎症反应,逐渐发生软化、坏死,可伴有小静脉的栓塞,病变在CT影像下则表现为局限的、不规则的、密度不均的低密度影,此阶段血脑屏障遭受破坏,造影剂可在炎症区渗出,故出现环状强化[4]。第二个阶段为化脓阶段,此阶段坏死组织扩大融合,脓液开始形成,出现血管、结缔组织增生,肉芽组织包绕脓腔,CT下则呈现为低密度影,密度不均,周围出现密度略高的环,多为圆形或椭圆形,少数不规则[5]。第三个阶段脓腔周围结缔组织大量增多,包膜形成,脓肿脓液浓稠,CT下为高密度环状影包绕低密度影。根据CT影像,可得到患者处于哪一阶段,如对于包膜未形成,即高密环状影未形成前,一般不可手术治疗。综上所述,CT对于脑脓肿具有良好的诊断效果,应作为疑似脑脓肿感染者的首选检查方法。

猜你喜欢

顶叶化脓性低密度
低密度隔热炭/炭复合材料高效制备及性能研究
地塞米松治疗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疗效及不良预后的观察
关节镜下肩袖修补术后肩关节化脓性感染的诊治一例
MRI测量中国汉族不同性别正常人顶叶体积
低密度超音速减速器
聊聊猩红热与化脓性扁桃体炎
脑双侧顶叶多发异常强化信号的MRI影像学特征分析
婴幼儿化脓性脑膜炎的临床治疗研究
一种低密度高强度导电橡胶组合物
去雄携带顶叶对玉米生长及产量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