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西方文学作品爱情观对比研究
——以《岛上书店》为例

2020-02-28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 2020年4期
关键词:莉娅阿米爱情观

多 晓 萍

(甘肃政法大学人文学院,兰州 730070)

爱情观是人们对爱情问题的根本看法和态度,它的内容主要包括:什么是爱情,爱情的本质及爱情在社会生活和个人生活中的位置,择偶标准,如何对待失恋等。爱情观是人生观的反映。爱情观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由于受不同的经济条件、社会制度及思想文化状态的影响和制约,有着不同的内容,并且随着社会发展而不断发展和变化。加布瑞埃拉·泽文,美国当代女作家、电影剧本编剧。毕业于哈佛大学英美文学系,已经出版了八本小说,作品被翻译成二十多种语言。2014年4月1日,《岛上书店》精装版在美国上市后立刻以一路破纪录的姿态,成为了2014年的全球出版界黑马。2015年12月10日,亚马逊中国发布2015年度图书排行榜中,《岛上书店》位列第三。“没有谁是一座孤岛”,每一个人都值得被爱被救赎,全文以书为引,用爱贯穿,阿米莉娅与书店老板费克里曲折的爱情故事值得让人深思,而图书销售员阿米莉娅的爱情观也给人以深刻的启示。

一、《岛上书店》中的爱情观

(一)建立在物质独立下的爱情观

1.“翻山过岛来看你”

“为你我用了半年的积蓄,漂洋过海的来看你”,这是一首在KTV里点击率将近百分之百的歌曲,它之所以拥有这么高的点击率,除了它被金曲王李宗盛翻唱过以外它本身优秀的词和曲也是它广为流传的原因,一个人会有多爱另一个人才会愿意用自己半年的积蓄漂洋过海跨越半个地球去看他呢,《查令十字街84号》中的海莲·汉芙女士因为一辈子没有攒够去伦敦的船票钱,即使早在通信时就与远在伦敦书店的弗兰克先生互生情愫,可还是留下了终身的遗憾。可见,没有金钱支撑的爱情,多多少少会留下遗憾。可小说的主人公阿米莉娅女士,她有自己的职业——图书销售员,尽管不是一份能挣大钱的工作,但养活自己足够了,甚至在养活自己之余还能满足一些自己的小爱好,最重要的,是她热爱这份职业,这也为她最后能和书店老板A.J走到一起埋下了伏笔。和A.J互生好感后,她一个季度踏上了七次回“海恩尼斯的渡轮”,直到后来A.J告诉她:“你不能以一座岛为根据地。为了工作,你不得不经常出差。”

2.“爱是陪伴,是细水长流”

不知道你是否和我一样,羡慕过那些年过七旬却依旧恩爱如初的夫妻。他们是彼此生命中最重要的人,他们是彼此的爱人、亲人,亦是朋友。他们陪伴彼此走过了从青年到老年的所有阶段,而他们在彼此身边所扮演的角色也在随着时间的更替而变化。在《岛上书店》中,阿米莉娅与A.J的第一次见面以不愉快告终。原因有二,第一是当时的A.J把自己关在“与世隔绝的城堡里”,第二则是因为阿米莉娅推荐了他自以为他不会喜欢的书给他。四年之后,当A.J因为一个新店员犯的错而阴差阳错地读到四年前阿米莉娅推荐给他的那本《迟暮花开》时,他流泪了。也是因为这四年时间,他对阿米莉娅的看法从最开始的“不耐烦”到“最近得出结论她工作挺在行,她通晓自己的书目以及比较突出的文学潮流。她乐观积极,但又不会过分吹嘘自己公司的书。最重要的是,阿米莉娅很专业”。你很难想象这是从一个顽固、刁钻、亦或是挑剔无比的书店老板嘴里说出的话。在A.J最孤独最无助的那四年里,是图书销售员阿米莉娅默默地陪着他,以一个图书销售员的身份陪着他,直到他遇到了生命中的礼物玛雅——一个被妈妈抛弃在书店里的小女孩。正如阿米莉娅的工作经验一样,“大多数人如果能给更多事情一个机会的话,他们的问题都能解决”。“爱情也是如此。初次见面,那个人可能不是我们喜欢的类型,然后我们毅然决然地转身离开了。我们如此崇尚一见钟情,我们不愿意在一个‘不适合’我们的人身上浪费时间。殊不知一见钟情的那个人不一定适合我们,而如果我们肯花时间去了解一个看似‘不适合’我们的那个人,也许我们就能找到那个我们真正爱的、最适合我们的人”。而在他们相遇、相识、相知和相爱的过程中,充分的物质是他们爱情的保障。

(二)建立在精神独立下的爱情观

1.“爱情的偏执狂”

小说是以“在从海恩尼斯到爱丽丝到的渡轮上,阿米莉娅·洛曼把自己的手指甲涂成黄色”开篇的,这是阿米莉娅去岛上书店的必经之路。当阿米莉娅下船之后,她的手机铃声响起了,打电话的是博伊德·弗拉纳根,她的第三位约会对象。于是小说以女主 人公的相亲回忆写完了第一章。他们去马戏团看杂技表演,去吃饭聊天,“有好一会儿,去看马戏的新奇劲儿让她不再去多想他们毫无共同点这一事实。等到快吃完晚饭时,他们两格格不入的事实就更为突出地显现出来”。我们总是会因为其他小方面的共同点去忽略大的差异点,而舍本逐末的后果往往是不欢而散。然而,聪明的阿米莉娅并未让自己妄下断论,“直到吃甜点时,她问对他人生影响最大的书是什么,他回答是《会计学原理》(第二部)”。预料之中的答案让她再一次确定了这个人绝不是她要的。阿米莉娅是个爱情的偏执狂,尽管“她三十一岁了觉得自己到现在应该已经遇到某个人了”,可她还是愿意相信“跟一个情不投意不合的人过日子倒不如一个人过得好”。宁愿孤独,也不愿意将就。与其跟一个不合适的人在一起还不如去好好经营自己的生活,少了些拖累多了些自由和畅快岂不更好。在美国的很多小说和电影中,这种不将就的女性爱情观比比皆是,当然这也跟西方国家自由平等的文化价值观有着必不可少的关系。

2.“趣味相投是一件严肃的事”

阿米莉娅和A.J费克里最终能够走到一起的最主要原因,是他们都喜欢看书,并且还爱看同一类书。在A.J阴差阳错的读完《迟暮花开》之后,他立马起身去给阿米莉娅留言分享他当时的感受,让他没想到的是阿米莉娅竟然接起了电话,在他们聊的相当投机之后,他当即决定邀请阿米莉娅在下次来小岛的时候一起吃个饭。A.J早早就为他们的第一次约会订好了艾丽丝岛上“第二好”的餐厅,因为他觉得最好的科拉松餐厅,“对于一次不过是生意上的见面,科拉松也会显得太过浪漫”。在他们见面之后的交谈中,A.J得知了阿米莉娅不喜欢那家餐厅。于是对她说:“你看到这家餐厅的名字没有取消约会,我倒是感到挺意外。”[1]“哦,我想过,”她声音里透着开心劲儿,“可是我又提醒自己这只是一家餐厅的名字,应该不太会影响食物的品质吧。另外,我在网上查了评论,据说这里的味道挺好。”从A.J提前订餐厅到阿米莉娅在网上查餐厅评论就可以看出,他们都是喜欢未雨绸缪的人,在事情发生前做好充分的准备,然后再去判断事情的可行性。他们因为书走到一起,所以不出意外的,A.J给阿米莉娅求婚时说的话也和书有关,“当我读一本书时,我想让你也同时读。我想知道阿米莉娅对这本书有什么看法。我想让你成为我的。我可以向你保证有书、有交流,还有我的全心全意,艾米”。他们婚后的生活很幸福。除了柴米油盐酱醋茶之外的家常,更多的,如A.J的求婚誓言一样,是关于彼此灵魂的交流。人们常说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灵魂万里挑一,而找到一个和你相匹配的有趣灵魂更是如同大海里捞针。所以我说,趣味相投是一件严肃并且艰难的事。

二、中国女性的传统爱情观

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也是一个拥有着五千年泱泱历史的国家,其中女性传统的爱情观因为受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有很多与西方爱情观念不同的内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夫为妻纲”

孔子曾提出了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和仁义礼智信等伦理道德观念,孟子进而提出“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的“五伦”道德规范。再到后来,董仲舒按照他的大道“贵阳而贱阴”的阳尊阴卑理论,对五伦观念做了进一步的发挥,提出了三纲原理和五常之道。董仲舒认为“夫为主,妻为从”,亦即所谓的“夫为妻纲”。可见这种男尊女卑的思想早在几千年前就已经存在,而且延续到了现在。首先在人们的思想中,女性就该依附于男性存在,尤其是在维持多年的封建社会中,女性的地位一直处于一个极低的状态,女性必须依附于男性而存在。例如,在汉乐府《上山采蘼芜》中有“长跪问故夫,新人复何如?新人虽言好,未若故人姝。”显示出了在爱情中女性的弱势地位,虽然新人哪儿都比不了旧人,可丈夫还是随便就把她休了,对于这种不公平的对待,古代的女性没有发言权,只能默默接受。她们是依附于丈夫的附属品,甚至是可以拿来送人的玩具,她们不被允许有自己的思想不被允许有自己的爱好,正如近几年大火的宫廷剧《甄嬛传》中的一句台词“女子无才便是德”,女子的一生都是为了讨好和取悦自己的丈夫而存在。

(二)女性的奉献主义

在中国传统社会中,女性扮演的一直是一种默默付出的奉献主义角色,女性的一生都该为家庭做贡献,为公婆、为丈夫和孩子洗衣做饭。例如在《国风·卫风·氓》中的“三岁为妇,糜室劳矣。夙兴夜寐,靡有朝矣。”妻子每天在家辛苦照顾公婆做家务,丈夫不仅一点都不心疼自己的妻子,还对她拳脚相加。其实不仅是在古代,在社会文明不断进步的今天,也有很多这样的例子出现,“家庭主妇”、“宝妈”这样的词语穷出不尽,而且这样的女性基本存在于每一个人的身边。丈夫出门挣钱,妻子就必须在家里打理一切,妻子为了家庭和丈夫牺牲了自己的所有时间,没有时间去追求自己的梦想,更没有时间去实现自己的价值,只能伸手问丈夫要钱。正是因为经济上无法独立,女性在家庭和社会中的地位一直无法得到提升。女性的牺牲精神既从根本上证明了这是一种生物自然演变的结果,也从很多层面上体现了中国女性在社会中话语权的缺乏。

三、思考与讨论

《岛上书店》中的爱情观代表了西方女性的爱情观,通过和中国女性的爱情观比较,发现形成中西方女性爱情观差异的主要原因在于中西方文化的差异。由于西方的文化在发展的开始和过程中都受到了古希腊文化的影响,而在古希腊,一直占据着统治地位的是贵族,到了近代,西方一些拥有先进思想的人们越来越不认可先前的统治制度,他们开始倡导追求人性的自由与平等。正是由于这些思想家的出现,一种以自我为中心的新型道德观念开始被人们所接受,从而得到了一定的发展。正是在这种背景下,西方女性独立自主的爱情观逐步形成。她们知道金钱的重要性但她们更看重精神上的共鸣与灵魂上的相通。西方国家的女性地位虽与男性有差异,但是西方国家的女性具有追求知识的权利,她们可以享受良好的教育,以及自由平等的社会地位。而中国因为儒家思想早在人们心中根深蒂固,女子要三从四德,要温良恭俭,要无才,要以丈夫为中心,古有包办婚姻,现有相亲结婚。因为在中国,女性是一个一直被定义为弱势群体的存在,而当女性挣的比男性多时,人们又会为她们戴上另一顶叫做“女强人”的帽子。戴上这顶帽子需要付出的代价,如“嫁不出去”“没人敢娶”。中国传统的爱情观一直是建立在男强女弱的基础上,却忽略了只有互相平等势均力敌的爱情才最符合现当代的爱情观。

《岛上书店》从诞生到现在,之所以一直受到人们的喜爱,并且这种喜爱随着时间的流逝只增不减,除了它本身精彩的内容之外,更多的是因为它所传达的与时俱进的精神和观念。在世界文学的长河里,反映爱情观题材的文学作品数不胜数,在我们阅读这些文学作品的同时,中西方爱情观的差异也在我们脑海中一一展现。对《岛上书店》中爱情观与中国女性爱情观的研究,能够有效地推动中西方文化和文明的交融。

猜你喜欢

莉娅阿米爱情观
从《寡妇春怨》与《孤雁儿》对比中看中西爱情观
Analysis of Shakespeare’s Sonnet 116
阿米想长大
饲养员手记
动物园里趣事多
朱莉娅·罗伯茨
———“人民的选择”
是这样吗
《红与黑》的主题意义与爱情观
利用高中语文教材中的女性人物形象培养学生正确的爱情观
阿米驼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