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讨老年病人无痛肠镜检查中应用逆向穿刺针 与传统顺向穿刺静脉留置针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

2020-02-27薛志文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20年6期
关键词:老年病镜检查穿刺针

薛志文

(吉林省白山市中医院,吉林 白山 134300)

无痛肠镜检查的实现主要是采用静脉麻醉给受检者进行麻醉与镇静,使其在无痛苦、无感觉的状态下接受肠道检查,但由于老年病人的机体耐受力较低,他们在接受静脉麻醉的过程中,极易出现液体渗漏或者肢体躁动等不良反应。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的60例老年病人均需接受无痛肠镜检查,具有正常的认知功能和语言能力。临床资料源自我院2017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老年行无痛肠镜检查病人,随机将60例对象分成两组:对照组30例患者年龄65~82岁、平均(70.4±2.1)岁,男性患者19例和女性患者11例;观察组30例患者年龄63~81岁、平均(70.7±2.3)岁,男性患者20例和女性患者10例。两组患者的年龄和性别占比比较无差异,P>0.05。

1.2 方法

逆向静脉穿刺操作:操作者站在患者的头侧进行静脉穿刺,常规消毒,操作者右手拿着套管针由近心端往远心端刺进静脉,观察到回血后即刻将穿刺角度降低,顺着静脉刺入12 cm,用左手将针芯退出0.5 cm,随后右手再把套管送进静脉中并将针芯拔出,松开止血带后将输液管妥善连接,并用专用辅料和透明胶布将其固定,详细注明穿刺的时间。

传统顺向穿刺操作:操作者右手拿着针和患者的皮肤呈15~30°进行直刺,刺入静脉后右手退出针芯,左手送进套管。

观察组患者固定时将留置针的尾部直行,到手臂上将留置针固定,对照组患者固定时用传统的顺向穿刺法将留置针留置,在留置针的尾部做U型反折至腕部将其固定。

1.3 观察指标

记录两组对象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和留置针渗漏率,评价其用药2 min的镇静程度。

1.4 评价标准

镇静程度用OAA/S标准判断,采用0-5级评分法,2~5级表示患者无痛肠镜检查的过程中发生躁动。

1.5 统计学方法

统计学软件选择S P S S 2 4.0,性别占比和一次性穿刺成功率、留置针渗漏率以及用药后2 min的躁动率用(%)表示,采用卡方检验;年龄资料用(x±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比较两组对象的静脉留置针效果

观察组对象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96.67%(29/30)相较于对照组80.00%(24/30)高,x2=4.0431,P=0.0444;观察组对象的留置针渗漏率6.67%(2/30)相较于对照组30.00%(9/30)低,x2=5.4545,P=0.0195。

2.2 比较两组对象用药后2 min的躁动率

观察组对象用药后2 min的躁动率10.00%(3/30)相较于对照组40.00%(12/30)低,x2=7.2000,P=0.0073。

3 讨 论

肠镜能够有效诊断多种肠道疾病,也是常用的肠道疾病检查方法。无痛肠镜检查前需要给患者适量的麻醉药物,但老年患者接受无痛肠镜检查时,容易出现相关不良反应,加上老年人的血管壁较厚,且存在管腔狭窄和血管弹性差的问题,皮肤组织较为松弛,静脉穿刺难度较大,也容易发生多次反复穿刺的问题[1]。

逆向穿刺针穿刺操作改变了进针的方向,强调穿刺针顺着患者的血管内血流方向进针,所以并不会造成患者的血管内血流方向变化,它符合人体内的血流代偿改变,能够有效吻合支分流,且不会对输液的滴速造成影响,能够保证麻醉药物顺利进入人体内[2]。本次研究结果显示,逆向穿刺针优于传统顺向穿刺静脉留置针的效果,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的风险小,这可能是因为传统顺向穿刺静脉留置针主要是在患者的手腕关节附近进针,而老年人的皮肤较为松弛,腕关节附近的手背往上容易出现褶皱皮肤阻止输液,患者出现麻醉药物不能及时进入体内的风险较大,患者极易出现躁动,同时促使软针摩擦血管而出现渗漏。而逆向穿刺针采用的是逆向穿刺,软针的留置位置是在患者较为平坦的手背处,并不会因为腕关节活动或者皮肤褶皱影响输液,患者发生躁动、渗液等问题的几率小[3]。

综上所述,老年病人无痛肠镜检查中应用逆向穿刺针的效果优于传统顺向穿刺静脉留置针,不良反应少。

猜你喜欢

老年病镜检查穿刺针
一种新型套管针用穿刺针的设计
内科老年病实施人性化护理的应用效果探讨
Joseph F. Engelberger
槽型鞘脑穿刺针的设计及动物实验初步结果
EBUS-TBNA中不同型号穿刺针对纵隔淋巴结肿大诊断结果的影响
全程优质护理在门诊纤维鼻咽镜检查中的应用
改良后的清洗流程在髂骨穿刺针清洗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
帕瑞昔布钠联合丙泊酚对纤支镜检查患者进行无痛麻醉的效果观察
西藏地区大力开展纤支镜检查技术的必要性
Narcotrend监测下不同麻醉深度对老年患者无痛肠镜检查临床效果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