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影响生湿面色泽的关键因素

2020-02-28

粮食加工 2020年2期
关键词:谷蛋白脂类小麦粉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对生湿面条的需求及品质追求也越来越高,只有色香味俱佳的面条,才能够受到消费者的喜爱。因此,色泽是促使消费者购买的首要条件。所以,小麦粉品质对于生湿面条的色泽及品质影响最为关键。

1、小麦粉的灰分含量

描述小麦粉加工精度的指标,即灰分含量越低,小麦粉的加工精度越高;反之,灰分含量越高,小麦粉的加工精度越低。降低小麦粉的灰分含量时,随之某些成分含量也一并降低,例如:纤维含量、胡萝卜素含量、小麦粉颗粒度等。因此,制作生湿面条尽可能选用低灰分含量的小麦粉。

2、小麦粉的蛋白构成和含量

小麦粉中的蛋白质,可分为可溶性谷蛋白和不可溶性谷蛋白。可溶性谷蛋白含量与小麦粉及面片色泽红度(a值)呈显著正相关;不溶性谷蛋白含量与小麦粉色泽亮度(L值)、小麦粉白度呈显著正相关;小麦粉的色泽越白,其生湿面条色泽也越亮。小麦粉中蛋白质含量高,淀粉含量相对减少,其灰分相应较高,麸星、麦胚也较多,生湿面条内部面筋网络结构紧密,影响对光的反射,也会使生湿面条色泽变暗。因此,制作生湿面条的小麦粉的蛋白质含量需要控制。

3、小麦粉的脂类和麦胚含量

小麦粉中含有大约0.8%的淀粉脂类,存在于淀粉粒内部,处于直链淀粉的螺旋结构之中,在面团形成时对面筋网络结构的粘着力起重要作用,改善面制品色泽;但是非淀粉脂类含量高,在保存中容易被氧化,酸价、过氧化值增加,使面制品色泽下降,且食用品质下降。

小麦粉中麦胚含量的增加,可以改善面条的黄度。对于加碱类面条,利于颜色的保持。由于含有丰富的油脂及酶,所以储藏中易引起面条变质,品质下降。因此,需要选用低脂类含量的小麦粉用于制作生湿面条。?

4、小麦粉的酶类反应

小麦粉中的多酚氧化酶(PPO)可引发生湿面条变色,另外,其它的酶类也可引起生湿面条变色,如抗坏血酸氧化酶催化抗坏血酸的氧化,其作用产物脱氢抗坏血酸经脱羧形成羟基糠醛后聚合形成黑色素;过氧化氢酶类催化酚类物质引起变色;酪胺酸酶在制面后未加热的生湿面条随着放置时间而逐渐产生褐变。因此,制作生湿面条选择酶活性低的小麦粉。

5、小麦粉的熟化

小麦粉胚乳中含有类胡萝卜素,它的分子结构中含有多个不饱和共轭双键体系,共轭双键是一个发色团,有吸收光谱的性能,呈现由黄到红的颜色,但随着空气中氧气会使其吸收光谱的性能减弱,使小麦粉慢慢变白。当使用刚生成而未经后熟的小麦粉制作生湿面条时,会出现变色现象。

小麦粉加工企业通常会选择添加相应的小麦粉改良剂,以提高生湿面条的品质。因此,制作时采用熟化较好的小麦粉,避免使用新生产的小麦粉。

猜你喜欢

谷蛋白脂类小麦粉
小麦粉加工及选购
白俄罗斯延长小麦粉和荞麦出口禁令
微波辅助Osborne法提取米糠谷蛋白及对其性质的影响
SPE-GC法在小麦粉中典型农药残留物测定中的应用
杏鲍菇谷蛋白理化性质及功能特性研究
D-氨基半乳糖改性对玉米谷蛋白结构性质及抗氧化活性的影响
拉萨净土藏鸡蛋和普通鸡蛋的脂类物质含量比较分析
两城镇陶器的脂类残留物分析
“FODMAP”会成为下一个“无谷蛋白”吗?
多胺和植物激素对巴氏杜氏藻生长及脂类含量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