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眼科护理管理中护理安全的作用分析

2020-02-28郝秀敏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20年28期
关键词:眼科用药护理人员

郝秀敏

(内蒙古自治区肿瘤医院眼科,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20)

护理安全是指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未发生法律法规允许范围之外的意外、损伤、障碍、死亡等心理及功能性事故[1]。眼科患者多数以视力障碍居多,易发生各种安全隐患,如跌倒、碰撞、坠床等等,一旦发生护理失误后果较为严重,甚至发生护患纠纷。我院眼科护理管理中应用安全管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有效完成了医疗计划,减少了护患纠纷,提升了护理满意度。现做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研究对象选取136例,选自2018年1月~2019年1月我院眼科收治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68例。安全护理组女性28例,男性40例,年龄25~74岁,平均58.3(±3.1)岁;常规护理组女性26例,男性42例,年龄23~72岁,平均57.4(±2.8)岁。所选患者签署了知情同意书,排除治疗禁忌证和合并其他重大疾病患者,两组患者基线资料和疾病类型均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常规护理组患者在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治疗基础上,对其进行眼科常规护理,包括基础护理,用药指导,饮食指导,病情观察及做好护理记录等。安全护理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取安全护理管理。⑴病情评估,安全教育:对患者的基本情况加以了解,生活无法自理,有视力障碍以及合并慢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的患者护理时要加强风险防范,制定个性化的护理计划。指导患者了解和使用安全措施,排除会造成危险的各种因素,提高患者的安全意识。⑵消除隐患,环境安全:眼科患者常见的安全隐患是跌倒和碰伤,所以病房格局要合理,摆设要简洁,病床和窗户安装防护栏,卫生间有防滑垫,走廊有扶手,设置无障碍通道,照明设施要足够,舒适安全的环境可以预防发生意外事件,杜绝可以引起跌倒撞伤的危险因素,减少护理隐患。⑶健全制度,安全管理:制定符合眼科患者的护理流程和标准,制定符合实情的考核和评价体系,强化护患之间的沟通,对药品进行规范的管理,严格执行无菌操作,为患者提供围手术期及住院期间的全过程护理管理[2]。⑷加强指导,用药安全:护理人员要严格遵循规章制度,加强对患者的用药指导;用药前认真核对药品和患者姓名,保证用药准确;药品摆放要合理,药品使用时要注意配伍禁忌,避免发生用药失误。⑸严防差错,手术安全:术前要严格执行“三查八对”,提高对患者身份识别的准确性,认真核对左右眼别,防止发生手术差错,严格执行规范的手卫生,防止发生医院感染,确保手术的安全性。

1.3 统计学分析

研究数据采用SPSS 18.0统计软件处理,P<0.05时,表示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安全护理组的护理人员在护理差错、基础护理合格率、护理满意度均显著优于基础护理组,P<0.05,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

3 讨 论

安全护理是指在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严格遵守护理制度,规范护理行为和操作流程,执行医嘱时必须要准确无误,以确保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保证身心安全。眼睛是人体的一个重要器官,是进行正常活动的保障,视力障碍是眼科患者普遍存在的问题,视物不明会带来诸多安全隐患,眼科护理中患者安全是一项重要问题,常规护理已经不能满足眼科患者的需求,而护理安全管理可以减少护患纠纷和操作失误,降低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从而保证治疗和护理计划的顺利开展。本次研究表明对眼科患者加强安全护理,能够有效提升护理效果,减少医疗风险事件,增强预后效果,提高患者对治疗和护理的满意程度。

护理工作的核心制度就是对患者安全的保证,在护理管理中要着重培养护理人员的个人素质和护理风险意识,提升患者的健康意识,“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要深入人心。医院的安全管理制度要健全,奖惩制度要完善,逐渐增加患者的满意度,确保护理工作能够顺利进行。护理过程中要根据实际情况,将所学的理论结合实际,活学活用,要有敏锐的观察力和紧急事件发生时的应急处理能力,要谨遵医嘱,但是切忌死遵医嘱,这才是对患者住院安全的保障。在护理管理工作中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找到薄弱环节,逐渐完善,才能实现持久的护理安全质量管理。

综上,在眼科临床护理管理中加强护理安全管理,提升护理人员的安全意识,能够有效降低护理安全隐患,减少护理不良事件及护理纠纷的发生,提高了眼科护理安全的管理质量。

猜你喜欢

眼科用药护理人员
眼科诊所、眼科门诊、视光中心的区别
精准用药——打造您自己的用药“身份证”
第二十二届亚非眼科大会(AACO 2022)
第二十二届亚非眼科大会(AACO 2022)
高血压用药小知识
浅谈护理人员的压力来源及管理策略
治病·致病·致命——用药需慎重
用药不如用乐——三择音乐养生法
护理人员在静脉用药调配中心的作用观察
平衡计分卡在手术室护理人员绩效考核中的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