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用心用情书写检察故事

2020-02-27李燕

江淮法治 2020年24期
关键词:检察工作检察院检察

文/李燕

用笔和镜头记录检察工作中客观而温暖的瞬间, 是最有力量、 最有意义的事。

从青葱懵懂的恰同学少年到检察院的“老人儿”, 一路走来17 年。 17 年的寒来暑往, 我在检察院工作的科室也随着工作需要变更了好几次。 有在政工部门的细心耐心, 有在案管部门的精准核查, 有在纪检部门的铁面无私, 更有在办公室伏案执笔。 回首过往, 这些场景犹如昨日, 但最令我感慨的还是我的 “检察记者”生涯。

从检17 年,一直与文字结缘。可能是当年刚进院的我经常有一些青春感怀见诸于报刊, 领导便让我负责起了宣传报道和检察信息工作。 作为检察小白的我深知要记录好检察工作的高光时刻, 不仅要具备务实吃苦的精神、 不断开拓的激情, 还要有良好的职业素养和扎实的文字功底。 理清了思路, 就要付诸行动, 我积极向前辈请教写作技能、 投稿技巧, 还在书籍里找撰写秘笈,更经常与身边同事交流心得。

记得, 2000 年初,电脑还没普及到每个科室。 一天, 我在纸上爬格子, 不知不觉就是夜深人静, 一张张稿纸写了又撕,撕了又写, 斟酌哪个词语更恰当, 哪句话语位置更合适, 只为了文章更通畅更有温度。 也曾因为数次改稿、 常常加班而精疲力竭, 但某一天, 突然看到自己的工作报道由钢笔字变成铅印字, 登在了报纸上,那种惊喜和快乐真是无以言表。

作为检察新闻人, 我一直深爱自己的工作, 我认为用笔和镜头记录检察工作中客观而温暖的瞬间, 是最有力量、 最有意义的事。 透过镜头与文字, 检察人平凡的工作状态和不平凡的战斗状态清晰地显现在大家的面前。

虽然我不是一线检察官, 但我和大家一起同呼吸共命运。 我一直都相信, 检察院里的每一个故事都值得我们好好记录,检察官办理的案件并不仅仅是一起案件,它还是一个启迪、 一个警醒、 一部人生。一个好的案件胜过一打枯燥的文件, 一个好的检察故事胜过一堆絮叨的说理。 每一起归档的案件, 看似只是几本或薄或厚的卷宗, 可那密集的文字背后又隐藏了多少检察人的辛勤汗水和多少当事人的悲喜交加啊。

为了增强新闻的时效性, 我深入一线,和同事们一起穿梭在看守所、 田间地头、庭审现场、 扶贫联系点等场所, 从中发现有价值可报道的新闻线索, 撰写高质量的检察报道。

随着网络新媒体的发展, 检察宣传的阵地也有新的拓展。 我先后注册了正义网、法制网、 新华网等网站通讯员, 可以更快更及时地把新闻稿件发出。 同时注重搞好传统纸媒与微博、 微信等新兴媒体统筹共用,形成舆论共振,实现检察工作与媒体的良性互动,体现全方位的宣传格局。

17 年来,我撰写各类文稿累计120 余万字, 我院在媒体发稿数量连续多年位居淮北市第一, 检察信息工作也连续多次被评为全市检察系统第一名。 我个人多次被省市级媒体评为 “优秀通讯员”。

流逝的是岁月, 不变的是忠诚, 坚守的是初心。 以后的日子里, 我将继续书写检察好故事, 传播检察好声音, 竭力进取, 无愧于检察事业, 无愧于这个伟大时代。 ■

猜你喜欢

检察工作检察院检察
以“数字革命”助力新时代检察工作提质增效
扶贫队“砸锅”——记山西省检察院扶贫队员武海龙
检察版(五)
检察版(四)
检察版(十)
检察版(九)
“轻装”后的检察机关该干啥——子洲检察院践行“人民的名义”
主动适应社会主要矛盾变化 推进信阳检察工作转型发展
西安市检察院依法对白雪山案提起公诉
未检工作与检察院组织法修改