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核心素养导向下基础教育体育与健康课堂教学质量提升策略探究

2020-02-28李佳川肖谋文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 2020年12期
关键词:教学质量核心教学方法

李佳川 李 莉 肖谋文 魏 瑶

(1湖南理工学院体育学院,湖南 岳阳 414006;2邵阳学院体育学院,湖南 邵阳 422000)

随着中国学生核心素养培育的深入推进,蕴含其中的体育学科核心素养落实问题成为关注的热点。于素梅认为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由体育精神、运动实践、健康促进三大维度构成[1]。季浏将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凝练为运动能力、健康行为、体育品德三个方面[2]。专家们的研究成果对后续研究及实践具有非常重要的参考价值和指导作用,在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培育背景下,以深化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为契机,探索基础教育体育课堂教学质量及其影响因素,构建课堂教学质量优化途径,对提高教学效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教学质量、体育课堂教学质量的概念与内涵

由于不同研究者所持教育理念不同,有关教学质量的观点也不尽相同。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提倡“以教师为中心”理念,德国著名教育家赫尔巴特提出“课堂、教师、教材”为中心的理念,这两种教学理念都聚焦教师的教学,强调教师的权威,在教学质量方面强调学生对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情况;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提出“学生、经验,活动”新三中心理念,充分肯定学生在整个教学活动中的能动作用,注重对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培养和潜能的挖掘。综观相关成果,从教学的整体性认知来看,教学质量是指教学水平高低和教学效果的优劣,教学质量的高低要通过培养对象的质量来检验。

关于体育课堂教学质量,于素梅认为是体育教学效果的综合体现,主要由学生学习效果中的各目标要素构成,指向的是教学结果,而非过程。可以从学生的体质健康、运动心理品质、基本运动能力和运动技术等方面衡量体育教学质量高低[3]。其内涵是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面向全体学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让所有学生快乐、健康成长。

二、体育课堂教学质量现状及存在的不足

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以来,体育与健康课程重视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理念;教师教学观念发生了较大转变,注重对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的培养;倡导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教学内容设计更加注重与学生的身心特点和生活经验相联系;改变了长期以来只重视对运动技能、体能的评价,只采用结果性评价、定量评价的方法,逐步实施多样化的学习评价方式;学生的体育学习态度和行为发生了积极变化,越来越多的学生喜爱体育课和积极参与课外体育锻炼,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也呈现出整体向好趋势[2]。但是,按照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培育要求,反思当下基础教育体育课堂教学中不难发现,在教学理念、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等方面还存在诸多不足,迫切需要进一步改进和完善。

(一)教学观念相对迟滞、曲解要义

现阶段,教育的传统价值观和教学观仍处于主导地位,重视促进学科发展的价值,忽视了学生个体的内心情感体验和价值选择,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发展和作用受到制约。秉承的教育观念是“以教师为中心”,重教轻学现象较为突出,使学生被动地接受教师的讲解和示范,极易产生单调枯燥、厌烦的情绪。由于忽略学生的感受和体验,导致学习过程乏味且实效性欠缺,也必然妨碍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目标的达成。

另外,还有相当部分教师对教学过程中“以人为本”观念理解偏差,甚至歪曲其基本含义,认为体育课只要让学生轻松自由、休闲快乐即可,这种思想极易导致学生产生体育课可有可无的错误认知,再加上“放羊式”体育教学形式,严重影响体育教学质量。

(二)教学目标空泛、组织教法传统单一

体育教学目标对体育课堂教学活动具有导向、调控、测评等功能。但现行体育课堂教学中多数技能目标都存在目标表述笼统、不够明确具体,不利操作,更难以评价目标达成情况等问题。如果教学目标设立不切实际,难以促进核心素养的准确培育。体育学科核心素养要求教学目标清晰且具可操作性,既要具体明确,又能可测可评。因此,体育教学目标空泛、缺乏可操作性问题需要得到及时解决,并从重单一的技能或体能目标向重全面的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目标方向发展。

人本主义理论强调,学生是教学中的主体,一切以学生为中心开展教学活动。但是,目前还有相当多教师注重的是教法,忽视学法,教学成为教师对学生单向灌输的简单过程,讲解、示范一统到底,学生被动模仿集体练习模式,“一刀切”“一言堂”的教学形式没有太大的改变,忽视教学对象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对于体育方面的知识、技术一知半解,不能真正体会和领悟体育运动的乐趣。

(三)教学内容不适应发展实际

体育教学内容选择与安排是体育课堂教学不可忽视的问题,教学中发现教材缺乏更新、教学内容重复,理论和实际相关性不强等,都不利于学生个性化的发展。还有教学内容过于技术化、单一化、难度偏大等方面问题。教师在进行教学内容的安排时,只是要求学生学会教材中的运动健康知识、运动技能,忽视学生能力的培养,学生在体育课中只能学习到体育技能,导致学生体育兴趣丧失,有些甚至连基本技能也没有掌握,没有教会学生组织活动、解决问题、设计科学健身计划的能力,不利于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

(四)教学评价较为片面随意

体育教学质量评价是判断学生体育技术技能水平、知识掌握情况的重要方式之一。沈丽群、季浏等研究指出体育课教学质量评价存在着两种倾向:“一是仍然采用过去的评价体系与方法,只是在评价的某些方面贴上了新课程的标签;二是形式化和随意性现象较为突出。”[4]可以看出目前我国的体育教学质量评价落后、片面随意,影响教学评价的客观性和公平性。新课标提倡发展性评价,强调鼓励学生为主的评价行为。但从调研显示,评价的形式主要还是以教师评价为主,学生自主评价有名无实,评价形式不够全面,评价体系不完善,没有体育核心素养能力的评价,并且大多没有考虑学生的实际需要,难以促进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

三、制约体育课堂教学质量提高的原因分析

体育教学是一个多因素组成的复杂系统,体育课堂教学质量的高低与教学活动中的多种因素密不可分。

(一)教师教育思想观念方面的影响

中国学生核心素养体系的建立为新时代我国人才培养提出了明确的目标和方向,体育学科核心素养也强调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需要达到的规格要求。纵观我国青少年学生教育发展经历,先后为“体质中心”→“三基”→“素质教育”→“三维健康”→“体育学科核心素养”,逐渐变革和发展完善。因此,要求体育教师转变观念重新学习,并要舍弃之前惯用的教学方式,运用一些新的教学方法,这会使教师产生不适应。不仅如此,强调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思想,要求教师在教学中以学生为中心,有些教师会误认为是教学主导地位的下降,会失去教育教学改革的积极性。

(二)教师教学方法应用对教学质量的影响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要求体育教师要熟悉和善于利用多种教学方法,提高体育教学效果。传统的教学方法经过多年的实践,确实在教学效果上有着比较大的优势,但是在教学活动中长期运用单一的教学方法,会使学生失去兴趣。喜欢体育课和体育锻炼的学生也表示,新颖的教学方法增强课程内容新鲜感,能激发学生运动兴趣。体育学科核心素养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从以教师为主体转向为以学生为主体。需要教师在课堂中采取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如探究教学法、自主教学法、合作教学法等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主的方法。教师要用所教学方法轻车熟路,这无疑对己经习惯了传统教学法的教师又是一大挑战,从而加剧了教师畏难情绪,影响教学质量。

(三)教师教学能力和知识结构欠缺所产生的影响

体育教师的教学能力、责任心和专业素养对体育教育教学质量起着关键作用。现实中,有相当部分体育教师的教学能力欠缺、综合素质不高,难以跟上现代体育教学发展需求,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体育课堂教学的改革发展。目前,部分体育教师的教学知识结构也不合理,教学水平一般,由于教师不能拥有丰富的教学知识,也就不能帮助学生去探究问题、开阔视野,难以达到高质量的课堂教学效果。由于缺乏学科性教学知识和应用性教学知识,从而不能帮助学生踏入学科前沿的大门,不能让学生去领会教学的全过程,教师也不能游刃有余地进行课堂教学。使得学生的个性无法得到有效的发展,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使学生的体育运动能力难以提高,体育创新活动难以顺利进行。

(四)体育教学评价因素影响

合理的体育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对体育教学工作具有正确的导向和激励作用。客观公正的体育教学质量评价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体育教学评价是对教师体育教学效果、学生体育学习进步幅度进行检验评估的重要举措。传统体育教学中,体育考试标准统一化,考核内容一刀切,考核方式机械化,忽视学生个体的差异性和特殊性,教学与考评环节脱节,反馈不及时,没有针对性进行改进,教学质量难以提高。

四、提高体育与健康课堂教学质量的措施

(一)转变教育思想观念,树立学科核心素养观

转变教育观念,需要体育教师牢固确立“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形式,并将其贯穿课程教学全过程。坚持以体育学科核心素养为导向,要求教师具有强烈的育人意识,以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为目标。核心素养内涵要求培养学生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体育教师理应认真履职、高度负责,严格按照学科核心素养的要求,围绕发展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积极探索并勇于实践,把体育品德、运动能力、健康行为有效融入到课堂教学中,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3]。

(二)创造性应用教学方法手段,提高学生体育学习兴趣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认为:“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而在教学生学”“教的法子必须根据学的法子,怎么学就怎么教”[5]。陶先生的教育思想和方法,对体育教学改革同样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体育教师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特点来选择相应的教法加以指导,增强教学实效性。季浏教授认为:只要有助于学生积极进行体育与健康学习,能促进学生达成课程目标并形成学科核心素养,都是好的教学方法[2]。教学方法中诸如讲解法、示范法等传统教学方法在长期的教学实践活动中已经充分显示其重要性。为避免实际教学中长期运用单一的教学方法影响学生体育学习的积极性,需要教师重视对创新型教学方法的探索,根据现代社会发展趋势,创造性地使用传统教学方法和现代新型教学方法,既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有助于教学效果的最佳化。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多媒体、智能手机、运动手表、心率监测仪等信息技术手段已逐步融入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提高了体育教学与锻炼的实效性和科学性。高质量的体育课堂,也需要适宜的运动强度和密度,其中运动强度可以利用先进的心率监测仪,准确掌控学生运动过程中的心率变化数据,并根据实际进行运动强度的调整,增强学生体育运动的有效性和科学性。另外,学生在日常锻炼中,也可以利用运动手表、智能手机等具体量化锻炼过程中的强度和能量指标,激发了学生的运动兴趣,提高了体育锻炼的实效性。

(三)优化体育教学内容,促进体育教学生活化

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内涵为体育教学内容的安排指明了方向。于素梅提出应合理进行体育教学内容的组织和选择,注重教学内容的基础性与社会生活的关联性,体现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内容的知识性、趣味性、实用性。因此,在大中小学体育教学内容的确立上既要考虑学生发展所需的必要性、在各学段的规定性,还要注重学习过程与结果评价的对应性,尽可能消除多而全及低级重复问题。从而有助于学生掌握运动技能和健康促进的本领,更有效地培育学生的体育学科核心素养[1]。

“体育是非生产性的,是不直接产生劳动价值,也不直接创造物质财富的。但体育可作为传授劳动技能的辅助手段,其本质是属于生活的。”[6]体育生活化教学要求我们淡化体育课堂教学内容的过度竞技化、技术化,避免应试教育带来的沉重压力,健全学生人格教育。同时,加强体育生活化教学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有利于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技巧,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审美体验,形成健康的体育生活方式,提高健康促进能力。

(四)丰富教学知识结构,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丰富的教育教学知识是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因此,一位优秀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师,不仅具有丰富的理论知识,更应该具有坚实的实践经验。现代人才对知识的要求是宽广、先进的知识系统,这就要求教师掌握体育学科的基本知识与原理,及时了解本学科的发展动向和前沿知识,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储备。只有教师具备宽泛的学科专业知识,才能在现代体育课堂教学中做到运筹帷幄,游刃有余,才能帮助学生获得宽广的知识结构。通过体育教学,让学生基本达到“五会”,即“会说、会做、会用、会学、会做人5个层面立体的会”[7]。“五会”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有助于学生掌握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知识,提升运动和健康水平。

(五)注重多样化教学评价,增强体育学习积极性

体育教学评价按照评价主体可分为教师评价和学生评价。在现代课堂教学评价中,我们应该告别过去那种“两种选一,非此即彼”[8]的不合理的体育课堂评价观倾向,积极开展多样化的体育教学评价。为了适应学生主体性的发展,当前中小学校可以通过完善传统的教学评价标准,改进教学评价方式,注重多样化。不仅要完善诊断性教学评价、形成性及总结性教学评价,还要不断丰富学生参与教学评价的方式。在体育教学活动中,学生享有学习和体验学校体育提供的课程、教学和管理服务的权利,通过积极的运动参与,提供学习效果的质量依据,要正确分析学生的特殊差异性。另外,还可以增加对每个学生的个性化评价,从而使评价方式与手段多样化,提高学生体育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五、结语

课堂教学是人才培养的基本途径,是落实核心素养培育的重要渠道,因此要高度重视课堂教学质量的研究。随着以核心素养为目标的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质量整体水平不断提高,呈现良性发展态势,但与新时代学校体育改革发展要求还有差距,尤其是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堂教学质量并不理想,还存在教育教学观念滞后、教学目标模糊、教学内容重复、教学方法枯燥、教学评价单一等问题。因此,从体育教学系统中相互作用的各个要素出发,对影响课堂教学质量的原因进行深入分析,并基于学科核心素养视角提出改进措施,进而形成高效、优质的体育与健康课堂,为中国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猜你喜欢

教学质量核心教学方法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努力改善办学条件 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关注学习过程 提升教学质量
初中英语写作教学方法初探
提高教学质量,重在科学管理
教学方法与知识类型的适宜
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几点思考
初中数学教师不可忽视的几种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